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108章

大宋安乐侯-第108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宇自己是不想成为特务头子的,便鼓动官家暗地派人混进商号,这也是为了取信于官家。

    赵祯听到了范宇的话,不由一怔。这安乐侯心思细密,居然主动要自己派皇城司的人进入商号,便是怕被人指责啊。

    其实就是范宇不说,赵祯也是有这个想法的。如今范宇摆出一副忠心的模样,反倒是让赵祯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该做的事还是要做。

    赵祯点点头道:“安乐侯所言甚有道理,我会让皇城司酌情来办。”

    “对了,臣还有件事,要上报官家。”范宇又拱手道:“义母的胞弟李用和李使君,之前曾送给臣一间钱铺,臣打算将之扩大。如今永昌隆商号的金银本金,都存在钱铺之中。臣想着,既然商号的生意做了起来,便将钱铺的生意也做出去。将其扩大更名为永通钱庄,还请官家恩准。”

    这个虽然是范宇自己的生意,但是要借着商号的东风,将钱庄业务扩展开,那就要问问官家了。否则以后官家要追究,那可都是事儿。

    官家哈哈大笑,抬手指了指范宇道:“你就是太过谨小慎微,这等事情你直接去做便好。不偷不抢的,我还能如何你。既然你问到了,那我也准了。放心去做便是,不必担心什么。”

    范宇心道,不担心才见鬼了。要是真做起来,比又偷又抢可来钱的多。有些话今天不说清楚,官家没准就认为自己今天在唬弄他。

    “臣并非谨小慎微,实是心中忐忑。官家觉得这一个钱庄没什么,但是臣知道,若是钱庄做的大了,是真的可以富可敌国。”范宇抬头看了赵祯一眼,又接着道:“钱庄的生意,便是收存金银铜钱并予以承兑。但是这些金银和钱财到了钱庄手里,还是要放出去生息的,是一门两头赚钱的买卖。若是做了起来,只怕不比永昌隆的生意小。”

    赵祯这才明白,范宇这是要向自己坦白,怕自己找后帐。

    “你说的这些,可都属实,钱庄居然能达到富面敌国的境地?”赵祯听到富可敌国,这四个字可不是随便用的。

    “官家,吕不韦是秦之钜商,为秦皇之亚父,人言其富可敌国。但是永通钱庄若是做大,吕不韦便不足一提。其时秦国才多大,如今我大宋多大。那吕不韦,也不过是如今的一普通大富商罢了。”范宇诚恳道:“这样的生意,臣可不敢擅专,还请官家也入个份子吧。”

    赵祯目瞪口呆,这是来表忠心,还是来要钱的。他不由去看陈琳,只见陈琳连忙摇头,两手伸开一摊。

    陈琳的动作非常明白,这是没钱了。就是有钱,也不能总是被安乐侯这么骗。空口白牙的,连一钱的回头钱都没见到,便又想着从官家里要钱。只怕还没富可敌国,便要先穷比乞丐了。

    “安乐侯的一片忠心,我是知道的,你不必如此事事都要我来入个份子。若是被朝臣们知道,岂不是要指责我侵占臣下钱财。”赵祯也挺无奈的道。

    范宇一听就知道,这是官家手头紧。

    “官家放心,这钱庄的份子,官家是占六成的。至于这个份子的钱,便从钱庄日后的收益之中提取便是。到时臣会让人做了帐册,请官家过目。”范宇却是一定要让赵祯入了份子,不然事关重大,他自己可是扛不起来。

    大宋官家赵祯凭空又多了一门生意,心里都有些虚了,“安乐侯,你这样拉着我来做生意,莫不是要打着皇家的旗号,于民间牟取暴利不成?若是这样的话,你趁早收了这个心思。否则,我也有办法治你。”

