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新世纪-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吸引着大家,也在加深着军民之间的感情。
为了不让在外过家的战士们感到寂寞和无聊,也为了冲淡他们想家的念头,部队不仅在三十晚上安排了很多有奖小游戏,还请了个戏班子。
说到唱戏,在台湾一些乡村中,这是一种有趣的习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一些寺庙里就演戏,那些在年前无法还债的人,为了躲避债主的催逼,就跑到庙里去看戏避债。要是债主追到庙里来逼债,就会引起公愤,会群起而攻之。这台戏从除夕一直演到初一早晨,欠债的人看完戏后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回家团聚了。这种习俗叫“避债戏”,是社会的产物,却很有人情味。不过债主也有办法对付,即在大年初一穿上旧衣服,提着灯笼上门讨债,佯称自己是从年三十晚上追到现在尚未归家,灯笼都还提在手上,不能算是“新年讨债”,这种灯便叫“讨债灯”。但是除非积怨特别深,债主一般不会使用“讨债灯”。
王德标今天起得特别早,今天是大年三十了,节日的气氛笼罩着整个镇子,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色的对联,有的还挂上了灯笼。但他今天的工作也是格外繁重,军队的调派、戒备已经排好了班次,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小心敌人的偷袭,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吃过早饭,他便在警卫队的护卫下,开始去各哨卡检查、慰问。
当然,王德标的春节慰问并不是“做秀”、“摆显”、“示威”,好像自己下去一趟,有多么的意义深远、多么的皇恩浩大。而且,他对后世那种浩浩荡荡、微风八面的领导春节慰问活动也是颇有看法的。
红包是必备的,春节期间值勤的士兵都有一份,能做到的王德标尽量做到,战争年月,让自己的兵能高高兴兴的过个年,也是他心中的愿望。
天黑了,虽然因为战争期间禁止制造和鸣放鞭炮,稍显得冷寂一些,但家家都灯烛辉煌、香烟缭绕。男女娃娃在街上蹦跳着,啪、啪,偶尔有胆大的孩子掏出去年珍藏的鞭炮放着,惹起一阵欢声笑语。
草草搭成的戏台,下面是几排长木搭成的桌子、凳子,再外面是几口大锅,翻着滚,饺子在锅里起起浮浮。不分官兵,不分尊卑,大家谈笑着,吃喝着,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哄笑。
王德标并不喜欢听戏,也听不懂依依呀呀唱的是什么,但却很喜欢这种热烈随和的气氛。菜肴不多,但都有一定的寓意。萝卜在台湾叫“菜头”,就是“好彩头”,吉祥的意思;全鸡的“鸡”,台湾方言谐音为“家”,有“食鸡起家”之意;经过油煎火炸的食物,表示“家运兴旺”;蔬菜,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从头到尾,慢慢进肚,以祝父母长寿………
这也是合家团聚,只不过这个家更大,人更多。大戏还未开锣,先是战士们以班为单位表演节目,虽然每人都只分了一小点酒,但说不上是酒精的作用,还是气氛真的让人兴奋。几首军歌唱下来,全场几乎沸腾,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王德标也用力鼓着掌,并响亮地吹了声口哨。此刻,他完全融入了这个集体,**在他的血液中涌动着,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和千千万万的人们一起在为国献身拼搏!
…………………
………………………………
第七十三章 远方的决定
台南地区的潮州,阿猴南部的名镇。(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台湾岛内的许多地名,与祖国大陆的某些地名是相同的。这是因为,在很早以前,移居台岛的先民出于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便将自己原先在大陆居住地的地名也一起移了过来,以使自己和后代永远不忘家乡的根。例如台湾岛内的泉州厝、同安厝、安平等地方,就是大陆闽南泉州移民聚居的地方;漳州寮、南靖寮、芝山等地方,是大陆闽南漳州移民聚居的地方;而潮州、大埔寮、北埔、新埔、内埔、后埔等地方,则是大陆广东一带客家移民聚居的地方。正所谓血浓于水,这种一奶同胞的骨肉之情,又怎能为外人或地域所割断!
