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106章

大宋安乐侯-第106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范宇也不在乎,自己还是少年人的身体,恢复的也快。

    “我刚才在张罗几样礼物,准备与你一同进宫,去见娘和官家。”范宇将还玉叫到自己的身前,顺手取了一件水貂皮的袍子,披到了她的身上。

    又取了一支镶嵌着拇指大东珠的金钗,给还玉公主插在头发上。

    “这皮袍好暖和。”还玉公主不由缩了缩身子,抬头去看范宇,“夫君,这钗子在我头上,可还好看吗。”

    “钗子好看,你更好看。”范宇才不上当,笑着答道。

    这还玉公主也不知和谁学的,总是问自己一些送命题。不经意间,就会挖个坑等着。要不是范宇前世的女友也是个作死小能手,他可应付不来。

    还玉公主娇羞一笑,便靠在范宇的怀中。此时无言,却胜过千言万语。

    看书还可领现金!

    范宇虽然也挺享受这个时刻,可是女人还是有些麻烦啊。眼前一个小的,宫里可还有两个老的。若是自己去的晚了,怕是义母还要担心。

    “对了静一,你昨天那么晚,怎么还能出宫。”范宇忽然想起来这件事,便随口问道。

    还玉公主听到范宇的问题,便笑道:“夫君一回城,便有人给宫里送了消息。我听到夫君回来,便想着出宫。可是宫里有宫里的规矩,一到酉时便不得出宫。”

    “那你是如何让人开的宫门。”范宇追问道。

    “还是李太后命人去向官家要说法,我这才顺利出宫。结果一回来,便看到夫君一个人孤零零的睡在那里,让我好不心酸。”还玉公主不由得眼中浸泪道。

    范宇哈哈一笑道:“自然是孤零零的,若是多个人,只怕静一你连刀子都掏出来了。”

    还玉公主打了范宇一下道:“呸,你想的美。还不快些收拾,我们进宫去看娘她们。”

    两人说笑了几句,便让人去准备车马。将礼物也都分好,夫妇两人这才上车直奔大内。

    慈宁宫中,李太后正与杨太后两人坐在一起,虽然台上有伶人在演杂剧,却是两个太后谁也没心思看。

    “妹妹,昨日宇儿便回京了,这都快到午时,怎么还不见他们进宫来看咱们。”李太后想念义子,不由得问向一旁的杨太后。

    “阿姐,自从早上起来,你便问了我不下七八次。”杨太后无奈道:“要我说,阿姐你昨晚便不该放还玉那丫头出宫。咱们也算过来人,还不知道男女之事吗。还玉和宇儿分别这些日子,岂不是小别胜新婚。干柴遇烈火,怕不是要烧一晚上。午后能进宫,便是宇儿有定力。”

    正说着话,慈宁宫的宁总管匆匆而来。

    “两位娘娘,安乐侯与还玉公主一同进宫了,已经到了宫门外。”宁总管躬身禀报道。

    李太后不由喜笑颜开,看了杨太后一眼,“妹妹,宇儿是个有定力的,到底没将我们两个给忘记了。”

 第250章 有人弹劾于你

    宝慈宫的刘总管这时也上前凑趣。

    “安乐侯昨晚才到京城,今天连半天也没歇,便进宫来看两位娘娘,这份孝心,却是什么都比不了。”刘总管笑道。

    杨太后与李太后两人脸上已经笑开了花,急忙让杂戏班子收了摊子。

    范宇与还玉公主两人进了宫,得知杨太后也在慈宁宫里,这便省了两的事,直接便往慈宁宫去。

    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人抬着箱子跟了上来。

    范宇进了慈宁宫,便看到李太后与杨太后两人,正在宁总管和刘总管的搀扶之下,往宫门这边张望。

    他快步来到李太后的面前,想起还玉公主说昨晚开宫门的事,便是心中激动。这是真的牵挂自己,才会这么做啊。

    扑通一声跪下,范宇道:“娘,孩儿这许久才回京,让娘牵挂了,孩儿不孝。”

