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仙官 >

第182章

仙官-第182章

小说: 仙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这里还是西凤关,并非苦渡城,叶行远心中想着。要是真到了苦渡城那种四面包围的绝境,就算是真有高人来投效,连这一杯淡酒也不可得。
  子衍认为叶行远与李夫人为夫妻,虽然两人年纪上略有差距,但战乱之世,长妻少夫亦为常事,所以并无大惊小怪。叶行远和李夫人心照不宣,也并未解释。
  孤男寡女同行,要解释两人的关系太过复杂。反正这也不过是虚幻的死后空间,就姑且以夫妻身份示人便是,也不会造成什么后果。
  叶行远此次进入子衍墓的目的很明确,一来是为了取得五德之宝,二来便是求《子衍子兵法》,这与随之而来的琼关守城大有关系。
  所以他也不故作姿态,略饮一杯之后就向子衍询问,“大人,此际蛮兵围城,不知他们打算以什么方式攻打西凤关?我们又该以什么方法守御?在下神通浅薄,不过夫人却精通兵法,或可助一臂之力。”
  子衍大喜道:“夫人通兵法么?有贤伉俪前来,真乃西凤关之大幸,燕国之大幸,人族之大幸也。”
  李夫人淡淡一笑,“侥幸所得,自当为大人尽力。”
  兵法不轻传,尤其是这乱世。就算是圣人无所不知兼通百家,在圣人贤弟子之中得到兵法传承的也只有少数几人。
  除了以勇武而闻名的裴将军之外,子衍也是其中之一,他将圣人所传与自己所悟结合,后来创造了《子衍子兵法》,圣人见过之后亲口许之“守御第一”。
  但即使如此,子衍要负责西凤关的整体防御,无法时时亲临第一线,有通兵法的人帮忙指挥,那当然会轻松许多。甚至原本许多无法运用的守城手段,在李夫人的帮助之下都可实行,也难怪他喜出望外。
  子衍并未追问李夫人兵法的传承,这本身就是忌讳,子衍又是极为守礼之人,当然不会冒犯。他对这来历不明的两人亦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也立刻便开始交托任务,将如今西凤关的危急形势坦然告之。
  正如历史所载,此时的西凤关处在最为虚弱的时刻。这一座雄关之中只留下了不到两千的戍卒,而且都是农兵,并无什么战斗经验……能征惯战的将领和老兵们都被带向南面的防线,等待一触即发的大战。
  关内的物资倒是充足,无论是箭矢、粮草,还是守城诸物都有历年的累积,不算匮乏。不过面对关外庞大的铁骑,依然是杯水车薪。
  最可怕的,是西凤关年久失修,高耸的城墙上已经有了许多裂痕,这才是子衍最担心的地方。
  这座雄关并不是一蹴而就修成,上古之时就有人皇筑关以抗妖蛮,距今亦有数千年。后来历经大战,几遭兵难,甚至坍塌过几次,经数代贤君重修,方有今日的规模。
  进入乱世以来,燕国国小贫弱,无力承担修缮西凤关的重责,历代燕君得过且过,原本不破的西凤关如今已经有了许多弱点。
  与此同时,因为乱世持续良久,少了人族的压制,草原上的蛮族蓬勃发展起来。如今蛮奴部一统草原,训练数十万控弦之士,来去如风,侵略如火。狼主有入主中原之志,这才借着这机会强攻西凤关,打算打下一个桥头堡。
  如今关下十万雄兵,各种攻城器械齐全,之前已经试探攻击了六七日,子衍都想尽办法抵挡了回去。但自知强弱悬殊,只能被动防御。
  李夫人悄声对叶行远道:“今日是三月十五,史书所载,蛮兵于三月初九攻打子衍镇守的西凤关,共计六十九日,这才是第七天。。。。。。”
