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324章

大宋安乐侯-第324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岛的北面,三面环山,中部是河流交错的平原地区。而追着那些野人往南,翻过了一道山岭之后,居然又是一片广阔的平原。

    曹佾如今深感自己的选择没错,这吕宋岛已经探明之处,已经接近大宋一路之地。

    这里的环境虽然湿热,但是四季温暖雨水充沛,非常适合剑稻米的种植。

    从大宋三路带过来的那些雇佣移民,已经在吕宋南边开垦荒地,就看来年的收成如何了。

    摆在曹佾眼前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些不时的跑出来给宋人捣乱的野人。

    这些家伙,整日里好吃懒做,除非不得已的情况,否则宁肯躺着不动。

    如今曹佾带领伏波军在陆上,将这些野人都赶到了吕宋岛的南端,却也使得这些野人的各个部族都挤到了一起。

    许多的部族挤到一起,食物来源便成了问题。

    即使吕宋岛上植被茂盛,各种野果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也架不住地域狭小人口也多。

    在曹佾的伏波军不断挤压之下,这些野人不得不开始向岛外迁徙。

    吕宋岛的南面就是苏禄群岛,这里环绕苏禄海,岛屿星罗棋布。

    于是乎这些被驱赶的野人,便驾着独木舟,不断的沿着这些小岛向婆罗洲迁徙。

    此时婆罗州上有渤泥国,却是受到了这些野人的冲击。

    然而曹佾却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大宋如今缺钱,他这个国舅要给自家姐夫出力才是。

    前后不过两月的时间,吕宋、麻逸、蒲端诸岛便皆被曹佾收入了大宋的版图。

    这期间,岛上的那些野人,曹佾根本就看不入眼。即使是被活捉的,也被曹逸下令送到船上,运去室利弗逝贩卖。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清理的过程,岛上还有许多地方仍旧会出现一些野人。

    曹佾一边命伏波军分成小队,驻扎于岛上各处,一边使人建立岛上的屯居点。

    即便曹佾有着一支不小的舰队,将万余宋人分布于岛上各处的屯居点,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好在他也带着不少读过书的吏员,分工规划,使得这个复杂的事情变的有条理起来。

    万余人聚在一起看着很多,但是分散到这些被伏波军所占据的岛屿上,却是毫不起眼。

    按曹佾的估计,在这些岛上再安置个百万人,想来也不成问题。

    待吕宋等岛屿上第一批的居民都进入了屯居点,曹佾便带着舰队再一次回到大宋的密州港。

    他一下船,便坐上马车赶往东京汴梁。

    范宇在给他的信中说的紧急,这使得曹佾这些时日以来,也颇为紧迫。

    待他见到范宇时,范宇正在自己的值房之中喝茶,却是十分的从容自在。

    “安乐侯,你在汴梁享福,却是让我在海外吃苦受罪,真是有些气煞人也!”曹佾看到范宇的时候,瞬间便觉得心理很不平衡了。

    范宇哈哈一笑道:“国舅,你我都是为官家做事。虽然都是永昌隆商号的股东,可也不过是小股东而已。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官家为了大宋。造作院这里,可是离不开我,那么其他出力的地方,便须国舅上阵了。莫要觉得我在汴梁十分轻松,大宋各地禁军的新式火器,尽数出于我造作院中。包括你麾下的伏波军,所用的装备,也是我专门给你调拨的。”

    听到范宇的这些话,曹佾心中才好受一些。

    “安乐侯,你可不知道我这几个月来,日子是怎么过的。”曹佾开始大倒苦水,“海外的岛上天气倒是暖和,只是却甚为多雨十分潮湿。人在岛上便如蒸笼一般,少有身上干爽之时。还要带兵钻入深山老林,去驱赶那些野人。你看我这脸色,都晒的黑了许多。”

    范宇看了曹佾的脸上肤色,不由开玩笑道:“你这脸色,可是快赶上了包拯包直阁。他铁面无私,你无私铁面,倒也是一段佳话。”

