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大数据修仙 >

第191章

大数据修仙-第191章

小说: 大数据修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城里的小卖部,卖货特别墨迹,一根铅笔也得卖,半块老咸菜也得称,零碎到不得了,很多人买了东西,还要饶上一些小物件——买你一斤花生,不送块口香糖吗?
    这还不算啥,关键是买东西的人里,大半是熟人,不少人一张嘴就是先欠着。
    当然,恶意欠账的人也没几个,欠一回两回没事,欠得久了,就不做你生意了呗。
    关键是赊欠的东西,你可以算得少了,绝对不能算得多了——算得多了,万一被人发现,名声就坏了。
    这倒不是说,小卖部偷鸡不成会很郁闷,关键是……你得把账一笔一笔记清楚,算的时候也得小心,不能算混了。
    这就已经很折磨人了,到最后人家统一销账的时候,又会来一句,“零头抹了吧”。
    所以说,做这一行,赚的真是辛苦钱,没啥技术含量的行业,不辛苦怎么赚钱?
    现在年关将近,小卖部又进了不少鞭炮、对联、香烛、灯笼、气球、瓜果、礼品盒什么的,就更琐碎了。
    冯文晖和张君懿却是不嫌麻烦,反而喜不滋滋地盘算,“一年也就这会儿赚点钱,年前辛苦一点……再卖东西,就得等十五以后了。”
    冯君原本还想着,得空去找朋友们玩呢,可是两年不见,父亲头上的白发增加了不少,鬓角几乎全白了,脸上的皱纹,也增加了一些。
    所以他老实地待在小卖部,给父母亲打下手。
    老妈张君懿倒是体贴他,“你在这儿添什么乱,去找朋友玩吧,再不走动,人情就生分了。”
    冯君不以为然地笑一笑,“人情这东西,富在深山有远亲……儿子自己争气就行。”
    他两年都没有回来,对小卖部各种商品的价格一窍不通,不过帮着过一过秤,搬一搬东西,招呼一下客人,也算是有点作用。
    他在这里才待了十来分钟,不少人就纷纷过来打招呼,“高材生回来啦?”
    冯君在这条街上,也是小有名气,小时候调皮捣蛋,上了初中之后猛地开窍了,中考以县一中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云园一中,高考又以远超录取线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上了大学之后,他的传说依旧在继续,小地方的人不太清楚双学位是什么意思,他们的理解就是,冯君用了四年时间,读完了研究生。
    再然后,他没有回县城,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感觉到意外,好男儿志在天下,缩在这小小的朝阳,那算怎么回事?
    可以想像一下,以他在家乡的名声,如果混得不好,又怎么好意思回来?
    所以他今天开了一辆车回来,老街坊们倒也有些意外,但是没有谁觉得,这是不正常的,他们最多问一下,这车是什么牌子,多少钱。
    冯君当着父母的面,也不能说辉腾什么的,只能含含糊糊地表示,“跟桑塔纳一个厂的,比桑塔纳贵一点。”
    他回来的时候,就下午四点多了,随便忙乎一阵,天就擦擦黑了。
    小卖部在年前这一段时间,是最忙的,冯君正说要不要去饭店买点吃的,给父母端过来,路边一辆捷达车停了下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家伙走了下来,“晖哥忙呢?”
    冯君认识这家伙,大名刘家贵,以前是县政府的办公室副主任,现在就不知道了,此人跟老妈,还有点远亲关系。
    他一张嘴,酒气就扑面而来,冯文晖看他一眼,“我说二根,你这是中午喝的酒吧,喝了多少?”
    “没多少,”刘家贵摆一摆手,笑嘻嘻地发话,“这不是年根儿了嘛,……咦,小君回来了?”
