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293章

大宋安乐侯-第293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的更真实,更让赵祯欣喜。

    吕夷简听到范宇的话,不由得侧目。马屁这等拍法,真乃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其余诸人此时也向赵祯拱手道:“官家圣明!”

    “诸卿不必多礼,此时还是接着议事吧。”赵祯脸上重新泛起微笑道:“安乐侯,依你所言,那西夏俘虏都送去修路,朕也迁都于洛阳。这两件事,哪一件都是耗费巨大之事。如今朝廷的情形你也知道,与西夏战事正紧,实是并无余钱。若要修路,只管这些降虏的饭食即可,耗费略小。但是迁都之事,却是无从节省啊。”

    抬头看了赵祯一眼,范宇没有发现对方脸上现出不耐之色,显然赵祯并不反对迁都。赵祯所担心的,就是一个字,钱。

    此时对自己说这些话,想来是要问如何搞钱。

    这次讨伐西夏的钱粮,都是自己一番运作弄来的,官家再次找上自己也是常情。

    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范宇便对赵祯躬身道:“关于大河之事,臣并非胡乱说的。只要官家迁都,臣定然会使官家有足够的钱财修建宫室,甚至是还有富余。”

    “安乐侯可知道,修建新的宫室是何等巨大的数目?”蔡齐不由得不信道:“岂是你这等随便张张口,便可许下的。”

    赵祯也点点头道:“安乐侯,蔡卿所言不差。迁都除了了宫室建造,还有各个衙门。若无上千万钱,怕是根本不可行啊。”

    有一瞬间,范宇觉得自己被官家给算计了。

    不过这又如何?这也是官家感觉到只有自己能解决这个难题,才会如此说话。

    “容臣思索几日,此事臣定为官家想个好办法就是。眼前最要紧的,却是要派人将河堤看紧一些才是。”范宇没有说成不成,而是将话题岔开。

    赵祯也不失望,点点头道:“不错,可使禁军以修堤为名常驻于河堤沿岸就是。而那些西夏俘虏,便如你所言,让没藏讹庞带着他们且慢慢修路便是。召诸位卿家进宫,除了这些事,还有西夏的处置,须先做绸缪才是。以免到时并无章程,却是会手忙脚乱。”

    范宇一听,怎么还有没藏讹庞,便急忙一拱手道:“官家,难道曹经略还生擒了没藏讹庞不成?”

    “安乐侯并未见到报捷文书,陈琳可将文书送与安乐侯一观。”赵祯对身旁的陈琳挥挥手道。

    陈琳便捧着一份文书,送到了范宇手中。

    范宇匆匆看完,便将文书送回,才开口道:“官家,没藏讹庞乃是西夏大将军,又是李元昊宠妃没藏氏之兄,在西夏国中影响巨大。这等人应与其他俘虏区别开来,才可使得西夏诸部尽快归降。”

    “可。”赵祯点点头道:“那便封没藏讹庞为义归侯,诸卿觉得如何?”

    吕夷简看了范宇一眼,不由笑道:“臣觉得,官家所封赏的这个封号甚为贴切。那没藏讹庞虽是无奈而降,但封他为义归侯,便是告诉西夏诸人,没藏讹庞为主动投降。如此一来,内附者将大大增加。官家这个封号给的好,给得妙啊!”

    范宇斜了吕夷简一眼,这老小子刚才看自己那一眼,明显有讽刺的意味在内。

    自己这个侯爷,可不是靠投降得来的,这是自己照顾义母得来的。虽然说不上多光彩,但是自己后来也没少为朝廷出力立功,这爵位也算是恰当。

    “官家给的封号甚好,臣十分赞同。”范宇拱手道。

    赵祯点头道:“如此便好,前线战事已然明朗,曹琮才堪大用,将西夏倾国之兵灭其半数。如今正可趁我军士气之盛,而一鼓灭西贼!当速胜速决,以免多生变数。诸卿以为然否。”