  六十九日奇功乃是子衍的显赫战绩,轩辕世界便是小孩都耳熟能详,不过具体的起止日期也难得李夫人记得那么清楚。
  “这就是要我们全程参与西凤关防御战了。”叶行远暗自点头,这也并非坏事,这死后世界的遭遇等于是一次提前的预演。虽然西凤关的情况与琼关县不同,但必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
  哪怕是这一次得不到《子衍子兵法》与五德之宝,这六十多天的防御战经验,对叶行远来说甚为宝贵。
  子衍的军务繁忙,在殷勤的招待叶行远两人之后,便请一位军务官带他们在城墙上巡视,自己致了歉,又开始召集众将官讨论防务。
  叶行远知道自己初来乍到,虽然子衍用人不疑,却还没到参与核心军事布置的时候。反正有的是时间,也不着急,便与李夫人一起,随着那年轻的军务官一起,走到西凤关的城墙上观察敌情。
  在现实之中,叶行远所在的琼关县距离西凤关虽然近在咫尺,但还未有机会踏入关内,更遑论登上城墙。想不到在子衍墓反而提前完成。他站在城墙上凭栏远眺,只见大漠苍茫,而面前各色营帐连绵不绝,仿佛延展到天边。
  十万大军真正摆开在眼前的时候,才觉得浩荡雄伟,让人望之心惊。
  李夫人眯着眼睛查看,轻声在叶行远耳边补充,“此时西凤关的城楼要比三千年后还矮上二十丈,视线恰好被遮挡。三千年后,在这里可以直接望到敕川,那真让人有‘穷千里目’之感。”
  三千年中,人族兴盛,西凤关又多次重建加盖,无论是城墙的厚度还是高度都大有提升。敕川是关外大漠重要的水源,最近处距离西凤关尚有三百里之遥。
  此次蛮族进兵,正是在敕川旁聚集,选出共主,这才誓师南下。
  叶行远叹息道:“如今蛮族狼主察汗乃是一代枭雄,他年轻时候曾只身入中原求学,想要拜在圣人门下。但圣人一眼就看出他狼子野心,不录其入门墙,察汗愤而效仿圣人,拜百家为师,欲求将百家学问融为一炉。
  如此凡三十年,他不但自身修行精进,大显神通,更一统草原蛮族。有西进、南下之念,要是他真攻下了西凤关,真不知会如何发展。”
  在历史上,察汗的第一次大攻势挫折在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子衍手下,气得吐血而退。也因此引起诸族纷争,让察汗整合草原的大业拖后了十年,后来他终于再度集结兵马,攻略方向却选择了一路向西。
  蛮奴一族横越戈壁,据说抵达了大陆极西之地,几经反复,最后建立了大食国。虽然未必就一定是察汗的后裔,但一定与他的远征脱不了干系。
  李夫人道:“就算没有我们,子衍君神机妙算,定然也能将西凤关守得固若金汤。察汗虽勇,但也只能铩羽而归,我们所要想的,无非是怎么能朵发挥一点儿作用。看如何减少西凤关的损失,或是更早的击退蛮族联军。”
  叶行远看着秩序井然,一望无际的军营,一时间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西凤关一役虽然不比苦渡城,但最后几日也是极为凶险,关内弹尽粮绝,蛮兵登上城墙,展开肉搏。
  最后关中身上完好无伤者只有一十三人,就连子衍君自己都受了重伤。要不是他奋起余勇,将察汗从城墙上掀落,折其一足,这一场围城断不会那么快结束。”
  接下来的两个月,他们必须得殚精竭虑,找出最有效的方法,才能获得子衍的认可。
第324章
  西凤关守城第八日,蛮族再一次发动了进攻,他们攻守甚有法度。先以盾牌兵冲阵,以巨大的木盾抵挡城墙上如雨的箭矢,一直冲到墙根,掩护冲车一直抵达城门,开始凶猛的槌击。
