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

第171章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第171章

小说: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您的打算是?”黄皓也很会察言观色,他基本上明白陛下的想法了。他只是悄悄向刘禅询问道。

    “他们都这个态度了,难不成我还能反对?”刘禅轻轻摇摇头,无可奈何的开口道。

    “都主张投降,而且城内大部分兵马都在他们手上,难道我还有权力反对吗?”

    刘禅手上的确还有点兵力,也就是先帝刘备给他准备的三百御林军。只不过和城外万余汉军兵马比起来,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所以刘禅最后还是做出了决定。

    “既然诸爱卿已经做好了,那就这样吧。”

    “明日准备好降表,朕亲自出城投降。”

    刘禅最终做出了投降的决定,并在第二天手捧降表亲自出成都向沙摩柯投降。这也代表着这个自建兴元年,刘备亲手打造的蜀汉王朝正式宣告覆灭。

    山越汉军不费吹灰之力进入成都,并迅速控制了成都所有防务。

    值得一提的是,山越汉军发现西蜀国库非常空虚,穷的令人发指。即便是刘禅后宫调度也没多少财产。从户籍可以看出来,其总人口在册人数仅仅有八十多万,钱粮非常空虚。

    可以说,西蜀是完全流干了最后一滴血才停止了抵抗。也可以说是穷死的。

    刘禅等官员投降,沙摩柯负责安置他们。按照后方早已经准备好的命令,沙摩柯妥善看押所有投降官员,并要求刘禅命令各部蜀军投降。

    带着刘禅诏书的快马飞速向各个边关跑去。在短短几天时间,西蜀所有还在抵抗的官员,包括诸葛亮在内都知道西蜀已经灭亡了。

    丞相诸葛亮看到这一封诏书的时候,神情已经非常平静了。他澹澹的看完诏书所有内容之后,只是微微叹了口气。

    “罢了,天欲亡蜀,亮亦无力也!”

    诸葛亮轻轻摆摆手,随后从自己袖子之中找出了虎符。

    “廖将军,现在你就是全军统帅了,去听诏书投降吧。”诸葛亮看向

    “我未能完成先帝之嘱托,早已经无颜再在九泉之下见先帝了。”

    说完,诸葛亮突然以袖掩面,勐的起身撞向了旁边的墙壁!底下将领反应过来,却依然没拉住诸葛亮。

    只听一声沉闷的响声,这位西蜀武乡侯,蜀汉丞相诸葛亮身陨于此!

    “丞相!

    !”

    诸葛亮死节,为先帝刘备奉献了一切。而这个时候,整个蜀汉军队显示出了对朝廷最大的用户。

    南面马忠率领六千兵马死守,顶着数万汉军包围而反抗。即便是看到刘禅的诏书,马忠也并未投降。他下令撕书斩使,要誓死守卫国门。

    最终在数倍于己的汉军围攻下,马忠领兵尽数战死。

    东线,李严稍微明一点,只是把使者的鼻子割掉,然后率领兵马继续死守。最后弹尽粮绝之时,李严向西连磕头三次,随后纵身投河而死。

    老将严颜直接没让使者上关,乱箭驱逐。领着最后的一点士兵,毫无意义的向汉军发起反攻。

    无数蜀汉最后的忠臣为已经灭亡的朝廷而战。他们大多死的很没有意义,但且都很有气节。

    刘备即便已死十几年,他留下的部曲依然誓死效忠着这位蜀昭烈帝。

    最后蜀军六万多军队只有廖化最后带着三万兵马投降。而且投降之前还与汉军约法三章,如果办不到他宁愿领兵战死。

    邢道荣在看其也没提多少过分要求,只是要求不劫掠百姓,不伤害西蜀皇族,妥善安葬诸葛亮。这些要求即便是廖化不提邢道荣也会做,所以顺势答应了下来。

    八月,邢道荣率七万汉军进入成都,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随后就是押解着的七万多被扣押了数年的蜀军士兵回到了蜀地。虽然为了防止死灰复燃,这些俘虏暂时不能释放,不过当蜀地百姓知道他们被留在关外的家人还活着,对汉军的到来就没那么抵触了。

