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厢朝顺军司、黑山威福军司在贺兰山以西纠缠不休。大伙由此亦可看出,我们最怕的就是宋军杀入内围胡乱杀戮,使我党项各部实力受损。”
这个时候带着新军一万余骑,在贺兰山西麓与西夏的右厢朝顺军司和黑山威福军司周旋的,却是狄青带队。
原本这任务应交由曹傅来完成的,但是曹傅是坐镇于肃州城中,以防备青塘的唃斯罗突袭河西走廊。
不过,狄青带队与党项交战,却也有了施展的机会。
面对两大军司的围追堵截,狄青带着万余人的新军骑兵,数次交锋下来,使得两大军司损失不少,从而甚为谨慎。
但是近来却是陡然一变,两大军司疯了一般,找到新军骑兵的丝毫痕迹,便要上前拼命。
对于两大军司这样受了刺激的表现,狄青立时便感觉到,西夏定然遇到了难题。
为此,狄青便将自己带出来的地图取出观看。
因为狄青这支骑兵要不断的与西夏军捉迷藏,所以李元昊要举族迁徙的消息也并没有送到狄青的手中。
狄青消息有些闭塞,可是他也知道自己这支人马消息不灵通的缺点。
“既然西夏人疯了,那么我宋人为何不能疯?”狄青看着面前的地图,伸手挠了挠下巴。
第756章 踏破贺兰山缺
虽然没有得到党项举族迁徙的消息,但是狄青还是从一些蛛丝马迹感觉到了不寻常。
狄青手中只有一万余骑新军骑兵,面对右厢朝顺军司和黑山威福军司两大军司共计近七万人,相差了七倍。
若是这两大军司与狄青摆开了军阵对垒,狄青是不怕的。
但是右厢朝顺军司与黑山威福军司已经吃过宋军火器的亏,说什么也不肯与狄青摆开了阵势对攻。
只要一得到宋军所在的消息,这两个军司便立时将自己的人马分散成五千人一队,如蜂群一般从各个方向上对新军的一万骑兵展开围攻。
也正是因为这样,狄青与这两大军司周旋起来,才有些吃力。
而且贺兰山的西麓是一马平川的戈壁草原,对于西夏两大军司的这种战法非常有利。
狄青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的逡巡,而后便落在了贺兰山的一处通路上。
这条路乃是贺兰山东西方向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赫赫有名的贺兰山缺,又叫贺兰口。
从这里突破到贺兰山以东,不过四十里,便是西夏的京城兴庆府。
贺兰山缺长达二十余里,其中前两道关口,分别身称之为头关、二关。
这两处关口地势最险,也有两等西夏兵士镇守。但是因为这里已经处于西夏腹地,并未派有重兵把守。
狄青的想法,便是从贺兰山缺杀过去,进入西夏真正的精华之地。
过了这个山口,便是西夏的静州、怀州、顺州、兴庆府这些繁华的大城。若往南去,便是西平府,亦可与宋军主力呼应。
虽然过山口这条路有些险,但是手中的火器却是给了狄青足够信心。
即使二十余里的道路狭窄,被西夏追兵堵住了身后的道路,狄青也并不担心什么。
正可使西夏军集中起来,便于宋军火器的发挥。
在对方没有对待的军器出现之前,狄青是一点担心也没有的。
“传我命令,今日赶到三道梁,明日众军与我过贺兰口。既然右厢朝顺军司没完没了的与我们纠缠,那么我们就去西夏的腹地大闹一场!”狄青命人将自己的命令传下。
新军将士们接到命令之后,便全军动了起来,上万骑兵急驰腾起了好大一片烟尘。
狄青也没刻意掩饰自家的行踪,既然已经有了决断,此时也不用再所顾忌两大军司。
很快便有西夏斥候,将新军骑兵向西移动的消息送了回去,使得两大军司的将领都松了一口气。
右厢军司的指挥使名为嵬名望,黑山军司的指挥使名为费听白石。
费听白石大大的出了一口气道:“这些宋国的新军,真是难对付。这下子他们南撤,可算是去了一块心病。”
“白石兄,新军骑兵可是我们的老对手了,他们向来是不肯吃亏的。这一次突然南撤,莫非藏着什么阴谋?”嵬名望却是还有些疑心道。
“有什么阴谋也无用,如今大王决定举族迁徙,只要你我带兵拦住了这些家伙,不让他们惊扰到迁徙的各部族,便是完成了大王交予你我的任务。”费听白石笑道:“再坚持些时日,我们便也要走了。这里便交由宋人与辽人去玩吧。大王说了,待我们去一片平安之地养精蓄锐之后,还是要杀回来的。到那时,便可报了今日之仇。”
嵬名望看了费听白石一眼,不由摇头叹道:“如今我们便打不过宋军,被逼的不得不举族迁徙。宋国占据我们的国土,实力更大。到那个时候,怕是想再报今日之仇,只会更难。依我看,那辽国虽然比我西夏国力雄厚一些,但是对上宋国,却依旧不是对手。”
费听白石心中略显烦躁,一摆手道:“莫要长他人的威风,如今我们将宋国新军的骑兵赶跑,这总是事实。”
“此事也不可大意。”嵬名望道:“我们派出去的斥候也有在南边的,如果不出意外,此时也差不多应该回来了。想来,这些斥候也能带回些宋人的动向。”
两人正说着,便有下面的人来禀报。
嵬名望的判断不错,正是更南边的斥候回报的。
“启禀两位将军,宋军如今退到了三道梁,便扎下了营寨。”那斥候回报道。
三道梁?听到这个地名,嵬名望与费听白石都吃了一惊。
两人同时看向帐中的地图,三道梁的位置。
三道梁往西,便是贺兰口,冲过去便可直指兴庆府。
“不可能吧?”费听白石有些不确定的道。
“宋人胆大包天啊。”嵬名望却是皱眉道:“他们真的敢走贺兰口不成。”
嵬名望也有些不太确定,贺兰口那二十余里的道路,有两道关口。
想要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或许宋人就是在做做样子的,他们还另有阴谋。”费听白石也皱眉道:“莫非便是引诱我们,逼着我们与他们决战,好用火器对付我们两大军司?”
