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162章

大宋安乐侯-第162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匠,我大宋还是那个繁华大宋吗。只怕繁华二字,便只剩个‘繁’字了。”范宇笑道。

    陈琳不由暗自腹诽,安乐侯今天这葫芦里面,不知道卖的什么药。

    “安乐侯,依你所说,这东西可贩售于外,便能价值连城,你造作院可能多制出许多吗。”赵祯也是心中一动道。

    “眼下倒是制不得许多。”范宇摇了摇头道:“总要让这些工匠们再改进技术才行,若是赏格给的高,想必将来很快便会大量产出。”

    范宇自己是不敢说能大量制造玻璃的,否则的话官家赵祯要在这上面打主意,可就不好收拾了。而且,玻璃这东西先控制着量,才是敛财的最佳方案。

    赵祯身为官家,却不是个大方的,他听到范宇提到赏格,便有些犹豫。

    “好,那你先让人继续做着,到时交予永昌隆商号贩卖就是。”赵祯点头道。

    官家只是让范宇做着,却绝口不提工匠们的赏格,显然是觉得,这些工匠们根本不值得重赏,或者就是舍不得。

    而范宇其实已经将赵祯的反应都想到了,也给自己能大量的安装玻璃门窗找好了借口。

    为什么?因为自己重赏了工匠。

    就是要让官家明白,钱财不只是钱财,而是会推动生产力的资本和动力。

    (

 第384章 用之于器

    在官家面前,范宇不敢保证玻璃的产量。

    但是事实上他自己清楚,这东西只要肯放开了做,产量很快便可以提上来。

    只不过考虑到,要从中谋取足够多的利益,所以范宇才会在这上面含糊其辞。

    将送给皇后的琉璃酒具也放到了崇政殿,范宇从崇政殿告退出来,便带着另外两套七彩琉璃酒具去了慈宁宫。

    到了慈宁宫中,义母李太后与杨太后两位娘娘,对于这等巧夺天工的琉璃物件也是赞不绝口。

    两位太后不住嘴的夸赞范宇有孝心,而后又将话题转到了范宇的子嗣问题上。

    成婚还不到半年,又是聚少离多,哪里这么快便有子嗣。对于两位老太后,范宇有些招架不住,便从宫中落荒而逃。

    人还没逃出宫,便又被陈琳给拦住。

    “安乐侯,官家还有一事正要找你,还请安乐侯随我来。”陈琳有些匆忙的道。

    自己可是刚刚从崇政殿出来没多久,怎么官家又要找自己?范宇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是想必是与自己有关。

    再次进到崇政殿中,范宇便发现枢密使王德用也在。

    官家赵祯看到范宇,便对他招了招手道:“安乐侯,王卿向我提起,要派新军去平定张海之乱。我觉得这新军乃是你一手组建,须问你的意思。”

    在范宇看来,赵祯这也是在试探,张嘴便挖了个坑给自己。所谓伴君如伴虎,一点都不差。自己如果答错了,后面肯定便有小鞋等着自己。

    不过,这等简单的问题对于范宇来不在话下。

    范宇看了枢密使王德用一眼,便对赵祯躬身道:“官家何出此言,臣为大宋之臣奉官家为君,所作所为亦是为了官家和大宋。编练新军之事,虽是臣着手来做,可也是秉承了官家的意思。自出使辽国之时,臣觉得边军忘战懈怠才有此议,官家也是首肯同意了的。”

    “新军在边地两败西夏军队,虽是臣在其地调配,但这等功劳岂非亦有官家大半。”范宇又接着道:“自此两战亦可看出,官家英明决策,果断命臣建立新军是极为正确的预见。而王相公此次建议新军平贼,亦是很恰当的一个提议。当使新军得以磨砺,而如宝剑新发于硎。”

