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

第62章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第62章

小说: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刘琮派魏延去桂阳,让那边练兵的裴柒叫上,让他带着自己的部曲北上。

    魏延骑着马赶到裴柒的军营,一进军营就感觉哪里不对劲。

    这里面气氛似乎有点……奇怪。

    几乎每个士兵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古怪的气息,完全不像是正常人。

    同时魏延还看到了营地中央,一个由沾满血的狼皮制成的旗帜。而旗帜

    “这是……什么情况?”魏延一时间有些懵了。

    这场面,资本家看了直哆嗦!

    就在这时,穿着一身普通甲胄,但是手里抱着一块排骨啃着的裴柒缓步从军帐里走了出来,正好看见了魏延。

    “文长将军,好久不见啊。”

    。



    第一百五十章 剧本再现

    

“裴柒……你这是干了什么?”魏延指着被吊死的那一串人,神情古怪的问道。

    “没什么,几个违背军令的人而已。”裴柒不以为意,一边啃着他的排骨,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

    “上面有两个因为克扣士兵抚恤被我发现了,当众吊死。其中还有几个是不服从命令,所以被吊死了……”

    裴柒的冷冰冰毫无感情的话语让魏延都不由打了个寒颤。

    魏延扭头看向军营; 他发现裴柒的士兵似乎过的不错,甚至还有肉汤喝。但是这些士卒变得很奇怪,每一个人给魏延的感觉都是疯狂。

    这是一群野兽……

    魏延的感觉非常不对劲,他可以看出来这些士卒似乎是因为裴柒疯一般的军制训练下性情大变,这让魏延不由的担忧起来。

    “裴柒,你这么残酷的手段,有些不合适……”魏延沉默了一番; 作为熟人给裴柒了一个劝告,

    “自古酷吏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你还是尽量温和一点吧。”

    “有没有好下场重要吗?”裴柒漫不经心的扔掉手里的骨头,伸了个懒腰,丝毫不在乎魏延的话,

    “只要我不是死在床上,被卑鄙的士族暗杀,那么一切私死法对我来说都一样。”

    “我更希望能死在战场上,那样也算是偿还主公了吧。”

    “对了,文长将军,你这一次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看到裴柒不在意的样子,魏延也是有些无奈,他拍了拍裴柒的肩膀,

    “主公叫我来通知你,带着你的部曲北上,前往江陵驻扎。”

    “一路上会有人盯着你的,建议你别轻举妄动; 要是你这个时候再搞出什么乱子纯粹是给主公添麻烦了。”

    “烦人。”

    裴柒听到魏延的话之后; 暗自嘀咕了一句; 扭头大喊道,

    “血狼营,集合!”

    话音未落,全营士兵立即停下所有的动作,迅速冲到中心校场上,仅仅一刻钟,全营三千多士兵全部集合。

    速度之快,让魏延都不由咂舌。

    治军太过严厉也有好处,至少军营内部的纪律是安稳住了,也算是一点好处吧。

    …………

    “这大权在握,多是一件没事啊。”刘琮坐着一艘楼船,从零陵一路来到了南郡江陵,准备亲自坐镇前沿。

    站在船上,刘琮看着一艘艘战船上运的无数将士,一时间成就感极强。

    “用不了多久,我将会领兵重新杀回襄阳,如同闪电般归来。”刘琮惬意的站在船上,非常满意的自言自语道。

    谁能想到; 刘琮以区区弱冠之年,仅用三年多就迅速崛起; 成为整个大汉首屈一指的诸侯呢。

    真是世道无常啊。

    “主公,江陵到了。”马谡缓步走上来,远远的指着已经出现在远方的江陵城说道。

    “这么快就到了?”刘琮意外的挑挑眉,心中暗暗计算了一下。

    坐船从零陵到江陵,不到两天时间。当初他从江陵走陆地去江陵需要走将近十天。

    这是一个不小的时间差,无论是在战争期间可是在和平时代都是一个不小的优势呢。

    很快,楼船就靠岸了,此时刘琮提前派往江东谈判的蒋琬已经回来,正站在岸边恭恭敬敬的等待着刘琮的到来。

    “公琰,这么快就从江东回来了。”刘琮跳下船,看向蒋琬询问道。

    “是,主公。”蒋琬恭恭敬敬的点点头道,

    “不过江东方面态度很强硬,只愿意以江夏部分地界交换。包括夏口在内的几个重要港口都不愿意让。”