    枢密使王德用这时才开口道:“官家,如今曹琮所部大军虽然连胜数仗。但是师老兵疲,应当修养一阵才是。久战之下,若无缓和之时,恐生思乡之念,更有营啸之危。此为兵家之忌,不可不察。”

    7017k

 第705章 维护自己的产业

    王德用是老将,自幼便随父上阵,与西夏的创建都李继迁大战。

    要论起来,在场的人中,最想覆灭西夏的,便应是王德用了。

    但是此时王德用却反对官家赵祯的速胜之意,提出一些可能的危机。

    赵祯虽为官家,但却不是刚愎自用之人,当即便点点头道:“如此,那便让曹卿自行安排便是。”

    吕夷简看了看赵祯的脸色,却是面无表情,显然有些不愉之色。

    “官家,曹经略在外领兵日久,是否亦调其回京休养一番。而西夏已然日薄西山,只须慢慢消耗,便可使之覆灭。”吕夷简却是忽然提出这样一个建议。

    范宇听着对方的话,却是一愣。这是要干什么,临阵换将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难道是对曹琮生出了忌惮之意?果然这些文官还是没死心,一心想强压武官一头。

    只怕吕夷简看出来,官家对曹家的忌惮之意,便抢先提出来,给官家一个拿捏曹家的把柄。

    “官家不可,臣知吕相公觉得曹经略在外掌兵甚久,恐为独断专权而生骄横不驯之心。”范宇也躬身道:“臣觉得,可循旧例委派监军,持官家所赐符、剑于军中坐镇即可。否则临阵换将,实为助敌之策。若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恐覆灭西夏之举,将前功尽弃。事关重大,请官家审慎斟酌。”

    之前因为两国之间的战事挑起,是西夏率先进攻大宋,所以朝廷也一直没有派出监军。

    此次范宇提出来,也是为了安官家之心。

    “老臣也觉得,此时新逢大胜,不宜换将。”王德用拱手道:“若是官家恐曹琮骄横,臣举荐枢密副使韩亿为监军,前往军中节制。”

    王德用也想的明白,这其实算得上文武之争。与其派个不相干的人去监军,不如由自己这个枢密使主动推荐。

    枢密院的人去监军,名正言顺,比官家派个宦官还师出有名。

    韩亿一听提到了自己,心中念头连转数转。

    吕相公自己可不想得罪,却被枢密使王德用将自己推了出来。自己要是做了这个监军,可有些得罪吕相公。

    只是这监军之职,韩亿也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好处。西夏如今势弱,任谁都能看不出,其国祚不久。

    若是自己做了这监军,而后西夏覆灭之功,自己定然是排名前列。

    一旦还朝,便立刻有了入主政事堂的资历,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小啊。

    此时官家赵祯的目光,也正好看向了韩亿。

    “臣在京中养尊处优日久,正想去军前一观长河落日之景。”韩亿上前躬身道:“臣为枢密副使,督察军纪验看军容师出有名,可堵他人悠悠之口。以防敌国离间,造谣我朝忌贤妒能之流言。”

    这话说的大义凛然,既为朝廷考虑,又放弃了个人的舒适日子,还保全了朝廷和官家的名声。

    吕夷简咂了咂嘴,却是不再开口。

    而蔡齐有心说点什么,却是发现自己竟挑不出毛病来。

    赵祯略一思索,便点头道:“那便辛苦韩卿家了,由你为监军,前往西军纠察军纪军容,以惩不法之兵将。”

    顿了一下,赵祯看到众人都没有再开口的意思,便又道:“众卿,可集思广议,以备不时之需。”

    王德用拱手道:“官家,曹经略曾行文于枢密院。军前数战,得胜者多。今军中缴获马匹数量渐多,军中善骑者皆有马匹乘用,尚有两万余匹的富余。这两万余马匹每日的消耗也不算小,实是一个负担。臣觉得,可使人将之送于河东河北两路,以防辽国有所异动。”