    赵祯笑着点头,安乐侯不但忠心,而且极有眼色,这番对答的甚为合他心意。

    不过,赵祯还是有些犹豫道:“如今辽皇正欲亲征西夏,边地尚不平靖,正是需要新军驻防之时。若是在这个时候,将新军调去均州平乱,岂不是边地空虚。”

    王德用此时微微皱眉道:“官家所虑不错,但辽皇亲征西夏,他们两国既然交战,定不愿轻犯我大宋边境。否则此时树敌,殊为不智。老臣以为,新军既为我大宋精锐,不可布置过于靠前。此时调去均州,一可平乱,二可练兵,一举两得。待平乱之后,辽国与西夏战事或未结束。大可使其在环州庆州驻扎,如同利刃抵于西夏腹心之地。虽我大宋军队严守边地,但兵锋所指,必使夏人不安。”

    听了王德用的话,赵祯还是有些踌躇,想要开口反驳,可是又欲言又止。

    范宇看到官家赵祯的样子,便觉得可能与曹傅有关。

    “官家,如今国舅曹傅亦在新军之中,为步卒指挥使。”范宇拱手道:“臣知国舅曹傅有报效朝廷报效官家重振曹氏家声之志,于公于私,皆应予其立功的机会。若是大国舅曹佾得知,想必也是支持的。”

    范宇虽然没有提皇后,但是王德用也恍然,这定然是官家怕皇后担心幼弟,才会显得犹豫。

    “官家放心,新军战力极强,西夏那等凶蛮之兵,亦在新军手中吃了大亏。均州张海那等乌合之众,岂能动摇新军使其一败。国舅曹傅有心报国,官家当予其一展所长的机会才是。”王德用也劝道。

    虽然在谈公事的时候提到了皇亲的关系有些尴尬,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若是官家执意不允,那也没有办法。或者让官家将曹傅调离,也算是个解决方案。

    不过赵祯并不算昏聩人也仁厚,做不出这等没品之事。

    范宇又接着进言道:“官家也可先将新军调至河阳,造作院为新军骑兵打制了部分链甲,可使之就近装备之后再增两成胜算,而后再行转道均州。而且几位指挥使,亦可此时入京由官家对之耳提面命授以机宜。”

    这个可算是大宋的特色了,武将出征皇帝授之阵图,也算是例行公事。

    官家知道,虽然范宇没有明说,便这是让自己有一个和皇后商量的时间。

    若是皇后自己不答应曹傅出征,那也有转寰的余地。

    “如此也好,王卿、安乐侯,你们两人用心国事,却是鞠躬尽瘁了。”赵祯甚是满意道。

    王德用这时拱手道:“那便请官家下诏,厘定调动新军事宜。”

    调新军平乱的事情,就在君臣三人的商议下如此定下。

    范宇回到造作院之后,便想起一事来。

    想了想,便将许当找了过来。

    许当知道范宇今日入宫去了,现在回来便又找自己,怕是七彩琉璃酒具出了问题不成。

    因此,许当来到范宇面前之时,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

    “侯爷此次入宫,官家对于这套七彩琉璃酒具可还满意否。”许当小心的问道。

    “官家见到琉璃酒具甚为满意。”范宇点了点头道。

    许当立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还好,官家满意便无事了。侯爷找我,我还以为官家因此而生气,想来是我想的差了。”

    范宇笑着摇摇头道:“许兄做的非常好,如何会惹得官家生气。就是惹到官家,也是我的责任。”

    “那侯爷找我前来,可是还有什么事情要吩咐我做的。”许当轻松的问道。

    此时许当感觉,自己便是大宋对于格物之学最精通的几人之一,侯爷第一自己第二,这应该是没有跑的。

    范宇此时看了许当一眼,便对他道:“许兄可曾看过墨子中关于小孔成像的一篇文章?”