    “孙权一向是鼠目寸光,格局就那么一点点。”刘琮有些不满的嘀咕了一句,

    “不然历史上也不至于赶出痛击我的队友的烂活来……但凡孙权能支棱起来,历史也得改写。”

    孙权不愿意让江夏在情理之中,但是也让刘琮很不满。要是他是孙权肯定愿意让步,毕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忍一时下次再抢回来就好了。

    只可惜,孙权没有他这么大魄力啊,跟他这种虫豸在一起怎么能北伐中原呢?

    要不干脆过几年发育起来之后先把孙权淘汰出局吧,留下这么一个和意呆利一样的玩意做盟友真心累。

    “主公,这应该就是孙权的底线了,再继续谈下去恐怕也不会有多少进展了。”庞统没有刘琮那么多心思,他只是理性分析了一下,向刘琮提出建议。

    “要不我们就这样让步吧,若是时间拖太久了,恐怕夜长梦多啊。”

    庞统的话让刘琮沉思起来,就这么停手刘琮依然感觉不够。毕竟不多捞一手不符合他的想法。

    他甚至开始考虑,要不就此观望一番,等到孙权被曹操打的快不行的时候,他提的条件自然会让孙权同意。

    “先观望数日。”刘琮最后下定决心,向庞统下令道,

    “继续打探江东情报,盯紧他们。让精锐兵马进驻江夏边境,给孙权一点压力。”

    刘琮的命令让庞统等人怔了一下,对视了一眼,基本明白自家主公还是不打算放弃江夏,于是也没有多劝什么。

    就在几个谋士接令退下之时,刘琮猛然看见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金光在手心处闪烁了一下。

    “金手指又出来提醒了?”刘琮心中猛然一凛,自己刚才似乎做了一个很蠢的决定?

    刘琮立即在心中暗自呼换起来,剧本很听话的闪耀了几下,浮现在刘琮的手上。

    《战机瞬变》

    【汉将魏文长·著】

    这一次剧本的开头让刘琮猛然一懵,直接愣在了哪里。

    “这一次怎么不是我的亲兄弟写的剧本了,这作者怎么变成魏延了。”刘琮愕然的望着手上的剧本,非常震惊这一新变化。

    上一次剧本作者不是刘琮的,还是在上一次……韩嵩代笔写下的剧本。

    那一次由韩嵩做代笔,因为那个兄弟自己没法亲手写剧本,所以由韩嵩代笔。

    而这一次剧本的变化,刘琮似乎发现剧本的一个新的特点。

    书写这一次剧本的,并不一定是他自己,即便是他手下的武将写的剧本,只要可以概括接下来大事件的发生,那就可以作为剧本传递到他的手上。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决意助吴

    

【兵者,诡也。】

    【自幼时我便常常熟读兵法,操练武艺,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武艺高强且有才能的将领,渴望得到一个明主的赏识。】

    【我曾经在荆州牧刘表麾下任职,跟随过荆州军南征北战。在战争之中我逐渐发现,凭借个人武力可以壮手下之士气; 常常能否胜利都在斗将环节。】

    【所以我逐渐不再去熟读兵法,常常操练武艺。这一选择让在不久之后平步青云,被新任荆州牧刘琮赏识,提拔为了校尉,不久晋升将军。】

    【我永远是主公最忠诚的将领,自长沙投靠; 某常为先锋冲锋陷阵。】

    【只是,在真正的全面战争面前,个人武力的影响力开始降低; 越发看出对战机的把控与谋略的能力。】

    …………

    【建安十六年,江东水军都督周瑜病逝,同月,曹军大举南下威逼石头城。江东上下一片恐慌,江东孙权在惊恐之余向荆州求救,希望主公支援江东。】

    【我后来常回忆此事,因为在这个时间段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曹军注意力皆在石头城,襄阳曹军尚未做好准备。若是以一偏军偷袭新野,主力北上进逼长坂坡,曹军必定内乱。】