林少猫,原名苗生,号义成,乳名及浑号为少猫、小猫。此时正叉开双腿站在中院厅房门口,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望着云淡气爽的天空,听着外面的鞭炮声,思潮起伏……
世居此地的林少猫经营着一家名为“金长美”的碾米厂,且身为厂东。此外,他还支配着当地的鱼类和豚肉市场。这一身份,堪称当地的望族。
抗日救国,匹夫有责。名商大贾,义应守土。当乙未割台消息传来,于民心仇忾沸扬之际,林少猫登高一呼,便即集合数百地方子弟投入黑旗军中,并转战台湾中南部,为拒日保台屡建战功。
刘永福内渡大陆后,台湾抗日战争进入新的阶段。此时,林少猫的抗日意志并未稍减,然却暂时掩藏行迹,潜回老家,表面经营旧业,且与屯驻此地的日本宪兵往来应酬,渐渐取得宪兵的信任。但在暗中却秘密联络分散的抗日力量,一方面与郑吉生等公开举事的义军首领保持密切联系,另方面直接部署手下的抗日骨干不断四处活动,或为义军筹集枪械弹药及粮饷,或不断偷袭对日军进行打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驻军虽寝食不安、疲于挨打,却怎么也摸不到对手何在,气急败坏之余,不得不承认:此人“长于计略,有神出鬼没之妙术与指挥数千抗日军之雄才大略。”
这里是他静思或招待义军的地方,不经传呼,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花厅。因此,本来就很清静的中院越发显得寂静。花木稀疏,日影徐移,时间在寂静中缓慢地流逝。几只麻雀在阶前觅食,唧唧啾啾,怡然自得,对外面的鞭炮声不予理睬。
林少猫站得久了,有些累,便在靠桌的椅子上坐下。斟了一杯茶,喝了一口,从怀里掏出本小册子,正是《游击战术精要》,翻开首页,那几句他已经背得精熟的话又展现在他的面前,“星火四起,却未成燎原之势。此起彼伏,却无协调统一。长此以往,必被日军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德标不才,对此深感痛心与焦虑,特将愚之游击心得奉上,以盼各抗日队伍有所收获……”。
台湾的抗日“三猛”,三者皆猛,又猛猛有别。北猛简大狮乃粗犷之猛,狮口如斗大声吼;中猛柯铁虎乃威武之猛,虎啸向天倭兽抖;南猛林少猫乃迅捷之猛,猫有九命悄声走。按综合素质来讲,林少猫是最为出色的,他足智多谋,机敏过人,深藏善隐,神出鬼没。他1896年六月义无反顾、抛家弃业,从此率部转战于阿猴、凤山、潮州庄、下淡水等地,屡屡重创敌军,抗日旗帜一直飘扬了七年之久。
许久,林少猫似乎下了决心,重重将小册子拍到桌案上,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
台湾四季如春,尽管从外界的变化很难看出季节的更换,但春天依然悄悄地准时来到。
“……予终不以官爵为荣,只知捍卫祖国,卫护黎民;不使东洋倭奴欺我中国为责任。此身虽微,热血常存。蛮夷野性,入寇台湾,亡国奴隶,知所不免。吾为军人,自宜竭力驰躯,不惜以铁血铸山河,强大种族,振奋精神……”王德标边读边不停点头,到底是读过书的,这文章写得很好,把自己的形象描写得很高大,很伟岸,自己很满意。
自我陶醉了片刻,他收起抚着桌上的地图,开始仔细研究。此时形势与八年抗战初期类似,日本人似乎特别喜欢占领大城镇,以为这样便是胜利。而广大的山区农村暂时顾及不到,或是兵力不足,难以全面控制。第一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尽管采取了各种高压政策,台胞自发反抗日本殖民者的斗争仍然接连不断,防不胜防。1895年年底,由简大狮和陈秋菊领导的起义军向日本殖民统治的中心台北发起了进攻,震惊了日本朝野,这个家伙马上就要滚蛋了。
七星营缓慢而有计划地在山区和农村扩张势力,尽量不对日军重兵占领的城镇进行大规模进攻,但各营轮番化整为零,对鬼子的骚扰与袭击却是持续不断。在这种大仗没有,小仗不断的环境下,既减少了日军大举报复的次数,又锻炼的军队的战斗力。目前,七星营已经拥有一千之众,装备却不象台湾其他抗日武装,动不动便进攻大、中城镇,声势浩大,收效却不大。埋头发展,隐藏实力,以待时机,这个原则被很好地贯彻执行。
敲门声响了三下,卫兵推门走了进来,报告道:“将军,铁国山来了信使,送上九千岁亲笔书信。”
王德标接过信,径自打开,本来以为是说过些日子大会群雄的事情,但他读着读着,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又仔细看了一遍,不由得沉思起来,好半晌,对卫兵说道:“好好安顿信使,我改日再见,你去把陈副统领和张仲华参谋长请来。”
………………………………
第七十四章 再送枪
卫兵走后,王德标在屋内转着圈,仔细推敲着简精华信中的字句,古人爱玩文字游戏,很多话不是直白的说,而是引用典故啦,引用成语啦,学识浅薄的人有时候难免领会错其中的意思。王德标生怕是因为自己的错解而造成误会,但信中词语虽然隐晦一些,但据自己理解确实是这样的意思呀!
