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些东西,许当自然是心中有帐的。
“侯爷所问的这些东西,有些笼统。兵器各类较多,其中矛有七万余支,腰刀十二万柄,马槊一万余支……角弓的数量也不算少,约有不到五万张。”许当如数家珍的道。
知道了这些武备的数量,范宇的心中便有了底。
“非常好,如此我便可去见官家了。”范宇笑道。
“侯爷去见官家,可是有事情发生,莫非官家对侯爷不满?”许当不由得将心提起。
范宇摇头一笑道:“并非如你所想,而是我另有要事。若无意外,可能近期我还要离开汴梁一段时间。这造作院和百工技院之事,你可都要看顾起来。”
许当见范宇不肯说,便也不再追问。
“侯爷放心,这些事情不过是还没进入正轨罢了。一旦进入正轨,便不用担心什么。”许当拱手道。
范宇点头,算是默认了许当的话。
“你且去忙吧。”范宇对许当笑道。
而范宇自己,则让人备了马车,乘车去宫中求见官家。
这几日的政事堂,实在是有些难看。原本风风火火的一群文官在弹劾安乐侯,他们上书大半言辞激烈,动辄太祖遗训,要么就是前车之鉴。谁知道,自从许当也上书弹劾安乐侯之后,这场弹劾风暴就变了味。
虽然各地的官员,也有上书跟风弹劾安乐侯的,但是其中却夹杂着张唐卿、杨察、徐绶、苗振和杨谔等人的上书。他们几个本就受过范宇的大恩,如今得了范宇信中的叮嘱之后,便各自开动脑筋,想办法在这件事里掺砂子。
结果,也正如范宇所料的那样,硬是将一个杀气腾腾的局面,搞成了可笑的情形。
各地官员的本章,都是要经手进奏院并且抄录的,根本就没有保密的可能。象许当、张唐卿等人的上书弹劾内容,根本就瞒不了人。而且因为他们所弹劾的理由,都甚为奇葩,反而传扬的更快更广。
政事堂哪怕不想收这样的上书也不行,这是制度,岂容随意对待。可是收了这样的上奏本章,却也显得有些羞耻。
就连那些已经上书弹劾过范宇的,此时都开始后悔。
其中最后悔的人,就莫过于知谏院的韩琦。
韩琦常以张唐卿的半师自居,因而也注意张唐卿的动向。他自然也看到了张唐卿的上书,不由得面红耳赤。
在张唐卿的上书之中,弹劾安乐侯有强迫之症,‘每见路有碎石,便显不豫色,使人拾而投之于他人屋瓦之上……足见其心胸不广,难以容物’。
这又是啥古怪理由?韩琦几乎有吐血之感。你张唐卿堂堂状元,竟然拿这什么强迫之症说事,由此就推出来安乐侯心胸狭小?