    “官家,这两门生意倒都是赚钱的。但是这暴利,却要怎么看了。”范宇拱手道:“官家所说的暴利,是与百姓争利。但是商号的生意,便是负责货物流通。若是哪里有饥荒,无良的商家囤聚居奇,官家的永昌隆商号,便可大量的运去粮食平抑粮价。永通钱庄也是一样,以低息解决一些民间高利贷之苦。若是做的好了,不仅不与民争利,实是解民倒悬之辅助。”

    赵祯不禁摇头道:“象你说的这样,这永昌隆和永通钱庄,岂不是赚不到钱了。不要说什么暴利,只怕赔钱赔的厉害。”

    陈琳也在一旁连连点头,安乐侯毕竟年轻,胆子大却欠思量啊。

    “怎么会。”范宇却是不以为然道:“只要官家做,谁能与官家的生意比肩?寻常百姓可做不了大生意,若是争利,也是与那些豪商相争。对于这等人,官家还怕他们饿死了吗。”

    范宇强行将两门生意塞到了赵祯的手中,却是将以后的利害也讲的明白。赵祯是大宋官家,手中本就操持着大宋天下的权柄。如今听到范宇的话,这才发现,自己面前竟然又打开了一方新的天地。

    这其中的利益不小,也有着巨大的权力空间。赵祯的职业就是皇帝,当然一眼便看到了其中的利害。

    总管陈琳也深为震撼,没想到做个生意,竟有这些门道。他看向范宇的目光之中,便多了许多重视。

    范宇自己则坦坦荡荡的恭敬而立,并没有半分自得之态。

 第255章 倾斜的高塔

    范宇所说的这些话,对于赵祯的触动也是极大。

    他身为大宋官家,却有时会感觉到身不由己。往往朝臣们会用大义的名分,来迫使官家做出选择,这使得赵祯有些憋屈。

    并不是说朝臣们做的不对,但是赵祯当皇帝的乐趣也不多,这就让他渴望另外再掌握一些权力了。

    至少在他看来,范宇所说的这些事,对他很有吸引力。

    赵祯看到范宇恭敬的神色,便笑道:“安乐侯,你这提议也不错。既然你有这等诚意,我也就笑纳了。只是对外面,不得打皇家的旗号。先将事情做起来,免得做不成反倒丢了人。”

    这块巨大的蛋糕,给官家切了一大半过去,那么自己的蛋糕也就有了保障。

    范宇知道吃独食是长久不了的,而且这钱庄可关系到以后对大宋的改造和推动,是不可或缺的。

    “官家可以放心,此事臣不会急于求成。争取用数年的时间,先在繁华的州府将钱庄做起来。前边的基础打好,后面便会很快了。”范宇解释道:“前期有永昌隆的钱财往来交给永通钱庄打理,便可使得永能钱庄快速壮大。当在繁华州府都开起分号,那么赚的钱便也越多,再去一些其他州府开分号,便容易不少。”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赵祯对于这些事,其实有些欲拒还迎,一副想吃肉又怕烫了嘴的样子。

    为了打消赵祯的顾虑,范宇很是耐心的给赵祯讲解了一番。

    “如此,这些事便都交与你来做。”赵祯故作淡然的道:“若有何难处,可对我说,我会酌情处理。”

    “臣会定期向官家逞上帐册,使官家一目了然。”范宇一本正经的道。

    可是他的心里,却是笑开了花。官家既然上了船,那可就下不去了。

    又陪着赵祯说了几句话,便看到这位官家有些坐不住的样子。一想,今日官家刚刚收了那张氏,想必是有些按捺不住。

    于是范宇告退,从崇政殿里出来回府。

    一回到府里,刚刚进门,王小丁便迎了上来。

    “侯爷,今日来了一个叫许当的,自称是将作监丞,特来拜见侯爷。现在人在大厅里正在用茶,已经等了一阵子。”王小丁急忙禀报道。

    范宇这才想起来,许当今日应该去接收货物。现在到自己府上,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刚进了里的正厅,便看到许当匆忙起身行礼。

