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使君,我们要如何才能稳住!”河清军的指挥使跟在萧普达身后道。
“先退到高地上去吧,这些西夏的重甲骑兵,我们拦不住的。”萧普达意气消沉的道。
在萧普达看来,只要自己带着中军与后军有序撤退,也只能算是失利,而不能算败。
可是他还是想的太美了,没等退远,便从西夏重甲骑兵的后方上空,飞过来无数的拳头大的石弹。
这些石弹刚刚便见过,只是萧普达觉得,那是西夏的投石机,应该不可能跟得上重甲骑兵的速度。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时,这样的投石攻击移动却一点也不慢,好似紧跟在重甲骑兵身后一样。
辽军原本就在撤离当中,再被这些密集的石弹一砸,当即再也无法保持完整队形。而前军同样再也抵挡不住西夏重甲骑兵,如同大坝决堤一样的溃败了。
萧普达在亲兵的簇拥下一路奔逃,一直逃到宁边州的州城当中,才算惊魂稍定。
西夏军队作战诡计多端,让人防不胜防,萧普达此时极为后悔,悔不当初没听宋国钦差的提醒。落此惨败下场,实际上轻敌的原因更多一些。
辽军败退到了宁边州,相距范宇所在的董家寨,也就是十里的远近而已。
此时在董家寨中,范宇也已经开始布置。若是西夏人来攻,以他现在手头的这点兵力,怕是无法应付的。
不过,辽军虽然惨败,但被消灭的并不是太多,依旧有一战之力。范宇不信那野利旺荣,会置辽军于不顾,转头来攻宋军的营寨。
如果对方真的那么做的话,可就是找死了。与过境奔袭不同,这等于同时向辽军与大宋开战,是真正的取死之道。
范宇得知辽军惨败之后,便知道对方并没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为了以防万一,宋军也紧张的调动起来。
并且派人去宁边州左近,打探西夏军队的动向。
而此时的西夏军中,野利旺荣也收到了范宇所写的信件。
在范宇的信件里,除了告之野利旺荣五千西夏轻骑俱被歼灭,野利遇乞授首之外,范宇对野利旺荣发出了极为严厉的警告。并要求西夏对于擅自派兵进入宋境,所造成的损失,提出赔偿要求。
看完范宇的信件,野利旺荣勃然大怒之余更是痛哭流涕。
五千子弟兵,还搭上了个弟弟野利遇乞,这让他如何能不心痛如绞。
野利旺荣的手下将领看到他如此,便纷纷上前劝慰。
“大将军,莫不是那宋国钦差在骗我等?”有人道:“以宋军之羸弱,岂可全歼我大夏五千轻骑,莫非那宋国钦差在欺骗大将军不成!”
“是啊,这等事情关乎要不要继续追击辽军。”又有人跟着道:“最重要的,还是要接回党项各部。无论信上所说的真假,我们胜势已成,接回党项余部应无问题。”
野利旺荣抬手向下一压,“分出一万人并三千铁鹞子与三千泼喜军,在宁边州城外将萧普达他们看住,使之不敢轻易出城浪战。其余的人马,与我东进,去迎党项余部。只要将这些党项余部接回,此战便可达到目的。”
虽然宋国钦差的信上说自己弟弟战死,而且可信度很高。可是野利旺荣却也知道轻重缓急,这次与辽国撕破脸,便是为了为了迎回党项余部,这一场千金市马骨的行动。
虽然党项余部有二十万老弱妇孺,但是数年之后,便可提供数万西夏战士。只要将党项余部接回,付出五千轻骑的代价还是划算的。
在宁边州的城头上,萧普达终于可以居高临下的去仔细观察西夏军队。