    李太后原本甚是高兴,却看到范宇行如此大礼,不由鼻子发酸。

    “宇儿好孩子,地上太冷,快些起来。”义母李太后伸手去扶范宇,责怪道:“你去辽国也是为了国事,娘怎么会怪你。只是这一段时日不见,便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快让娘看看,你这一路应是吃了不少苦吧。”

    范宇起身,笑道:“孩儿是使节,来回都是马车的。辽国南京也不是穷荒之地,倒也没有太多不同。”

    杨太后端详了范宇几眼,不由叹气道:“一路鞍马劳顿,宇儿整个人都瘦了些,倒是人显得精神干练了许多。”

    “快些进殿休息,外面冷,我们不要在这里说个没完。”李太后看了一眼宁总管,“多加几个炭盆,莫要让宇儿冷到了。”

    还玉公主上前扶住了杨太后道:“娘,我们都进殿去吧。”

    范宇上前搀扶李太后,四人一同进了慈宁宫的殿中。

    让李太后与杨太后两人坐下,范宇拍了拍额头道:“对了,我从辽国给娘和姨娘都带了礼物回来,正是能用得上的时候。”

    “什么礼物不礼物的,宇儿你来安回来,就是最好的礼物。只要不在外面吃苦受累,少让娘牵肠挂肚,便是好的。”李太后却是笑道。

    “大娘娘,这是夫君的一片孝心,您就不要推辞了。”还玉公主笑道。

    范宇让小黄门将三只箱子都抬进来,放在殿中。

    伸手打开了第一只木箱,将一件皮袍取了出来,轻轻抖开。

    “娘,这是辽国的水貂皮做的袍子,最是暖和。即使是在滴水冰的天气,披在身上也不会觉得冷。”范宇取了袍子,给义母李太后披上。

    杨太后是识货的,这水貂皮看着乌黑油光,但是在光线强烈的地方一照,隐约有些发紫。这可不是普通的水貂,而是最珍贵的紫貂皮。

    “阿姐,你这件貂皮袍子可是价值不匪。只这一件,便可在汴梁内城换一座两亩地的宅子了。”杨太后有些羡慕的道:“宇儿在辽国,也是惦记着阿姐呢。”

    还玉公主看到母亲的话里尽是羡慕,不由得笑道:“娘,夫君给大娘娘准备了礼物,怎么可能忘了您这个岳母,您也有一件同样的袍子。”

    说着,还玉公主便去箱子里取了一件出来,给自己母亲披上道:“你看,这不是吗。这等上好的毛皮,一吹便是一个旋呢。”

    还玉虽然是在向杨太后说这紫貂皮袍的好处,却也是在变着法的夸自己夫君。

    “确实不错。”杨太后笑呵呵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取笑道:“你这丫头总想夸你的夫君,这点小心思我一眼便看出来了。你啊,也不知羞。”

    李太后听到杨太后在教训女儿,不由哈哈一笑道:“这才是夫唱妇随,我看静一这孩子挺贤惠,定是能持家的贤内助。”

    “娘、姨娘,我这里还有两套首饰,和两盒百年野山参,也都是带给你们的礼物。”范宇从其余两只箱子里,又取出来四只盒子。

    那野山参当然没什么看头,都放在一旁。

    女人不管年纪大小,对于首饰珠宝,基本没什么抵抗力。两位太后虽然自己的宫里,也有不少首饰。但是这种东西,谁也不嫌多。

    那金首饰还罢了,最让她们稀罕的,便是首饰上的珍珠。

    一粒粒镶嵌的珍珠,最小的也有小指肚那么大,个个浑圆温润,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义母李太后取了一串珍珠项链,手摸了摸,便放了回去。

    “宇儿,你送我们这等珍贵的礼物,可是有些过于破费了。”李太后有些不太高兴的道:“这怕是辽国的东珠,最是上乘。颗颗浑圆,更是弥足珍贵。你刚刚成家不久,也没什么积蓄,何必要这样花钱。娘在宫中有吃有喝,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其余的礼物我收了,这首饰,你便拿回去吧。”

