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不介意牺牲一个儿子。
然而刘巴不一样,他就刘玄这一个儿子,也是刘家唯一的嫡系子孙,死了可真就没了。
他可没那么多儿子可以卖。
“州牧大人,老朽只有这一子,今老朽亦年迈,尚需此子为妙某养老,还请刘州牧可放老朽儿子自由。”刘巴压着心中的火气,小心的问道。
“刘老先生此言差矣。”刘琮一脸大义凛然的对刘巴说道,
“今天下大乱,朝堂之上朽木为官,狼心狗肺之辈蜂拥而出,前有曹贼挟天子以乱天下,现亦有诸侯不尊朝堂号令,有志之士更应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要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曹贼终不还的决心。”
“今刘玄公子已有破贼决心,愿与某一同匡扶汉室,刘巴老先生岂能夺人所爱呢……”
刘巴差一点一口老血喷上来,刘琮嘴巴可真够毒的,自己跟他讲孝悌他跟你讲大义,一套歪理差一点把刘巴都绕进去了。
但是偏偏刘巴还一点办法都没有,他自然可以强逼他儿子回来,但是这样基本上他的儿子仕途也肯定断了。
“刘琮,你真的要将某逼到这个地步吗?”刘巴咬牙切齿,盯着刘琮的眼睛里燃烧着无尽的怒火。
“刘老先生在说什么?某一没有威胁您,而没有强迫您出仕,何来“逼”一说?”刘琮漫不经心的说着,眼底却露出了几分得意。
刘巴深吸了好几口气,瞥了一眼一旁站在刘琮身边的刘玄,苦涩的叹了口气。
刘琮这是赤裸裸的阳谋,但是他刘巴却毫无办法。
“刘荆州,某愿出仕,为匡扶汉室做一份贡献,不知可否放某的儿子一个活路。”刘巴苦涩的拱拱手说道,宣布向刘琮认输了。
“刘巴先生真乃高义!”刘琮顿时正色说道,不过眼睛里依然清晰的闪烁着得意,
“至于刘玄,他统帅的大多都是新兵,先于零陵郡练兵吧,是否上前线还看他军队的表现了。”
刘巴脸色顿时一黑,他哪能听不出来这是要把他儿子绑在零陵当人质了。
他要是敢弃官而走,指不定刘琮还要怎么炮制刘玄呢。
“某刘巴,见过主公!”刘巴语气里多了几分咬牙切齿,更是多了几分无奈。
…………
“你小子,给我安分一点!”
“按住他,按住他!我去找绳子。”
“来了,来了,捆住捆住!”
“艹!松口,别咬我手!”
“掰开他的嘴,给我别动!”
“啊,我的眼睛!”
……
当刘琮得到刘巴肯定的出仕意愿之后,满意的回到自己府邸时,却听到了里面自己驻守的亲兵们大呼小叫。
走进去一看,刘琮就看到了几个亲兵狼狈不堪的在按着他收留的那个少年,然而那个少年却凶狠无比,一会咬这个亲兵一口,一会戳一下那个亲兵的眼睛,让刘琮恍惚间仿佛感觉那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匹野狼!
“主公来了!快按住他!”刘琮的亲兵看到了刘琮进来,连忙吩咐道,一群亲兵七手八脚的把这个少年按的死死的,连手和脚都按住。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他一个比我还小的孩子能让你们这么狼狈?”刘琮古怪的看着身上或多或少都挂着彩的亲兵们,
“还是说他们太水了?”
