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141章

大宋安乐侯-第141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军身上光亮的龙鳞铠,几乎晃瞎了西夏兵士的眼,这是大宋的重甲步卒!

    在这个时候,再想要退却可就晚了,双方的军队结结实实的对撞到了一起。

    这样的情况下,身着重甲的新军并没什么感觉。可那些身上只有轻薄皮甲的西夏兵士就不行了,等于鸡蛋碰石头。

    而且这些西夏兵士冲在前面的,绝大多数都是精锐的步跋子。只是一波对撼,便使得西夏步跋子的损失不小。

    大宋的新军身着重甲,在西夏兵士的刀剑之下,根本就没什么反应,但是反手一斧枪,便要了对手的命。

    西夏的军阵只不过坚持了不到一刻,便宣告崩溃。

    奈何新军的龙鳞铠耐打,而西夏兵士却挡不住对方斧枪的连剁带刺。就是想要跑,还要小心不被斧枪给勾回来。完全是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余地。

    重甲步兵面对皮甲步兵,对抗当中的优势是碾压性的,是毫无道理的蛮横。

    江佑亭在寨墙上,看到西夏军阵崩溃,果然是应了侯爷的话。他立时下令,让弓弩手们追射西夏兵士。

    溃逃中的西夏兵士们就是活动的靶子,露出来的后背对于箭矢没有什么抵抗力。这一下子,西夏人的损失就是雪上加霜。

    正在江佑亭的寨墙上看得眉飞色舞之时,范宇又再一次上了寨墙。

    “侯爷妙算!”江佑亭一记马屁相迎,“这些西夏人果如侯爷所料,现在溃不成军。他们在新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范宇盯着那些逃跑的西夏兵士,不由有些可惜。新军的龙鳞铠是不错,只是重甲步兵的移动力有点差,可追不上对方。

    “西夏人的损失还是小。”范宇摇了摇头,有些不满意道:“不打疼打怕了对方,他们可是不会知道收敛的。将守寨子的火山军派一半人出去吧,弓弩手们也出寨追击。”

    江佑亭更是喜上眉梢,这是侯爷让自己的火山军跟着打顺风仗啊。到时功劳肯定不会少,侯爷果然把我当了自己人。

    他正要去传令,却忽然被范宇一把拉住。

    范宇的目光看向更远处,那里竟出现了一些牵着骆驼的西夏泼喜军。

    “还有,让人将所有的八牛弩也推出去。”范宇指了指那些刚刚出现的泼喜军道:“给我射那些泼喜军,莫要让他们靠近。那些骆驼的背上,可都装有小型的旋风砲。否则的话,今日这一战便不好说了。”

    江佑亭身为火山军指挥使,自然知道轻重。范宇一说,他便明白事情的严重性,面色也变的严肃许多。

    “侯爷放心,我这便传令。这些西夏人贼心不死,定要让他们好看!”江佑应了一声,便匆匆传令而去。

    大批的宋军出了寨子,新军这时反而成了配角。

    江佑亭亲自带着火山军出城,命弓弩手与八牛弩互相交替配合前出。弓弩手专射那些逃跑中的西夏兵士,而八牛弩却是指向了远一些的泼喜军。

    泼喜军的指挥使远远的看到西夏军阵溃败,却也只能干着急。宋军挖的满地坑,到此时便显出效用来。

    正当泼喜军正步下牵着骆驼前行之时,突然之间轰的一声,走在最前面的那名兵士整个人被一支手臂粗的弩枪钉在地面上!