    被范宇取笑,曹佾不由得露出悻悻之色,“这就不用提了,你给我去信,催促我尽快将这海外的岛屿拿下。如今我也已经办到,却是不知你有何谋划?如今朝廷驱逐了党项占据河西大片地域,耗费无数,这是众所周知之事。但是只要缓个几年,朝廷收入便会大增。安乐侯催促于我,便这样笃定辽国会向我大宋邀战不成。”

    “辽国邀战是写在国书之中的,不过到时是不是真的要打,还是再说之事。不过,有备方可无患。你我提前为官家做好准备,总是没有错的。”范宇摆了摆手道:“朝中诸大臣,皆为治理之臣,却是无法帮官家敛财,这方面还是要看咱们这些皇亲的本事了。如今国舅将这海外大岛拿下,便可有了腾挪的余地。”

    “安乐侯所说的道理,我都明白,唯独不明白这岛屿与帮官家敛财,之间有什么关系?”曹佾是真的不明白。

    “这岛上的土地,自然是拿来卖的。”范宇笑道。

 第781章 鼓掌大笑

    听到范宇说岛上的土地是拿来卖的,曹佾不由得皱起眉头。

    “这些土地都在海外蛮荒之地,如何能卖得上钱?在我大宋上好的水田,也不过十五贯一亩。海外那些土地,还没能开垦出来,怕是一贯钱也没人要吧。”曹佾有些不信的道。

    范宇亲手给曹佾倒了一杯茶,才开口道:“现在自然是卖不上价钱,不过等一些时日便可卖上价钱了。”

    曹佾听到范宇总是说话留一半,不由有些急躁,“安乐侯莫要卖关子,还请为我解惑才是。否则此事悬着,我便是睡觉也睡不安稳。”

    见曹佾这么急,范宇便也不会故意不说,之前只不过是逗一逗曹佾罢了。

    “这些土地虽然是蛮荒之地,但是其地肥沃气候温暖自不用说。只要勤恳耕种,一年三熟当无多少问题。”范宇沉吟着道:“咱们不是已经招募了一批雇工前去耕种了吗,最快数月便可知晓其地的收成如何。到时我请林总编在鹿鸣报上多写些文章,使其将岛岛屿的肥沃,与我大宋的良田做个比较。再请一两个农官,也在鹿鸣报上发些文章。先将声势造起来,一些人听了,自然会想去岛上开垦田地。这样一来,便可将这岛上的土地都划分成块,卖到民间。如此,连移民之事也解决了不少。”

    了解到范宇的办法,曹舅只能说厉害。

    如今鹿鸣报的影响力,可不只是汴梁。作为有官家背景的一个媒体,如今已经隐约有了官方喉舌的意思。

    但是实际上,这鹿鸣报还在范宇的控制之下。

    而且大宋朝廷的官员,许多人哪怕在千里之外,也会托人送些过期的鹿鸣报过去。

    一来报纸这东西信息丰富,什么风土人情民俗趣事,还有朝堂政事海外奇闻,涉猎极广。

    许多曾在汴梁居住的官吏,都养成了读报的习惯,有时无报可读便觉得甚是无趣。

    这感觉便如后世的手机上网一般,却是觉得有些离不开了。

    即使是曹佾,回京之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手中拿着一份鹿鸣报再上的马车。

    “这个办法好是好,不过百姓们多半迟疑,且手中能有钱的,也并不多。我只怕,卖到百姓手中的土地不多。”曹佾有些担心道。

    “本来就没打算卖到百姓的手中。”范宇哈哈笑道:“只有那些雇工们,他们以便宜的买些土地。其余的土地,还是要卖的贵一些才是。这等一年三熟之地,若是便宜了,反倒是不会有人买。”

    曹佾恍然,身为皇亲当然颇有体会。哪怕是出去用饭,明知道菜色相同,却是要专门找一家价钱更贵的正店方可。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心理问题,却是让他对安乐侯不得不服。