    最主要的是,楚汉啊不对,应该叫帝汉和蜀汉都自称大汉正统。所以对于蜀地的百姓来说,只不过是换个皇帝,影响并不大。

    兴汉九年,这一年刘琮最终完成了大一统。在消灭曹魏,西蜀之后,最终东汉末年分化成的三国得以统一。

    灭亡西蜀,战争胜利的消息很快被邓艾快马急报送到了武昌,为自己伟大的陛下报喜。

    “大捷!大捷!西蜀伪帝投降,我大汉天军攻下成都,益州光复!”

    这一则消息传到刘琮的手上,让刘琮开心的如同一个孩子一般。看着西蜀灭亡的捷报,刘琮眼睛里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光芒!

    “二十多年,我终于等到这一刻了。”刘琮嘴角上扬,兴奋的几乎不能自理。

    “大汉终于统一了!”



    第四百一十章 《中祖本纪》(完结)

    

这一刻刘琮可是等了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里刘琮用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处理政务和改革上,将大汉帝国从曾经的荆南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强入曹操,孙权,刘备,全都在他无数的计策之中倒下。最终他和他的武昌朝廷笑到了最后,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真不容易啊,为了这一刻,究竟多少士兵多少人为此战死啊。”刘琮不由感慨起来,这个时候无论多么优美的诗词都无法形容他的兴奋了。

    “对了,我的剧本现在应该也该改变了吧。”刘琮突然想到了自己这么久以来的坚持的最大梦想,现在应该是中祖了吧。

    伴随着刘琮的信念,刘琮右手上有一次浮现出了那一道熟悉又久违的金光!

    随着金光消散,一本极其精致且非常豪华的史书出现在刘琮的手上。

    在封面上,用金色楷体印着四个让刘琮兴奋的字体。

    中祖本纪

    陈寿着

    先帝出身山阳刘氏,鲁恭王刘余之后,其母乃襄阳蔡氏。先帝出生之时,天有异象,表常见有神龙盘旋与屋顶,甚惊异之。

    先帝自幼好学,年方五岁便能出口成章,为全荆州士子所惊愕。其性情温和而正直,仪表堂堂,乃一代才子。九岁之时,时常指北而誓,定要匡扶汉室。

    建安十三年,曹操引曹军南下,时士子多愿降之,先帝怒之“吾宁死于此地,不肯将汉室之地拱手相让。”遂引兵南撤。

    先帝自零陵起兵,一统荆南,北伐荆北,南征交州。西抵益州,东震江东,兵锋强横,无人能敌。

    先帝自建安十三年起家,至建安二十年,先帝先后收复了整个荆州,并吞并交州,威震江南!

    当是时,先帝与江东孙权为盟,约定共击曹操。先帝命邓艾为将,北伐宛城,皆破之,兵锋直指淮南。

    然先帝亦未忘与孙权之仇,甚恨之。然趁江东兵败合肥之际,抽兵东进,闪击江东。

    江东措手不及,江夏失陷,水军遭遇重创。

    后先帝以大局为重,乃退兵荆北以守卫荆北,因以错失进攻江东战机。

    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联合,约定共同瓜分荆州。先帝闻之,乃定计吞吴,破格提拔大量年轻将校,以吴武为将引兵破吴。

    建安二十年二月,孙权自尽,扬州六郡皆降,小将吴武自此名声大噪。

    后荆州人士以追风将军马岱,镇北将军邓艾,征东将军陆逊,扬威将军吴武四人称之为,“荆州四杰”!

    自此先帝声望大震,威震天下,智能之士皆为之所用,是以江南明主!