    紧接着便是十数支弩枪射来,在泼喜军之间开出一条血路来,这使得泼喜军一片混乱。

    有人急忙去找指挥使,却发现那位泼喜军指挥使,从面部被连人带骆驼串在一起倒在血泊中,显然死的透了。

 第334章 再占个大便宜

    宋军的八牛弩可不等人,接二连三的射向泼喜军,使得这些牵骆驼的泼喜军不断伤亡。

    来的时候本以为前面有己方的军队,不致受到宋军的攻击。可没想到,前面的步跋子被打的溃不成军。他们这些泼喜军也要跟着吃瓜落。

    此时这些泼喜军,就是想要退走,也不是那么容易。地面上全是大大小小的土坑,陷不死人,却是要让这些家伙根本就跑不快。

    如此一来,西夏逃跑的军队,无论是步跋子还是泼喜军,都成了宋军活靶子和收割对象。

    而新军在后压阵,一旦西夏军有抱团抵抗的,便会被身着龙鳞铠的新军上前解决。

    兵败如山倒,西夏军队的败势已经无可挽回。前后不过三个时辰的时间,西夏大军便死伤惨重的逃出宋境。

    野利旺荣眼看着自己麾下的兵士们逃回,却是懊悔不已。

    若不是自己轻敌冒进,如何会有此一败。野利旺荣咬着牙,盘算下面何去何从。

    这一战之后,西夏步卒损失极大,还有数百泼喜军,也损失在宋境之内。

    以眼下的兵力,若是只对上辽军,尚有一战之力。只是再想攻城,这个兵力就不够了。

    而且野利旺荣最怕的,便是宋辽联手。若真的大宋也出兵来攻,他这支西夏军队,怕是难以抵挡。

    当野旺荣正在想着这些恼人之事的时候,突然便被身旁的一名亲卫扑下马去。

    轰!

    一支粗大的弩枪,从刚刚野利旺荣所在之处闪过,射入他身后的人群当中,当场便开了一条血胡同。

    “大将军快些后退,那宋军的八牛弩靠过来了!”亲卫扶起野利旺荣,抹头便跑。

    周围接连不断的响起弩枪下落的轰鸣,显然不只有一台八牛弩在射击。

    那些已经逃至黄河冰面的泼喜军,哪里还有逃出生天的庆幸,只要没逃出八牛弩的射程,这条命就还不是自己的。

    西夏大军来攻之时五万有余,而逃回去的也不过四万。与宋军的一战,竟然损失了上万人之多。

    野利旺荣仰天大叫,这是西夏立国以来从所未有的耻辱!

    西夏军队其实被杀的虽然有两三千人,但是受伤的投降的没能跟着大队人马跑掉的足有七八千人。这些家伙,都被宋军给活捉了回去,成了领赏的工具人。

    当战果统计完毕,传回董家寨之时,整个董家寨欢声雷动。

    范宇召集来众多将领,目光在众人的脸上扫过。

    “诸位,接下来我们便要休整一番了。西夏人虽被击退,却也仍有一战之力。”范宇指了指地图道:“想必那野利旺荣此时,正在后悔攻打我大宋。这个时候,不宜再过分逼迫,使之如困兽反噬。想必得知野利旺荣败于我军之手,那萧普达便要有些动作了。”

    “范钦差,我们难道不应该乘胜追击吗。西夏前有野利遇乞的五千轻骑越境,后有数万大军来攻,对我大宋毫无敬畏之心,这等贼子不可姑息。”此时曹傅却是意气风发的道。

    这小子带领新军,两战皆胜,而且胜的都还算是轻松,便开口说大话了。

    范宇斜了这小子一眼道:“你且告诉我,西夏的铁鹞子如何来破。新军不过是重甲步卒,若是碰到那些铁鹞子,追不上逃不走,如何可战?而且那些泼喜军,也只损失了小半,仍旧威胁极大。”

    狄青这时拱手道:“启禀侯爷,我们今日这一战,却也缴获了泼喜军的旋风砲。这等旋风砲小巧易带,却也颇有可取之处。我大宋缺少战马不假,可是彩买骆驼应该不难,仿泼喜军建一声旋风军,想必并不是难事。”

    杨文广不由得眼中一亮,躬身道:“侯爷,狄青说的不错。只要我大宋也建这样一支装备了骆驼旋风砲的军队,想必也能发石如拳所向披靡!”

    “先将那缴获的旋风砲送回造作院,此事急不得。”范宇摆了摆手道:“眼下当务之急,便是继续戒备西夏军。莫要大意,再吃了亏。”

    众将拱手齐声道:“是,谨遵钦差之命!”

