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现在让刘琮懵逼的是,经过他现在开始善后工作的时候,刘琮发现许多他棘手的困难在不知不觉之中解决了!
困扰刘琮的两大难题,一个是大破士族的封锁将豪族寒门的才子提拔上来,一个是荆南,尤其是武陵的蛮族数量太过庞大,这对刘琮后续的计划都有很大的阻力。
然而裴柒被派往武陵之后,一通瞎搞,让武陵郡的所有士族,甚至包括着时武陵郡出身士族的官员全部团灭,这让武陵官场上出现了大批的空缺。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但是两条腿的官员可是抢着要。刘琮现在手上有一大堆寒门的才子,只是因为迫于士族不肯让位所以死活找不到提拔他们的机会。
现在武陵这么大一块空缺冒出来,还有裴柒在前面顶罪,刘琮就这样名正言顺的将一大批寒门子弟调任提拔到了武陵,非常轻松的解决了荆南现在官场上尖锐的局势。
同样,因为刘备为了攻取义陵,以粮食为诱将武陵几个势力最大的蛮族部落全部引出来攻城,在攻城时刻被裴柒重创,刘备走之前还让他们内部混乱起来。
现在武陵本身势力强大的蛮族遭遇了巨大的削弱,基本上属于那种可以轻松围剿的小力量了。
内无士族干涉,外无蛮族扰乱,经过一次大规模战乱之后武陵,刘琮不仅没有对其失去掌控,反而轻松的扩大了在武陵的掌控力!
现在刘琮对武陵控制力很足,虽然现在武陵需要大量的部队前来镇压各地的叛乱,不过这并不是问题。
刘琮啥都缺,但是军队还是管够的。
刘琮很快批示由邢道荣,沙摩柯等人率领兵马进驻武陵,在各地镇压贼匪和已经虚弱的蛮族。
同时有裴柒修筑起的义陵三道城墙,刘琮招募来的大批工匠都收到了实践,刘琮设立的工匠学堂和郎中学堂都终于开始起建了。
不过这件事依然收到了刘琮的谋士的反对,刘巴这一次直接前来向刘琮诉苦。
“主公,您还是把义陵那个工匠学堂和郎中学堂都停了吧。”刘巴拿着来自个县城的报表,愁眉苦脸的向刘琮开口道。
现在荆南各县城都开始改良使用刘琮创造的表格制度,这倒是让刘巴剩下了不少工作。不过同样也让刘巴很清晰的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
“主公,我们的荆南所有县城的粮草基本上都已经快空了。而现在武陵各地都需要粮草赈济,我们连军队粮草都快凑不起了。”
“粮草不够了吗?”刘琮挠挠头,有些狐疑的看着这个后勤部部长询问道。
“我记得义陵储备的粮草还狠充裕吧,用来赈济百姓不是足够吗?哪里还需要其他郡援助?”
就事论事,刘巴虽然是被他强迫出仕的,就现在刘巴对他还有些怨言。不过刘巴在工作上还是很尽力的,即使对刘琮不满,不过依然用尽自己的全力来辅佐刘琮。
刘琮在前线征战的时候,后勤保障全部交给了刘巴,而刘巴也没让刘琮失望,尽力运转着刘琮的后勤支持。
“主公啊,您似乎不是太明白关于粮食。”刘巴叹了口气,对自己主公的无知有些无奈。
“关于赈济这件事,不光是只给百姓留下口粮的。我们还需要给他们关于下一季耕地的种子。”
“而这一整季的种粮就需要大量的粮食的。而武陵还在天地尚未成熟的粮食大多都被裴柒一把火烧了,所以还必须要长沙和零陵的粮草赈济才可以。”
“原来是这样。”刘琮皱起了眉头,有些头疼起来。
“那工匠学堂先拖延到这一季占城稻收获时期再进行吧。”
“唉……主公,为什么您一定要建立这么一个工匠学堂呢。”刘巴有些不理解刘琮的坚持,在他看来刘琮若是组建一个教授四书五经的学堂他倒是还可以理解。
但是建立这么两个专门教学奇淫巧技和医术的学堂是让刘巴不能理解的。
士农工商,工匠的职业实在是太受歧视了。以刘巴为首的这些大汉官员很难理解为什么刘琮要大力重用这些毫无意义的工匠和郎中。
仅仅是为了以后打造攻城器械更加容易?
仅仅是为了多几个可以救人的医生?
这完全是舍本逐末啊!
只不过刘琮才懒得和他们解释,直接摆摆手拒绝回答。
“就这么办吧,拖两个月,等到粮草足够之后再继续起建学堂。”
“对了,赈济武陵也不要直接开粥棚,需要以工代赈,征召难民来建设学堂,招募平民的子弟作为工匠学堂的学生。”
“以后两个学堂所需的钱粮从武陵郡的税收抽取,这一项给我盯紧了,我不允许有任何人卡学堂都脖子!”