    冯君笑着打个招呼,“家贵叔好。”
    刘家贵打量他一眼,笑着点点头,“出息了,也长个儿了。”
    他闲聊两句,才扯了冯文晖到一边小声嘀咕。
    冯文晖的脸逐渐拉了下来,然后很干脆地摇头,“不行,二根,我们现在钱也紧张着呢。”
    冯君闻言,侧头看一眼老妈,递了一个眼神过去——要钱吗?我这儿有。
    张君懿去过郑阳,对儿子的实力,多少了解一点,她使个眼色,微微摇头。
    冯君正好懒得多事,这年头能不借钱,当然还是不借钱的好,他主要是考虑,刘家贵不但是母亲的远亲,还是政府官员,具备偿还能力。
    刘家贵听到这话就急了,“晖哥,这不是年根儿手紧吗?我是卖你东西,又不是借钱。”
    冯文晖一指临时支起的摊子,“你看我进了多少货?哪儿有钱买你的东西?”
    刘家贵看一眼那些烟花爆竹,“那这样,我东西放到你这儿代卖,总可以吧?”
    “顾不过来,”这次是张君懿出声了,她冷冷地发话,“街上那么多小卖部,你随便选一家好了。”
    “君懿姐你……”刘家贵眼睛一瞪,就要发作,猛地眼光扫到冯君,又笑了起来,“呵呵,算了,小君今天回来,知道你们忙,我也不打扰了。”
    一边说,他又看一眼不远处那辆脏兮兮的车子,“呦,郑阳牌子……这帕萨特,是小君开回来的?”
    冯君闭嘴不言,有父母亲在,他没必要说话。
    “是小君开回来的,”冯文晖闷声闷气地回答,“二根你还有事吗?”
    “好了,那你们忙,”刘家贵转身上了捷达车,打着火走人了。
    冯君看他离开,才奇怪地看一眼老妈,“刘家贵这是怎么了?”
    张君懿看他一眼,叹口气,“这家伙现在是计生委的主任,级别提了,权力变得小了,做事也不着调了,连亲戚都坑……”
    合着刘家贵离开了政府办之后,各种明里暗里的收入少了,家里收的礼物倒是多了,他自家用不完,就要卖出去换钱回来。
    所以他找冯家的小卖部帮忙,不过令张君懿生气的是,去年他拿了一批高档礼品来卖,里面居然有很大一部分假货!


第326章 不必硬融
    冯文晖夫妇完全没有想到,多少也算远房亲戚,刘家贵居然拿了假货来卖。
    因为当时刘家贵说,他着急用一笔钱,所以冯君的父母当场就把账结清了。
    等他俩发现是假货,去找对方退货的时候,人家当然就不认了——这是我卖给你们的那一批吗?
    张君懿气得够呛,直接就去找刘家贵的父母告状:能管一管你家儿子吗?
    结果那老两口和稀泥,刘家贵也说了,那天我喝酒了,印象里拿的是真货,你们非要说我拿了假货,那是欺负我喝酒以后不记事儿了。
    说起来也挺无奈,小县城就是这样,假冒伪劣商品特别多,他收礼也会收到很多假货。
    可以肯定的是,刘家贵不可能专门去进了假货,再卖给小卖部,他就是把自己收到的假货礼品,卖出真货的价钱去。
    刘主任摆出这个“醉酒”的理由,冯文晖夫妇也没辙了,人家已经喝多了,他们总不能继续计较——再计较,连亲戚都没得做了。
    当然,最主要还是,刘家贵大小是个领导,既然钱已经要不回来了,再得罪一个领导,实在划不来。
    所以后来双方还在继续走动,这件糊涂事儿,也就只能这么过去了。
    今天刘家贵又来卖礼物,同样是喝得醉醺醺的,冯文晖当然就呛了,但还是那个理由,对方是亲戚又是领导,他也不能直接翻脸,就是拒绝掉。
    至于对方说的代卖什么的,他才不会答应。
    你拿假货摆到我这里,到时候一口咬定,当初摆的是真货,我怎么解释?
    吃亏上当,有一次就够了。
    冯君听得眉头一皱,“那收他的假货,咱家亏了多少?”
