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修仙-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就连自己接触的人,都不乏袁子豪和杨玉欣这种在体制里有相当影响力的人。
所以仔细思索起来,她觉得自己完全无法放弃现在的生活。
梅老师带着灵石上车,第一时间感受到的就是张采歆。
她狐疑地看一看梅主任的手包,“梅主任你的包里,装了什么东西?”
好风景轻描淡写地回答,“呵呵,赶长途……想修炼就修炼,想休息就休息。”
张采歆顿时反应过来了,嘴角扯动一下,心说这冯君还真是偏心。
紧接着,古佳蕙也坐了过来,还就坐在梅主任身边,“梅老师,跟你离得近了,有种很舒服的感觉,呼吸也不费力了。”
张采歆狐疑地看她一眼,心里莫名地生出一股警惕心来。
当天下午五点,大巴车抵达了朝阳,此刻的朝阳正是最热的时节,马路两边连人都看不到。
嘎子知道他们来,在林业宾馆定了房间,众人下了车之后,快步走进宾馆,但是仅仅中间这一百多米的路程,就让人大汗淋漓了。
冯君目送他们进入宾馆,自己一打方向,直奔家里的小卖部而去。
小卖部里新近安装了空调,这是为了吸引别人来购物。
不得不承认,冯文晖和张君懿这代人,节俭起来真的非常节俭,家里都舍不得安空调,用他俩的话说就是——以前从来没用过空调,不也活了这么大?
不过这两天实在太热了,两口子晚上都不回家住了,就在小卖部里打地铺。
冯君进小卖部的时候,都吓了一跳,二十平米大小的小卖部,里面挤了二三十号人,甚至有人坐在地上打扑克——幸亏安的是柜式空调,要不然制冷力度都不够。
冯文晖两口子也逍遥得很,一个在看电视,另一个居然看他们打扑克。
见到冯君走进来,看电视的张君懿马上转移了注意力,“好了好了,君儿回来啦,今天要打烊了。”
“别啊,”一屋子的人都叫了起来,“再开俩小时吧,这鬼天气实在太热了。”
更有人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发话,“我们买东西还不行吗?老冯,给我来袋儿瓜子,你总得让我们在店里吃完吧?”
“去去去,”冯文晖笑着发话,“我这是柴油发电,卖你一袋瓜子才挣几个钱?你嗑瓜子的时间,我得花多少钱的柴油?”
这里是老城区,电线蛛网一般密布,在这酷热的天气里,在白天的用电高峰期电压大幅下降,根本无法带得起空调来,所以小卖部的空调,是发电机带着的。
这样使用空调,未必能挣回电费,但是冯文晖夫妇也不是那么小肚鸡肠的人,都是街坊邻居,利用这个空调大家热闹一下,看着也舒心。
拌了两句嘴之后,冯文晖看向儿子,“我听嘎子说,你这是……不打算回家住?”
朝阳的风气还是比较传统,请客吃饭的话,来家里才是最郑重的,同理,外地来了朋友,不住在家里面,那就是主人不够热情。
冯君笑着回答,“来了不少朋友,都要给二胖捧场呢,家里住不下……这大热天的。”
冯文晖承认这话有道理,不过他还是抱着点希望,“晚饭来家吃吧?”
“不可能啊,”冯君苦笑着一摊双手,“你二老估计能累得中暑,而且咱家那地方,连桌子都摆不下。”
冯文晖不高兴了,吹胡子瞪眼地发问,“那你回来干啥?”
“我回家啊,”冯君笑着回答,“行了,你二老忙着,我回来应个卯,晚上七点半,林业宾馆紫竹厅,二胖他姐的饭店送菜,您二老记得来啊。”
林业宾馆有饭店,紫竹厅是唯一一个大型包间,而且是在平房里,里面摆得下三桌酒宴,最低消费1888,在朝阳这种小地方,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
不过冯君是个例外,他这次回来,把宾馆里唯一的总统套都订下了。
这小破县城的宾馆,居然有总统套,也真是……没谁了,不过这总统套真的有模有样,会客室、随员室、商务室都齐全,甚至还有露台。
价格也不贵,3888元,不过在朝阳,就属于吓死人的级别了。
冯君只是包了紫竹厅,没有要林业宾馆的饭菜,1888的低消很好解决,随便来几瓶酒水就解决了,他点的饭菜,都是窦家辉堂姐开的饭店里的。
窦家在朝阳,肯定不止是凶名,凶名不能解决日常的生活问题,而窦家辉这个堂姐开的饭店,在朝阳也是相当有名的。
有名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没人敢在那个饭店闹事,很多混混谈判,都要去那个饭店,没人敢炸刺;其二,就是饭店的饭菜,真的做得不错,很符合朝阳人的口味。
冯君回来请客,自然要让别人吃到真正的朝阳菜,至于林业宾馆的那些高档菜,还真没啥可圈可点的——你在内陆吃海鲜,有意思吗?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三张桌子……居然有点不够用。
跟他一起来的人,基本上就可以坐一张桌子了,三个女人、杨玉欣母女、李晓滨再加上高强,这就是七个人。
而陪客也相当地多,冯文晖夫妇和冯文成一家三口,这就五个人了,还有嘎子和他老爸,以及林业局的几个领导,还有就是……冯君家的街坊,窦家的几个人。
晁颖晁总不在,但是她的老公来了。
冯君出息的消息,在朝阳已经不是新闻了,富在深山有远亲,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今天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还是跟冯君坐在一桌的女人们。
第488章 家乡的邀请
张卫红、梅瑾和张采歆,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是一等一的美女。
杨玉欣和古佳蕙,一个年纪略大,一个年纪略小,但也是毫无疑问的美女。
就连李晓滨,也是朝阳出产的、本地难得一见的美女。
冯君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这次带来观礼的人,好像有点问题。
来的时候,他一个人开着一辆车,倒没什么感觉,但是往桌子上一坐,就觉得不对劲了。
合着洛华庄园来了八个人,除了他和高强,剩下六个都是女人——最关键的是,这六个女人,就没个难看的。
就连张君懿都小声地问他,“儿子,你到底看上哪个了?你把看好的人带回来就行了嘛。”
酒宴到了高潮的时候,林业局一把手邓局长陪着大县长迟志杰来了。
迟县长是年初才调过来的,正正地错过了冯君的回家之旅,他也是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对于县里出现的几个能人,他还是有了解的。
冯君的事情他听到了一些,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很在意,哪个县没几个这样的人物呢?