嵬名望点点头道:“很有这个可能。”
“我们可以跟上去看看,与宋军保持一定的距离。”费听白石道:“我们也不必想太多,如今我们只须保持距离跟随着宋军便可。若是他们要借助三道梁的地形对付我们,我军大可不加理会。”
“若是他们真的去了贺兰口呢,我们也不理会吗。”嵬名望不由的又问道。
费听白石以手抚额,“他们要寻死,那便由得他们,你我只须将出路堵住,便由他们去攻打其中关口便是。若是想出来,那你我也不用客气。说不得,还能因此立些功劳。”
“但愿如此吧,我对这些宋军,总是有些不太放心。”嵬名望还是有些迟疑道。
“不要想的太多,我们先跟过去,明日便知晓宋军意图如何了。”费听白石道。
近七万西夏骑兵,在傍晚之时,也向南而去。
直到天色黑下来,才在相距宋军三十里外贺兰山脚的苦水沟扎营。
新军也有自己的斥候,当西夏大军在苦水沟扎营之后,便已回报给了三道梁的狄青。
狄青想了想,却并没理会这两大军司,建功立业踏破贺兰山缺便在明日。
。
第757章 折继宣的意
狄青并没有等到天亮,便命令新军骑兵开拔了。
二十余里没有多远,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新军骑兵们便到了头关的城墙之下。
此时贺兰口头关的西夏兵士还在城头打瞌睡,竟是没能发觉到已经有许多人来到城墙之下。
“来人,用火箭弹将这关门炸开。”狄青看了一眼还未大亮的天色,便吩咐道。
不过片刻之后,便传来轰隆一声巨响。
狄青等人眼看着那原本横亘在前的关城被炸的豁开,原本紧闭的大门,如今却是连碎片都找不到几片。
火器好大的威力啊,狄青不由赞叹了一声,便带着新军骑兵跨过这道所谓天险。
而驻守头关的千余西夏兵士,在刚才的爆炸之中,便已经被炸死炸伤了数十人之多。
这时还根本没有回过神来,便看到大队的宋军骑兵涌入关内。
面对如此多的宋军,和残破的城关,西夏兵士们哪里还有斗志。只不过眨眼之间,便全部逃散一空。
“大伙儿加快一些,想来二关的的西夏军也已被惊动。我辈当一鼓作气,踏破贺兰山缺!”狄青喝了一声。
新军众骑兵回首看去,雄关漫道却是阻不住自家,不由得被狄青所感染,纷纷大喝道:“踏破贺兰山缺!”