  这是第一次动用攻城器械,这冲车比之三千年后的略显粗笨,但功能相同,雏形已经完整,巨大的撞槌冲击城门,发出雷鸣般的响声。
  “泼热油,点火!”李夫人正在关上指挥,一见这情景,当机立断作了指示。城墙上一直有煮沸的滚油,但士兵们缺乏训练,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叶行远知道此时紧急,要是让冲车再撞几下,焉知老旧的城门还能不能撑得住,便大喝一声,召出黄巾力士。命其在火上扛起一锅热油,兜头兜脑朝着城门下浇了下去。
  守护冲车的蛮族士兵持木盾可挡箭雨,但哪儿挡得住无孔不入的沸油?被滚烫的油一泼,饶是蛮族皮粗肉厚,仍旧哭爹叫娘,四散逃开。
  叶行远觑准机会,再施“霹雳弦惊”神通,取了十余支火箭,一起向着城下冲车射出。
  他这们神通虽然不甚高明,但是居高临下,冲车的目标又大,更静止不动,不虞有不中之失。十余支火箭命中冲车各处关节,点燃火油,刹那间就扬起一片火光。
  蛮族兵顶着箭矢和落石来救,但风助火势,哪里来得及?不过片刻功夫,那数丈高的冲车就烧成了残骸,再不敷使用。
  察汗远远的策马立于大纛之下,望见这番情景,虽然不算出乎意料,但还是皱了皱眉头。人族守将之中当真藏龙卧虎,居然能够这么干净利落的以火攻之法破了自己冲车,只怕攻城不易。
  他轻轻一挥手,收下的传令官便吹起了胡笳,蛮军缓缓收缩,在阳光普照的下午就中止了今日的攻势。
  “我们。。。算是出了一点力吧?”叶行远站在城墙上,略略有些气喘。连用两个神通虽然没什么消耗,但是持续的战斗反而对体力造成了负担。
  李夫人微笑,“冲车之物乃是工家秘传,子衍虽有耳闻,并未亲见。要破冲车,本来得他上城门观察半日,到黄昏时分才勉强破去、咱们早破冲车,不但保得城门不失,又为守关争取了半日的喘息时光,这一开头算做得不错。”
  这种情形在他们预料之中,大约也是最能体现两人价值的地方。果然子衍得讯后大喜,记了叶行远和李夫人首功,并亲自召见。
  诚恳询问道:“贤伉俪果然是见多识广之人,这冲车我只闻其名,未见其形,想不到察汗才刚开始便用出这种杀手锏。不知夫人如何得知此物怕火?”
  虽然是叶行远出手毁去了冲车,但阵前士卒都证明是李夫人先行下令,叶行远只是执行。叶行远也没必要与李夫人争功,默认是她识得破法,故而子衍向李夫人询问。
  李夫人淡然道:“冲车一物,取巨木破土之意。聚南山之木,敷以桐油,配以工家秘法,构建而成,本来并无破绽,急切间难以毁损。
  但是察汗建功心切,省却浸泡、涂敷的过程,便易引火。我在城楼上见其冲车并未刨去树皮,便明其并未得兵家真传,姑妄一试,幸而成功。”
  正统的冲车,当然有防火的手段,不知道察汗是因为时间问题还是得传的图纸不齐全,才拿出了这种半成品。这答案已经隐没在历史之中,不过李夫人很清楚当初子衍便是发现了这个破绽,以火破之,她提前运用,当然不会犯错。
  子衍听她解释之后,大为佩服道:“夫人目光如炬,刹那间便认出蛮人器械破绽,果然兵法之雄,日后城门防御,便要拜托夫人了。”
  叶行远与李夫人来此不过两日,便已立下大功,子衍更不疑心,将城门守御之职交托给了两人。
  西凤关守城第九日,察汗拿出了密藏的井栏,看上去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对付西凤关高耸的城墙,井栏、云梯之物原本难以起效,因为很难建得那么高。