    许当立时点头道:“此文我是看过的,而且也已经编入百工技院的教材之中。此事甚为神奇,我也曾试过,确有其事,则其理尚有不明之处。”

    “而今我造作院既然已经造出透明琉璃,小孔成像之理,便可用之于器了。”范宇盯着许当笑道。

 第385章 近在眼前

    范宇所指的这个东西,说是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关,其实是与光的传播相关。

    既然有了玻璃,便不能没有望远镜。

    官家赵祯今日可还问起,制造这等奢侈之物有什么用,自己当时搪塞了过去。

    但是玻璃的暴利一旦被他人看到,保不齐就要将玻璃的制造之法从范宇的手中拿走。

    那样的话,不如将望远镜这等军国重器造出来,谁敢伸手便是图谋不轨有意交通外国不利于大宋了。

    范宇自己知道玻璃可以造望远镜,但是许当并不知道,听了范宇的话之后,还是一脸的莫名其妙。

    “侯爷所说的意思,是让我用透明琉璃与这小孔成像造东西?”许当不由皱眉道:“但是这、这两不相干,如何能用到一起,莫非要在这透明琉璃上打出孔来,然后通过小孔看东西?”

    这番话让范宇都没预料到,这思路相当的清奇,不过理解的虽然是错的,却也有些接近。

    “许兄果然一点就透。”范宇违心的鼓励道:“但是透明琉璃本就透光,何须打孔啊。若是取一根竹筒,两边都用透明琉璃堵上,岂非也可用这竹筒视物。”

    夸奖完了许当,范宇便再次启发对方。

    许当还是不太明白,“这竹筒两边,都用透明琉璃堵上做什么,难道不堵上就不能视物了吗。”

    这个反问使得范宇一愣,对方竟然说的好有道理,竟使自己难以辩驳。

    不过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要将望远镜造出来。

    范宇取了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条平平的直线,然后在直线下面画了一条很抽象的鱼。

    “许兄你来看,这条线便是水面,这条鱼是在水下。”范宇指着自己所画的这条鱼道:“若是许兄手中有鱼叉,想要叉上来这条鱼,便猛的一叉掷出,收回鱼叉却发现没中。许兄可知这是什么道理?”

    许当认真想了想,才小心的回道:“定然是我没叉过鱼,所以叉不中?”

    “哈哈哈哈!”范宇笑了起来,收了笑声才道:“这有没有经验先不考虑,就当许兄瞄的很准,鱼叉掷的也准,却还是没叉中,这是为何?”

    被范宇奇怪问题所折磨的许当有些毛了,不由抖胆道:“定然是这鱼逃了。只是,侯爷为何这般两次三番的消遣于我,莫非下官对于侯爷有什么得罪之处不成。若有,还请侯爷直言相告,莫要如此使下官如坠雾中才是。”

    “好吧,这个道理其实也很常见。许兄可使人取一碗水,和一双筷子来。”范宇只得放弃了对许当的启发。

    当即许当让吏取了一碗水和筷子,送到了范宇的书案上。

    范宇将筷子一头放入碗中的水里,对许当道:“许兄你来看,这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不是与筷子在外面的部分有所错位。”

    这便是光线的折射原理了,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便会发生折射。

    许当看到,确如范宇所说,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与外面的部分发生错位。不由得两眼睁大,十分惊奇。

    “这是为何?我竟从未发现过此等事!”许当不由惊异莫名。

    “许兄,这便是我所说的叉鱼之时,看得准却叉不准的原因了。水中之鱼,与我们看到的鱼,已经发生的错位,自然便叉不中了。”范宇对他解释道。

    “侯爷,这个错位我已知道了,可它为何会发生错位,难道是冥冥中自有上天好生之德,大衍五十缺一,万物予以一线生机?”许当自己的理解,与他的学识有关,这便往易数上靠拢了。

