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165章

大宋安乐侯-第165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范宇便在镜筒里看到一张熟悉的大脸,也正对着他看。

    吓了范宇一跳,急忙将望远镜放下,便看到还玉公主出现在自己的对面,正好奇的盯着他手中的望远镜。

    “夫君拿的这是何物?”还玉公主不由好奇的伸手来拿。

    范宇只得将手中的望远镜交到了还玉公主手中,“这是望远镜,可以远观数里外的景物。”

    手把手的教给还玉公主如何使用,范宇就再也碰不到这支望远镜了。

    “快看!夫君快看那佛塔上的风铃,这都可以看得见啊!”还玉公主惊喜的叫道。

    范宇只能陪笑,这算是成了还玉公主的玩具。当然,这不过是竹筒试制的而已,也只是个玩具罢了。

    待许当制出更好的,那才是正经的军国重器。

    两日之后,杨文广、狄青、曹傅三人,再次来到范宇的府中。

    这一次范宇接见了三人。

    范宇请三人坐了,便笑道:“上次你们来,我正忙于城外的庄子。而且你们一回京便要来见我,于礼不合。新军乃是朝廷的新军,并非我安乐侯的私军。你们三人如今皆为新军之将领,当有所注意才是。”

    杨文广立时拱手道:“侯爷提醒的是,我等回京便来侯爷府上,实在是想见侯爷才会如此。不管如何,新军都是侯爷一手建成。而我们三人,也是由侯爷提拔上来的。若是连知遇之恩都能忘却,又凭什么报效朝廷与官家?”

    狄青与曹傅两人,也跟着点头,表示确是如此。

    如今新军的最高指挥官就是杨文广,为都指挥使。他与狄青和曹傅三个人,都因功被封为游击将军加骑都尉。

    狄青与曹傅两人,则是指挥使,在新军中仅为杨文广之下。

    看到三人这副模样,范宇不由笑了起来。

    “你们倒是心齐,但是这样好也不好。”范宇摇了摇头道:“新军我已经交到了你们手中,如何用好,便是你们三人的事情。首先一点,便是新军不能容不得他人。其次,莫要将新军的风气坏了,莫染了那些厢军禁军之中的陋习。最后,便是治军要严伙食要好。”

    范宇早在火山军驻地之时,便与他们说过,精兵的伙食一定要好一些。若有条件,每天吃点肉是要保证的。

    当兵要时常训练要上阵拼杀,如果营养都跟不上,其余的就都是笑话。

    曹傅这时拍了拍脑袋,看向杨文广道:“杨大哥,江指挥送咱们的时候,不是还托你给捎一封信回来吗?如今到了侯爷府上,却是不要忘了。”

    经曹傅提醒,杨文广拍了拍额头道:“确实是有此一事,我已经带来了,请侯爷过目便是。”

    接过杨文广送过来的信,范宇打开一眼,便将眉头皱起来。

    在信中江佑亭告知范宇,拔思母部虽然与大宋建立了贸易关系,但是近来辽皇要新征西夏,拔思母部也受到了影响。

    象拔思母这样的部族,并非是契丹的部族又不象汉人会耕作读书,因此在辽国倍受契丹人的歧视,被视为贱民。

    因此辽国大军一旦经过拔思母部,便会向他们征收粮草牛羊以供军中之用。

    拔思母部哪里能承受得了,因此格日勒汗便想着往北迁徙,以避开辽国的兵锋。除了免于被辽军盘剥,也免得到时候成了炮灰一样,被驱赶着去打头阵。

    得知这大宋战马的唯一来源居然迁徙去了北方,范宇也没有办法。阴差阳错的一系列事情,竟然是眼下这个样的结果。

    “好了,看来这次的辽皇亲征西夏要不分出个结果来,怕是拔思母部不会再回来。”范宇摇了摇头。

    虽然觉得大宋暂时没有了马匹来源有些可惜,但是范宇也很理解对方。拔思母部不可能冒着整个部族被灭亡的风险,留下来和大交易,那就分不清主次了。

    杨文广三人听到这里,也各自露出不同的表情来。

    “侯爷,拔思母部就这么跑了,那咱们大宋找谁去买马?万一再有些战事,怕是会坏事。”杨文广追问道。

    范宇笑道:“却也无妨,大宋擅守不擅攻,真的买了许多马匹,也没有合适的养马之地。眼下的马匹数量倒还够用,也不必急着采买。倒是新军的骑兵训练的如何,我亦不知。”

