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厅之中的四个角落,都燃着炭火。三张矮桌都摆在软榻之上,桌上已经布好了酒菜。
三人分宾主落座后,李在石便举盏道:“我与两位上国使节一见如故,更是向往中原文风鼎盛之地。今日略备薄酒宴饮,还望莫要嫌弃才是。请满饮此盏。”
“李兄客气,我等也深感荣幸。”段少连举盏道。
范宇笑着举盏,将一盏酒饮了。
酒过三巡之后,李在石才打开了话匣子,与段少连和范宇谈天说地,又讲起了高丽与辽国之间的事情。
“我高丽虽然占据地利,与辽国几次陈兵鏖战,都是损兵折将,但是辽国也绝不好受。”李在石有些自傲的道:“辽国五征高丽,虽然每一次者获胜,可是他们也无力继续东侵。若非是我高丽国力有限,岂会与辽国讲和。若是大宋其时能与我高丽联手,辽国腹背受敌,却是危矣。”
段少连干笑了两声,才摆了摆手道:“李兄,你这话可是小看辽国了。辽国的契丹各部擅长骑射,高丽多山,自是不利于辽军作战。可是与我大宋一线,则辽国占据了幽燕之地,两国之间一马平川。每每我大宋军队与之交战,便会吃了骑兵的大亏。虽然我大宋兵力百万之众,却不如辽军铁骑灵活快速,实是无奈之极。”
“段兄所言之事,我也知道。”李在石叹道:“数十年前,大宋太宗皇帝曾予我高丽国书,相约出兵攻辽。其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极深。大宋太宗皇帝言道:‘奋其一鼓之雄,戡此垂亡之虏。’这等豪言,让人不禁热血奔流。只是其时国中恰逢有乱,无力出兵。如今我高丽宰相皇甫俞义,却一心与辽国议和,竟称辽国为宗主,以这等腥膻之辈为正朔,实是让我失望。”
范宇不禁心中一动,这李在石身为外派辽国的使节,竟是个强硬派。显然是在高丽失意,才被派到辽国的。
“李兄,你说这些话,莫非是那皇甫俞义将你贬谪到辽国的不成?”段少连也想到了这一点,便开口直接问了出来,又接着道:“既然高丽是主和占了上风,李兄却又有意联络我等宋国使节,又是何意。”
李在石举起酒盏,向两人一让,便自己先饮了,才道:“主和不过是一时而已,若有机会,我等强硬派便会再次掌权。如今我家大王被那皇甫俞义老贼所掌握,实是身不由己罢了。”
范宇不由暗自摇头,这高丽是指望不上了,内斗还没结束,这是找外援的。
第243章 浑身发冷
没钱?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免费领!
段少连与范宇互相对视一眼,显然都对这李在石的兴趣不大。
一个被贬谪到辽国做使节的家伙,只怕想回高丽都是个问题。这样的人,其实利用价值并不大。
范宇想了想,才开口道:“如李兄所说,那皇甫俞义鼓动高丽奉辽国为正朔。但是我还想问一问,高丽王自己,是愿意奉谁为正朔。”
段少连听到这里,不由连连点头。高丽王的态度很重要,哪怕受与皇甫俞义的左右,也可见其朝野的风向。
“我高丽朝中,除了皇甫俞义一撮人,奉辽国为正朔之外,其余皆视大宋为正朔。”李在石急忙道:“早在大宋立国之初,我高丽便曾派出使节,奉大宋为正朔,而自称为蕃属之国。只是后来辽国数次攻打我高丽,使我高丽损失极大,不得不断了使节往来。不过,民间在海上往来依旧不绝。”
“既然是这样,高丽可派使节于海上来我大宋。只要国书中,仍奉我大宋为正朔,两国便可名正言顺的守望相助。”范宇笑道。
“不错,既然海路没有断绝,高丽自可谴使浮海而来。想必我大宋官家,亦会非常重视。”段少连道。