    【只可惜,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主公选择作壁上观,并命令兵马进驻江夏边境恐吓孙权。最后在石头城吴军惨败,孙权妥协,双方做出了共同协议。】

    【建安十六年七月; 主公做出了北上进攻襄阳,只可惜战机已经流逝。此时襄阳的曹军已经做好了准备,两万曹军在襄阳已经布下铁桶一般的防线。】

    【荆州军在血狼将军裴柒的血狼营为先锋攻破两道县城; 却止步于襄阳城难以向前。因为没能把握住战机,唯一夺取襄阳的机会白白丢失。】

    【这件事在后来的军谋府中讨论,被称为战略上最大的败笔。而主公更是自称这是他最大的错误。】

    …………

    【因为没能攻取襄阳,荆州军被迫南撤,唯一的作用仅仅是让曹军感到侧翼危机,从而撤销了对石头城的包围。】

    【此战之后,主公彻底与曹操撕破脸,而主公的信誉也因此一降再降,得不偿失。】

    【这件事之后,孙权虽然与主公结为同盟,然而却对主公常抱有警惕。而益州刘备更是对主公提防不已,因此导致了不久之后的危机。】

    …………

    【建安二十年,孙权撕毁盟约,联合刘备曹操共同攻伐荆州。这一次主公在军谋府帮助下把握住了战机,击溃了曹军与吴兵,荆州数名年轻将领声望大震。】

    【只可惜,敌人太过强大; 而主公并未做好完善的准备。三家共同的打击下; 江陵陷落; 整个北方全部落入刘备之手。】

    …………

    【建安二十五年; 曹丕篡汉,主公感夺汉室之衰微,乃向季汉投降,并丢下了所有权力。主公包括某在内的数十名军谋府参将追随主公归隐,正是退出争霸舞台。】

    【原本我们风光无限,然而只因为一场战争因为战机未能把控到位,导致一系列的连锁惨败。正如主公所说,辽东的一只大雁煽动翅膀,就可引动交州的一场风暴。】

    【此乃天数也。】

    【荆州平南将军,魏延记。】

    合上这一次的剧本,刘琮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

    我似乎又做了一个很蠢的决定,害的一个兄弟没了……

    这一次的作者变成了魏延,直接从兵法方面系统的讲解了不久之后将发生什么。

    “这……真TM无语。”刘琮感觉很是头疼,没想到自己会因为等待孙权的回应而丢失了战机。

    同时他因为和孙权联合导致信誉暴跌,进而引发了连锁反应,也就是孙刘曹三家瓜分荆州……

    “d,事真多。要不我将不救孙权了,让他自生自灭得了。”刘琮很是不满的嘀咕道。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对孙权视而不见,一旦孙权被曹军击败,身处于上流的荆州根本挡不住曹军的兵锋。

    毕竟现在府兵制还没完全推广,各部队训练虽然比两年前强但是还打不了精锐的程度。

    也就是说,他必须要顶着信誉崩塌的压力,强行撕毁与曹操的友好关系,掉头去打他的老岳父。

    这也就代表着,建安二十年的那一场三家共击荆州的战役很可能是躲不开的。

    “第一次遇到这种不想干但是却不得不干的事情。”刘琮嘀咕了一句。

    “不过不管怎么说,恐怕继续找孙权讹东西的愿望怕是要落空了吗?”

