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285章

大宋安乐侯-第285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将辽国的要求细节,再向李元昊讲述了一扁。

    李元昊冷笑道:“果然如此,但也没什么。兴庆府周围大军云集,不日便会与宋一战。到时让辽人见识一下我西夏的厉害,也可使他们少一些傲慢之气。”

 第685章 形势为之一变

    此时西夏的卓罗和南军司、西寿保泰军司已经撤到应理城,以防凉州新军。

    静塞军司则撤到了鸣沙城,接应黄河上游的应理城,并且守护下游西平府。

    而左厢神勇军司、祥佑军司,则已经撤到了盐州城以北百余里的白池城中。

    西夏的军事力量全面收缩,这使得防御能力也大大的增加。

    曹琮在这个时候,也已经进兵占据了静塞军司让出来的韦州城。

    他手中的二十万大军为一路,而盐州城的天武军与折继宣的两万余骑兵则是另一路。

    这两支宋军成犄角之势,使得李元昊不能将手中的兵力聚到一起。

    而大宋河东路转运使陈贯,也看到了便宜,他将与西夏交界处的晋宁军与保德军,也派往了西夏境内。

    晋宁军占据了银州,而保德军则深入夏境,占据了地斤泽这处要地。

    这使得西夏实际控制之地,大大的缩小,只剩了原来的一半。

    但是依旧没人小看西夏的实力,因为对方的兵力还在,仍然有着强大的反击能力。

    此时,凉州与宋境之间的道路终于打通。

    但是对于青塘来说,却是喜忧各半,因为青塘与西夏的交界已经消失,代之的则是宋军控制区。

    如果将地图打开来看,不但西夏是三面俱在宋军的包围之下,就连青塘也是如此。

    这样的情形,是会让人极度不安的。

    只是青塘的唃斯罗见识过宋军火器之利,不敢轻举妄动。

    唯有西夏的李元昊,依旧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大宋军队,并且积极备战。

    在接见归来的野利仁荣之时,李元昊将张元也请了来。

    “张卿,如今我们手中,已有多少大型投石机了?”李元昊对于这大型投石机颇具信心。

    他曾亲眼观看过这投石机的试演,数枚人头大的石头,在长长的木制投杆投掷之下,竟然真的能投到八百步的距离。

    在这么远的距离,看人都只不过是很小一点,却是能够攻击到,这使得李元昊不由叹为观止。

    想来当初宋军新制火器试用之时,应该也是如此吧。

    李元昊有些理解了,手中掌握这样的利器,在战阵之上,很远便可攻击对方了,这仗打起来,还有不轻松的吗。

    再说自己手下的西夏勇士们,最不怕的就是近战。

    铁鹞子、步跋子、泼喜军,又曾怕过谁来。

    “启禀大王,我们手中已经有三百余架大型投石机,如今已经给耀德城的没藏讹庞大将军送去了一百余架。”张元听到李元昊发问,便急忙拱手答道。

    “只有一百架,会不会太少?”李元昊皱眉道:“没藏讹庞对面,可是曹琮的二十万人马。若是少了的话,恐怕会吃亏。”

    “大王放心便是,大将军此时据守耀德城,在没有击败宋军之前,他会只守不攻。”张元笑道:“而且在城中使用大型投石机,也不易损坏,是更有优势的。”

    野利仁荣听到这里,点点头道:“大王,没藏讹庞手中的兵力有新有旧,加在一起也只有十三万人马,而曹琮麾下则是二十万宋军。若没藏讹庞出城与之交战,多有不利。反倒是守城,更易使宋军受挫。一旦宋军有了挫折,士卒们有了怯战之意。到那时,便是我西夏勇士们收割宋人性命之时。”

    李元昊点点头道:“那还有两百余架大型投石机,又是如何安排的。”