    其实在这小县城里,假货有假货的行情,只要不是假到离谱的,总能卖出去。
    比如说那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过年为了面子,买盒软中华抽,六十多一盒的买不起,二十多一盒的高仿,就可以买来抽。
    “也不全是假货,一共赔了两千多吧,”张君懿哼一声,“关键是这件事气人呀,传出去真不够别人笑话的……这是什么亲戚!”
    冯文晖也冷哼一声,“亏得他今天还有脸来继续卖假货,欺负人上瘾?”
    “算了,”张君懿出声劝解,“还好小君争气,考了名牌学校,现在又开车回来……估计他以后也不敢这么搞了。”
    冯君还真理解这种心态,别看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多如狗,也没有包分配一说,但是在朝阳这种小县城,通过正规高考,考上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还是凤毛麟角。
    现在的城市里,说什么阶层固化,但是在小县城的人眼中,谁家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依旧是意味着,可能鲤鱼跃龙门。
    所以当刘家贵意识到,自己想占便宜的这家人,是有一个名校毕业的大学生的时候,他就觉得风险有点大,不太划得来。
    更别说冯君连车都开回来了,成为了“有成就的名校大学生”,那就更划不来了。
    冯君听完之后,眉头皱一皱,他是真有心说一声,您二老别干了,挣这点钱还怄气,犯得着不?
    我给李晓彤开的月薪,都有五万块,您二老一年能攒这么多吗?
    不过他再一想,总得让老两口有些事情做,而且这里是他们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老街坊邻居那么多,真要搬到郑阳去,条件倒是好了,可周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所以他现在最该做的,是想办法提高一下父母亲在县城里的地位,让大家都知道,他们有一个不错的儿子。
    他正琢磨呢,一辆摩托停在了路边,车上坐着两个小伙子,“呦,高材生回来了?”
    冯君看他俩一眼,点点头,轻哼一声,也没更多的反应。
    这俩是他在街上的对头,从小打到大,初三那一年,他考上市一中了,大家才握手言和,觉得小孩子的打闹,不值得一提。
    不过后来他就住校了,大家接触也不是很多,偶尔见面刺两句,也不会再打架了。
    骑摩托的叫史亮,家里开着一个茶叶店,自己是教育局的暂编人员,混得还算将就,这些年也学得油滑了很多。
    见到冯君这副模样,他看一眼旁边停着的轿车,笑着发话,“晚上一起喝点?”
    冯君笑着摇摇头,“好不容易回家一趟,打算跟老爷子喝点酒。”
    史亮看他一眼,微微点头,情知两人此前走得不近,现在对方理由又充分,只能悻悻地离开,不过摩托车的轰响声中,隐约传来了一声冷哼。
    小县城里的人大都是这样,喜怒都摆在脸上,不爽了,会明显地表现出来,我又不靠你吃饭,哼你一声,你还能打我不成?
    这算是“圈子不同,不必硬融”的乡镇版本。
    “有病!”冯君看一眼远去的摩托车,也是轻哼一声。
    史亮二人才刚刚离开,冯君的二叔冯文成来了,他本来是印刷厂的工人,现在林业局宾馆里负责工程维修,不过编制还没有解决,算是半个体制中人。
    他是听说侄儿回来了,过来看一看,晚上也顾不上在一起吃饭——年根儿了,宾馆里事情也不少。
    不过最终,冯君的朋友们还是过来了,三个街上的发小,还有五个小学同学,以及三个初中同学。
    三拨人都想招呼冯君喝酒,冯文晖见儿子这么抢手,也催他去招呼朋友,不用在这里帮忙了,“天黑了人就少了,你在这儿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冯君想了想,选择了跟小学同学喝酒,还不忘跟另外两拨人解释一下,“咱街坊邻居,喝酒有的是时间,一中的同学……咱班长回来了,可能还要搞个聚会什么的。”
    那两拨人觉得这话也有道理——不管怎么说,冯君难得回来一趟,又明显是事业有成,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
    不过街坊里,还是有个叫嘎子的留下了,嘎子大名陆晓宁,比冯君小一岁,小时候个子矮小,总被人欺负,见冯君不欺负他,就成了他坚定的跟班。
    后来嘎子的个头蹿起来了,不成想上高三的时候,又传染上了流脑,好了之后,落了一个癫痫的毛病,然后就不上学了。
    他家人多方求医,花了很多钱,现在治疗得差不多了,但是家里也基本上家徒四壁,现在林业局的宾馆里当保安,这还是冯文成介绍过去的。
    嘎子从小就跟冯君混,冯君的同学他基本上都认识,关系还都不错,所以留下来也正常。
    大家正商量,要去哪儿喝点,刘家贵开着捷达车又回来了,“小君,你这车……明天帮叔接一下亲,有人结婚。”
    冯君眨巴一下眼睛,不解地发问,“明儿就二十七了,腊月里最晚是二十六结婚吧?”