    杨太后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也只能将手中的一只镂刻缠枝金手镯放到盒中,推到了一旁。

    范宇与还玉公主对视了一眼,娘还闹起脾气来了。

    略一寻思,范宇便知道了义母为何如此。显然是觉得自己家业的底子还薄,不应如此铺张。可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耶律重元货物的一部分。范宇做完一笔,这些礼物不过是个零头罢了。

    “娘放心便是。”范宇不由劝慰道:“孩儿不偷不抢,这些礼物,可都是我与辽国皇太弟做生意赚回来的。娘和姨娘只管放心收下便是,莫要替孩儿担心什么。”

    还玉公主也急忙劝道:“是啊大娘娘,夫君可不是量力而行之人,他的一片心意不好辜负。”

    在范宇夫妇两人的劝说下,李太后与杨太后这才收了。

    正当范宇给义母和杨太后两人讲辽国见闻之时,小黄门急匆匆的来报。

    “官家来了,说是要在慈宁宫与两位娘娘一同用膳。”小黄门躬身道。

    李太后哼了一声道:“官家这些日子见我都见得少了,显是怕我责怪于他。今日定是听说宇儿进宫来看我,才跑来的。”

    杨太后不由笑道:“阿姐你也不要苛责官家,他是我大宋天子,上承天意下顾黎民,肩上的担子万均之重。每天要操劳的国事,可都不少。有时疏忽一下,也是有的。”

    范宇也道:“娘,官家也是仁厚至孝的性情。更是操劳国事的明君,可莫要再怪他了。”

    正说着,官家赵祯便从外面进来。

    “给大娘娘和小娘娘请安,两位娘娘安好。”赵祯看到范宇夫妇在场,便笑着请安道。

    李太后与杨太后,两人点点头。

    “给官家看座。”李太后吩咐宁总管道。

    赵祯一坐下,便开口道:“安乐侯,你这一趟去辽国,刚回来不到一天,便有人弹劾于你了。”

 第251章 摸不准

    李太后原本还想要埋怨赵祯两句,此时听到有人弹劾范宇,不由得露出焦急之色。

    范宇也没想到,官家一见面,便会这样说。

    “臣若有错处,无论有没有功劳,都是要认的。”范宇摇了摇头道:“身为人臣,我只能尽量让官满意。至于其他人是不是满意,我是不会管的。”

    他也不问为什么弹劾,也不问是谁在弹劾自己。这种事问了,官家也不会说,还显得自己小心眼。

    李太后此时却有些沉不住气,“官家,宇儿此次出使辽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些在汴梁享清福的家伙,不说替官家分忧,怎的还无端弹劾宇儿。这样的臣子只会动嘴,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要他何用啊。”

    赵祯却是一笑道:“大娘娘不必动怒,这些弹劾的本章,我都已经扣下了。此次安乐侯去了辽国,功劳也是不小,岂可容人胡乱弹劾。”

    “官家处事自有所断,老身按理是不能管的。但是宇儿所做所为,我都看在眼中,他是个性子纯良之人。若是外人要害他,老身是一定要保的。”李太后很是护犊子的道。

    “大娘娘放心,有我在,他们便过不去这一关,如何会让大娘娘焦急。”赵祯口中说道:“何况,安乐侯确实是有才能的人,我定然不会听信传言。”

    李太后这才点头道:“官家能明辨是非,我等便放心了。宇儿可也是你义弟,莫要让他受了委曲。”

    “这样就最好了。”杨太后也急忙道:“那些朝臣正经本事没多少,这穿小鞋扯后腿的本事却是不小。”

    范宇看着官家赵祯的脸上,似乎还忍着笑意。不由心中一动,官家不会是怕义母埋怨他,故意这样说的吧。范宇越想,越是有这个可能。否则的话,朝中有人弹劾范宇之事,完全没必要当着义母他们说出来。

