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到了,看样子他们所说的没有诈。”童平点点头,他立刻挥了挥手下令到,
“将士们随我冲锋!”
其身后一万多楚军同时举起了火把,一齐跟随童平朝着长安冲锋。
“糟糕!马玩你算计我!!”钟会看到西门大火燃起,就确定自己被耍了。
这个马玩,根本不是曹魏忠臣,他从始至终就是个叛徒!
第三百五十四章 治国之才?
大火起,等候多时的楚军从长安西门杀进了城内。而钟会被杨秋纠缠住,没有及时调集兵马镇压马玩,导致了城门沦陷。
“将士们,冲进去!”童平统率着楚军杀奔入城内,与马玩的部曲迅速接触。
为了方便辨认,马玩让士卒全都在手臂上绑上一个白条借以区分。
“该死,楚军入城了!”钟会脸色剧变,他立即准备回到城墙上调集重兵前来抵挡。但是杨秋不依不饶,即便看到楚军来袭也非得咬住钟会的部曲不让他走。
“钟会休走,今日我和你只有一个能活下去的!”杨秋披挂于阵前,带着其部曲与钟会的兵马厮杀成一团。
“真烦人!”钟会终于被惹烦了,他之前不敢杀杨秋不代表现在不敢。楚军都已经进城了,他可没时间和杨秋在这里扯皮。
于是钟会当即张弓搭箭,在乱军之中瞄准了杨秋的胸口就是一箭。箭矢非常精准的正中杨秋的胸口,让本身就伤的不轻的杨秋一下子栽倒在地上。
“父亲!”
“父亲!”
“钟会小儿,拿命来!”
杨秋的几个儿子一下子乱成了一团,钟会趁机抽身而退。
他带着亲兵跑到城墙上时,城外的二十万楚军已经发起进攻了。无数楚军在将校率领下大举对长安发起进攻。
而城内的关中军在马玩的设计下,几个军阀的部曲都知道了他们的领袖被钟会暗杀了。十万关中军在长安一下子乱了起来,开始自相攻伐。
这十万关中军里面,只有两万是钟会的嫡系部曲。想以这两万兵马抵御二十万楚军的进攻根本不可能。钟会还没把兵马聚拢起来,东门也燃起大火,两路楚军杀入城内。
不过一个时辰,长安街道已经是一片火海,楚军的蓝色旗帜已经飘扬在长安城墙上了。
“完了,长安守不住了。”钟会看到这一副乱象,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楚军本身就比他们人多,结果关中军自己还乱了起来,这下更打不了了。
“将军,我们快撤吧,再不撤我们怕是要被楚军包围了。”钟会的副将来到钟会面前,惊慌的向钟会道。
现在楚军进城了,从东西两个方向进攻。而钟会的兵马依然还在南门,一旦楚军合围,钟会就彻底逃不掉了。
钟会也清楚这一点,但是看着长安一点点被楚军攻占,钟会就心疼的不行。
“该死的楚人,早晚我会打回来的!”钟会万分不肯,但最后理智还是占据了上风。他发布了撤退的命令,率领着两万魏军向北突围。
因为童平非常谨慎,即便是攻入长安也缓步前进。这让钟会有了突围的可能,其趁着夜色率领兵马逃到了长安北门,打开城门而逃。
钟会逃了,几个军阀除马玩之外全都死了,长安已经无人抵抗了。
天亮时分,楚军大部队夺取了所有城门,彻底控制了长安。
“陛下,我们已经彻底控制了长安,除关中守将钟会率部逃亡之外,其余大部都被俘虏。”前线送回来的战报递交给了刘琮,看到楚军的旗帜插在了长安城上,刘琮就心情舒畅。
“看样子那个马玩是真心投降啊,真没想到在关中这里依然有心向大汉的人。”刘琮微微送了一口气,舒畅的笑道。
“陛下,马玩表示他希望向您推荐一个有丞相之才的人。”童平回来见到刘琮之后,拱手向刘琮汇报道,
“不过他说此人身份特殊,所以他希望以自己现在所有的功劳来请求陛下赦免这个贤才。”
“什么贤才?”刘琮一下子来了兴趣,他现在依稀记得曾经剧本上有提到过关中有奇才投奔,后来成为了他的丞相。
只不过看完剧本之后刘琮调头打淮南去了,没有对关中下手。于是这个奇才也因此没出现,丞相就被刘琮给了庞统。
当时他记得,好像就是马玩率部投奔,把一个奇才送上门的。
难道就是他?