    “臣已经命人,给白池城的祥佑军司与左厢神勇军司送了一百架。还有一百架,则送到了应理城的西寿保泰军司,以防凉州新军有所异动。”张元顿了一下,又接着道:“至于我兴庆府与西平府的翔庆军,因为前面有大将军没藏讹庞在耀德城顶着,则等再新制出来投石机即可。”

    “嗯,这样安排正合我意。”李元昊对于张元的安排甚为赞许,“如此,便可将宋军拦在耀德城以南。哪怕耀德城战事不利,我们也可就近支援。而宋军的运粮路线却是越拉越长,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可趁之机。”

    野利仁荣此时拱手道:“大王,说起宋军的补给线来,我又想到了舍弟旺荣。他如今带着数万人马,还在与天武军周旋。现有白池城两大军司与天武军对峙,不如就由旺荣领兵深入宋军后方,以乱其布局。臣只是建议,具体如何当然还是大王来拿主意。”

    “仁荣,我知你想为旺荣开脱。”李元昊笑道:“我曾说过,战阵失利之事我不再怪他。此时你即使建议我将他撤回来,我也是答应的。让旺荣深入宋军后方,岂不是送他入了险地。”

    张元听到李元昊与野利仁荣谈起野利旺荣来,立时便不再开口。

    怎么说李元昊的宠妃也是野利氏,仁荣与旺荣两人,都算是大王的姻亲。

    应该如何安排,可没他置喙的余地。

    野利仁荣听了李元昊的话,不由得躬身道:“大王胸怀广阔赏罚分明,能免臣弟之罪,臣与臣弟对大王感激不尽。但臣弟原本就是武将,保家卫国,乃是他的职责所在。而且他手中有七万大军,正可趁宋军后方空虚之时,搅他一个天翻地覆,为我西夏大局尽些应尽之责才是。”

    之前自己就已经建议过,虽然李元昊允许旺荣撤回来,野利仁荣也不会答应。

    若是真的让旺荣退回兴庆府的话,那么野利旺荣以后,定然就一直是个闲散之人,这对于整个野利部来说可不是好事。

    李元昊哈哈大笑,“如此也好,只不过他手中七万人马之中,只有三万骑兵,其余都是步卒。若是深入宋军背后,恐会受其所累啊,还是有些不合适。”

    “大王,既然旺荣要深入宋军背后,便须机动灵活,人马太多反而不好。”野利仁荣拱手道:“便只让他带三万骑兵即可,其余四万步卒,可直接退入白池城,以增加城防之力。”

    “可。”李元昊点头首肯道。

    自西寿保泰军司撤走之后,在凉州的新军便接到了消息。

    由狄青亲自带了一千余骑兵,从凉州出发,沿喀罗川到达了卓罗和南军司原来所驻守的卓罗城,并顺势将这空城占据。

    也自此时起,大宋本土便与新军所占据的河西诸地接壤,形势为之一变。

    。

 第686章 出乎意料

    狄青占据了卓罗城,便派人给凉州的杨文广送信,请其派兵支持。

    没过几日,杨文广便给狄青派了一万人马来到了卓罗城。

    并且还给狄青写了封信,让其尽快去与大宋西军联系上。

    得了杨文广的信,狄青也没耽误时间,次日便留了一万步卒守城,而自己则带了千余骑兵,向宋境而去。

    从卓罗城出来,不过十余里便是宋境。

    但是狄青是要去见曹琮,因此这路途还真不算近。

    从卓罗城到大宋境内的会州,而后再到环州,这段路便足有七百余里。

    狄青一到环州,便被环州守军挡在城外。

    新军这一千余骑,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皆是新军老兵,一个个的杀气腾腾,使人望而生畏。

    环州守军都是见过大军厮杀的,老远便觉得新军这些人非同寻常,因此急忙便将城门关了。

    狄青来到城下,便对城上招手喊话,“我乃是大宋新军副都指挥使狄青,请你们环州主事之人出来说话。”