    “下官许当,特来拜见侯爷。”许当年纪也不大,刚刚二十出头的样子。

    范宇摆了摆手道:“听徐绶说,你与他也是好友。而且也是做事踏实可信之人,这评价可是不低。”

    “不敢当。”许当拱手道:“那不过是好友之间的互捧,当不得真的。侯爷就莫要取笑于我,这不过是玩笑之语。”

    “你也不用太过谦虚。”范宇伸手对许当做了个请坐的手势,自己坐了主位,接着道:“将作监丞,不是那么好做的。若是干不得实务,只知夸夸其谈,可是做不久。”

    许当并没有不以为然,而是开口道:“侯爷这样说,好似将作监丞是个了不得的职位。徐绶去地方做了判官,却是更令下官羡慕啊。下官出身于一般人家,自小便见了不少人间冷暖之事。夸夸其谈算不上,但实务还是可以做一些的。”

    徐绶早就向范宇说过,许当这人有些认死理。如今听到范宇的话,便有些不高兴了。这样的人有一个好处,说话虽直但是肯做事。

    范宇笑了笑道:“你莫要瞧不起将作监丞这个职位,今日你去接收辽国送来的货物,有何感觉。”

    这一问有些莫名其妙,让许当不由皱眉,“侯爷,下官此来,便是要说这件事。那辽国的铁锭都是杂质较少的好铁,而那些土硝,也显得要比东西两广备收集的土硝要纯一些。若是可以,侯爷不妨多从辽国买一些。能长期的送来,那就更好了。”

    东西两广备,是造作院下专门给宋军制造火器的。范宇这一次在辽国买铁,是为了造作院炼铁。买辽国的硝,便是因为辽国境内有天然的硝矿,这可比大宋从民间收集土硝要便宜不少。

    许当说的这件事,范宇自然是知道的。否则的话,他也不会主动要耶律重元提供这些货物。

    “那这些货物,造作院能用多久,你可算过。”范宇又一次问道。

    “铁锭十万斤,不过是用十余天而已。土硝精炼之后,其实也没有多少,顶多够用二十天。”许当知道这是范宇有考校的意思,便随口答道。

    范宇点了点头道:“看来你这些日子上任以来,并没有闲着。对于造作院的了解,比之徐绶要清楚。”

    “侯爷过奖,这不过是分内之事罢了。若是连这些事情都不知道,我也不用做这将作监丞。”许当淡然道。

    “嗯,这些东西确实还不够多。”范宇笑了笑道:“不过,这些东西的货钱,可都是要由造作院来出。不知道我去辽国之前,靠作院所制的皮鞋与皮靴都做的怎么样了。”

    许当听到范宇问起这个,便拱手道:“正要向侯爷禀报,徐兄走的时候,便已经向我交待过,说造作院所制的这些皮鞋皮靴,都是有大用的。因此,下官也没敢怠慢。如今皮鞋已经制了一万五千双,皮靴则只有八千余双。”

    以大宋现在的生产水平,一个多月能制出这个数量的皮鞋皮靴,已经是相当的多。这也证明,造作院里能抽调出来的闲散工匠,人数也不少。

    范宇点点头,“如此甚好,这也足够抵了货值。许兄,你在造作院,最大的感觉是什么。有话可以直说,不必遮掩,我想听实话,而不是敷衍之辞。”

    这就让许当有些为难,侯爷的话也没一个特指的范围,却是不好说。

    但是范宇要的就是这个模糊效果,若是说些不痛不痒的小问题,便没意思了。而且,范宇有打算将造作院重新整顿整理一番。

    “侯爷既然动问,下官可就说了。”许当皱了皱眉道:“造作院最大的弊病,便是读书人太少。这些工匠们,领会他人的意思,并不是那么顺畅。制作军器之时,少有总结,大都是靠经验来的。若非造作院有一定之规,只怕做出来的军器便不能看了。”