    范宇咧了咧嘴,知识结构不同,这种固有的认识就不好扭转。

    不过也没关系,相信许当看了这许多的技术教材,只要转换一下思考方式便可适应。

    “非也,实是水面之上并非无物,而是空气。空气密度小,而水的密度大,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里,便会发生扭曲,我称之为折射。”范宇用笔,在书案的那张图画上又画了几笔,对许当示意道:“也就是,光线从一种物质当中进入另一种可以透入光线的物质,便会因为两者的密度差异而发生折射。”

    经过范宇的详细讲解,许当若有所思道:“侯爷说的这个意思,我有些明白了,但是这密度又是何物,我却搞不懂。”

    大宋并无密度的概念,便是对于这个认知却是有的。最简单的,便是对于金银的认识,金子重而银子轻,其实就是密度的差异。

    “这个甚为容易,同样大小的两块金银,许兄以为哪一块更重些?当然是金块更重。为何,这便是因为金块的密度比银子要大。同样体积的物质,越重便密度越高。”范宇也是累,不得不回忆自己那点可怜的初中知识。

    但是这对于许当来说,便如获至宝。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许当急忙取了笔,在纸上将折射与密度的原理给记了下来。

    范宇对于许当的行为很是欣慰,不妄自己费了这么大的劲,对方终于学会记录总结了。

    “侯爷真乃学识广博,更难得的是奇思妙想,发前人所未发,使我深为钦佩!”许当对着范宇发自内心的拱手道:“若侯爷何时还有这等高论,可随时告知于我。我觉得这些东西,可放入教材之中,使得百工技院的工匠们亦能从中受益。”

    对此范宇相当欢迎,许当能这样主动,可省了自己的麻烦。

    “许兄说的哪里话,我若略有所得,自会向许兄提起便是。不过是见微知著穷究其理的执念作怪,不肯以前人玄虚之论为信罢了。”范宇顺势装了一波道。

    许当对他更是敬佩有加,不由深深一躬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侯爷既为良师亦是益友,当不吝赐教才是。我读墨子,便以为墨子已是一代圣贤,然而侯爷亦不输前贤。高论有证步步深入,使人不得不信,却又大开眼界,实是精彩绝伦!”

    听了许当如此真心的马屁,范宇不由有些飘飘然。这要不再露一手,便有些对不起许当对自己的崇拜。

    范宇哈哈一笑道:“道理归道理,若能使这等格物的道理实用,有益于世人才是正途。透明琉璃便是另一种透光物质,若是用得好,制造奇巧器具,便可视数里之外景物毫纤毕现如近在眼前。常人远眺只知大略,不可及也。将军用之于战阵,可先敌知其多寡虚实,必会为军国重器。”

 第386章 可曾完工

    许当虽然被范宇引导了半天,可也没有理解的如此之快。

    当即便怔然道:“侯爷,这透明琉璃固然不错,可与军国重器又有什么关系。难道这东西,真的可以比常人看的更远不成?这、这是如何做到的。”

    没办法,范宇只得在纸上画出一个凸面镜与一个凹面镜来。

    “你来看,若是光线从这里射入琉璃镜,便须经过一次折射,再从琉璃镜中透出,便又是一次折射。”范宇不得不象对待小学生一般,给许当详细的讲解道。

    前后用了足有半个时辰的时间,许当方才恍然大悟,手中捧着范宇所画的纸张如获致宝一样。

    “这真的是军国重器!”许当激动的很,“若是我大宋军中用上此物,便可对敌了如指掌,先敌布置从容应对,当真是了不起的很!侯爷,我请求现在便让造作院工匠试制此物。若是真如侯爷所说,那便是说侯爷之前所提出的折射确实无差。而这等巧夺天工的实用之物,也定可使我百工技院与造作院名声大噪!”

    在范宇看来,许当也明白了这不光是一个军国重器的问题,而且是为百工技院与造作院扬名的问题。

    “许兄既然也想到了,那便去做。可先用竹筒制作一个出来,若是合适了,便可用铜管来制作几个出来。”范宇两手比划道:“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