    “此战战果不小,我今日亦会向政事党写报捷文书,将此战的详细经过述于其上。各位的功劳都不会少,望继续用命勿懈。”

    范宇其实也有些发愁,前后俘获了这许多的西夏兵士,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要说将这些兵士还给西夏,他是很不甘心的。说不定哪天,这些家伙就会与宋军再次沙场相见。若是被放掉的西夏兵士,再杀伤了宋军,这可就是罪过了。

    报捷文书写就之后,范宇又专门写了一封处理西夏俘虏的进言。但是范宇只是讲明了这些西夏兵士不可放还,其余的还是由政事党来想办法。

    虽然范宇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却不能什么都做主。有些事情哪怕自己有更好的方法,也要照顾到大宋这个整体的接受能力。尤其是不能越俎代庖,那就费力不讨好了。

    在范宇边有些幸福的烦恼之时,野利旺荣也回到了自己的军营之中。

    野利旺荣也将众将召集起来,讨论何去何从。

    原本与辽军一战,得了好大的便宜,使得辽军损失惨重并龟缩到了宁边州城中。可惜没能保持住这个胜势,转而攻打宋军的董家寨,又落了一场大败。

    再留下来的话,西夏军就危险了。可是不再战上一场又不甘心,这就是野利旺荣心中的矛盾。他自己也无法选择,便向众将要个建议。

    “大将军,我们直接退走便是,莫要节外生枝。”一名将领道:“若是宋军与辽军联手来攻,我军虽然不惧,可是也要苦战一场,并无多大意义。”

    “若如我军一边退回,一边在宋辽边界两边都派人劫掠一番,也算是出一口恶气。”有人如是道。

    “我有一计,可使大将军再胜一场。”有人建议道:“可先让泼喜军与件鹞子退走……”

    野利旺荣听到这个将领的建议,不由大笑,“这个办法好,弄不好还可再占个大便宜!”

    打定了主意之后,使吩咐下去布置。

    次日天蒙蒙亮,西夏大营便燃起大火,而西夏大军依次退走。

 第335章 王朝到来

    宁边州城里的辽军,得知西夏军在宋境内吃了一场大败仗,辽军招讨使萧普达第一个就有些不相信。

    以宋军之弱,怎么可能将西夏军队打败?关键是连宋军都可战胜西夏军队,而辽军却败给了西夏军队。

    这就好比三队打比赛,宋军两胜、西夏一胜两败、辽军一败,其中最丢脸的就是辽军。

    而被辽国和西夏都看不起的宋军,却是打了两场漂亮仗。

    萧普达心中的郁闷,可不是一点半点。因此,他便想着趁西夏吃了败仗,再从对方身上找回来。若是没有一场胜仗,只怕都不好向辽皇交待。

    有心与西夏再战一场,可是对于西夏的铁鹞子与泼喜军却没有办法。

    直到第二日一早,忽然有兵士来报:“使君,西夏人退兵了!他们将自己的大营都烧掉,已经走远。”

    萧普达得知西夏退兵,便将天德军、河清军、金肃军的三位指挥使都请来。

    “西夏大军昨日在宋境吃了亏,今日便退了兵,大家如何看。”萧普达看向这三位指挥使道。

    “下官以为,那野利旺荣既与我大辽交战,又去攻打宋军,这是将辽宋两国都得罪了。”河清军指挥使道:“昨日若是胜了还好,可惜一败,就要陷于辽宋两军夹击的态势之中。所以,再打下去,不但没有意义,还有可能自陷于死地。想必是因为这个原因,那野利旺荣才会退兵。”

    “退兵便退兵,野利旺荣为何还要烧掉大营?”萧普达又问道。

    金肃军指挥使想了想才道:“想必是这次退兵,便要一直退回西夏军的驻防之地。烧掉的大营,多半都是从我金肃军营地所拆来的。他们将这大营烧了,想来是不欲让我辽军重回防地。”

    天德军指挥使此时却是对对萧普达一抱拳道:“使君,那野利旺荣实在是可恶。前番与之交战,我辽军吃了一些亏。如今西夏军队退走,我军何不追上去,也给他们一个好看!”

