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

第138章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第138章

小说: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过几天,礼部就招齐了第一批法家教授,治安学堂迅速开创了。

    自此大汉的教育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原本只能称为家学的很多知识,被刘琮通过各种方式开始普及。原本封建王朝单一的儒家学说迅速分化,教育一行业开始蓬勃发展。

    不过这些总体来说,都是为了稳固后方,来给大汉对外开拓提供便利。

    在整顿礼部的同时,刘琮开始整顿军队。上一次南昌有军官叛乱,差一点让他被炸死。

    为了防备这一点,刘琮把军制修改,削弱部分都尉的权力。毕竟不能让一个营内的都尉权力太高,这样一旦都尉叛乱,整个军队短时间都会被裹挟。

    在整改军队的时候,三十多万楚军全都动起来。驻扎在荆南交州的楚军被调出来了七八万进驻江南,以军管的形式控制扬州南部的县城。

    扬州内部问题还不少,忠诚的臣子里面掺杂着很多杂鱼。因为刘琮忙于北伐打垮曹魏,一直没有整顿这件事。

    现在西蜀已经元气大伤,曹魏半死不活。再也没有外力可以威胁刘琮了,于是刘琮也愈发放开了。

    最主要的是,之前那些桀骜不驯的士族,死的死,跑的跑。剩下的这些上层士族权力被大幅度削减,已经躺平了。

    刘琮不管做什么,只要影响不到他们,那就不会插手了。

    所以现在刘琮想肃清中层的部分叛乱士族,他们屁都不敢放。

    一切阻力都扫清了,对扬州的军管搜查也开始了。

    不过南方虽然动了不少兵力,但并不是重点。这些士族大多被削弱了力量,充其量就是涂了漆的猴子,没啥战斗力。

    真正让刘琮关注的,还是徐州,豫州和兖州的事情。

    因为曹丕的废物,曹魏一溃千里,汉军轻松夺取了整整三个州的地盘。

    但是仅仅拿下来还不行,刘琮需要派遣官员对这里进行管理。如果不能把这里改造,变成对大汉有用的地区,那这一次胜利就毫无意义。

    但是这三地是曹魏起家的地方,北方士族在这里的势力根深蒂固。他们在各地拥有着海量的田产,且在各地的百姓哪里有巨大的影响力。

    那些后世里什么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就云集响应的事情不能说发生不了,只能说非常难。

    士族的威严在地方黔首心中根深蒂固,朝廷即便是派人来到这里告诉他们将会打击士族,但是他们根本不信。有时候处于对士族的敬畏,黔首甚至会拥护士族来抗衡朝廷。

    尤其是,北方三州的曹魏余孽可不光是那些士族。地方的地主豪强也是曹魏的残党,他们也受到了曹魏的扶持,对南方政权没有多少好感。

    所以刘琮在北方三州推行地税法和改革非常困难,阻力比之前的所有时候都大。很多刘琮派到北方的官员,甚至遭到暗杀和神秘消失。

    整整三个州,在收复了都将近半年时间,大汉依然没能完全控制。在地方上,大部分地盘依然牢牢的把控在士族手上。

    他们的想法就是逼迫刘琮就范,在北方三州实行有利于他们的政策。至少这种把士族根基给刨开的行为,他们绝对不允许。

    理论上,一个皇帝想要最快最省事的解决问题,那就向士族妥协。毕竟即便是妥协,刘琮也可以获得那些自由民的税收。而继续在这里和士族对峙,他短时间根本稳定不住北方。

    但是刘琮向来就不是一个喜欢走捷径的人,或者说他不是一个喜欢让步的人。可能是一开始为了活路而耻辱让步过,刘琮对于退让非常不屑。

    现在有足够的实力对付自己的敌人之后,刘琮就再也不肯让步了。

    在仔细研究多次之后,刘琮确认北方这情况,和平解决已经是不可能了。地主不可能放弃他们的利益来主动缴税,而他们不合作大汉也难以完全控制。

    害,不就是不合作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在这一个地方势力根深蒂固,那我杀了你全家不就行了吗?