“朕从来都是看能力而不是身份,只要他能有足够的忠诚,朕可以赦免他一切过失。”刘琮摆摆手,很大方的说道。
听到刘琮的话之后,童平沉默了一下拱手补充道,“马玩说此人乃昔日董卓麾下谋士李儒的儿子李善。”
“而且在二十多年前长安动乱时,他娶了董卓的孙女董白。而马玩也是心念昔日董卓之旧恩,一直保住着他们。”
“而且据马玩所述,这一次所有计策全出自李善之手。”
童平的一翻话让刘琮一愣,
“董卓竟然还有后人,真是离谱啊。”
董卓,就是他一手摧毁了昔日东汉朝廷的威严。他进入洛阳屠杀了大量的权贵士族,以兵威震慑天下,结果最后被士族反杀。
虽然他失败了,但是刘琮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
这位枭雄还有后人是刘琮属实没想到的。
“将哪位李善请过来吧,我也想看看到底是哪位人才可以吧钟会耍的团团转。”刘琮轻轻向童平示意,将李善请进来。
很快童平就带着一个长相平凡的中年男子来到了刘琮面前。不过这个男子让刘琮总感觉有些熟悉,但又是那么陌生。
好吧,曾经只是一面之缘,现在更是过了将近十年了,刘琮很难记住这个男子的长相。
不过李善依然记得刘琮,他拱手向刘琮行礼,恭恭敬敬的说道,
“陛下,又见面了,不知现今地税法用的可好?”
这一句话让刘琮猛然脑海一闪,终于想起这个人是谁了。
“原来是你,当初跟我不辞而别的那个书生。”刘琮一下子反应过来,想起眼前这个熟人了。
真没想到,当初那个不辞而别的年轻书生竟然是李儒的后人,董卓的孙女婿。
“要是你不离开,现在恐怕你都是朕的丞相了。没想到你当天就离开了荆州,朕都找不到你了。”
“没办法,陛下,臣终究是国贼的后人。”李善轻轻摇摇头,自嘲的说道。
“得了吧,在朕眼里从来没有什么国贼,不管是你还是李儒董卓,朕都尊敬他们。”刘琮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董卓的敬佩,即便这两个人是扰乱大汉的元凶。
以前的大汉又不是我刘琮的大汉,刘琮才不在意他们的死活呢。
要不是董卓扰乱天下,刘琮也没机会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
第三百五十五章 寒门与士族只能有一个掌权
刘琮温和的态度让李善微微松了一口气,虽然他已经做了必死的准备,但能活着谁也不想去死。
这位名声不大好的皇帝看样子并不在意名声什么的。
李善是李儒的四子,长安事变的时候他才十二岁。因为王允搜捕李儒,为了自家血脉着想,李儒把自己的四子藏了起来。
直到董卓的旧部反攻长安之后,李善才得以趁乱逃亡。然后跟一样,这位小公子在逃亡路上碰到了自己的表妹董白。
董卓最终是士族所杀,所以李善对士族好感很差。而李儒本身也并非大士族阶级,所以李善从长安出逃之后一直打着报复士族的想法。
所以他得知荆州有一位诸侯对士族毫无好感,大力启用寒门的时候,他立刻跑到荆州想看看是哪位英雄。机缘巧合下给刘琮提供了比较先进的地税法。
剧本里面那个时空,刘琮进攻武关致使曹魏大力调动关中军守备。而马玩也趁机领兵叛逃到楚汉,于是给了刘琮任命他为丞相的机会。
不过后来刘琮看完剧本调头跑去淮南了,也就错过了一个人才的机会。
就这样,刘琮和这位丞相之才的中年士聊了一番,就明白自己错过了多大的一个宝藏。
这完全就是一个为士族量身定做的敌人。他对士族非常了解,也明白他们的弱点在哪里,对于阶层的判断很准确。
刘琮与其聊了一会,立刻将一群将军连同马谡等随军官员全部赶出去,和李善畅聊起来。
“陛下,现阶段您朝堂上的矛盾尚不尖锐,还能维持平衡。”李善在刘琮面前坐稳之后,直接开门见山的向刘琮道,
“寒门与士族之间只能存在一方,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
“现在陛下正处于对外扩张时期,国内的矛盾尚不严重。但是再过百年,恐怕士族与寒门的矛盾可以摧毁整个帝国。”
李善的话让刘琮一下子皱起了眉头,对于李善的话语表示不认同了。
士族为何不能和寒门并存?他可是想尽办法才维持住了现阶段的士族寒门的平衡啊。
而且这样的平衡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为彼此都有竞争对手,所以士族和寒门对他这个皇帝有一种竞争般的讨好。
这搁以前和以后都是不可能存在的,无论是寒门还是士族,一家独大之后都不会像现在这样讨好朝廷的。
不过李善现在说这个局势不可能长久维持?这是什么意思。
李善很快对此做出了解释。
“陛下,士族和寒门,其地位的维持就不一样,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李善神情极其认真的向刘琮解释道,
“他们双方的性质从本身就不一样。这并不是简单的大地主和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士族阶级大多起源于大汉以前的战国时代。他们都是昔日战国时期的贵族和许多前朝的开国功臣的后代。”
“他们不仅持有大量的土地,而且普通的农民更是类似于奴隶的存在。在这些士族的地盘上,农民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每一个士族的地界就类似国中之国。”