    不过,曹佾还是有些迟疑,“安乐侯所说的道理,我懂一些。可是这若买土地,便不是儿戏。即便家中钱财颇多,买这海外之地,怕是也要斟酌。若是我不知情的话,说不得还要先看看他人如何。若是买的人多了,我才会出手。”

    范宇点点头道:“国舅这样做也是人之常情,确是会有许多人如此。不过,这也不算什么。”

    曹佾却是苦笑道:“安乐侯莫要大意,若是不能从这方面为官家弄来钱财,万一有事,便会使我大宋陷入混乱之中。还是要有应对之法,才可解决了官家的麻烦。”

    “那便现在就开始卖那岛上土地就是。”范宇思忖着点头道:“明日便让林主编在鹿鸣报上刊登出去消息,一贯钱一亩地,安家置业传承千载。如何?”

    “安乐侯莫要开玩笑,刚刚不是还说要将这土地买的贵些,现在为何又卖到了一贯一亩?这不但没有变贵,还便宜到了极致啊。”曹舅现在有点被范宇给绕的懵了。

    范宇笑道:“如今那大岛只不过是刚刚拿下,不过是刚刚开垦些田地尚未产出,如何能卖得上价钱。眼下只不过是先放出消息,容大家有个观望时间。而后再找人以此为话题,在鹿鸣报上讨论,万一受骗,买了这土地之后亏本会如何。不但路途遥远,还要坐船出海。买了那里的土地,怕是连个坐船钱都挣不回。”

    “安乐侯这样做,岂非是自暴其短?”曹佾不由有些牙疼,“还在鹿鸣报上议论亏本什么的,这样的话,大家谁还会出手来买?这岛上土地卖不出去事小,若是误了官家的事情,你我岂不是成了大宋的罪人。”

    “这如何会卖不出去?”范宇笑着指了指曹佾,又指了指自己道:“你我出钱,一贯一亩买下大片土地即可。”

    曹佾眉头一挑,“若是安乐侯与我曹氏购买这些土地,能帮到官家,这又有何难。只是安乐侯这个主意,有些治标不治本。而你我买来这些土地,一时却也难有用处。这个办法倒也可以,只是须倾力而为才是。”

    范宇不是一般的有钱,曹家因为入股了永昌隆商号,也是极为富有。

    若是两家咬牙切齿的出力,也能捣腾出来一千余万贯。

    曹佾是知根知底之人,他皱眉算计着家产,却是将范宇的话当了真。

    范宇甚为无奈,急忙劝阻道:“国舅想的差了,你我即便购买岛上土地,也只须买上数十万亩便可,这样只不过是给大家做个样子罢了。待过上个把月,将这土地价格提到两贯一亩就是。鹿鸣报上便可放出消息,安乐侯与国舅购买海外土地,以皇亲之尊挣得暴利。想来民间百姓与一些官吏,必然大哗。”

    曹佾目瞪口呆,指着范宇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脑子里最先想的,便是安乐侯这不是活腻了吗。但是一细想,却是恍然。手中握有一贯钱一亩买下的数十万亩土地,待地价提至两贯一亩,便是价钱翻了一倍,而两人手中的土地便也等于上涨,同样翻了一倍。

    “可是……这与卖地何干。”曹佾有些不解,“只不过是你我弄了个坏名声,地却没有卖出去啊。”

    “如何会卖不出去?”范宇笑道:“到时让官家下旨,令你我以原价将手中的土地售出,以平民愤。天下人皆喜幸灾乐祸,见不得他人得好处,你我手中的土地自然是不愁卖的。如此,这些地虽卖的便宜些,但是却开了头。而岛上没卖出去的土地,那价钱却是不会降的,反而可以逐渐的涨起来。”

    听到这里,曹佾不由鼓掌大笑。

    大宋安乐侯

 第782章 收于大宋版图

    范宇上辈子就没少被套路,这辈子算是将这套路拿出来,当成了本事。

    曹佾头一次知道,世上竟然还有安乐侯这等……之人。

    不过,也是大开眼界。

    “若是安乐侯掌兵,怕是孙武再世。”曹佾言不由衷的夸奖道。

    范宇一摆手,“若是论起手段来,岂有正邪之分。只要你我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好的,这便够了。”