    人是所有矛盾的根源,只要人死了,啥问题都解决了。

    兴汉四年五月,刘琮发布诏书,向驻扎在北方的楚军发出了指令。

    清除所有不合作不妥协的敌人,不管他们势力如何!

    不用管对方是被鼓动起来的平民,还是有权有势的士族。只要他们不和朝廷合作,那就把他们全部杀死。

    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题外话------

    今晚不睡觉了,等大的



    第三百三十七章 杨修访蜀

    

彭城的居民们这一日一大早起来,就发现城内变化有点大。

    街道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了无数士兵巡逻站岗。而有黔首想要出去的时候,立刻被士兵拦截。

    “现在彭城进行军管,任何人都不允许出来!”一个士兵横着刀拦在了几个想外出的市民面前,语气冷淡的说,

    “任何想强闯者,皆格杀勿论!”

    他们都是直接从兖州前线退下来的老兵,对命令执行力很高。而且他们大多都是江南人,也不至于出现碰到乡亲不敢下手。

    他们浑身散发的杀气几乎凝为实质,几个平民顿时被吓住不敢动了。

    不过好在这些士兵恪守责任,并没有为难这些平民。士兵们只是把平民拦在屋里不让出来。

    而在军管戒严的同时,士兵们开始对彭城的几个世家大族进行清剿。

    这些北方世家虽然听说了刘琮常常屠杀士族。不过他们并不认为刘琮想敢对他们动手,所以一直没有什么反应。

    直到楚军前线部队杀进城内,迅速把他们的府邸包围起来之后,他们才发觉不对。

    但是以他们零星的家丁肯定不是在前线拼杀的楚军士卒的对手。仅仅一炷香的时间,世家零星的抵抗就被推平了。

    满门抄斩,抄家!

    当士兵们打开世家的仓库时,被里面丰富的库存给震惊了。

    南方各个士族已经够强了,但是和中原士族比起来,那就是个弟弟。

    虽然北方战乱频繁,但并没有太影响到这些地头蛇。甚至他们依靠着各处投资发战争财,库存反而更多了。

    如此庞大的库存让楚军士兵们不敢怠慢,他们立刻把这些财富搬出来,然后装车封存。中间会有不少人去中饱私囊,不过影响不是很大。

    彭城的士族被满门抄斩之后,负责领队的邢道荣依照命令把周围的一些地主豪强叫过来,跟他们开会。

    本身这些小地主就比较胆小,不怎么敢和朝廷对抗。之前是那些大士族拉拢他们,他们才有点胆量。当邢道荣把他们叫到彭城,看到之前高高在上的士族姥爷被吊死在屋梁上,满城都是楚军将士的时候,他们立刻就跪了。

    “各位都看到了吧?彭城曹家拒绝执行朝廷的命令,且在彭城欺凌百姓,肆意滥用权力,甚至通敌叛国其已经被我们汉军拿下,叛乱也被粉碎了。”邢道荣一手拿着写着台词的竹简,冷冰冰的念了一遍稿子,然后看向底下一片吓的脸色苍白的地主,冷淡的问道,

    “各位认为,我们做的对吗?”

    邢道荣杀气腾腾的话语吓的一众小地主瑟瑟发抖。寒门不同于士族,他们立场很不坚定,稍微一恐吓就怂了。

    反倒是那些士族,他们有时候为了利益真敢死刚。

    把那些固执的士族解决掉,吓住小地主,剩下的就好办了。朝廷没收掉士族的土地,组织难民开荒。

    这些都让许多原本士族地主的利益夺走归朝廷了。小地主不是很乐意,但是在军威面前,他们也只能服从。

    而整个徐州和豫州,都是彭城这个样子。刘琮一口气调动了十万楚军在中原,强势镇压反对的士族。

    这一次抄家行动范围很广,时间也很久。在豫州和徐州有五百多个大世家永远的从大汉消失了。

    抄家屠杀过后,朝廷才继续从南边调派官员过来。而刘琮也不是完全逼死北方的士族,他留下了那些听话的士族,把蛋糕分给了他们一部分。

    中途也出现了部分岔子,比如在豫州,有部分士族提前造反,裹挟大量的黔首叛乱。他们借助着自己在地方的影响力,征召他们控制下的农民,拿着武器反抗。

    不要过于奢求黔首的主观能动性,下意识认为只有政策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一定支持。普通黔首根本不清楚朝廷的政策,再加上清楚了也不信。他们更愿意相信统治自己多年的士族的话,被拉着走上反抗朝廷的战场。