三千铁鹞子,便是黑甲的重甲骑兵。那三千泼喜军,竟然是骆驼军,而且骆驼的背上还装有小型的旋风炮。
当看清西夏军的配置之后,萧普达不由得恍然大悟。如此看来,西夏的李元昊对于自己的军队极为重视,竟处心积虑的弄出重甲骑兵,还搞出来移动方便的骆驼旋风炮兵。
这两种兵力远近配合之下,难怪自己手下军队吃了若大的一个亏。
在萧普达胆战心惊的躲在宁边城中之时,董家寨的范宇,也已经得到了西夏军队的消息。
对于西夏军队的描述,范宇尤其的重视。
在这个时代,谁轻视西夏军队,谁就要倒霉。西夏虽然人口不多,国家也不算大,但是其兵种配合优势,却是大宋与辽国都难以企及的。
而且从这里也可看出来,西夏李元昊对于兵事是多么用心。
就范宇自己所知,西夏兵种当中,除了重甲骑兵铁鹞子、骆驼旋风炮兵泼喜军,还有一支山地步兵步跋子。步跋子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在山谷深除处遇敌,则以步跋子击刺掩袭之用。
这三大兵种配合,即使以黄土高坡的地形之复杂,也尽够用了。
范宇了解到西夏已经出现了铁鹞子和泼喜军,就知道步跋子肯定也已成军。
有此三大兵种,那萧普达哪怕对西夏军队已经有了提防,只怕也一样是场大败。
范宇不由得庆幸,幸好是辽军与西夏先一步在正面战场上冲突,从而使得宋军有了防备,可针对性的部署防御。
不过,此战西夏的目的可是接回党项余部,也不知道拔思母部对其动手了没有,总不能让西夏得逞才是。
第327章 如意算盘
范宇的担心其实都是白担心,野利旺荣在宁边州城外,留下了一万六千人,其中包括铁鹞子和泼喜军。
其余的西夏兵力,都被野利旺荣带去接应党项余部了。
可是当野利旺荣到达约好的接应地点之时,却发现遍地的死尸和一片狼藉。
好不容易,从一些隐秘的藏身之处找来了几个活下来的党项人。一问才知道,党项余部竟受到了拔思母部的突然袭击。
前一晚党项余部便等着西夏的人来接应,可是他们等来的,却是两万拔思母部的彪悍骑兵。
这些拔思母部的人,本就参与过攻击党项部族,如今就更没什么心理障碍。
面对二十余万的老弱病残,这些拔思母部的骑兵们根本就没有受到多少抵抗之力。
凡是高过车轮的大人和孩子都被杀掉,年轻女人都被抢走,所有的帐房都被一把大火烧毁。牛羊马匹什么的,也都被拔思母部给带走了。
可以说党项各部的余部,被拔思母部彻底给断了根。
如今展现在野利旺荣面前的,便是如同地狱一般惨烈的场景。
野利旺荣看着被焚毁的党项营地,还有遍地的尸体,他有一种吐血的冲动。
白白的与辽国为敌,还折损了五千轻骑,其中还包括了自己的弟弟野利遇乞。如此折腾一番,不但没能接回党项余部,还树下了辽国这个大敌。
本来是一举数得的一件好事,却让自己弄成了坏事。野利旺荣久久不语,盯着自己脚下的一具尸体,心中郁闷的几乎要爆炸。
“大将军,我们何去何从?难道就这么回去吗。”一名手下将领,很不甘心的对野利旺荣道。
“回去?不可能!”野利旺荣咬牙道:“这些契丹人如此狠毒,竟然连我党项老弱也这样屠杀,这笔帐是一定要算的!”
他手下的许多将领,都早已怒气奔涌。此时听到了野利旺荣的话,更是纷纷开口。
“定是那辽国的西南招讨使萧普达下的令,屠杀我党项部族如此多人,简直有伤天和!”
“大将军下令吧!我等戮力同心,将宁边州一举荡平!”
“只有杀掉同样数量的契丹人,才能解我等的心头之狠!”