    新军的骑兵可是杨文广在带领,在范宇回京之时,也不过是刚刚组建罢了。

    杨文广拱手道:“侯爷放心,这些家伙可都没有闲着。在丰州之时,便每日操练。虽然每日队列练得甚勤,可是马上的训练也没有少了。若是侯爷往河阳军中一行,便可知道了。只是侯爷这样做有些不妥,我便不建议侯爷去看。”

    曹傅笑道:“杨大哥你不建议还说些什么,不如将这支骑兵交与我来统率,一两个月下来,必然会将他们练成能战敢战之士。”

    “曹傅,你就莫要再惦记这支新军骑兵了。”狄青拍了曹傅一下道:“好歹步卒龙鳞甲甚为实用。不但轻便,且绝大多数的箭矢都穿不透这些龙鳞甲。骑兵虽然威风,可是还没有披甲呢,战阵之上比龙鳞甲要危险的多。”

    “这不是已经回到汴梁。”曹傅哈哈笑道:“有侯爷在,还怕没有骑兵的铠甲吗。”

    范宇笑了笑道:“此次召新军作战,便有着给骑兵配甲的打算。否则的话,也不会让你们带着新军南下。”

    狄青这时问道:“侯爷,朝廷让我们去平乱,据说是均州张海。他们已经是三千人的大股叛逆,在大宋的叛逆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了。由此可见,这张海也不容小觑。若是与之交战,侯爷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是。”

    对此范宇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听到狄青问起,便道:“那张海本是起于商洛,如今叛乱已经有两年之久。其人作乱,常带着自己手下的叛逆四下游荡。因此,可以称之为流寇。新军与对方交战,只是堂堂正正的交锋,没有不胜之理。但是流寇最擅长的便是逃跑,而新军的骑兵正可以追击之。你们此去,便等于是以贼练兵。”

 第392章 不会让大宋闲着

    范宇就是告诉杨文广、狄青与曹傅三人,与流寇作战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要针对流寇的特性,运用自身的兵力特长,针对性的去破敌。

    而且这此流寇的战力并不强,让新军拿来练兵是最好不过。

    曹傅这时对杨文广道:“杨大哥,我想带骑兵。莫如此次平乱,便让我带着骑兵突击如何。在丰州之时,我便没少练马术。为此吃了许多苦头,你与狄大哥都是知道的。”

    因为一起想着带领一支铁骑奔突于草原大漠,实现自己的封狼居胥梦,所以曹傅一直都没放弃。只要一闲下来,便会跑到骑兵那里苦练骑射,与其他骑兵一同练习马上击刺。

    为了练马术,曹傅的裤子都磨破了好几条,大腿都磨出血数次,如今都已经磨的结了茧子。

    对此,杨文广与狄青确实都是知道的。现在他们两个听曹傅在这里恳求,不由都显出动容之色。

    这位可是大宋的国舅,什么也不做,一样可以富贵平生。他竟能痛下苦功,便由此可以看出来,其决心和毅力之强

    范宇看了曹傅一眼,自上次自己离开之时,便是安排曹傅为步卒的指挥使。现在当着自己的面,再次提出来,显然是想在自己这里得到首肯。

    杨文广听了曹傅的话,果然看向范宇,露出询问的表情。

    说实话,范宇如今已经交卸了巡边钦差的差事,便没有了管军的权力。但是新军毕竟是他亲手所建,因此这威望是不可能消除的。

    “既然曹傅有心,那杨兄自可在在合适的时候,让他带领部分骑兵出击。”范宇笑道:“而且,我建议不要一直带一个兵种。如今新军虽然精锐,但是数量依旧不多。若是有合适的机会,狄青也应带一带骑兵作战。这样做的好处,便是将来你们高升之时,想必麾下也要带更多的兵。将兵种先熟悉了,不至于胡乱指挥,对以后是大有好处的。”