“还有在明年我需要在长沙武陵各地大力修建更加平整的管道……”
刘巴听着刘琮的一项项指令,心中很是古怪,他现在越来越看不懂眼前这个十六岁的主公了。
他到底是哪来的这么多见识和主意的?以前主公在襄阳好像并没有太多优秀业绩啊,怎么突然就好像开窍了一样呢。
“哦对了。”刘琮突然声音抬高,对刘巴最后说道,
“我打算在交州大规模养马,扩大交州马匹的规模,并且由散养改为官府统一养殖。”
“这一项很重要,对未来我的战略计划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刘巴心中猛然一凛,心中暗自记住这一点,然后表面上认真的答应道。
虽然他完全不明白刘琮为啥要大规模养殖交州的马匹。
难道他还想用南方马组建骑兵不成?就交州那个头还没他胸脯高的马匹有个屁用!
不过这个时候,一个亲兵走了进来,打断了两个人的对话。
“主公,华佗先生前来请辞。”
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报组织
“元化先生请辞?”刘琮顿时一愣,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被他遗忘在零陵将近两个月的华佗。
之前是在和华佗讨论招聘他的事情,然而因为军情紧急,刘琮急匆匆领兵前往长沙备战去了。然后华佗在零陵一时间找不到刘琮,但是不辞而去不是这个老者风格,所以他就只能暂时在零陵住下来等待刘琮回来。
现在刘琮好不容易回来了,华佗自然赶紧前来请辞了。
只是华佗这一手操作让刘琮有些着急了,他郎中学堂本身就需要一些有名的郎中来准备药方。如果华佗不打算加入的话,刘琮很难组织起一个完善的医疗体系。
于是刘琮派人去请华佗进来,同时开始思考怎么劝说华佗留下来。
华佗在亲兵带领下来到了刘琮身边,不过这一次刘琮发现华佗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多带了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小丫头,正替华佗拿着药箱。
“元化先生,听说您还是打算离开吗?”刘琮望着已经把行李打包好,似乎去意已决的华佗,有些无奈的问道。
“很抱歉州牧大人。”华佗轻轻朝刘琮行了一礼,有些歉意的说道,
“某还是更习惯于悬壶救世,在城外村落,有许多患病的病人需要某去医治……”
“可是元化先生,您自己一个人恐怕无法救太多人吧?”刘琮还是不死心,他并不是很理解东汉这个悬壶济世的乡野郎中到底图什么。
我每年可以给你足够的资源钱粮,给你配备人手来配合你研究药方,并且还可以大规模传授医术,这岂不比你每天挨个村落去医治人更有效率?
只可惜,刘琮的话并不能劝说华佗留下,这个老者去意已决,除非刘琮强行扣留他,不然根本留不住。
但是在剧本里给刘琮提过醒,如果强行扣押华佗根本无法让对方合作。这个老头看着慈眉善目,但是脾气倔的很。
“罢了,元化先生不打算留下某也不说什么了。”刘琮叹了口气,无奈的叫人进来,给华佗送上来一大包五铢钱。
虽然现在处于乱世,整个大汉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不过刘琮给的这些钱币还是有不小的购买力。
华佗婉言逍想要拒绝,不过被刘琮一句话堵住了,“元化先生,这个小家伙应该是你新带的徒弟吧?”
华佗迟疑了一下,轻轻点点头道,“半个月前我去城外采草药的时候遇到了华菱,因为其父母死在瘟疫里,正好我也缺一个传承我医术的后辈,所以我就将其待在身边了。”
“她是个哑女,不过还是很聪明的,平时也可以给我打打下手。”
“那你就更要拿着这些钱了。”刘琮认真的说道,
“带着徒弟可是需要更多的盘缠的,元化先生可不能让自己的徒弟还没长大继承医术就饿死吧?”
华佗迟疑了一下,看了看自己这个孙女辈的徒弟,最后也没拒绝。
接过刘琮赠送的盘缠之后,华佗突然解下自己的包裹,从中拿出了一本书籍塞到了刘琮的手上。
“州牧大人,非常感谢您对我能力的承认,而且您的郎中学堂也让老朽看到了救更多人的希望。”华佗满脸诚恳的说道,
“只可惜老朽生性散漫,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待太久,所以无法帮州牧大人的忙了。”
“这本书时我毕生所学,虽然尚未完稿不过也差不了多少了,今日老朽就将其赠予州牧大人了。”
刘琮低头一看,就看见了这本书上写着的“青囊书”三个大字!
“这怎么……”
“州牧大人无需推托。”华佗爽朗的笑了笑,
“虽然这记载着某毕生所作,不过基本上所有药方某都记得,所以赠予州牧大人也无妨。”
“希望州牧大人可以用此书的药方,在未来救更多人。”
华佗说完,深深的向刘琮行了一礼,其态度诚恳,让刘琮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实际上郎中学堂创建的初衷只是为了让他的士兵活下来,以便在以后杀更多的敌人。
只是在此刻,他似乎明白了华佗这样的东汉医者的坚持了。
医者仁心,他们不追求功名利禄,不在意个人得失,毕生所求也只不过是为了救更多人于死亡边缘。
这才是真正高尚的人啊!