    “狄指挥,还请亮出告身印信证明身份才好。”城头上有人探出头道。

    狄青看了一眼,见是一个军中的低级武官。

    “你可系个篮子下来,某的印信你拿上去看便是。”狄青对城上招了招手喊话道。

    不多,从城上真的用绳子系了篮子下来,狄青则将自己的印信放了上去。

    此乃战时,环州城中的守军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狄青也不以为意。

    很快便狄青的印信又被人用篮子送了下来,城上有人叫道:“开城门。”

    狄青为了表示并无恶意,命令全军都下马等候。

    城门打开,便有一位年青的官员,带着一队守军出了城门。

    这官员对狄青一拱手下,“在下环州城知府种世衡,见过狄指挥。”

    “原来是种知府,失敬。”狄青上前与之见礼道。

    种世衡没少参战,对于军中之事知道的不少。

    他刚才听手下的人报告说,来的是新军副都指挥使,便有些迟疑。

    不过他还是布置了一番,便将城门打开,并且出迎。

    “狄指挥,听闻新军已经去了瓜沙二州,如今就算是与西夏交战,据我所知,也只是占据了凉州城。”种世衡问道:“狄指挥身居新军要职,不在凉州城防备西夏反扑,却为何来到环州?”

    种世衡貌似问的随意,但是狄青一个回答不好,怕会立时开打。

    “是这样,我本在凉州城中,前些时日听闻西夏的卓罗和南军司退守应理城。因此我便带兵,去了卓罗城以查敌情。”狄青笑道:“谁知道卓罗和南军司果然北撤,将卓罗城丢弃不顾。所以我便带兵将卓罗城给占了。如今算起来,从瓜沙二州直到我大宋境内,这条路已经被打通了。我来环州,便是为了拜见曹帅,以定进退之计。”

    听到河西走廊被打通,种世衡却是心中的狂喜油然而生。

    种世衡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是他却是个合格的武将。自己的官职是环州知府,但是干的却是武将的活儿。

    因此,种世衡对于大宋的战局也非常的关注,甚至想要再次出力。

    如今听说河西走廊打通,便无法抑制的哈哈大笑起来。

    “河西故道居然打通,那我大宋便可顺势掌控西北,再现盛唐威风!”种世衡由衷的道。

    狄青也笑着对其拱手道:“种知府能这么想,那便与我想到了一处。如今我这些兄弟跑了数日,疲累无比,还请种知府备些粮草与休息之所。另请告之曹帅如今人在何处。”

    种世衡点点头道:“狄将军放心,这都是应该的。城中便有一处旧军营,便请狄将军带着麾下,前往休息用饭就是。”

    狄青他们这一路上,虽然没有碰到西夏军,也没有损失,但是路途遥远,在马背上颠簸了这数日赶路,实在是受了许多的罪。

    此时一但放松下来,便一个个的在营中倒头大睡。

    种世衡便在新军的这些兵士们睡下之后,命人这在这营中守着,以防有人打搅了新军们的休息。

    “种知府,可否告之曹帅如今带兵到了哪里?”狄青将麾下的兵士们安顿好,连饭也来不及吃,便重新找到了种世衡问道。

    “狄指挥倒是心急,我正要将此事相告。”种世衡对狄青拱拱手道:“曹帅如今已经带兵打到了韦州城,如今麾下二十万人马,都驻扎在那里。与驻扎在耀德城的西夏的大将军没藏讹庞,双方互相对峙。若是狄指挥欲要前往,须要小心一些。环州与韦州虽然不是很远,快马两日可到。但这一路上也会有西夏骑兵出没,并不太平。”

    狄青听到这里,便是一皱眉,“如此说来,曹帅那里的补给岂不是有些困难。”

    种世衡笑道:“这倒也不是,曹帅会派出大队的骑兵清剿。并且,这些地方近来征战频繁,早已没有了人烟。西夏的骑兵虽然跑的不慢,可是也要吃饭。他们的活动范围,并不会太大。”