李在石却是有些为难,虽然过海到大宋并不难,但是如何面对皇甫俞义那些人,并且还要面对辽国可能的暴怒。
范宇看着李在石沉思,并没打扰对方。如果连其中的这些事情都解决不了,这样的蕃属国要不要都无所谓。
三人又说了些诗词,便没再谈国事,这顿宴饮就算结束。
等范宇和段少连走后,李在石将自己关在一间静室,想着如何能与大宋建立宗蕃还不惹怒辽国。
范宇他们等了两日,没等到耶律重元,却又等来了西夏的使节野利仁荣。
自上次正旦大典,范宇一句话道破了西夏最大的机密,野利仁荣的日子就没过了一天好日子。
辽国不断的有人拜访野利仁荣,从他这里探听口风。虽然没有将他抓起来拷打,但是也让野利仁荣非常难受。
今日野利仁荣来访,便是想要再见一见宋国的副使,安乐侯范宇。
野利仁荣的心思是,自己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既然你做了初一,我便做十五。
一见到范宇,野利仁荣便苦笑道:“安乐侯害我不浅,今日,便是来向你诉苦来的。”
“夏使前来,篷筚生辉,请落座用茶。”范宇知道对方来者不善,却也笑脸相迎。
请野利仁荣坐下,又命人上茶。
“自正旦之后,这几日间,辽国可没少派人到我西夏使馆。”野利仁荣喝了一口茶,才道:“言语之间,明里暗里都是在探问我西夏国主称帝之事。”
范宇摆了摆手道:“夏使,这等事是你西夏与辽国之间的事情,与我无关,与我大宋也没什么关系。”
野利仁荣差点就给气成脑溢血,手都有些发抖。这宋国安乐侯有些太不要脸,竟要堵住他的话头。
“怎么会没有关系,这都是拜安乐侯你一言所赐!”野利仁荣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火气道:“若不是因为安乐侯一句话,我何至于如此。”
“这如何能怪我。”范宇两手一摊道:“当时我便给过夏使台阶,可惜夏使太过在乎颜面,不肯委曲了自己。若是夏使心中以国事为重,何至于此。”
范宇所说的,便是让野利发誓,若违誓便要他们君臣不得好死之事。如今可好,这又是一耙子倒打了回去,使得野利仁荣直有窒息之感。
野利仁荣极力劝说自己要冷静,之后才开口道:“难道安乐侯,不认为自己是在给我西夏君臣造谣吗。若是因此谣言,而使得辽国对我西夏出兵,所造的杀孽,可都要算在安乐侯你的身上。”
说到最后之时,野利仁荣已是声色俱厉。
“夏使言过其实,这要有了杀孽,也应该算在你们君臣的野心上。”范宇笑着摇头道:“西夏自立一国,其数十年来,几次开疆拓土。只要稍微注意,便知道你们西夏野心不小。称帝不过是早晚之事,只看机会罢了。西夏国主求娶辽国兴平公主,虽是结好辽国之意,但也是试探。若辽国不许,或者你们西夏便会对辽国交恶不停骚扰。而辽国就是害怕你们西夏如此,这才将宗室公主嫁与李元昊和亲。于是,你们西夏便试探出来,辽国似乎对你西夏忌惮。同时,辽夏结亲,又使得我大宋担心辽夏结盟。”
“因此,你们西夏国主李元昊称帝,也只在这几年。若是错过这个机会,宋辽两国一同出兵,他怕是会死无葬身之地。”范宇最后总结道。
嘴里虽然说着这些话,吓唬野利仁荣,可是心中范宇却是在叹息大宋的无能。当年党项式微,几乎是大宋一手扶持起来的。到了现在,西夏却是已经壮大到了相当强大的程度。
野利仁荣是真被范宇的话给吓到了,这些话完全就是他们西夏君臣私下商议的判断。如今,竟被宋国的一个年轻安乐侯给讲了出来,这让野利仁荣不得不心惊肉跳。
可是不管他心里有多吃惊,嘴上也是不能承认的。