“主公,这真怪不了我们,你带回来这个孩子真是太疯了。”亲兵苦笑一声,耐心给刘琮解释起来。
刘琮很快了解到情况,他让亲兵把这个少年送回来不久,这个少年就醒了。
一清醒,立刻对他们这些亲兵发起攻击,妄图从府邸逃出去。
这个少年非常疯狂,为了挣脱他们的束缚恨不得与他们拼命,力气同样出乎意料的大,即便是几个亲兵身强力壮也差点让这个少年跑了。
“嘶……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看他这样子应该是饿坏了吧这你们都按不住?”刘琮挠挠头,走上前看着被几个亲兵死死按住的孩子轻声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去死!!”少年冲着刘琮喷了一口唾沫,直接溅到了刘琮干净的脸上。
“大胆!!”亲兵脸色一变,恶狠狠的走上前想给这个少年一个大逼兜子。
不过刘琮拦住了亲兵的动作,自己掏出手帕擦了擦,想了想轻轻给这个少年也擦了擦脸。
可以看出那个少年不算丑,但是脸颊上一道狰狞的疤痕让他颜值下降了好几个百分点。
“滚!士族的混蛋!!有本事杀了我!”少年丝毫不领情,冲着刘琮破口大骂,疯狂仇恨的眼神让刘琮心中发寒。
刘琮使了一个眼色,亲兵点点头,转头去把府邸的大门关上。
“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这么痛恨士族的人?”刘琮轻声问道。
“而且你为什么……”
“要你管!你们这伙混蛋,我要把你咬死!把他们全部吃掉!”少年疯狂的挣扎起来,对着刘琮怒吼着。
刘琮皱起眉头来,这个少年眼底的疯狂和恨之入骨的仇恨毫不掩饰,现在他很难与这个神秘的少年交流。
看起来他应该是遭遇什么重创,而且应该是因为某些士族的缘故导致这个少年变成了这副模样。
只可惜了这个少年的天赋了,不仅石头扔的准力气还不小,要是稍稍培养一番应该也是个比较强的武将吧。
“算了,先晾他几天吧。”刘琮思索了一番,摆摆手吩咐手下亲兵把这个少年先带出去,关起来安抚几天再说。
第二十六章 难民问题
刘巴还算要点脸,答应出仕不久就来到零陵郡,给刘琮担任了主簿。
刘巴这个人,虽说倔是倔了点,不过才能的确没得说,荆南二郡的大小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让韩嵩都自愧不如。
这段时间刘巴一直没给过刘琮他好脸色是真的。好在刘琮也理解,毕竟自己本身就是绑架着对面儿子逼着他出仕的,有点脾气也是正常的。
反正你只要有才能给我干活,你就算指着我鼻子喷都可以。
刘巴负责了荆南的事务之后,倒是让刘琮清闲了不少,开始有充裕的时间了解他实际控制的长沙郡与零陵郡。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刘琮仔细查询了一番户籍差一点懵了。整个长沙郡真正登记有自己土地的自耕农仅有不足五万,绝大部分农民都是为士族劳作耕田的佃农。
零陵郡这边比长沙郡稍好一点,共计八十万人口,自耕农约十万左右,其余也基本都是佃农。
同样让刘琮愕然的还有知识分子以及官吏的数量比例。荆南两郡的官吏经过刘琮仔细辨别之后,终于在这一大堆的士族里面找到了一个出自寒门的官员。据说还是因为这个寒门是一个士族的忠诚食客的缘故。
尚未出仕的有才华的人之中,出身寒门的更是凤毛麟角,轮起来比大熊猫还稀缺。
怪不得这个时候士族对社会的影响力这么恐怖。全大汉大部分农田以及知识的传承都为士族所掌控,想摆脱士族自己单干简直就是作死。