“而寒门并没有这个能力,其所持有的只有土地。农民大多只是为了耕种而租用寒门的土地。”
“而且因为这些寒门都是后来兴起的,他们所掌控的人力非常稀少。他们希望获得足够的权力压制甚至消灭士族,让士族掌控的人力可以分散。”
“而士族恰恰相反,他们通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希望永远把控权力,把寒门彻底提出朝廷。”
“现在朝廷国力正处于上升期间,矛盾尚不尖锐,但很难说未来会成为什么样子。”
现阶段的士族阶级并不算是地主,总的来说他们更像西方的贵族。封建小地主和其在权力方面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这需要君主有巨大的威严。
如果处理不好,那朝堂爆发战争都是可能的。
最直观的就是历史上唐朝中期,代表寒门和士族的最终权力对决牛李党争,一度把朝廷彻底搞分裂。
所以李善的一番话意思很明确,不要尝试士族寒门彼此调和,最终还是需要全面重用寒门。
不过对此刘琮却表示很麻烦,他沉默了一下说道,
“但是相较于士族,寒门的能力无论是眼界还是教育水平都不足以支撑起朝廷所需,士族现在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分子啊。”
刘琮一开始也想全面重用士族,但后来他发现这些寒门子弟在基层还好,来到朝堂至上就出现问题了。寒门其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会给大汉带来顽固保守,非常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更何况他们的教育水平真的很糟糕,现在的三省六部大部分官职依然需要士族来负责。
“无妨,陛下现在的政策已经很有利寒门生存了。未来陛下可可以鼓励士族的庶出子弟开办私塾,想办法从士族手上将教育这一块开放。”对此李善似乎早有准备,他拱手向刘琮道,
“陛下可开放国子监的名额限制,每十个学生之中必须有一个出身寒门,从而逐步打破士族的教育垄断。”
“陛下只需要在未来一直为寒门站台,稳定朝堂局势,慢慢改造寒门即可。”
“至于眼界陛下不是已经有准备了吗?”
李善拱手道,他对这一系列处理方式早已经熟记于心。这些年在关中和并州一带他也考察了很长时间,他认为如果士族不彻底拔除,早晚会出问题。
至于寒门掌权眼界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让士族固化阶级,恐怕未来皇室依然要被士族摆布了。
李善的出现最后给刘琮对朝堂上的一切改革做出了结论。他的一番言论让刘琮沉思良久,迅速改变了主意。
谁也不知道刘琮和这位国贼的后人聊了多久。一直到晚上两人才从屋内出来,然后刘琮立刻宣布将李善安插进尚书省。
从白身到尚书郎,基本上是一步登天!
第三百五十六章 奔袭街亭
长安丢失之后迅速产生了连锁反应。首先马玩在咸阳的部曲看到长安火起,立刻发起了兵变响应。
钟会驻扎在黄河北岸的魏军猝不及防,被马玩的兵马迅速迅速击溃。钟会率领残部逃出长安,听闻咸阳魏军叛乱,只能马不停蹄的向东逃亡。
钟会一路逃到上郡附近,才碰到了姗姗来迟的朝廷援军。看到五万多朝廷援军刚刚渡过黄河,钟会就感到心累。
“你们来迟了,现在已经没人能挡得住楚军夺取关中了。”钟会叹了口气,对援军无可奈何的说道,
“长安沦陷了,连黄河渡口都丢失了。接下来楚军将会势如破竹,从现在开始关中我们已经丢了。”
“钟将军,很抱歉我们来晚了。”援军将领毌丘俭看到钟会这一脸疲惫,铠甲都破损严重就明白自己的问题。他很苦涩的走到钟会面前向其道歉。
事实上这件事最大的锅还是河北士族不合作。
五万多援军虽然招募起来了,但是因为朝廷国库没钱,还得靠河北士族接济。而河北士族对此磨磨唧唧,非常不乐意掏钱,导致后勤迟迟无法完善。
等到所有后勤完善之后毌丘俭就日夜兼程而来,但是依旧还是晚了一步。
“现在说什么都迟了,楚军已经打到咸阳了。”钟会苦笑着,疲惫的摆摆手,
“我们需要尽快驰援凉州了,如果连凉州都丢了,恐怕我们就彻底无法与楚人对抗了。”
凉州和关中是曹魏三大马场之一。大魏现在已经把关中丢失,同时失去的该有关中七十万人口和六万兵马。
如果凉州丢失,曹魏将彻底与西域断绝联系,到时候西域联军很有可能崩溃。
最主要的是,一旦楚人攻占此地,楚军一直以来缺马的短板将会得到补全。倒那个时候,强横的楚军将如同出笼的猛虎一般无人能挡。
这个道理钟会懂,毌丘俭也懂。
“钟将军不必担心,陛下早就下诏让雍凉都督曹真撤到凉州固守了。而陇西还有西蜀的兵马阻拦,楚军一时间打不到凉州的。”毌丘俭拱拱手,劝慰钟会道。
现阶段陇西尚在蜀汉手上,而上郡依旧在魏军控制之中。楚军想进攻凉州,只有两条道路可走。
要不北上从安定郡进攻凉州,要么西进奔袭街亭,夺取陇西之后再进攻西凉。
钟会等人自然是优先退往安定郡附近据守了,至于陇西
愿老天爷保佑他们。
楚军夺取长安之后并没有立刻进攻,而且分派兵马安抚关中各地。因为这些年来曹魏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