    结果官家可好,知道义母心疼自己这个义子,便直接给自己制造个大危机,一下子便转移了义母的注意力。官家仁厚,并不代表官家傻。竟然一招声东击西,便化解了义母的一丝怨念。

    想到这里,范宇也不由好笑。官家这大的人了,竟对娘亲也动这些小心思。

    还玉公主也在替范宇着急,原本正认真的听着官家和李太后两人说话。一转头,便看到范宇面上露出笑意,不禁诧然。

    “夫君,你、你笑什么。”还玉公主却是有些生气道:“两位太后都在为你的事情着急,可你倒好,还不当一回事,竟还笑起来了。这等事一个不好,便要积毁销骨,你说这有何可笑。”

    还玉公主一开口,便将两位太后和官家的目光吸引到了范宇的身上。

    范宇和官家对视一眼,便急忙摆手道:“我可不是笑,我是对那些弹劾我的小人不屑。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岂会因为他们几句闲话,便有所改变。官家也是明君,自是不会冤枉了我。”

    听了范宇的话,还玉公主与两位娘娘这才释然,否则便会觉得范宇轻浮。

    只有刚刚与范宇对视的赵祯知道,这小子已经看破了自己的用心。不过,臣不密则失其身,这小子不敢说破。

    “安乐侯从辽国回来,一路辛苦。今日是个高兴的日子,莫要谈这些闲事。”官家赵祯目的达到,便转移了话题道:“我已经让御厨准备了宴席,等下酒菜便会送到。这次不算是赐宴,而是我皇家的家宴。我生于皇家,却是甚为羡慕民间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今日,便与安乐侯一同在两位娘娘膝下承欢吧。”

    李婆婆不由戚然道:“官家有心了,却是我没能从小就在你的身边,少了对你的关心。我竟不知,你却向往百姓家的团圆。”

    “阿姐,眼下不是好日子来了吗。”杨太后笑着上前抱了抱李太后道:“两个儿子,都对你极为孝顺,你还有什么好难过的。就连我那闺女,都成了你的儿媳。以前少了的,如今可是加倍都回来了。”

    范宇也上前道:“娘,当初你见不到官家的时候,可是也没少记挂。如今天天与官家住在大内,却是又有些情怯生分了。孩儿知道娘的想法,想是见到官家都这么大了,娘又怕人说回宫捡了便宜,也怕官家对娘不够亲近。因而,总是隔靴挠痒一般隔着一层。如今可好了,官家对娘是真情实意,娘也可以对官家放开心怀。我们便如百姓家一样,家长里短的说说话,岂不是好。”

    李太后听范宇这么一说,却是眼泪终究没能绷住。赵祯也是心中悲戚,之前生母进宫之后,自己只当供着敬着,便是尽孝了。如今听了范宇的一番话,才明白过来,这真心总是要用真心来换的。

    “娘!”官家赵祯跪倒在李太后的面前,母子二人双双垂泪。

    杨太后也受不了这场面,在一旁与还玉母女两个也是眼含热泪,一时都讲不出话来。

    “官家还请起来,你的心意,娘是真的收到了。”范宇将赵祯扶起,又对义母劝道:“娘,莫要再如此,大悲大喜恐怕伤了身子。想是御厨也快送酒菜前来,咱们一家人,一同用个团圆饭吧。”

    赵祯听了不由点头道:“好,团圆饭这三个字用的好。安乐侯,以前我还觉得大娘娘对你偏心,总是有些吃味。今日我才知道,大娘娘偏心于你,才是对的。”

    “娘待我是真心好,那我待娘自然也要一片真心实意。”范宇这才笑道:“娘不见得就是偏心于我,而是见我多一些,因此对我更多一些信任罢了。”

    “你们两个,都是娘的好孩子。一个是亲生的,另一个胜似亲生。娘如今只有一个想法,那便早些抱个小孙孙。”李太后此时心中最后的一点疙瘩也消失不见。

    这话题就让人尴尬了,如今过了年范宇也才勉强算十六岁,而还玉就更小了。

    至于官家,则是之前宫中郭皇后与其他妃子争风吃醋,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