    曹佾颇为赞同,“为大事者不拘小节,便是安乐侯这般了。”

    接下来的数日,鹿鸣报上便登出了海外土地出售的整版广告。

    吕宋、麻逸、蒲端这些海岛地区的平整土地,都是一贯钱一亩出售。有意者,可与永昌隆商号各地分号咨询。

    另外,还有再次招募海外开垦者,依旧月俸优厚。

    这些消息一见报,汴梁城中便引起了轰动。只不过看热闹观望的人多,真正购买土地或是受雇的人少。

    每日只有零星的一两个人,会去永昌隆商号的分号咨询,显然大伙都还是有些不信任,要么就是不愿背井离乡。

    对此范宇早就有所预料,鹿鸣报一千贯一整版的版面,他足足包了十天。每日都是大篇幅吕宋诸岛的介绍,形成了轰炸式的宣传。

    而在最后一日,鹿鸣报上更是传出安乐侯购买了上百万亩吕宋土地。

    不但是安乐侯出钱买了海外之土,还有宗的赵允初,也买了五十万亩,外戚国舅曹佾也买了八十万亩土地。

    这可又一次惊的整个汴梁都轰动,这些宗室亲贵居然如此有钱。关键是这些家伙有钱,却是傻子一般,竟然还花这许多钱,来购买海外蛮荒的土地。

    更有人议论这些亲贵败家,这许多若是放在自家的地窖钱库之中,留给儿孙花用难道不安稳吗。

    还有一些人,却是对于范宇等人持嘲笑的态度,认为这几个亲贵无能,去海外开拓了这许多土地,却是只能自己出钱买下,简直是愚不可及。

    嘲笑范宇等人的,大多都是朝堂上的官吏,这本就是官吏与皇亲们先天不合,倒也正常。

    这等事情在汴梁和整个大宋,都闹的沸沸扬扬,却是连宫里都知道了。

    范宇这一天,也与曹佾、赵允初一同入宫,去求见官家。

    赵祯得知自己安乐侯他们三人到来,便立时将他们三个叫了进去。

    崇政殿上除了他们君臣四人,便只有陪侍在侧的陈琳。

    赵祯的目光在三人的面上扫过,不由有些疑惑的道:“近日以来,鹿鸣报上关于海外土地之事闹的沸沸扬扬,却不知道你们三个打的什么主意。现在入宫,可是要给我一个解释?”

    曹佾与赵允初两人都看向范宇,这主意是范宇出的,自然还是要由他来向官家禀报才是。

    于是范宇又将自己的计划,向官家赵祯讲了一遍。为何卖地筹钱,又如何卖地,还能加快海外新拓之土的开发等等。

    听完范宇的这一整套方案,官家不由大为赞叹。

    “这等智计百出之事,也只有安乐侯才能为之。”赵祯颇有一些感动,沉吟了片刻又道:“此事乃是于国有利之事。朕不能只让你们三人出力。而且这永昌隆商号,朕还占着大头,若是不出些力,如何能说的过去。这样吧,朕也买个……一百二十万亩的土地,算是给你们撑撑腰。”

    曹佾眉头一挑,“官家若是出手购买这海外土地的话,怕是这海外的地价便会应声而涨。只是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听了曹佾的话,赵允初点了点头甚为赞同,“海外坡价涨是涨了,只是我等三人便已经买下了两百三十万亩的海外土地,再加上官家的一百二十万亩,那吕宋岛上还有何土地可卖?”

    “允初,这些土地在那吕宋可不算多,那吕宋是个大岛,所毗邻的也皆是大岛。我粗略算过,几个岛上可某耕种的土地,加起来怕是会超过一亿五千万亩。我们所购的这三百五十万亩土地,在哪里也不过占了百分之一二。”曹佾向赵允初解释道。

    赵允初吃了一惊,“竟有如此多的土地!若是种了一年三熟的稻米,这岂非是个大粮仓!”

    “此话当真?”赵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