    范宇没想到,这个许当竟然说的是这个。范宇也知道,工匠若是没什么化,很难搞些改进和创新。但是,这个许当也能看到这个问题,并且提出来,那就不容易了。

    而这也提醒了范宇,这是又一个推动时代的机会。

    做这种事,范宇明白不可操之过急。这就像是在修正一座已经有些倾斜的高塔,要倾斜的那面的砖缝里打数十上百个木楔子,才能将高塔一点点的扶正。

    改变大宋,也是这个道理,不可操之过急。

 第256章 也不可不防

    许当果然如同徐绶所说,有点刨根究底的意思。这种人认死理,但并不是坏处,反而是个优点。

    范宇受许当的启发,也有了一点新的想法。

    其实这个想法以前也有过,但只是偶然冒出来的,有些模糊不清。

    如今听了许当的话,范宇便也有些心中豁然一亮的感觉。

    “我大宋的工匠们虽然都识几个字,但是大多也就是会写自己名字。”范宇沉吟道:“在这个基础上,或许可以给他们开个私塾,使这些工匠读些书。”

    许当对于范宇的这个想法,是很赞成的。他原本就觉得工匠们文化水平不高,做事就显得粗糙。现在安乐侯既然开口,要给工匠们开个私塾,让他们读书识字,那可就让他有些意外了。

    “侯爷,这个主意虽好,但是这些工匠们怕是会有些厌学。”许当想了想,便能知道这些工匠们的态度。

    “这有何难,按他们所学的好坏,给这些工匠们分出等级来,学的好坏与他们的酬劳相关,就不信这些家伙不肯学。”范宇呵呵笑道:“那些四十岁以上的工匠便不用学了,多招些年轻的工匠吧。上了年纪的,怕是逼死了他们,也学不出什么来了。”

    许当也笑了起来,“安乐侯所说之事,倒是可行。若是这样的话,一两年之后,便会有不少会读书的工匠出现。如此以来,我军器造作院的军器,定然也会极其精良。”

    听了许当的话,范宇不由失笑。岂止是极其精良,这会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真到了那个时候,所有人怕是都会大吃一惊。

    范宇摇了摇头,对许当道:“你想的还是简单了,此事应该只是让他们识字。若只是识字,便失了读书的本意。”

    这话听到了许当的耳中,便有些不明白了。工匠们读书识字,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还有什么本意。

    “侯爷的话,下官有些听不明白,还请侯爷明示。”许当拱手请教道。

    “儒家子弟们读书,都是传道授业解惑,难道工匠们读书,就不应该传道授业解惑吗?”范宇淡淡的道:“儒家传孔孟之道,工匠便传鲁班墨子之道。儒家治国,鲁班墨子治器,又有何不可。”

    这话在范宇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在许当听起来,却是如惊雷于前振聋发聩。

    安侯侯的话可太对了,若是能造就鲁班墨子一样的工匠,那却是一大盛事。到那时,谁又会在乎自己这个参与其中的将作监丞,是没有根底的。建功立业,并不一定非要抚平地方征战沙场。

    若是能在造作院有番作为,却也一样会引人瞩目。

    想起之前还对安乐侯说,别以为将作监丞是个了不起的职位,现在却是真的有些了不起的感觉了。

    “下官对于侯爷万分敬佩。”许当这一次是真的心服口服,躬身一礼道:“下官之前,还看不起将作监丞这一职位。经侯爷提点,却是发现,在这个位置上大有可为。有侯爷这样的上官,下官当为侯爷做马前之卒。”

    范宇不由大乐,这又送来一个可用之人。对方这意思挺明白的,意思就是他做事,自己罩着他。如此看来,这许当也不是个不知变通之人。

    “有什么可敬佩的。”范宇摆摆手谦虚道:“官家委我造作院通判之职,不过是看在我是皇亲的份上。但是我既然是皇亲,便不能给官家丢人。多少要做出些成绩来,也好使官家脸上有光。但是这功劳,我却是不稀罕的。你放心去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