最终,刘琮没有阻拦华佗,任由他带着自己的徒弟离开了零陵府。
虽然没有留下华佗,不过至少得到了青囊书,也算是没有亏本吧。
“将这本书派人誊抄一百份,准备作为郎中学堂的第二批教材。”刘琮小心翼翼的翻看了一下青囊书,看到里面详细的药方讲解,刘琮便放下心来,交给亲兵吩咐道。
华佗的事情告一段落了,不过刘琮的事还有一堆呢。他立刻派人去叫庞统过来,准备成立自己的情报部门。
前面说过的,刘琮的情报一般除了派斥候之外,就只能通过剧本来搞玄学了。
这就导致在非紧急状态之下,刘琮对自己的对手完全就是个瞎子,而他的敌人却可以通过情报组织随时获得他的信息。
这是刘琮不能接受的,他的金手指不是万能的,想称霸就不能处处依赖金手指,那样主角到底是他还是金手指呢?
所以刘琮决定尽快筹备组建情报组织,尽快发展起来让自己可以获取到江东,荆北乃至许都的情报。
而这个人选,刘琮挑来挑去,也就只有庞统了。
不过庞统自己有些小情绪。
“我堂堂一代儒生,荆北名士,你让我给你干这种脏活吗?”庞统有些不爽的看着刘琮道,一张丑脸显得更加吓人。
“这算什么脏活?”刘琮反驳道。
“侦查,暗杀,打听各种小道消息,几乎就是阴暗的代名词,这要是不算脏活,就没有脏话可言了。”庞统臭着脸,极其不满的说。
“这种脏活让我凤雏来干?这让我脸面往哪放?”
“你就说干不干吧?”刘琮皱起眉头,看着半天不表态的庞统,直截了当的说,
“这个职位可以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堪比曹操帐下的郭嘉了,若是你不干我可真给别人了。”
庞统沉默,思索了许久,似乎在判断利弊。
最后他妥协了。
罢了,脏活就脏活吧,还是仕途更重要。
“起个名字吧,我尽量给你筹备出来。”庞统无奈的叹息道。
“被你盯上,简直就是倒霉啊。”
刘琮并不在意庞统的抱怨,眯着眼睛思索了一下,然后轻声开口道。
“情报组织的名字就叫,”
“黑白棋!”
第一百一十八章 遇刺
刘琮给庞统的情报系统正式命名为黑白棋,收集情报的人员成为白棋,负责刺杀的杀手称为黑棋。
而各个情报网络都有一个执棋官,负责与下线的棋子单线联络。
不过这只是一个结构,到底如何操作还得庞统来负责。
安排好庞统去负责筹备黑白棋之后,刘琮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始了对自己计划的总概括。
从之前的战斗之中,刘琮发现自己并不是统兵的料,他充其量只能算得上一个比较平庸的将领罢了。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个军略方面是需要天赋的,如果缺乏天赋,无论读多少兵书都没用。
所以里都是骗人的,什么主角一穿越过来各种牛逼的装逼打脸,带着几十万军队出征和喝水一样轻松,这都是扯淡。
所以经过一年的自我认知之后,刘琮明白他要是再去碰兵略就是自讨苦吃了。
所以刘琮必须培养大量少壮武将,保证自己的军队军官不会出现断层。
为什么三国后期里蜀汉和东吴面对晋朝的攻伐显得很虚弱?
因为蜀汉和江东的少壮军官没跟上培养,中间出现了断层现象,而晋朝家大业大,很快就能补充起足够的高级军官。
所以刘琮这么一个以苟为主的主子,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军队出现这种情况。
那该怎么办?
自然是培养新的军官了。
在东汉时期,教文人好歹还有个私塾,但是武将就真的需要靠自己读兵书,然后带兵打仗一点点去磨经验了。
刘琮肯定不允许这样,他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在零陵准备组建讲武堂,也就是武将的学堂。
刘琮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这个时代最牛逼的几个枭雄最年轻的都已经三十多了,而刘琮把自己称霸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熬死这几个枭雄之后。
打个比方,刘琮现在就好像一个星耀玩家匹配到了百星王者局里。
他现在不着急跟他们打,刘琮需要的是发育,比如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国家动员能力和速度,慢慢发展。
等到赛季更新之后,他已经是最强王者,而向刘禅曹丕之流,就完全不是他的对手了。
所以在此,刘琮琢磨了许久在纸张上写下了他对军队的三大改革方向。
讲武堂
军谋府
府兵制
讲武堂,培养新军官和将领。
军谋府:
“唉……任重而道远啊。”刘琮叹息了一声。
“刘大人,夜深了先休息吧。”
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一声清脆悦耳的声音扰乱了刘琮的思绪。
“谁啊?”
一个穿着一身丝绸汉服的女孩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端着一盆水怯生生的站在门口。
“刘大人,我是今天服侍您的侍女。”
“嗯?不是应该高灵来吗?怎么换人了?”刘琮有些奇怪的抬起头,看向这个陌生的女孩询问道。
一直以来服侍他休息的都是高灵,甚至暖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