这些西夏将领说什么的都有,一片喊打喊杀之声。
“也好,将辽军赶到黄河以东以北,如此才能赎我等接应来迟之罪!”野利旺荣开口道。
既然已经开罪了辽国,并且双方都已经撕破了脸,那便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野利旺荣非常清楚,事情到了这一步只能是打下去。除非有一方被打怕,否则双方只有都到精疲力竭之时,才有可能停战。
随着西夏大军的回转,宁边州就成了又一个战场。
这个位置太关键也要紧要了,往南十余里,过了黄河就是范宇所在董家寨。
范宇连写了三封书,一封是写给保德军,命其全军向火山军靠拢。一封是写给陈贯,要其筹集粮草。而最后的一封书,则是写给政事堂的诸位相公,将辽夏之间的情势上报。
他这个巡边钦差,则有临时的专兵之权,可直接指挥调动附近的大宋军队。
象火山军和保德军这样的,都是直属的禁军。还有数万的地方厢军,也被范宇给调动了过来。
不管来不来得及,辽国与西夏之间这一战都打了个结实,短时间内怕是不会结束。
只要有数天的时间,范宇便可从容的布置安排。
野利旺荣这边,已经开始了对于宁边州城的攻击。大批的西夏兵士,扛着云梯冲向宁边州城,却又一次次的被打退了回来。
西夏的军队虽然比辽军会打攻城战,可是在此之前,并没想过会要攻打辽国城池。匆忙之间西夏军也没有多少攻城的器具。
而且宁边州的城中,辽军还有十万余人。这许多人守城,也不是西夏军队能轻易攻下来的。
在攻城之战中,无论是铁鹞子还是泼喜军,都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能看着宁边州的城墙干着急。
宁边州的城头上,萧普达看到西夏人前来攻城,他其实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原本败了一仗,要是西夏军队就这么走了,他萧普达定会被辽皇耶律宗真贬官甚至查办。可是西夏军队却要攻打宁边城,这使得萧普达看到了将功补过的机会。
只要萧普达将西夏人拦在宁边州的城外,就等于是阻止了西夏人对辽军的入侵。
要知道,辽军如今在黄河以南以西,如今就只有一座宁边州的州城了。若是这宁边州城也失陷于西夏人之手,这就等于将辽国在黄河以南以西的大片领土丢掉。
但若是将西夏人挡信,他萧普达便等于守土有功了。
范宇却是紧锣密鼓的召集宋军,打制了许多鹿砦,将之放置于黄河岸边己方一侧,并派兵看守。
之所以这样的布置,范宇便是为了阻挡西夏的骑兵。要是被西夏骑兵冲进大宋一侧,那可就不好抵挡了。
若是与西夏军队交战,范宇觉得自己只是如此安排一番还远远不够。
于是乎,范宇命人在通往宋境的一些通道上,挖出许多人头大小一尺多深的土坑。不要小看这些土坑,这对付起西夏的骑兵与泼军的骆驼兵,可就非常好用了。
不管对方战力多么强横,可是也要走路过来。地上的土坑,便是西夏骑兵与骆驼兵们的噩梦。一旦马匹和骆驼踩到坑中,轻则摔倒重则断腿,实在是惠而不费。
而范宇手下的三千新军,则随时待命。只要有西夏人向宋境移动的情况,这三千新军便会身着龙鳞铠甲,与西夏军队决一死战。
不过大宋的军器可是比辽军的强得太多,大宋的八牛弩可是很厉害的,最远射程足可以达到三里之远。
这样的八牛弩,也被范宇调来了十几台,安置在董家寨中。
布置完了这些,范宇便可安心的坐看辽夏之争。
西夏与辽军大战,这对于大宋来说是件好事。这两国之前的怨恨越深,对于大宋就越有利。
不但能摆脱辽国对于大宋的贪心,甚至还可借辽国军力,打击或者消灭西夏。
范宇此时,已经打起了如意算盘。
第328章 由他定夺吧
西夏大军虽然在进攻宁边州城,可是却并没围城。
在兵力上,西夏军队虽然大胜了一场,但兵力现在也只与辽军的兵力接近。因而,西夏军队也没有能力去围了宁边城。
辽军虽然数量仍旧不少,可是已经被西夏一战给打的士气低迷。辽国西南招讨使萧普达,也不敢轻易派人出战。
就在双方僵持了两三日之后,萧普达想起了相距不远的大宋火山军。
而那位提醒过自己的宋国钦差,可也正在火山军中。
从萧普达所知道的传闻之中,这位大宋钦差安乐侯,对于辽国还是很友好的。若是此时自己向这宋国的安乐侯求援,或许能得其援手,以解眼前之困局。
萧普达想的不错,并且还派出了使者去董家寨,游说范宇带领宋军去给辽军解围。
范宇在董家塞坐镇,早就已经将保德军与火山军动员起来。还有两万厢军,也在随时待命。
萧普达的使者名为萧彦,一见到范宇,便立时躬身,“辽国营指挥使,萧彦,见过大宋范钦差!”