    范宇也并没有命令杨文广如何,而是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新军的管辖权力,如今已经交到了枢密院与三衙。不过新军特殊,虽然算作禁军,可也与寻常禁军不同。

    因此,三衙与枢密院,对于新军的事情都不怎么插手,其自主性便多一些。

    杨文广与狄青、曹傅三人恍然大悟,侯爷这是已经是认为,他们三人将来还会带更多的兵士。虽然范宇没有直说,但是这个意思是很明白的,一时间使得三人极为振奋。

    “侯爷的话,我们都记下了。”杨文广表态道:“下官定会按侯爷的意思来做。”

    范宇摆了摆手,笑道:“你们可不是我的私兵,如何能说是按我的意思来做。我建立新军,不过是看到边军废弛并无多少战力,这才有心建立新军,以免我大宋将来遇到战事,便无能战之后。而且,若是你们做的好,便可影响大宋各军,使之精简改变。”

    “最重要的,便是你们须知新军是官家授意我所组建的。若是有事,亦可直接向官家上本。如有人拦阻,可呈书到我这里,我替新军上本。”范宇提醒他们三人道:“有曹傅在新军之中,一般情况没人敢胡乱插手新军之事。你们可要好好的想一想,新军为何被称之为新军。从军制上,如何不使武将专兵且吃空饷,又如何保证军中军纪不废每战争先。若是谁能做好此事,将来枢密使也可做得。所以说,你们任重而道远啊。”

    经过范宇的指点,杨文广与狄青、曹傅三人面面相觑,这才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居然并不只是单纯的领兵作战。原来新军并不是新建一支军队便算结束,而是只不过开了个头。

    一时间三人都陷入沉思之中,半晌没有说话。

    范宇自己却乐得轻松,他只不过是组建新军,又指了一个方向而已。其余的事情便交由眼前这三个家伙去办,他自己乐得一身轻松。

    三人互相看了看彼此,都显得颇有压力。

    “多谢侯爷指点迷津,若非如此,我带领新军只怕还是会如以前的禁军厢军一般,最后将新军组毁了。如今得了侯爷教诲,定当尽力而为。”杨文广额头上见了冷汗,他只知领兵作战身先士卒,却没想过其中还有这样的任务。

    “你们三人可多读些书,除了兵书顺便看些典章,想必对于如何形成新的军制才会有所帮助。”范宇笑道:“若有所得,可先于新军之中试行。此为新军的新字所在,可与我大宋其他军中不同。只是此事,可由杨文广写成本章递至枢密院,以得在新军中试行军制之权。”

    曹傅这时皱眉道:“枢密院怕是不会轻易通过,莫如我寻个机会,去向官家求个情。”

    范宇斜了这家伙一眼道:“此是公事,你去向官家求情虽然自无不可,但是你岂能次次向官家求情。从私情上讲,官家是你姐夫,但是在公义上,官家与你是君臣。这点若分不清楚,早晚要在此事上吃亏。”

    若是别人数落他,曹傅定然是要抬一抬杠的。

    但是曹傅最服气的就是安乐侯范宇,当即陪笑点头道:“那我便听侯爷的,不擅自越权便是。”

    杨文广叹了口气道:“侯爷,其实我也想过,若是让曹傅来做这新军的都指挥使,应当是比我更合适。有他在,新军之事阻力便会小上许多,也更易得各个衙门的配合。”

    “杨大哥此言有失偏颇。”狄青却是有不同意见,“曹傅虽然身为皇亲,但毕竟经验少脾气急。若是不历练几年,怕是容易出错。若是有人相激,曹傅没受过委屈,只怕会意气用事。如是碰到这等事,新军便会受累。”