不大一会儿,陈发和张仲华便走进了屋里,看王德标冥思苦想的样子,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等王德标将信展示给他们,这才恍然大悟。
两个人看完信,对视了一眼,神情很怪异,将目光投向王德标。
“瞅我干什么?”王德标翻了翻眼睛,用食指来回蹭着短短的胡髭,皱着眉头说道:“这信中的意思是不是不想让我去铁国山,本官学识浅,怕会错了意,才请你们来,有话直说好了。”
陈发干笑了一声,点了点头,说道:“依属下看,是这个意思。您看,这信中说铁国山人少枪缺,乃是浅池,又说您雄才大略,兵强马壮。那意思就是说铁国山水浅,养不下您这条大鱼。”
张仲华附和道:“原来请将军去当军师,如今军师一职已定,九千岁说什么虚位以待,不过是以退为进之计。”
“要是本官装糊涂,真的去接位,又当如何?”王德标冷笑着说道。
“这个——”陈发一下子没适应王德标这天马行空的思路,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说。
“这不太合情理吧?”张仲华也有些发蒙,略想了一下说道:“一般来说,将军明白此意,应当回信一封,说自己才具不够,婉言推却。如此,双方都不伤和气,也合乎人情世理。”
虚,真虚。明明不想让位,却说虚位以待,盛意拳拳。明明想将铁国山人马拉拢过来,反倒说自己才具不够。谦谦让让,一团和气,其实就是勾心斗角,只是不撕破脸皮而已。
“将军,您再看这信中附的礼单。”陈发接着解释道:“颇有水浒中白衣秀士王伦礼送晁盖等人的意思。”
“不用说了。”王德标苦笑着摆了摆手,“刚才本官是一句戏言,哪会去做自讨没趣的事情。替我回封信,就按你们的意思写。礼物收下,也算是让他安心。
“自私自利,鼠目寸光,难成大事。”陈发好心劝慰道:“将军不必为此上心。”
嗯,王德标点了点头,挤出一丝笑容,让两个属下不必担心。
大多中国人精明而不聪明,对于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永远看得比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要重,拉帮结派,排挤打压,搞山头主义,自古以来,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事情虽不大,对王德标来说也算个小小的挫折,虽然他对各抗日武装的割据称雄有些心理准备,但事情真的出现了,他心里也不好受。这意味着,以后七星营不仅要与鬼子对抗,在扩大地盘时还要顾及到这些什么王,什么虎的利益和感受。
人生活在这个世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或者遇到困难,或者遇到挫折,或者遇到变故,或者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这些都是人生前进中的正常现象。关键是要学会用阳光般心态面对生活。所谓阳光心态,就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宽容的、开朗的健康心理状态。因为,它会让你开心,它会催你前进,它会让你忘掉劳累和忧虑。
当你遇到不顺时,它会让你的头脑更加理性;当你遇到委屈时,它会给你安慰,会给你容人之度,它让你的心胸象大海一样宽阔,志向象天空一样高远;当你遇到变故时,它会让你化悲痛为力量;它会让你的眼光更加深邃,洞察力更加敏锐,对待生活的态度更加自然,面对人生的道路更加自信。
第二天,王德标已经从失落中恢复过来,不仅如此,更做出了让陈发和张仲华大吃一惊的决定。
“信中再加些内容,就说大会群雄之日,七星营将派副统领陈发参加,以助铁国山声势。”王德标看着陈发瞪大了眼睛,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另外七星营送三十条快枪以作回礼,并且会全力配合铁国山群雄的军事行动。”这下子,陈发不仅是眼睛要瞪出来,连下巴都差点掉在地上。
“将军,这样恐怕不妥吧?”张仲华也不理解,再者他是正统的读书人,虽然佩服铁国山群雄反抗日军,但下意识里还是认为他们是山贼草寇,有些瞧不起他们。
“有何不妥?”王德标反问道。
“简精华言而无信,将军如此做,有,有,巴结奉承之意。”张仲华迟疑着说道:“论兵力,论素质,七星营已远超铁国山之乌合,您大可不必授人话柄。”
“正是这样。”陈发想到三十枝快枪便肉痛,急忙附和道:“参加大会群雄倒是可以,让别人也看看七星营之精兵,送枪大可不必。简精华理亏在先,去是赏他面子,岂敢挑三拣四。”
“唉,你们不知本官的苦心。”王德标一副悲天悯人、忍辱负重的表情,“本官非是奉承简精华一人,而是为铁国山之众着想。他们武器简陋,与鬼子拼杀,其志可嘉。同是热血男儿,同是炎黄子孙,本官岂能视之不理。三十枝快枪送给他们,战斗中能多杀几个鬼子,能少死几个士兵,吾愿足矣!”
怎么样?够感人吧,够崇高吧,心胸够宽广吧,王德标觉得自己都受了感动。其实他还是贼心不死,惦记着铁国山这支抗日力量。而且他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简精华在今年年底就会叛离,到时候柯铁虎上位,现在交好他们,那个时候得到的好处可是大大的。
………………………………
第七十五章 台东守将
至于简精华为何转变,王德标不好揣摸,而且对他来说也不重要。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到头来可能被一个小女人所制服,伟大英明的政治家晚年可能变成怀疑一切的暴君,江郎可能才尽,浪子可能回头,土匪也可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哪,是最为复杂多变的动物,也是最难琢磨的。
陈发和张仲华见王德标说得如此情真意切,虽然还是不理解,可也不好再强阻硬拦,只好降低标准,与王德标讨价还价。
“三十枝快枪未免多了,我看十枝足矣。”陈发先开口说道。
“我们可以凑些别的礼物,比如……”张仲华开始罗列起来。
“十枝未免太少,二十枝吧!”王德标半是无奈,半是好笑地说道:“小家子气,不过三十枝快枪,看把你俩心疼的。告诉你们,铁国山大举行动之时,我们也能大捞一票,别说是枪,连炮都可能有。”
“我们不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