    狄青了解了这些情况,便对着种世衡一拱手道:“多谢种知府据实相告,我带来的这些兄弟们的粮草之事,还要拜托于你。”

    “狄指挥想来也已经累了,且请休息便是,其余诸事我都会派人去办。若无他事,我便不打扰狄指挥休息。”种世衡拱手告辞而去。

    送走了种世衡,狄青便也去了营中休息。

    新军他们这些人,一路劳累的狠了,一觉便睡到了次日早上。

    狄青刚刚起身用了早饭,便听到城中鼓动密集,外面的街道上有些混乱的喊声。

    迎急忙出了营门,来到外面的大街上,看到路上行人们的脸色有此不好,一个个的脚步都显得甚急。

    他正要找个人问问情况,便看到种世衡在一些护卫的保护之下,来到了营门前。

    “种知府,我刚刚曾听到城头鼓声,莫非城外来了敌军不成?”狄青看到种世衡脸色有些疲惫,便对他道:“若是有我们新军可以出力之处,种知府也不必客气。”

    种世衡苦笑道:“昨日刚刚与狄指挥说了西夏骑兵活动范围不太大,不成想今日便有大批的西夏骑兵来到环州城外,实是出乎意料。”

 第687章 尽管拿取

    来的这支西夏骑兵,正是野利旺荣所部。

    他已经得到了李元昊的命令,命他在曹琮所部的后方,不断的骚扰和截断宋军的补给线。

    但是野利旺荣却发现,宋军推进的极为扎实,并没有孤军深入,几乎是在与西夏交界之处全线推进。

    这样的话,要切断宋军的补给线就变的有些不现实。

    他手中不过是三万骑兵而已,要真的将宋军补给切断,便须分散开来,布置在一条数百里的线上。

    若真的这样做,野利旺荣敢保证,用不了多久,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力,便会被宋军逐渐的吃掉。

    而且野利旺荣觉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既然自己已经带兵出来,便要因应形势,而不可钻牛角尖。

    所以他便将骚扰宋军后方的策略,改为夺取宋军后方的城池。

    其实野利旺荣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三万西夏骑兵的粮草只靠挟带的话,根本就坚持不了几日。

    若是连手下三万人马的吃喝都解决不了,谈何骚扰宋军,只怕先将自己的人马都饿死了。

    但环州一带连经战事,这里的村寨早已经成了废墟,若要从这里抢掠一些,也根本无从抢起。

    思来想去,野利旺荣便将主意打到了环州。

    当初环州在西夏二十万大军的攻击之下,也没能破城。

    如今野利旺荣过来,也没指望能攻破环州城。

    他来这里,不过是对环州城中威胁一番而已。

    狄青听了种世衡的话,不由诧异道:“据我所知,西夏的兵力如今都已收缩回去,现在环州处于我朝大军后方百余里的纵深。这里出现大批的西夏骑兵,难道一点征兆也没有吗。”

    “狄指挥说笑了,这里地形千沟万壑,若是几万人马刻意隐藏,根本就不容易发现。”种世衡摇头道。

    “这支西夏军的主将是谁?”狄青看着种世衡道:“对方为何突然带兵到环州来。”

    种世衡神色一肃,“对方的主将,看旗号应是野利旺荣。只是不知对方跑到环州城下,在城外驰马射箭,也不知想要做些什么。”

    这下子狄青更是有些奇怪,“对方带这许多骑兵来到我朝大军的后方,想来是要截断大军的粮草吧。”

    “有此可能。”种世衡深以为然的点头道:“如今大军所需的粮草辎重火器,皆是由环州中转,而后送往军前。算下时日,明日便会有押粮队前来。”

    狄青如此,便有些确定了,“想来应是如此,只看我们如何来破了这局面。只要将对方击退,便不会误了大军行事。”

    两人正在这里说话之时,又有军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