可以说东汉末年群雄争霸,还不如说是各地的士族彼此的一场博弈罢了。只不过这一场博弈是拿平民百姓的命来赌自己家族的未来罢了。
好了回归正题。让刘琮头疼的并不是这个土地问题,而在于难民的问题。
仅长沙一郡就有数万难民,尚未登记户籍的难民尚不知数量。而零陵郡难民数量更多,因为荆南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土地来养活他们,他们大多只能沦落到卖身给士族做奴仆,或者直接白白饿死。
“很麻烦啊。”刘琮头疼起来,他当然不想让未来曾经一度辉煌璀璨的汉族沦落成五胡乱华的地步。所以他向刘巴提出过开仓赈灾,组织难民屯田的想法。
然而这个提议刚说出来,就遭到了韩嵩与刘巴的激烈反对。
“主公,荆南各地粮仓并不充实,大半钱粮被运到江陵,现有的粮草仅能勉强供得起现有的军队,赈灾的话短时间还好,一旦长久恐怕我们连军队都养不起了。”韩嵩耐心给刘琮解释道。
“那应该可以组织难民屯田吧?这么多人组织起来屯田应该可以扩大粮食产量吧。”刘琮挠挠头,奇怪的问道。
刘巴苦笑一声,给刘琮说道,“主公,荆南的土地并不充裕,而且您应该也知道大部分土地都是各大家族所有,您若想屯田,就得让荆南士族支持您。”
“而就现在,主公您想让士族支持您还是很难的。”
“啊这……”刘琮挠挠头,顿时感觉一阵头大。前世经常看历史的他一度以为历史也就那样,但是真正参与其中刘琮才发现有多么困难。
屯田?那你也得有田地才可以屯田啊。就刘琮现在这威望,想让士族支持他屯田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那可以组织难民开垦荒地,扩张土地的面积啊。”刘琮不死心的提议道,“只要粮食产量上来了,不就一切都好说了吗?”
“主公,开垦荒地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刘巴苦笑一声,看来自家主公并不了解农业,
“开垦荒地需要时间,因为没有荒地没有多少是完全适合开垦的,所以在开垦完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处理,这段时间里开垦的农田是不会有多少粮食出产。”
“所以农家常说,“开荒饥三年。”而且这还是往简单的说,实际上通常一块荒地从开垦到可以开始农耕丰收起码得四五年。”
“这段时间里,负责开垦的农民对粮草的消耗是很大的,以荆南四郡现在的粮食产量很难养得起这么多屯田户。”
“不会这么困难吧?”刘琮无奈的抱着头,头疼的说。
“这还是往简单说,若是出现什么灾年,很有可能会让时间更长。”刘巴无奈的点点头点点头,认真的说道,
“所以主公之前提出的计划很难完成,即便要尝试也要等待今年丰收之后再说。”
“这么麻烦吗。”刘琮无可奈何,这个时候他突然灵光一闪,抬头看向刘巴询问道,
“子初先生,话说现在我们荆南土地的粮食产量如何?”
刘巴愣了一下,沉默思索了一番回答,
“荆南耕种较为粗放,水稻亩产约为两石,实际产量应稍为多一点,一年可种两季。”
“这么少?”刘琮不由咂舌。
这也太少了吧?怪不得庞大的一个荆南四郡连区区三百万人都养不起。
要知道汉代的一斤要比后世的一斤小的多,汉代的一斤只有250克,而后世的一斤是500克。所以仔细算下来,荆南的亩产亩产两石,也就相当于一亩地二百斤稍多点。
就这低下的产量,五亩地都不一定养得起一个人。
“既然这样,我们应该先尝试如何增长亩产了。”刘琮摸了摸下巴沉思起来。
之所以想这个,主要是刘琮想到了一个穿越三国必用的神器——占城稻!