    建安二十五年九月,魏公曹操病逝邺城,其子曹丕阴谋篡汉。乃以党羽围住宫城,逼迫献帝退位。

    曹丕篡汉,谋杀献帝于司隶改国号为“魏”。先帝闻之,日夜哭之,自言有愧于陛下之恩。

    时江南祥瑞尽出,先吴郡有大龟浮水而吐传国玉玺,后有真龙现世于江陵,先帝之臣皆劝先帝以继位。

    先帝大怒,“二尔等与陷我于不义也?”抽身欲走。众臣不依不饶,硬要逼先帝继位。

    三请三辞,先帝无奈而从之,遂继位以续汉之大统。

    兴汉元年,先帝继位,大赦天下,国号“汉”。

    自兴汉年检,先帝引兵四面出击。北伐大破魏军于淮南,一举击溃魏军主力。

    将军魏延引兵穿插袭击,兵锋直逼临淄。伪帝曹丕猝不及防,于临淄被杀,曹魏大乱。

    自此魏军一溃千里,汉军大胜,一举夺取整个中原。后曹植于晋阳登基,方稳住战线,兵锋暂停。

    此战汉魏攻守交换,自此曹魏由盛转衰,史称“中原大捷”。

    自兴汉初年至九年,于先帝指挥,汉军兵锋四出。先后于关中覆灭蜀魏联军,夺取关中,在兖州大破魏军主力,全歼魏军。

    兴汉八年,汉灭魏,夺回河北,收其皇室,皆善待也。

    兴汉九年,汉灭蜀,夺回益州,西蜀伪帝刘禅投降,先帝善之。

    兴汉九年,帝汉一统,陛下领汉军光复前朝旧土,恢复昔日版图。

    先帝自称帝开始,日夜励精图治,内修政理,外压异族。先帝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百家争鸣,学大兴。开创考选制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开边,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

    帝汉在其统治时刻,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总人口恢复至三千万,国力大幅度提升。朝廷在其治理下机能激增,对地方控制力空前强化。史称“兴汉之治”!

    兴汉十年,先帝以开边为国策,以治国,以工兴国,以武强国。

    在强大的国力支撑下,汉军剑指四方,鲸吞天下。汉军在军部名将指挥下,西域诸国在兴汉十六年皆被覆灭。为了征服北部草原,汉军北伐征战,深入漠北,大破匈奴,蒙古,乌恒等游牧部落,逼迫各部落俯首臣服。

    在海权国策之下,大汉海军不断东进南下,开拓海外土地。兴汉十五年,东瀛皆臣服,兴汉十九年,汉南进入神洲。朝廷因难以管辖远距离领土,乃大封同族诸侯,以统治天下。

    至兴汉二十三年,帝汉人口抵达三千六百万,兵力强盛。在先帝不断努力之下,大汉国力强盛,史称“兴汉盛世”

    兴汉二十七年九月,先帝病逝于武昌,举国哀之。帝汉百姓,即河边采桑之女亦为先帝穿白衣吊丧。其之威望乃当世独一无二,庙号中祖!

    后记:自中祖之后,帝汉兵锋无双,四面出击。其后六帝承父之业,不断对外开拓,巅峰时期东至库页岛,北至永夜海,南抵神洲,西至安息,四海归降,万邦来朝,是以称帝汉!

    剧本到这里结束,刘琮轻轻的合上了剧本的那一刻,陪伴刘琮二十多年的剧本开始化作点点金光,悄无声息的消散了。

    刘琮轻轻闭上眼睛,脸色皆是心满意足。

    “我,刘琮,此生足以!”

    在此之时,太阳升上天中央,摧残的光芒照在了这一片土地上。就如这片土地上的帝国,都正将会成为世界之巅!