哪怕是韩琦自己本就是跟风邀名,也有些看不下去。偏偏张唐卿上去,还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让人无法指责他不够庄重。
如果张唐卿与韩琦没有关系,韩琦自然是无所谓的。但是韩琦却常与人说,张唐卿曾向他求教,而他也其实看重张唐卿这个状元。
由此就有了眼下的结果,别人定然会觉得,有其师必有其徒。
政事堂里的蔡齐,如今也有些无奈的很。本来觉得收拾一个安乐侯,不过是举手之劳,谁知道突然就冒出数颗老鼠屎,硬是坏了一锅粥。
若早知道是这等结果,他还不如什么也不做更省心。
也正是在这个让许多文官都有些尴尬的时候,范宇入宫去见官家。
这时机,也是范宇自己选的。既能显得自己一心为国尽忠,也不会让那些文官更加得意。
范宇通报之后,没多久便被小黄门请进崇政殿里。
赵祯一见到范宇,不由得笑道:“好你个安乐侯,我竟不知,你有这许多毛病。”
第276章 传授心得体会
官家虽然性格仁厚,但是对于国事也并不算懈怠。
因此,对于弹劾范宇的本章,基本上都会扫上一眼。结果就是看到了许当、张唐卿等人的弹劾本章,却是看的有趣。
按理说,有这许多弹劾范宇的本章,仁宗就是意志再坚定对范宇再亲近,多少也会对他有些不快。但是看了许当和张唐卿等人的本章之后,原本的一点点疙瘩,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化解掉了。
从这里,官家便明白过来,这只不过是文官们的一场攻讦游戏而已。
看到范宇前来,官家赵祯还莫名的有些高兴,这就是有强迫之症兼嘴馋等毛病的安乐侯啊,应该重新认识下了。
这样的心理,就和范宇听官家的八卦一样,都是带着好奇和趣味性的。
“臣因得官家信任,想必是遭人所妒。”范宇却是不承认的,严肃道:“这些文官对臣的指责,臣不接受。”
赵祯哈哈一笑道:“你啊,大毛病没有,小毛病还是有些的。至少好美食这一点,大娘娘曾对我提起过。陈琳也曾去你府上,知你精通庖厨之道,这你总不能否认吧。”
一旁的陈琳,抬头看了范宇两眼,急忙又低下头。他心道,这可不是自己嘴碎,而是官家问起的。
范宇多少有点尴尬,连忙辩解道:“官家莫要取笑于臣,这不过是在民间之时家中并不富裕,只能自己多动手罢了。”
取笑了安乐侯两句,使得官家赵祯心情不错。
“好吧,这一次安乐侯进宫见我,可是有什么事情。”赵祯看着范宇笑道。
“官家,可还记得我去辽国之前,官家曾命我于三月之内,打造三千具龙鳞铠之事。”范宇躬身问道。
赵祯不由一怔道:“怎么,这才刚刚过去两个多月吧,这么短的时间,莫非你已经将这三千具龙鳞铠打造成功了?”
范宇点点头,肯定道:“不瞒官家,这三千具龙鳞铠,已经打造完毕有些时日了。我归宋之前,便已完成。只是回来之后,没有及时问起。否则数日之前,臣便已经告之于官家。”
赵祯有些不相信,可是这种事安乐侯应该不会骗自己。
“安乐侯,你所说的都是真的?”赵祯强调道:“那可是三千具铠甲,不是三千柄长矛。其间制造之繁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难怪赵祯不相信,以往的铠甲制作,那些甲片都是一片片的锤打出来的。数量不但多,而且费时费力。若说在两月不到的时间里,就制造出三千具铠甲,就是数千工匠来做,可能性都不太大。
虽然造作院里有数万工匠,但是不要忘了,大宋还有其他许多的军器要打造。能制造铠甲的,也就是原来那几千人而已,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效率。
“官家可以派人前去清点,臣可保证一具龙鳞铠都不会少。”范宇拱手道。
赵祯点头道:“我会派人去清点,此事岂可轻忽。我且问你,你是如何做到的。”
虽然口中说的要派人去清点核实,但是实际上赵祯已经信了。