野利仁荣色厉内荏的怒道:“安乐侯还是莫要胡乱猜测的好,这等事岂是你想的那样。我西夏国小力弱,只想与宋辽两大国和睦相处。称帝不过是个虚名,我家国主断是不可能称帝的。”
“好好好,你们国主李元昊不称帝。”范宇摆手道:“我大宋的永安军经略使已经换了老将,就等辽国做好准备了。这次正旦,想必辽国也已经有了安排。到时,你们国主李元昊称帝不称帝的,便无所谓了。”
只感觉自己脑袋嗡嗡响,野利仁荣虽然也有类似猜测,可是这话从范宇口中说出来,却格外的气人。
“既然安乐侯认为我西夏有野心,说不定我西夏会先一步出兵攻宋。宋国边地兵连祸结,这定是拜安乐侯所赐了。”野利仁荣冷然道。
这就是威胁,一点也不遮掩了。
范宇其实最怕的就是这个,而且在历史上,西夏也确实是这么干的。
“如此甚好,我大宋数十年并无大战,想必已经懈怠了。不过,宋军擅守,又有高城可据,你们西夏兵马来了也不见得能攻下什么。”范宇笑的非常可恶,接着道:“辽兵铁骑擅攻且快,他们定然不会趁机直捣兴庆府。更不会与我大宋两面夹击,也不会将西夏一鼓而灭。”
虽然范宇面带笑容,这些反话说出来,却是让野利仁荣感觉浑身发冷。
第244章 来不及了
范宇的话,说的浑不在意,似乎句句都是在安慰野利仁荣,但是更象是在安慰一个将死之人。
就好象在对野利仁荣说,你日子不多了,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吧。
尽管没有任何的威胁,也不带任何疾言厉色的语气,但其中的嘲弄,却是让野利仁荣无话可说。
西夏国主李元昊若称帝,便不是西夏一国之事。西夏是大宋的蕃国,也同样向辽国称臣,一旦自立为帝便等于同时得罪了大宋与大辽两个大国。
若是因为一时之愤,野利仁荣鼓动李元昊攻宋,则辽国不见得会放过灭亡西夏的机会。
至于什么联合辽国一同攻宋,简单就是笑话。你作为蕃国都自立称帝了,还要联手原来的宗主国,这怎么可能。而且辽国就算与西夏联手,也不见得能灭掉大宋,反而撕毁了澶渊之盟,等于给自己竖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野利仁荣只得干笑了两声道:“安乐侯言重了,我只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西夏向来是大宋属国,无论如何,是不敢攻宋的。刚刚只是因为安乐侯将责任都推到了我西夏的上,有些出言无状罢了。”
“所以啊,你们西夏最好就老实一些。”范宇笑了笑道:“李元昊怎么也是西夏国主,称帝不称帝的,有什么关系。称帝也只不过是个虚名,没有好处,却是坏处一大堆。不管我大宋与辽国如何布置人马,只要西夏老老实实,宋辽两国也不会主动去攻打西夏。大家安安分分的过日子,这样不好吗。”
野利仁荣眉头皱起,却是甚为纠结的样子。
片刻之后,才点点头道:“安乐侯所言极是,却让我有种茅塞顿开之感。我家国主以前也没打算称帝,今后更不会有这等想法。与宋辽交好,乃是我西夏的基本国策,是不会改变的。安乐侯的金玉良言,我回转兴庆府之后,定会告之于我家国主。相信我家国主听了,一定会对安乐侯大加赞赏。”
范宇哈哈一笑,“这就对了。我大宋不曾攻打西夏,辽国也不曾这样做。就象现在这样,大家都好过些。若是一旦谁打破这个平衡,便是风云动荡之时。”
“今日得安乐侯指点,在下受益匪浅。”野利仁荣起身,对着范宇拱手道:“望安乐侯有朝一日,来我兴庆府作客。今日叨扰已久,便就此告辞了。”
范宇也起身,笑呵呵的将野利仁荣送出大宋使馆外,才回转入内。