    “准了。”赵祯很是痛快的点头道。

    范宇想了想,便躬身道:“官家,如今西夏将灭,我朝新拓之地达数千里之广。其地虽地广人稀,但世居其地者亦有不下百万之民。待覆灭西夏之后,大战方歇必然民生凋弊百姓无所依。朝廷须先备足粮食,才可稳妥的接收这些新附之民。如此,才可防一些野心宵小之辈操弄事端。臣请官家许永昌隆商号,于海外诸国采购粮食。”

    “安乐侯,你这不是贻笑大方吗,海外诸国有哪一国比我朝更加富庶。粮食何用外购,只须于江南诸路采购便可。”蔡齐不由得冷笑道。

    官家赵祯听了蔡齐的话,却没点头,而是看向范宇。

    因为赵祯知道,范宇所提出来的事情,必然有其原因。而蔡齐的话,也往往会被范宇用事实所否定。

    果然,范宇闻听蔡齐之言,便用嫌弃的目光看了对方一眼。

    “蔡相公,百万人一年的口粮,便至少是三百万石。若如蔡相公所言,先不论江南有没有这许多粮食,在江南采购,只怕我大宋各地的粮价皆会飞涨。而南海外的交趾、吴哥、占城诸国,则皆为稻米一年三熟之地。这三国别的不多,唯粮食甚多,其价亦甚贱。所以我才建议官家从海外采购,可大大的节省我朝物力。”范宇也不着急,缓缓的将这番说了出来。

    这话说的,使赵祯和相相公们,都心中生出不少想法。

    交趾本为大唐一郡,于五代之时为南汉所有,后来交州吴权叛乱而自立。

    要论起来,交趾这等物产极丰之地乃是从中原王朝分裂出去的,似乎本就应该归附大宋才对啊。

    其实众人都没有想到,如今将西夏打的式微,大伙的心态也都变了。

    从原来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惹麻烦。到如今却是看到了好的,便想着直接拿过来。

    那可是一年三熟之地,由不得大伙不动心。

    好在大家都是成年人,并没有人轻易表露出来自己的内心想法。

    蔡齐也不再开口,自己与安乐侯理论,好似没有占过几次上风。

    “安乐侯所言有理,如此便让永昌降商号,去海外诸国采购粮食。”赵祯这才点头,转向陈琳道:“此时便交由你去盯着,只是要量力而为。莫要让永昌降折了本钱,否则杀鸡取卵,便不美了。”

    如今赵祯倒是知道维护自己的产业,除了身为皇帝,还有了些企业主的样子。

    。

 第706章 安乐侯心都黑了

    范宇的提议,其实也是为了大宋的海外利益而考虑。

    之前虽然派曹佾出海,去寻找硫磺矿。而且那时范宇也提出过,海外有每年稻米三熟之地。

    但是大宋的君臣,对此并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只象是一种闲谈。

    如今范宇便要因为西夏之事,从而通过海外贸易使得大宋君臣上下,都知道海外的好处。

    就如范宇所说的交趾、占城、吴哥诸国,虽然不缺丝茶等物,但是还有其他的许多东西,都是大宋所产。

    到后来官家赵祯一定会发现,永昌隆从诸国采购数量巨大的稻米之后,可能花费的钱财只有很少,或是还会赚一些回来。

    而那个时候,尝到甜头的官家会做些什么,范宇也不会得知。

    但是有一点,大宋定然会多一些进取精神。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从焉。一个商品经济本就远超诸国的大宋,会迎来再一次的大发展,已是可期。

    “官家圣明。”范宇及时送上马屁。

    赵祯哈哈一笑道:“安乐侯,我虽圣明,却是不及你的精明啊。”

    范宇急忙摇头,“官家乃是伯乐,我等身为臣子,便是官家的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慧眼识人的圣君则不常有。”

    参知政事蔡齐最看不得范宇这般,不由冷声道:“安乐侯,官家对你的期许很深。你既然提出迁都之事,可还要给好好思量一番,如何才能挤出迁都的无数钱财来。如今又要采购粮食,所耗简直不可想象。”