对于这个萧彦的来意,范宇多少有些猜测,只是看破却不说破。
“贵使前来,正可解我之惑。”范宇主动问道:“那西夏李元昊早有称帝之心,处心积虑操练精兵猛将。我本提醒过了你们的萧使君,奈何还是小看了西夏军啊。本以为些这西夏蛮子只有重甲骑兵,却没想到,他们竟还藏有骆驼旋风炮兵泼喜军。有这两大兵种配合,野战当中怕是难有敌手。此战,非萧使君之过,而是西夏人太过狡猾了!”
萧彦一听这大宋钦差在替自家使君辩解,哪里还有不附和的。
“谁说不是,西夏人向来卑鄙无行,惯使阴谋诡计。早先便有向我大辽称臣之举,可为了一些党项残余,便向我大辽翻脸用兵。”萧彦叹气道:“若不是措手不及,我大辽岂能有此一败。此次受我家使君所命,来见范钦差,便是有个不情之请。”
范宇也暗自叹气,口中却只能道:“贵使但说无妨,若是我能略尽绵薄之力,定然不会推辞就是。”
只看这话头似乎是答应了,可是也没说死,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这还是可以做到的。
“正如范钦差所说,西夏军队在野战之中十分棘手,我辽国大军只能固守于城中。”萧彦道:“所幸宁边州本就是辎重仓储之地粮草充足,这才能从容应对西夏军的攻城。不过,这样也有不好之处,我大辽军队困于城中不得展开,却是十分被动。因此,我家使君想请范钦差,看到宋辽乃是兄弟之邦的份上,想个办法将西夏军引开半日便可。”
在范宇身边的江佑亭、杨文广、狄青、曹傅等人,立时都看向范宇。
这个事情如何能答应?答应了就是引火烧身。别看新军一举歼灭了西夏五千轻骑,但那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才做到的。若是对上西夏的铁鹞子和泼喜军,可就不够看了。
“范钦差还请三思。”杨文广立时抱拳道。
狄青干脆直言道:“我军本就马匹极少,若与西夏军对阵,恐怕打不过对方不说,就是与之周旋也是极难的。西夏的铁鹞子与泼喜军配合,以我军的情形来说,尚且不如辽军许多。若战阵相见,怕是与送死无异。”
曹傅也想说话,可是话都被杨文广与狄青两人说尽,张了张确没发声。
范宇扫了众人一眼,最后目光落到了萧彦的脸上,“贵使,你也看到了,我军的情况就在这里。若是守住现有的堡寨,问题并不大。但是若与西夏军浪战于外,怕是力有不逮啊。”
萧彦一听便有些急,急忙抱拳道:“请范钦差多多费心,若是能牵西夏军半日,我家使君定有厚报!”
“这是宋辽两国之事,可不是我与你家使君两人之间的事情,我图他什么厚报。”范宇叹息道:“西夏如今士气正盛,又蓄谋已久,恐浪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