时代不同了,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在意衣锦还乡,越是发展得好的,回来的反而越少。
这倒不是说人心不古,而是大城市的平台优势太大,机会也太多。
哪怕是自己当老板,大城市也更容易招揽人才,种种资源的丰富,根本不是小县城能比的。
不过最近,冯君的名字,屡屡出现在迟县长耳中,其他事也就算了,这个家伙的父母想要承包山林,这可是真正的打算在当地发展。
但是朝阳这边……怎么说呢?气候较为适宜,没有什么荒山,就算有那些砍伐比较严重的,只要封山几年,元气就回来了,所以林业局有点不想往外承包。
这件事情现在办得就是拖拖拉拉,不过,这并不妨碍迟县长前来见冯君一面。
迟县长和邓局长敬了一圈酒,就转身走人了——现在这场合,也不可能谈正经事。
宴席没有持续多久,不到十点就散了,冯君也懒得回家了,开了一个房间住下。
他还想让父母亲也住在宾馆里,毕竟这里凉爽得很,但是冯文晖夫妇态度很坚决地离开了。
宴会结束之后,很多人也不着急离开,而是来找冯君聊天。
冯总在郑阳的时候,气场相当地足,不卖这个面子,不买那个账,但是回了朝阳,真是一点都硬气不起来,有资格教训他的人太多了。
他聊到了将近十二点,才打发走了所有访客。
这些人找他来的目的,并不单纯,有些人是想去郑阳发展,希望他照顾一二,还有人直接发问,冯君你那儿还需要人不。
借钱的也有那么两个,不过冯君推给了父母——这种事跟我家大人商量,我不管。
还有几个,跟窦家辉类似,心里有了自觉不错的项目,但是手上缺少资金,希望能得到她的扶持。
冯君睡得晚,起来的也就晚,七点半才出现在宾馆大厅吃早饭。
窦家辉的门店开业,是在明天,云园那边的酒店,也是预定的今晚,现在赶到云园,有点为时过早,冯君索性招呼了大家,去逛一逛朝阳的景点。
这次他也不开自己的车了,坐进了大巴里,一来省心,二来也好方便给大家讲解。
然而,朝阳也没有多少可看的景点,一些山水,几座庙宇,还有几处古迹。
临近中午的时候,他们来到了日月湖边,打算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这个湖其实是个半人工湖,是朝阳最大的水库,以其形状而得名。
不成想刚停下车,后面就来了两辆车,车里坐的不是别人,正是朝阳县长迟志杰。
见到冯君第一个下车抽烟,迟县长也走了下来,“呵呵,这么巧?”
冯君怪怪地看他一眼,“迟县长也是来野炊的?”
“这个倒不是,”迟志杰笑眯眯地摇摇头,“我是来看一看,这里搞旅游的前景。”
冯君点点头,“迟县长不辞劳苦,积极地为县里发展寻找方向,令人敬佩。”
迟县长见对方不接招,也只能主动挑明了,“冯老板,单纯地承包山林,可操作性不高,我有一个建议,不如把旅游也做起来,县里近五年的计划,是大力发展旅游业。”
“把承包山林和旅游项目结合起来,这件事就比较容易操作。”
冯君对这个建议不奇怪,窦家辉已经跟他说过了,说县里有让你搞旅游的意思。
他没有兴趣搞旅游,不过人家话已经说到这里了,他也不介意多问一问,“如果搞旅游,能有多大面积?需要多少资金,还有占股比例的问题,县里都是怎么考虑的?”