    “蔡相公莫非有了思路?”范宇故意道:“不如说出来,让官家与诸位相公参详参详。”

    自己只不过是看不惯安乐侯马屁如山,结果安乐侯却是顺杆爬,想将自己拉下水。

    蔡齐急忙摇头道:“这些事皆是由安乐侯而起,解铃还须系铃人。安乐侯突然提起,本官可一点思路也无。”

    因为蔡齐的一句话,官家赵祯也为这些还没有着落的钱财发愁。

    刚刚因为被拍了马屁而变好的心情,也瞬间消散。

    “好了,今日便议到这里吧。”赵祯挥了挥手道:“诸卿若无事,便就此散了吧。”

    吕夷简躬身道:“臣等告退。”

    其余也人纷纷告退,而后出了崇政殿。

    赵祯却是抬头对陈琳道:“去将安乐侯请回来,朕有事要问他。”

    “是。”陈琳急忙拱手,转身便向殿外行去。

    只是这么短的时间,范宇已经出了殿外,甚至都到了宫中的外廊。

    其余几位相公,都各自去了自己在宫中的值房,只有范宇一人正要出宫。

    “安乐侯且慢。”陈琳亲自追了出来,看到范宇便急忙唤道。

    范宇一回头,看到陈琳小跑着来到自己面前,不由微微有些诧异。

    “陈总管因何这样急,让小黄门来唤我便是,何必这样亲自过来。你这样,倒是让我受宠若惊。”范宇对陈琳拱了拱手道。

    “安乐侯莫要取笑与我,你乃是李娘娘的义子杨娘娘的贤婿。我若轻慢了安乐侯,怕是这宫中便无我的立足之地啊。”陈琳急忙陪笑道:“官家有请安乐侯,想来是有些私话,要与安乐侯说,请安乐侯随我来。”

    陈琳前边引路,与范宇一同又再次回到了崇政殿中。

    赵祯看到范宇回来,便开口道:“来人,赐座。”

    “谢过官家赐座。”范宇连忙拱手致谢道。

    陈琳给范宇摆了椅子,便重新站到了赵祯的身后。

    “官家,不知找我回来,是有什么事吗?”范宇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对着赵祯微微躬身道。

    “今日你所说大河之事,实是让朕觉得触目惊心后怕不已。”赵祯想到这里,便不安的的又看向殿外道:“迁都之事,终是要迁的,只是这钱财消耗却是甚巨,迁之不起啊。朕知你素有主意,从来不言无把握之事。今日你既然提出来,想来家定有解决之道吧。莫非是当着诸位相公,有什么不好讲的难言之隐不成。”

    范宇却是吃了一惊,自己还真的有解决办法。他没想到的是,竟然被官家赵祯给看出来了。

    现在官家赵祯已经问起,范宇便不再藏私。

    “官家真乃是慧眼,方才因为诸位相公在,臣确实是不好讲解决钱财的办法。”范宇拱手道:“若是被诸位相公得知,怕是这个办法就不灵了。臣本来打算私下先去做的差不多,再向官家禀报的。谁想官家竟已看了出来,臣便不再隐瞒。”

    “诸位相公知道便不灵了。”赵祯不由得眼神有些不对,“安乐侯的办法,莫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

    “官家,此解决办法并非见不得人,只是怕事机不密,便会有人效仿,从而使得我们的钱财变少啊。”范宇肃然道。

    赵祯越发来了兴趣,“安乐侯你且将你的办法说出来,朕看是否可行。”

    范宇犹豫了一下道:“臣说出来也没什么,只是官家要请答应尽快施行才是,否则若是慢了,便不灵了。”

    “安乐侯,你先讲出来再说。”赵祯面色微微一沉道。

    范宇无奈,只得一拱手道:“其实事情说出来也很简单,臣的意思,是让永通钱庄出面,在洛阳暗中收购土地房舍。只要有人肯卖,便由永通钱庄收购下来。”

    “你让永通钱庄收购洛阳土地,这不是花钱吗,如何能弄来钱财?”赵祯不由为之气结。

    “官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