    刘琮沉思了许久,觉得这样让步实在是太便宜孙权了,必须得在别的什么地方拿回来。

    想了许久,刘琮猛然给自己了一个大嘴巴子,暗骂起来,

    “光顾着自己争霸利益了,竟然把孙尚香给忘记了。我真是有愧于宅男,竟然到现在才娶了两个媳妇。”

    他都把孙权那个妹妹,历史上嫁给刘备的孙夫人孙尚香给忘记了。这么有名的少女,自己要是不娶过来还有王法吗?

    “叫人去把公琰叫过来,我有要事找他。”刘琮立即下令道,同时派人去通知魏延,裴柒,黄忠等人前来开会。

    …………

    不久,蒋琬重新带着刘琮的要求坐上了前往江东的船只,顺流而下。很快就来到了夏口城,刚好碰见了打算派人来荆州继续谈判的鲁肃。

    这一次蒋琬在之前死活不松口的地方做出了让步,并代表刘琮全权向鲁肃表示可以立即缔结盟约。

    蒋琬的松口让鲁肃虽然高兴,但是却非常奇怪为什么刘琮会做出这么大的让步。

    这个时候,蒋琬突然开口了,提出最后一个要求。

    “子敬先生,你明白我们荆州和江东素来有一些误会,这导致主公手下不少人对江东不信任。”蒋琬缓缓开口道,说出了他这一次刘琮给的要求,

    “刘荆州认为,若是我们两家组成亲家,必然能化解这一些误会。”

    蒋琬的话让鲁肃顿时愣住了。

    刘琮刚娶完曹操的女儿,又想和江东联姻?



    第一百五十二章 裴柒攻新野

    

“什么?刘琮又想跟我联姻?”孙权很惊愕,神情古怪的看着鲁肃递上来的竹简。

    “他刚刚娶了曹操的女儿不到一个月,又想跟我联姻,结成秦晋之好?”

    “没错,主公。”鲁肃轻轻点点头,他听到蒋琬的条件时也是一阵惊讶。

    “他们认为联姻可以让荆州和江东化解积怨,让两家关系更加亲密。”

    “亲密……呵呵。”孙权冷笑了一下; 他可不相信刘琮是打算化解什么旧怨。不过想来也是刘琮信不过他的缘故吧。

    现在他很需要刘琮的支持,若是刘琮可以在荆州对曹操发起攻势,他在江东这边所要承受的曹军压力也能更小一点。

    所以不管怎么说,孙权并不是很亏。

    唯一让孙权有些纠结的是,自己要是同意联姻,他就得选择一个亲人嫁给刘琮了。

    究竟选谁呢?

    “子敬先回,告诉刘琮我同意联姻,但是因为战事逼近; 关于联姻之事等退曹军之后再议。”孙权沉思了一会; 对鲁肃开口说道。

    他倒是有个妹妹,只不过性格有些刁蛮,而且孙权还是很宠爱自己的妹妹。要是让自己可爱的妹妹嫁给刘琮那种无耻小儿,他可真舍不得。

    孙权授意之后,鲁肃立即回到了江夏,很快便与蒋琬结成了秘密的合约。

    荆扬联合!

    曾经的敌人,现在为了生存下去,只能放下仇恨联合起来。

    …………

    就在刘琮和孙权定下盟约之时,聚集在江夏边境的两万荆州军猛然兵锋一转,向襄阳境内冲锋而去!

    虽然曹操有考虑过刘琮不讲武德来偷袭他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同志,但是他还是感觉; 刘琮和孙权就算会因为威胁走到一起,也需要很长时间的谈判。

    到时候襄阳防线就巩固了,刘琮即便想撕毁条约北上也不会有太大建功。

    所以曹操犯了这么一个错误; 导致在襄阳各地的曹军根本没做好准备。

    当荆州军对曹军不宣而战之时; 整个襄阳曹军全都猝不及防。

    魏延率领一万兵马强渡汉江; 杀进了襄阳的范围; 连下三座城池。黄忠则率领另外一万兵马从汉津北上; 逼近长坂坡。

    襄阳守将曹仁焦头烂额,当他听到南面荆州军突然不宣而战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