迟县长一听来了兴趣,将县里的一些想法说了出来。
首先说这个旅游区的面积,面积不会太小,差不多有十五平方公里左右。
这片区域有三处古迹和两个庙宇,还有日月湖水库,再打造一个游乐场所,两个度假村。
这还只是一期的目标,全力开发靠近水库的部分,二期、三期能跟上的话,将偏远处也开发出来,打造一个集旅游、娱乐、会议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中心。
至于花费……县里估算了一下,一期工程四到八个亿就够了,然后通过旅游收入,就可以实现滚动发展。
冯君面无表情地听着他讲述这些,心里有点纳闷:我看起来就那么好忽悠吗?
对于县里的规划,他不想表态,但迟志杰却偏偏要问他,“冯老板有什么建议吗?”
迟县长不到四十岁,就成为了一县的父母官,也算是春风得意。
他知道冯君号称亿万富翁,也真有那么多钱,但是对方的年龄,让他实在叫不出“冯总”二字,可是叫小冯吧,又有点托大了,所以他选一个不怎么正式的称呼——冯老板。
光从这称呼里,冯君感觉到了对方的心态,原本他不想发表什么意见,但是有点受不了别人的小看,所以他直接反问一句,“想搞旅游,咱们的特长在哪里,优势又在哪里?”
迟县长显然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特长就是我们保护得很好的自然风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距离高速也不远,位于两省交界处,在开发的初期,起码能吸引两个省的游客。”
冯君的嘴角抽动一下,不知道该如何说这个话题——我问的是,咱们的优势在哪里?
绿水青山的地方多了去啦,凭啥人家就一定要来朝阳?
两省交界处就好?靠近大城市的旅游景点,更合适人们休闲度假吧?
这些算优势的话,云园市这几个县,哪个县没优势?
迟县长仿佛猜到了他心里在想什么,慢悠悠地发话。
“至于说特色呢,咱们县目前还没有开发出特色,但是现在旅游产业越来越大,有特色的景点能有多少?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很有必要。”
这话也不能说就错了,就像一个大城市里,开五百家宾馆和五百零一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冯君想听的可不是这个。
说到底,旅游产业跟其他行业一样,也是烧钱的产业,附属设施的建设要烧钱,宣传也要烧钱,特色明显的景区,可能烧钱少一点,仅此而已。
不过真要让他来搞,也未必就搞不起来,冯君又问一句,“那这个占股比例呢?”
“国资控股,这个是必须的,”迟县长很干脆地表示,“管理权可以交给民间资本,县里除了土地作价,还可以从银行贷款,保证出资比例,不能伤了冯老板回报乡梓的积极性。”
“呵呵,”冯君干笑一声,“还是谈谈承包荒山吧,价格好商量,我要的就是一点:够大,五平方公里起,位置偏僻一点没有关系。”
迟县长默然,良久才叹口气,“国资就让你那么没信心吗?”
听到这个问题,冯君猛地想起一件事来,于是漫不经心地发话,“其实我一直没在家乡发展,对县里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不过在我印象里,立足于本地发展的企业家也不少。”
迟县长的嘴角抽动一下,“这个嘛……县里跟民间资本,还是希望能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我也是听说冯老板现金流充沛,才有了这么个想法。”
两人都没有提晁颖,不过很显然,县里不是很想把这一块交给她,首先晁总没有冯君有钱——她的产业或者不小,但是现金流没有充沛到像冯君一样,一下承包数平方公里的荒山。
其次一点就是,晁总本人的主业之一是木材加工,让这种人去搞旅游,绿水青山怕是都未必了,哪怕晁总再怎么保证,估计别人也不敢信。
冯君也终于明白,晁总为什么要跟自家协商合作了。
其实跟晁颖合作,也有一点好处,只要晁市长不倒,就不用担心国资乱伸手。
不过最终,冯君还是微微一笑,“迟县长,如果让我承包荒山,我可以趸交承包费……有这么一大笔资金,县里就可以做些想做的事了。”
第489章 贫穷的想象力
迟志杰早就听说了,冯君表示可以趸交承包费。
要是没有这么个说法,县里根本不会考虑把山林承包出去。
那些林场里的木材,可以慢慢地间伐,每年细水长流,是县里财政收入的主力军。
县里想做事的领导不少,觉得光收承包费,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才会想到利用这个良机,把旅游产业也搞起来。
可是冯君摆明了不想掺乎旅游开发,这让迟县长有点头大。
他尝试再次劝说,“你如果怀疑县里的诚意,可以通过协议书,把权力和义务体现出来。”
冯君不以为然地一笑,“协议?呵呵……协议就是用来撕毁的。”
“你这么我,我就不认同了,”迟县长正色发话,“我们正在大力建设法治社会,民告官告赢的事,也多了去啦,你在郑阳发展,肯定能体会到这种变化。”
冯君咧一咧嘴,无声地笑一笑,“就在前不久,朝歌的国企,试图抢我的产业,派了五十多号人去郑阳传唤我……五十多个人啊,只是为了传唤我,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