    其实萧普达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因为已经吃过一场败仗,这主意可就不敢拿了。现在天德军的指挥使说了出来,正中他的下怀。

    “西夏虽然退兵,但是也定然不会没有防备。”萧普达略显犹豫道。

    “下官觉得,我们可以跟着西夏军。他们退回西夏,我辽军也是要恢复防区的。可时不时的派些小股人马过去骚扰试探,若是辽军露出破绽,便可挥军掩杀。若是他们退的谨慎,我军也算将他们驱赶出境,在陛下面前,也好说一些。”天德军指挥使道。

    萧普达不由眼中一亮,“这个提议甚好,既然如此,我们便出兵,将西夏军队都驱赶出境!”

    自己留了一半人马守宁边州城,萧普达命这位天德军指挥使带了三万人马,去驱赶西夏军出境。

    天德军指挥使确如自己所说的那般谨慎,一路上小心翼翼的跟在西夏军队的后方两三里处。这个距离在弓弩射程之外,但也足够近,而且来得及逃跑,端的是打了一手好算盘。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西夏的泼喜军和铁鹞子加起来不到六千人,早就已经埋伏于一条岔路的土沟之中。

    当辽军大队过了那条岔路之后,泼喜军与林铁鹞子们便截断了辽军的后路。

    听到后方传来铁蹄踏地声,辽军后方便先乱了起来。

    泼喜军的旋风砲,紧接着便扔了上千的石弹落入辽军队伍之中,这下子辽军更乱。

    然而最致命还是铁鹞子,这些连人带马都黑沉沉的重甲骑兵们,一排排的挺着长矛冲向辽军的后队。

    野利旺荣所在的西夏大队人马,也都听到了后方的喊杀声,便立掉头杀回。

    这一下,辽军三万人马腹背受敌被两面夹击,一下子便溃散开来。

    幸好的是,黄土高坡的地形复杂,逃命也有些优势。西夏军队尽管前后包抄,也还是让辽军跑掉了两万余人。

    那位辽国天德军指挥使却没能跑掉,很窝囊的战死沙场,被西夏军取了首级。

    野利旺荣看到天德军指挥使的首级之后,长出一口气。好歹算个好消息,到了大王面前,也好有个交待了。

    而在宁边州城中等消息的萧普达,却是等来了一个晴天霹雳,天德军指挥使战死,辽军死伤近万。

    此时的萧普达已经急了眼,总共与西夏两战而已,结果就是两场大败。这等战绩,如何向辽皇陛下交待,自己说出去不丢人吗。

    “大家还有什么好建议没有?”萧普达看向河清军指挥使与金肃军指挥使道。

    这两人谁也不敢轻易开口,前一个有好建议的,已经把自己害死。若是再有建议,也不能将自己坑了。

    “使君可要冷静。”河清军指挥使拱手道:“此时切切不可再有多余的举动,不如就在宁边州静观其变。”

    “对啊,使君不是派那萧彦带了数万轻骑突入西夏境内吗。不如等等看,或许萧彦那边有所斩获,也可为我大辽扳回一些颜面。”金肃军指挥使也劝道。

    萧普达是真的不敢动了,再动的话谁知道会出什么事。正如金肃军的指挥使所说,等萧彦的消息才是。

    在给辽皇的战报当中,萧普达写道:西夏重甲精骑无以可制,臣唯死战,士唯死命。以血肉之躯,而挡西夏背义之师……

    这封上奏的文书,萧普达让幕僚写的悲壮无比。其中,将天德军指挥使那个倒霉蛋塑造成了英雄。

    只要出现了一个悲情英雄,萧普达的两次战败之责,便会轻了许多。那等英雄人物都战败身死了,老夫哪里有什么责任?战败了又如何,老夫也一样是个英雄。

    萧普达这等老奸巨猾之辈,偷天换日李代桃僵的手段还是有一些的。

    而在董家寨中,范宇得知辽军又败了一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