范宇笑道:“臣在进献龙鳞甲之时,便向官家提起过,此等铠甲皆为甲片连缀而成。只要用臣所制之冲压机械,便可数倍于之前的工匠手工打造。这也是臣,为何要建立百工技院之初衷。只要百工技院培养出一些读书的工匠,想必百工之技定会突飞猛进。别的暂且不提,我大宋的武备,定然会是举世无双。到那时,官家的大宋江山也定然更加稳固。”
对于范宇的这番话,赵祯是认同的。但是他却没有注意到,范宇偷换了概念,将百工技院的存在,与武备独步天下挂勾,然后似乎就成了大宋天下无敌。
漂亮话谁都爱听,只要范宇没有恶意,赵祯听了也没坏处。
“安乐侯,你可是又为朝廷为大宋立下了功勋,你想要我如何赏赐于你?”赵祯却是被范宇说的有些激动,开口便有些没控制了。
范宇躬身道:“官家,臣只是完成了官家之前的惩戒而已,哪里算什么功劳。若说臣有什么要求,那便请官家让臣去河东路,与那拔思母部交易马匹便好。”
赵祯不由得皱眉道:“你为我大宋的侯爵,怎么总想着以身涉险。与拔思母部交易,便是在我大宋与辽夏交界之地,甚为混乱。你若在那边出了什么事情,我如何向两位娘娘和还玉交待?派一能吏前往,或许更好一些。”
“官家是为臣好,臣是知道的。”范宇不由得为难道:“可是臣在汴梁的话,便会受这些文臣们的弹劾攻讦。与其在这里当个活靶子,还不如去河东路走上一遭。而且那拔思母部要交易的,也是些军器。臣顺便押送一批新的军器前往火山军,将他们的旧军器交易给拔思母部便可。”
其实范宇上次便提过这个要求,官家赵祯也有些安排。但是赵祯还有些矛盾,并不想让范宇涉险。
“你就这样去了,怕是两位娘娘都要与我埋怨个没完。”赵祯不由皱眉道:“我可委你马军都指挥使与巡边钦差之职,你去了河东路,可便宜行事,命边军护你周全。只不过,你若想要去边地,就要先要说服两位娘娘与还玉。此事,可莫要再让我为难。”
赵祯虽然是皇帝,可也是也怕两个妈唠叨。上次便是因为冒然派了范宇去辽国,足足让两位娘娘给数落了快两个月之久。偏偏还发不得脾气,只能躲着少见面。
如今范宇自己要请命去河东路,那官家赵祯可就不背这个锅了。
范宇也有些心中无底,此等事情要先让两位娘娘松口,怕是不太容易。
不过,总是要试试的。自己若不能与拔思母的格日勒见面,许多后继的事情,便有些不太好安排。
“官家放心便是,待臣先回府,接了还玉便来宫中见两位娘娘。”范宇躬身应道。
赵祯颇有感触叹了口气道:“你若是能让还玉松口,两位娘娘那里也就好说许多。只是,千万莫要给还玉讲什么大道理。女子者,以理服之,谬矣。”
显然在这方面,拥有众多嫔妃的赵祯更有经验。范宇心中暗道,官家这是在向自己传授心得体会?
第277章 这哥儿俩
范宇自认不如官家厉害,赵祯可是连皇后都已经废了一个。
“臣与还玉公主感情甚笃,想她应知臣之苦衷。”范宇可不能当着官家吹牛,这是大舅哥,偏向谁还不一定。
从崇政殿出来,回到了自己的府中,范宇便到所到后面去寻还玉公主。
一直寻到后花园,才看到还玉公主正在两个嬷嬷的守护之下,绣着什么东西。
张嬷嬷和李嬷嬷两人见到驸马回来,急忙行礼,这也惊动了还玉公主。
她看到范宇,便将手中的东西放下,起身道:“夫君回来了,看你愁眉不展,可是又有什么事情?是不是朝中的那些文官,还是咬住了夫君不放。”
范宇原本就想用这个理由,一听急忙点头道:“对啊,这些文官们每天都有人上本章弹劾于我,这让我很是焦躁。若是这么没完没了,可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还玉公主对于范宇,还是很有保护欲的。听到这些文官总是弹劾自己夫君,便将眉毛竖起来了。
“哼,他们这些家伙,如此没有个节制那还了得。”还玉公主安慰范宇道:“夫君莫要焦躁,我这便进宫去求官家,让官家来惩戒这些没规矩的文官。谁弹劾了我夫君,便让官家贬他的官!官家若是不肯的话,我便去求两位娘娘。我就不信了,两位娘娘还压不住官家!”