占城稻是东南亚的东西,在东汉时期在最南边的交州或多或少已经出现了一些。
占城稻生长周期稍短,甚至可以一年三季,亩产比现在东汉的水稻高上一倍还多。
后世北宋时期之所以人口井喷就是因为占城稻大规模运用的缘故。
“德高先生,派人去一趟交州吧。”刘琮下定了决心,只要他可以把占城稻在荆南推广,未来几年里他荆南就不用再担心粮草问题了。
“主公,派人去交州干什么?”韩嵩奇怪的问道。
“寻找一种叫占城稻的水稻。”刘琮淡淡的说,
“我曾在襄阳听闻,交州有一作物,名为占城稻,可亩产四石,若能寻得此作物在荆南推广,我们就不用再为粮草发愁了。”
第二十七章 曹军南下
“亩产四石?真有这样的作物?”韩嵩脸上罕见的露出惊讶的神色,虽说北方有部分土地可以达到这个产量,但是绝大部分地方都只有三石两石的产量,而且还是一年一季的那种。
而刘琮所说的占城稻可以一年两季甚至三季,亩产四石,这绝对是非常罕见的高产作物了。相当于让粮食产量凭空上升了一倍。
“据说在交州有此作物,只可惜一直无人重视罢了。”刘琮耸耸肩,在这汉朝时期,士族们忙着争名夺利,农民根本不允许擅自离开原住地。而交州那么穷,商人都很少去,占城稻这么好的东西能流传出来才有鬼呢。
“好,某这就派人去交州探寻。”韩嵩拱手应道。
“还是某派人吧,某与交州刺史士燮有旧,请他一块帮忙寻找应该会简单不少。”刘巴抢着说道,他也对刘琮口中的占城稻充满着兴趣。
如果占城稻真的存在,那荆南的粮食产量绝对能上升一大截,到时候无论是组织难民屯田,还是扩张军队,都可以有足够的粮草作为支撑了。
“那就交给刘巴先生来吧,正好代我向交州刺史士燮问候。”刘琮思索了一下点点头,正好趁此机会和交州士燮联系上,方便以后联合一起对抗刘备和孙权。
“还有一件事。”刘琮突然想起来,接着韩嵩询问道,“我打算在长沙郡建起荆南水军,不知韩嵩先生可有能训练水军的人才推荐否?”
“没有。”韩嵩很干脆利落的回答,没有一点迟疑。
“真没有吗?”刘琮失望起来,虽然这是意料之中,刘琮却依然很无奈。
荆南有才能的人是真的少,手上无人导致刘琮现在想干什么都束手束脚的。
这样可不好,没有强大的水军,他靠什么来反攻荆北,靠什么来对抗江东呢。
“荆南本身就没有水军驻扎,更没有谁有训练水军的经验,我上哪去推荐。”韩嵩翻了翻白眼,不过还是很称职的解释道,
“不过长沙太守刘磐曾在襄阳担任过水军中郎将,也曾与东吴水军交过手,应该可以负责训练水军。”
“好吧。”刘琮无奈的叹了口气,现在也只能矮子里拔将军了。
…………
刘巴很快派人前往交州,与交趾太守士燮联系寻找刘琮口中的占城稻。
只不过,交州的消息还没传过来,荆北却突然传来了急报。
“曹军大将于禁带领曹军一万抵达江陵,意图对我荆南动手。”
刘琮难以置信的看着这则消息,对曹操突然分兵感到不解。
这曹操突然犯的啥病啊,我好好的在荆南种田,你咋突然对可怜弱小的我动手?还一口气派来了一万精兵连同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这可真看得起我刘琮啊。
这个时候,刘琮想起上一本剧本里写的剧情,其中有提到于禁引兵来荆南的事情。
【半个月后,北方曹操派遣大将于禁渡江而来,没有一点反抗能力之下,刘度开门向于禁投降。】
为什么于禁会来荆南,剧本里并没有说,毕竟那个时候剧本里的“刘琮”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于禁为什么会来荆南对他已经不重要了,所以他也没去探寻,自然剧本里也没写。
这可让刘琮苦逼了,突然来了这么大一只敌军,他连敌人为啥来打他都不知道。
韩嵩看到这则军报也难以相信,他曾经见过曹操,熟悉曹操的性格,按理说刘琮这么老老实实在荆南种田,谁也不干扰不应该惹得曹操大动干戈啊。
然后很快,从荆北又传来了曹军水军都督蔡瑁勾结荆南东吴意图谋反被发现斩首的消息。
好了,真相大白了,刘琮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逼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