    朝阳的规矩,是腊月可以结婚,但是好日子就那么几个。
    “回门儿,媳妇回门儿,”刘家贵皱着眉头发话,一副心神不定的样子,“记得啊,明天一大早六点,转盘那里集合。”
    冯君看他一眼,似笑非笑地发话,“红包是多少?没红包我可是不去。”
    “有你这么跟叔说话的吗?”刘家贵的眼睛一瞪,“我是你叔,叫你跑一趟不行?”
    “不行,”冯君摇摇头,脸上虽然带笑,态度却十分坚决。
    他也不说油费、损耗这些,乡里乡亲说这些没意思,更别说两人多少还算亲戚,他只强调了一点,“我今天从郑阳一路赶回来,人都快累散架了,真起不来。”
    “起不来早点睡,”刘家贵把他当作了后辈,一点都不见外地发话,“明天是晁颖的女儿回门,你看着办。”
    晁颖是本地的女企业家,从事木材加工行业,在云园市还有一个四星级宾。
    不过朝阳人都知道,晁总之所以能起家,主要还是因为有她哥哥晁刚的支持。
    晁刚是云园市常务副市长,有传言说,若非他是本地人,早就被扶正了。
    明天是常务副市长的外甥女儿回门,刘家贵点明这一点,倒不信冯君拎不清轻重。
    但是冯君还真是不在乎,圈子不同不必硬融——我吃他家大米了吗?
    所以他很干脆地摇摇头,“我不管谁结婚,就问红包是多少。”
    “少不了你的红包!”刘家贵没好气地瞪他一眼,“两百块,两包烟,管一顿午饭,可以吧?”
    “不怎么样,”嘎子叫了起来,“去云园接亲,来回起码八十公里,油钱算谁的?”
    刘家贵白他一眼,“八十公里能几个油?小君开得起车,加不起油?”
    冯文晖和张君懿交换一个眼神,心说这刘家贵也真够抠的,你喝多了开着车乱跑,用的可都是公家的油。
    不过,儿子大了,由儿子做主吧,反正这小子从小就有主见。
    冯君摸一摸下巴,“这个……我争取起得早点吧,万一起不来,家贵叔你打电话催我一下。”
    “那行,”刘家贵点点头,大喇喇地发话,“说实话,主要是我临时听说,晁总家接亲的车少了,要不然这种好事儿,哪儿轮得上你?”


第327章 我只笑笑
    冯君的五个小学同学,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关系非常好,没啥不能说的。
    酒桌上,二胖就抱怨了起来,说你太给刘家贵面子了,要是搁给我,我都懒得理他。
    二胖叫窦家辉,上小学的时候,是班里第二胖的——大胖姓冯名君。
    窦家在朝阳名气很大,但是家族不大,总共也就五六十个人。
    二胖的太爷爷孤身来到朝阳,生了六个儿子,因为有种种争端,有四个儿子是跟人打架而死。
    那四个儿子,留下了四个孙子,而活下来的两个儿子,又留下了十一个孙子。
    也就是说,窦家辉一共有十四个叔叔,跟人打架……又死了四个。
    剩下的十个叔叔,为了报仇,先后又死了四个,其中有一个是屠杀了两家人——两家都是警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