范宇一看,自己的这个小媳妇是真的急了,便急忙拦住了她,将其阻止。
“公主不改这样做,你这样做,怕是最为难的便是官家。”范宇语重心长的道:“官家要治理天下,已是不易。为了我的事情,也压下了不少弹劾我的本章。你若再去求官家,岂不是有些对不起他了。若是请出两位娘娘,倒是可让官家贬了那些家伙的官。但是你也要想想,官家的脸面还往哪里搁。”
“只怕到了那种地步,朝中的官吏们,弹劾我的人会更多,这是适得其反啊。”范宇摆手道。
还玉本来年纪就不大,只知道自己是大宋公主身份尊贵,可没想过这许多。现在听范宇一说,这里面竟然这么复杂,便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
“可、可是他们太过欺人,竟对夫君百般刁难,这还了得。”还玉公主心有不甘的道:“夫君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摆脱如此千夫所指的处境吗。”
范宇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才道:“有是有,但是却要吃些苦,离开汴梁一段时间才行。只要我不在京中,那些文官对我的弹劾,许多罪名便都不实了,也就没多少意义。官家本就是护着我的,他们这些文官弹劾,便也自然就化解了。”
还玉公主却是不答应了,她怒道:“可是夫君刚刚回到汴梁没有多久,这就又要出京,咱们夫妻两人就不能好好的长相厮守吗。他们这些文官有些欺人太甚了!”
“就是啊。”范宇有些痛恨的道:“我本来也是想着,与公主一同过些神仙眷侣般的日子。可恨这些家伙,却不肯安生。可是我不暂时离京,却是会让官家为难。如今之计,便是请官家派我一个出京的差事,去外面走一趟了。”
还玉公主原本也想着让夫君留下,与那些文官硬顶着。可是一想,官家有时候都被那些文官们指着鼻子训,何况自己夫君了。夫君说官家现在已经顶着不小的压力,显然也是护着驸马的。
为今之计,怕是只能如夫君所说的那样,让他出京走一遭。
“真是委屈夫君了,如今也能如此。”还玉公主无奈却又有些厌烦道:“这些文官不做正事,却是为何要追着夫君不放。动不动便是为国分忧,这算是分的什么忧,根本就是争名争利争宠。”
范宇拉住还玉公主的手道:“静一,咱们先不去管这些文官,现如今我要出京,最担心的便是你和娘她们。只怕还要将两位娘娘都劝说好了,我才能出京。我怕两位娘娘责怪官家,还是要请静一你,来劝说两位娘娘才是。”
还玉公主哪里知道,自己的夫君在骗自己,当下便点头答应,并吩咐人去准备马车。
对于还玉公主,范宇有些愧疚。还玉公主一心在替自己着想,可是自己却骗了她。但是范宇却是一定要去三国交界之地,这一趟关系到了大宋的战马多少。而战马的多少,又关系到了大宋骑兵的多少。
在范宇的计划当中,这都是使得大宋一小步一小步逐渐变化的一个环节。
马车备好之后,夫妻两人一同上车,便进了宫去见两位太后。
两人到了慈宁宫,正看到李太后与杨太后两位娘娘正坐在一起饮茶说笑。
范宇急忙上前分别见礼,“孩儿见过娘与姨娘。”
还玉公主也分别对李太后和杨太后行过礼,便去守在了杨太后身边。
李太后看到两人的情形有些不对,便问范宇道:“宇儿,你与还玉两人,为何都有些不乐啊?莫不是你们小夫妻两人,在家中置气,却是来宫里,找我们两姐妹给你们二人评理不成。”
杨太后也看向自己身边的还玉公主,皱眉道:“可是你在家中逞公主的威风,让宇儿不高兴了?”
范宇连忙替还玉辩解道:“姨娘,我与还玉并无置气。此次进宫,也不是请两位娘娘评理的。”
义母李太后不由皱眉道:“那你们来,便是有事情了?”
“是夫君,他又要离开汴梁。”还玉公主此时开口道。
“怎么,宇儿为何又要离京,这不是刚刚回来还没有多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