而在苦水沟的右厢朝顺军司和黑山威福军司也已经得到消息,赶到了三道梁。
看着宋军扎营的痕迹,费听白石不由叹道:“这些宋军真是不怕死啊,竟然真的进了贺兰口。”
嵬名望摇了摇头道:“宋军凭借火器,想来是不将贺兰口中的两道城关当回事。只看他们的火器厉害,还是我西夏的城关结实了。若是被他们闯了过去,也非是你我之过。”
两人正说着话,便听到贺兰口里面传来一声巨响,震的两侧山壁簌簌落石。
费听白石与嵬名望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是一种了然的神色。
很快有斥候从贺兰口中跑出来,来到两位都指挥使的马前。
“启禀两位将军,宋军已经炸开了头关,击溃了守关的守军,现在正往二关去了。”那斥候也是一脸的震撼道。
费听白石一听是这个结果,便摇了摇头道:“嵬名兄,你我不必在这里耽搁时间了,我们回驻地去。过了贺兰山,便不是你我之责。”
嵬名望面泛难色道:“白石,这如何不关你我之责。若是你我缠住了这支宋军,他们又如何能破关通过贺兰口。现在只不过破开了头关,还有一道二关未破。若是你我能想些办法,或许可以将对方困于贺兰口的峡谷之内。”
“嵬名兄莫要固执,你也知晓我们无法可想,否则的话岂不是已经杀入贺兰口,何必在这里等待。”费听白石摆手道:“要不然,便等着宋军过了贺兰口,你我再领军通过,以免受其埋伏。如此,即使大王责怪,也好有个说辞。”
两人虽然在讨论是否继续跟随宋军,但是谁也不想现在就跟过去。
若是在贺兰口的山谷之中,被宋军的火器攻击,他们这六七万人的大军,怕是便立刻就会死伤惨重。
只是没让这两个西夏将领等上太久,贺兰口中便再次传来一阵轰鸣。
二关的关门,同样被新军骑兵的火箭弹给轰开,西夏守军看到关门被轰开,便立时逃散。面对上万的新军,他们再守下去也没有意义。
狄青见此情形哈哈大笑,西夏如今竟已经落到了这般光景,守军们连抵抗的意思都没有便逃了。
若是放在一年之前,不战而逃,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那时的西夏兵士极为农机悍勇,哪怕是身上负伤,也依旧会大呼酣战。
只不过自与大宋交战以来,西夏基本上就没占到过便宜,宋军的火厉害,使得西夏每战都要吃亏。
大小数十上百战后,宋军在西夏兵士们心中的懦弱已经不见,换而代之的,则是宋军火器的神秘强大。
“贺兰山缺,不过如此。”狄青大笑一声,便带着麾下骑兵们呼啸而过。
而在三道梁的两大军司将领,却是面面相觑。
“嵬名兄,我们还要追吗?”费听白石看着对方道:“我黑山威福军司得到大王的命令,乃是守好贺兰山西麓。若是你右厢朝顺军司追敌,我黑山威福军司可代守贺兰山西。”
嵬名望纠结了片刻,还是摆了摆手道:“白石,你我接到的命令都一样,既然宋国新军已经去了贺兰山东麓,便不关你我之事。我们还是回去,莫要失职才是。”
两人相视一笑,便挥手招呼手下的人马撤退。
宋军此时真正拦在党项迁徙道路上的,便只有已经渡过黄河的折继宣所部。
渡河之后,他这四万人马便停了下来。
眼前的情形却是让折继宣为之目瞪口呆。
羊群如同一片片的白云,一直延伸到了目光所及的天边。还有来回奔驰的马群,和缓缓前行的牛群。
放眼看去,尽皆都是党项各个部族的牛羊马匹,还有各部族一队队的大车,在滚滚向北而行。
一时之间,竟让折继宣有种无处下手之感。
不只是折继宣有这种感觉,就是他麾下的将士们,也是头一次看到这等场景。
虽然足足有四万骑兵,可大家面面相觑,颇有一筹莫展的意思。
还是折继宣最先有了想法,他当即将四万骑兵分成了四队人马。
“我给你们的任务很简单,那便是每次带一个部族回来这里,连同他们的牛羊马匹一起,让他们从我们所建的浮桥之处过河。若有哪个党项部族不肯听从你等的劝说甚至反抗,那便不用留手。明白我的意思了没有。”折继宣对四名麾下的指挥使道。
四员手下的指挥使立时点头,表示明了折继宣的意图。
折继宣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将尽可能多的党项部族送到黄河以东,让黄河成为阻止他们迁徙的天堑。
否则的话,折继宣哪里来的那么多人手,看管这许多的部族与牛羊马匹。
倒是之前建成的浮桥,将他的烦恼给解决了。
大宋安乐侯
第758章 我们走
折继宣只留了两千骑兵在身边,在河岸两边看守着黄河边上的浮桥。
计划定好,很快便有一个最近的党项部族,被宋军给赶过了浮桥。
这些部族被赶过去去,便没有人再去理会他们,任由他们自行离开。
反正一个部族要想渡过黄河,除了折继宣他们的这座浮桥,便只数百里外的地方有浮桥了。
折继宣就是给李元昊捣乱,你不是想要让党项部族迁徙吗,我偏偏将人都赶到黄河东岸。
这些被赶到东岸的部族,再想走,就困难的很了。
不过,折继宣很快便发现了问题,这一座浮桥的效率太低。
眼看着赶过来的部族已经有两个,但是连人带牲口一时过不了河却都挤在一起,实在是误时误事。
折继宣当即便留召回一支万人的人马,命他们就地再造两座浮桥,并负责起看管的事物。
好在黄河东岸还有两片树林,否则的话怕是连造浮桥的木材都成问题。
足足用了一天的时间,才又造起两座浮桥,这下子党项部族的过河的速度便提了上来。
原本挤在河岸边上的党项族人与牲口,都在宋军的驱赶下,渡过了黄河。
党项各部族如今只有老幼妇孺,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都已经被征入军中。
连年的征战,带给党项各部的损失极大。
这样的部族根本没有自保之力,在宋军的骑兵面前,除了乖乖听话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虽然李元昊也派了一些西夏兵护送党项各部族,但是他能派出来护送的兵力,只有一些跑不快的步军。
这些西夏步军足有十余万人,但是撒在迁徙的这条道路上,却是显不出来什么。
随着宋军往来驱赶党项部族的频繁,一天之后便碰到了西夏步军。
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