    还好范围不大,刘琮立即把裴柒调过去,带着三万大军镇压了叛乱。

    所以总的来说,中原地区虽然被楚汉收复,但依然呈现出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状态。

    “杨大人,请下车。”

    一个衣着华丽的男子在侍从服侍下走下了马车。

    “不得不说这楚人的马车坐着的确舒服,即便是走了崎岖的蜀道都没有多少颠簸。”

    此人便是杨修,曹植麾下的大谋士,而这一次他是带着曹魏出使蜀汉的任务来到了成都。

    楚军在兴汉三年势如破竹的进攻把蜀魏都吓坏了。

    原本诸葛亮认为,曹魏肯定打不赢。但是其兵力也不弱,最终楚军会和魏军僵持,打成一场消耗战。

    到那个时候,西蜀的机会就来了,左右逢源取得最大化利益。

    结果曹魏给诸葛亮开了一个大眼,原来还能溃败成这个样。

    蜀军甚至没反应过来,曹魏就已经崩溃了。曹魏一溃千里,直接把整个中原丢了个一干二净。

    没想法,诸葛亮只能修改对外策略,开始完全向曹魏靠拢了。现在曹魏实力衰弱,楚汉如日中天,已经不是左右逢源的时候了。

    好在楚汉没有继续进攻,而是在兖州停下了脚步

    这个结果让蜀魏两国都松看一口气,至少他们还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不过曹植和诸葛亮也不敢太过放松,毕竟这些年刘琮搞事情能力太强了。在他身上,发生啥都不离奇,甚至诸葛亮都担心他会找到那个捷径偷袭蜀中。

    所以蜀魏这两家,为了不被楚汉吞并,已经开始结盟了。

    建兴二年,兴汉四年,曹植派遣了自己的臣子杨修访问成都。杨修坐着马车一路从晋阳来到了成都,前来拜见蜀汉丞相诸葛亮。

    “杨国使,这里就是我们大汉的丞相府了,容某去禀报一声。”

    负责引领杨修的侍卫拱拱手,然后走进丞相府汇报。

    很快侍卫又走了出来,向杨修道。

    “国使大人,丞相有请。”



    第三百三十八章 反楚同盟

    

杨修在侍卫的引领下,缓步走进了诸葛亮的丞相府。

    诸葛亮的丞相府不算繁华,算是在士族里面比较朴素的那种。杨修来到丞相府正殿的时候,刚好看到诸葛亮穿着一身朴素的服饰在处理公务。

    虽然蜀汉生产奢侈品蜀锦,不过诸葛亮提倡借鉴,更是带头穿起麻衣来。大部分蜀锦都被蜀汉卖到楚汉和曹魏了。

    杨修跟着侍卫走进丞相府,来到了诸葛亮的面前。

    “杨使者,请坐!”诸葛亮站起身迎接,给予其足够的礼遇。两人相互恭维一番之后,落座开始讨论正事。

    “诸葛丞相,今南楚逐渐坐大,大有鲸吞世天下之势。我大魏与大汉唇亡齿寒,也应该共同结盟,反抗楚人才是。”杨修拱手向诸葛亮道。

    诸葛亮对此也表示赞同,他温和的笑道,

    “亮正有此意。武昌刘琮自封伪帝,破坏礼法,屠戮太甚。亮望其不似人君,若被此人统治天下,则世间平民皆生灵涂炭了。”

    “亮断然不能让此事发生,而大魏亦需要抗衡楚人,我们更应该联合一致,共同抗衡楚人的攻势。”

    “那便是”杨修笑了笑,不过两人谈论了一番之后,杨修却突然开口说道,

    “不过诸葛丞相,某听闻听闻大汉的镇国将军关云长屯兵两万于陇西,引起我大魏朝廷部分人的误会。我两国既然都结盟,也不便在彼此边境大量屯兵吧?”