    完结感言

    

周山和老道士谈论法宝之事,旁边的赵墨和其他筑基修士都不由听的入神。

    原来结丹后的本命法宝在选择之上有这么大的学问,有的人若是追求攻击力,比如天松老道士那样,那么在防御上就比须下更大的功夫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若是选择防御则和其相反。

    当然除了这样的单一选择外,也有不少和周山一样,本命法宝攻击,防御和辅助,全部占了,不过这样虽然全面,但缺陷也比较多,因为全所以不精,比起那些专精一项的法宝明显的不足。

    不过,一般来说修仙者的本命法宝其实都会选择攻守兼备的,最多会偏向某一项,而对赵墨来说,他修炼的长庚剑决本命法宝只能是太白庚金剑,因为其上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法宝的炼制方式,也只有这太白庚金剑可以发挥出长庚剑决的真正威力。

    其实在修仙界,大部分的功法都会给出还几种本命法宝的炼制方式来供人选择,一般都是将进攻,防御和辅助都包含在内。

    对此赵墨也没有办法,因为长庚剑决的神通全部都需要太白庚金剑来配合,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思索一番后,赵墨在心中长叹一声,有得必有失吧,按照剑决上的记载,结丹以后长庚剑决的威力就会真正显露出来,到时横扫同阶如同喝水吃饭一般简单。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观察着出海的道路,不然出了意外的话不好跑路。

    于是飞舟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其他人都在闭目养神,静等到地点,赵墨却时不时的睁开眼睛打量一下四周,然后和自己曾经得到过的那份外星海的海图对比。

    如此过了大半天之后,赵墨他们在蓝舟的承载下,来到了一处小岛之上,此岛并不算大,但是上面的植被却是很茂盛,而且还不是孤岛,在其附近还有不少大小不一的岛屿,赵墨默默对比了一下海图,发现此地距离界限已经不算远了。

    飞舟带着众人来到了众多小岛的外围,这时的周山长老变得更加谨慎起来,这附近已经靠近界限,所以经常会有六七级的妖兽出没,要是一不小心被发现了就遭了,不说这一船上的筑基修士剩下不了几个,单单此次任务失败,就有得他受的,就算他是结丹期修士,那些殿中的大人物若是不高兴,他肯定要倒霉。

    所以此时的周山将右手的小幡举起,放在面前,蓝白色的小幡开始悬浮在其面前,同时其口中开始念咒,双手不断的掐诀结印,蓝白色的法决源源不断的向小幡上打去。

    那小幡经他这样御使,幡面上的白雾开始变薄然后又变厚如此反复三次之后,众人周围的白雾变得浓郁起来,这一次船上的修士都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只有赵墨眼中紫光闪动,可以勉强看清方向。

    过了不知多久,云雾中突然传来周山的声音:“都将自己的飞行法器放出来,马上就要到地方了。”

    赵墨闻言将空灵舟放在脚下拖起自己,等到所有人都可以看见外面情况时,他们出现在一处山崖的侧面。此时的众人脚下都踩着各式各样的法器,有和赵墨一样的飞舟,有飞剑,有的是一方手帕,全部精光闪烁,不是凡品。

    此时的众人还是被一团白云包裹着,从外看去丝毫人影都看不见,就算是神识扫过也发现不了众人,众人都不禁有些感叹,这法宝的神奇。

    这时前方的周山脚踩一把蓝色的飞剑,右手上的小幡面上不时有白云流转,此时的他左手一翻,一张传音符出现在手里,低声说了几句后,随手一抛,传音符化为一道红光没入前方的山石之中,激起空中片片涟漪。

    赵墨这时才发现,原来这里还设有一道隐秘的阵法。

    在传音符发出一盏茶的时间后,众人面前的山崖渐渐变的透明起来,已经可以看到里面的山洞,这时周山开口说道:”天松道友,阵法已经打开,你先请,我带他们进去。“

    “哈哈,那老道就不客气了。”天松老道士说完之后便御使着飞舟飞过阵法,又是在空中溅起阵阵涟漪。“

    “好了,接下来你们先过,我给你们遮掩。”见天松老道士进去后,周山对着众人说道。

    众人自然不会违背他的意思,于是纷纷御使法器穿过阵法进入其中。

    赵墨穿过阵法后发现,自己此时正处于一座山洞之中,在深处有点点的星芒在闪动,似乎是月光石在闪烁。

    等到众人在山洞门口站定后,那位周山长老也穿过阵法飞了进来,小幡上的云雾和阵法只见形成了一道白色的飘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