    对于狄青的话曹傅是不太服气的,刚想开口便被范宇瞪了一眼,这才忍下去没说什么。

    “刚刚说了怕你受激不过,你便忍不住了。”范宇看着曹傅道:“我觉得杨兄与狄兄两人说的都没错,只不过是需要些时间历练才是。若是历练的好,你们将来各领一军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大宋虽然已经三十年没有发生过什么战事,但是这种平静马上就会打破。辽国与西夏虽有争端,但是他们也不会让大宋闲着,终要将大宋也卷入进去才能放心。

 第393章 心中苦闷

    杨文广、狄青、曹傅三人,对于范宇不服不行。

    谁让自己的理论水平跟不上,眼光也不如安乐侯看得长远呢。

    原本,三人在范宇再三强调自己已经没了领导新军的权力之后,还有些跃跃欲试,想放开手脚建立一番功业。

    可是听了安乐侯的这一席话,真的是有自惭形秽。自己的心思还停留在封妻荫子,而安乐侯的目光已经放到了国政上,高下立见。

    由是,三人对于范宇则更加敬重信服。

    又说了些闲话,范宇便留三人用饭。

    顺便也将自己从庄子里带回的啤酒,让王小丁取了两坛来,请三人痛饮。

    对于范宇这里出现的这种有苦味的啤酒,三人倒是很快便接受了。在三人的眼中,凡有苦味必然清热败火可去口疮,倒也是个好东西。

    起先是不习惯的,但是多喝了几盏啤酒之后,便有些爱不释手。

    曹傅先是看了看酒盏中的啤酒,又看了看范宇的脸色,才开口道:“侯爷这等好酒可还有多的,能不能再送我一坛。”

    不用看,范宇便知道曹傅喝的顺了口,“我这里还有几坛,你们一人带一坛走便是。”

    当下三人立时纷纷表示感谢,却都没有推辞。

    “侯爷这里总有些新奇东西,这等苦香味道的酒却是我从来没喝过的。”狄青不由赞叹道。

    听到狄青说起新奇的东西,范宇忽然想起,自己还有望远镜没让三人看过。

    “王小丁,你且去将望远镜拿来。”范宇当即便吩咐道。

    时间不长,王小丁便拿着那只作为样品的竹筒望远镜回来,“侯爷,东西我已经取来了。”

    将手中的望远镜送到了范宇手中,王小丁便退在一旁。

    狄青不由得很是惊奇,自己刚刚说了侯爷这里有新奇东西,侯爷就又取了一件。

    “侯爷所说的望远镜,便是此物?”狄青好奇的道:“顾名思义,这望远镜便是可以看得更远吧?”

    范宇看向狄青,难怪狄青将来会有不小的成就,看来还是人有灵性。

    “你猜的不错,这东西就是可以看得很远。”范宇将手中的望远镜交到狄青手中,“你可将之拉开,从细的筒口望出去便知。”

    狄青依言而为,果然吓了一跳。

    曹傅与杨文广两人,此时也坐不住了,两人也分别将望远镜拿来一观。

    三人都是军旅出身,不用范宇提醒,便已经想到了将望远镜用于行军战阵之上。

    “侯爷,这、这可是军国重器!”杨文广手中握着望远镜,便已经有些舍不得放开。

    “莫要心急,此镜也是刚刚试制出来。”范宇不以为意,现在这东西已经有了,以后就会止不住的出现更多。

    可是杨文广却不想放弃,“侯爷可否给我新军试用这望远镜。”

    狄青与曹傅两人,也盯着范宇不放,显然是现在就想将这支望远镜拿走。

    “你们回去带领新军作战之时,我自然会让造作院给你们三人一人一支。”范宇此时严肃道:“不过,这东西的用处可不小,你们不可丢失,更不可将此物落入敌手。这一支只是试制的样品,不能让你们拿走。”

    直到范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