    “不如请关将军进驻汉中,进而威胁楚之上庸。这样一来某既可以在朝堂上让那些人闭嘴,我们的联盟也会更加牢靠,这岂不是双赢?”

    “那德祖不如先让驻守在雍州的曹真将军退到武关,威胁楚人的侧翼?”诸葛亮带着微笑,不急不缓的问道。

    杨修一下子就闭上嘴了,然后绝口不再提这件事了。

    两人也都是各怀鬼胎,不可能完全信任对方。尤其是之前刘琮已经向他们展示了背刺的好处,鬼知道对方会不会心动背刺自己。

    撇开这件事不谈,两人的谈论还是很顺畅的。诸葛亮和杨修就防范楚军进攻的这件事进行了深刻的讨论。

    这期间,讨论军事方面,诸葛亮就滔滔不绝,提出的各种方案都非常高明。诸葛亮的才华让骄傲的杨修都不由惊叹,

    “孔明,您真乃济世之才也。若是我大魏高祖昔日可得您的辅佐,统一天下不成问题。”

    杨修说的是曹操,在他看来,要是诸葛亮当时跟的是曹操,他们大魏早就统一,那还有这么多事。

    诸葛亮对此不做表示,他并不喜欢曹操,更何况现在他已经是蜀汉丞相了,多说无益。

    “虽然汉魏两国共同对抗楚军,但是我们毕竟只是同盟,而楚军非常擅长运动战,紧靠我们两家可能很难顶住。”诸葛亮说完联合防范的方案之后,突然话锋一转说道。

    诸葛亮的话让杨修愣了一下,他有些不能理解,

    “孔明你是不是太过小心了,汉有兵十余万,魏亦有二十多万大军。我们两国联合已有四十万兵马,何惧之有?”

    诸葛亮嘴角一抽,立刻明白杨修不懂军事。

    “那为何昔日有四十万大军的曹魏还能打不过只有二十万的楚军?”诸葛亮委婉的提醒了一句,

    “楚军战力非常强,且名将如云,我们现阶段的兵力只能勉强防守罢了。”

    诸葛亮的话让杨修有些失望,他不免无奈的说道,

    “那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一下子坐直身子,眼光非常严肃的看向杨修,一字一顿的说,

    “那就把更多的人,拉到反楚同盟来!”

    “一个不行就两个,两个不行就三个!把整个大汉所有的势力全都拉入反楚同盟之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绞杀伪楚!”

    诸葛亮在仔细对比了敌我双方实力之后,绝望的发现,以蜀魏两国的实力,已经对楚汉构不成威胁了。

    楚汉现阶段占据半壁江山,而且兵强马壮,国力强盛。从他安插在楚汉户部的细作汇报来看,刘琮朝廷财政收入是蜀魏加在一起的两倍多。

    如此强大的国力,靠蜀魏两国的军队已经不足以抗衡了。为了生存下去,诸葛亮必须把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拉拢过来。

    “辽东公孙度,其手上有兵力四万多,实力不俗。你们大魏可想办法将其拉拢过来,共同抗楚。”

    诸葛亮指着地图上辽东的位置,向杨修道,

    “并州北部已经臣服的匈奴王庭和匈奴三王部也有大量兵力。可向其征召兵力,进而扩大骑兵的数量。”

    “尤其是西域诸国,可命令西域都护府征召西域的兵力前来支援”

    “甚至连江南地区都百越人和山越人,臣服楚汉的士族,也是可以拉拢的对象。只要可以给楚人添麻烦,就全都拉拢过来!”

    诸葛亮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