野利仁荣此次的来意,无非是想对范宇威胁一番,已出正旦大典当日的一口气。可是野利仁荣却没想到,范宇与以往的宋国文臣不同,根本就不吃这一套。什么以和为贵,什么不可妄动刀兵,人家提都不提。开口闭口便是为了西夏好,希望西夏不要被灭国。
偏偏范宇的道理还就是那么充分,使得野利仁荣无可辩驳。若无意外,事情的发展定然就如范宇所说,西夏会两面作战,受到宋辽两国围攻。
野利仁荣不知道的是,其实范宇也十分担心。
范宇知道大宋在历史上,李元昊一称帝便朝野震怒,是主动出兵讨伐了西夏的。只是数战连败,损失巨大。最后征讨西夏不成,反倒还要付给西夏岁币,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等窝囊之事,范宇可不希望出现。
因此,他才会在正旦大典上,主动撩泼野利仁荣,极力的挑动辽国与西夏之间的矛盾。若是辽国对西夏不满,肯定会在大宋之前,对西夏出手。这样的话,最后大宋说不定还可以捡个便宜。
如今,辽国宰相萧惠对西夏起了防备之心,定会有些动作。而野利仁荣受了范宇的刺激,回归西夏之后定会然李元昊汇报。说不定看到辽国的布置,西夏会有什么想法。若西夏先与辽国打起来,那才是范宇的目的。
待到耶律重元再次来到宋使馆的时候,郭喜也跟着一起来的。
这一次郭喜还带来了一本清单,上面罗列着十余种货物。
范宇请两人坐下,便打开了郭喜带来的货物清单,扫了一遍,便连连点头。
清单之中,马百匹,牛一千头,羊一万只,东珠两斗,人参十车,鹿茸五十车,各色裘皮共计一百车,铁锭十万斤,土硝两百船,还有其余砂金等零七碎八的东西。
“殿下,这货物里如何还是上百的马匹?辽国不是禁止马匹流入我大宋吗。若是陛下知道,只怕殿下这生意也就这一次了。”范宇不由疑惑道。
耶律重元哈哈一笑,“不过百匹马而已,也是因为头一次,才会有这些马匹。只要不是上千匹的卖给你们宋国,还怕你们宋国能建起一支骑兵来吗。话说回来,就是拉车的马匹,也有数百匹马了。有这上百匹马可买,省得你们宋人惦记我拉车的马匹。”
范宇不由失笑,原因居然是这个,却是让他万万没想到。
“这样大的一支队伍,不知道殿下要派多少人护送。”范宇翻看着清单,不经意的问道。
“我只负责派出百数十人的牧民随行,让他们管管牲口就是。再加上百十个伙计,超不出三百人。免得派去的人多了,让你们宋国害怕。要是因此惹出什么麻烦,你安乐侯可就为难了。”耶律重元道:“咱们都是好友,这些话我可要先说在前面。这此去牧民都交给郭喜和他的伙计们来管,你有事吩咐郭喜便是。只要他们没在宋国做坏事,你可照看一些。”
“这是自然。”范宇点点头又道:“这批货物的价值,不知道殿下是如何计算的,想要卖多少钱。”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耶律重元听到这里,便喜笑颜开道:“这许多货物,我要十二万贯,这个价钱可不高。”
范宇笑了笑,微微摇头道:“铁锭和土硝虽然多,但是这等货物不值钱,若是贵了,还不如去大理采买。”
“那你说多少钱才合理。”耶律重元似乎胸有成竹的问道。
看了郭喜一眼,范宇便看到郭喜似乎眼皮都没抬一下。显然在来宋使馆之前,皇太弟便与郭喜两人商量好了。
范宇假装沉思了片刻,才道:“铁锭送到汴梁,可算你十五文一斤,十万斤也只是一千五百贯。土硝也不值什么,算你两千贯。这最大宗的,不过是三千五百贯。其余的货物虽然值钱,但是数量都不大。所有的东西加起来,我总共给你折价七万贯,如何?”
耶律重元当时就急了,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