  然而察汗得了许多秘法,又不知从哪里寻来巨木,所建井栏竟然有百丈之高,下有轮毂,上面平台可容百名敢死勇士,随着井栏的缓缓移动,不住向城墙上放箭。
  蛮人的弓箭虽然没有人族那么多技巧与神通,但是胜在力大精准,上井栏的又是精挑细选的神箭手,强弓劲矢立刻就将城墙上的箭手压制。
  毕竟西凤关内的兵卒都缺乏训练,弓箭手本来就不强,即使是从上往下射箭,准头尚有偏差,在同一水平线与蛮族强弓对射更是全无优势。
  李夫人不慌不忙,下令所有弓箭手撤下箭楼,退到掩体之后,宁可放弃射击,也要保持有生力量。
  这种巨大的井栏可说是察汗真正的杀手锏,可以越过城墙直接向关内发动攻击……这本来便是攻击弱点的办法,西凤关城墙坚固,但关内人手严重不足,死一个就少一个。
  察汗的井栏在前几日获得了极大的成效,射死了西凤关中数十弓箭手,这几乎是关内擅长弓箭的兵卒全部。这也导致了之后的攻防战中,防守方完全无法给蛮族部队造成骚扰和压制,完全陷于被动。
  李夫人知道这严重的后果,在蛮军祭出井栏的时候,干脆的放弃了主动反击,让弓箭手躲在掩体之后,只偶尔以抛射应战。
  她的目标也很明确,无法摧毁井栏,那就打击井栏上的箭手。
  察汗又皱起了眉头,他当然察觉到了西凤关守军的变化。原本使用井栏就是为了出其不意的打击城内的弓箭手,根据线人的报告,这位北方的狼主很清楚西凤关的空虚。只要能造成有效的杀伤,到时候西凤关的坚固城墙自然不攻自破,不必将勇士的生命消耗在这里。
  但是对方似乎敏锐的发觉了他的意图,做出了最正确的应对,井栏尽管能压制关内的反击,但并不能一举破城,还得配合对城门的攻击才行。
  而西凤关面前的空地有限,使用了井栏便无法再用冲车,即使城墙上放出一条路来,短时间内靠着士兵们的攻击,击破城门的可能性很小。
  “上攻城槌!”察汗只用了一秒钟就做了决定,尽管今天的战略意图未能达成,但既然对方当缩头乌龟,他自然也不会客气,借这个机会来冲击城门。
  所谓攻城槌,其实只是一根直径粗大的巨木,由数十个士兵抬着,小跑着向城门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这是在井栏压制住了对方的箭手以后才能发动的攻城手段,否则被头顶的箭雨一击,损失必然惨重。
  “察汗果然调整了攻城手段。”叶行远一直关注着城下的状况,他回头向李夫人通报。
  李夫人微微颔首道:“察汗一世枭雄,当然不会墨守成规,我们若是在城墙上与他对射,他当然没必要出动攻城槌,但此刻不用,就是他老糊涂了。”
  她顿了一顿,又道:“箭手必须暂避其锋,只有靠你阻挡攻城槌了。”
  叶行远苦笑道:“还有什么其它选择么?可怜我一个堂堂读书人,居然要身先士卒,也实在是无奈。”
  在会试之中他倒是历经战阵,也不能说是没有经验,但这种肉坦上阵,也算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由此可见西凤关当日情势之危急。
  叶行远命令民夫,通过城墙上的窥孔乡下泼洒沸油与投石,自己则是不断运用霹雳弦惊神通,向抬着攻城槌的士兵发起攻击。
  抬攻城槌的都是死士,大抵是蛮族中的奴隶和战俘,他们只有勇猛向前才有一条活路,若是稍有犹豫后退,督战队的马刀就会砍下他们的脑袋。
  因此即使是向落叶一样无声无息倒地,也立刻有人接替位置,默默的向着城门发动撞击。
  咚!咚!咚!仅仅是片刻功夫,攻城槌就在城门上连续撞了三次,叶行远都感觉到脚下有些摇晃,知道再这样下去城门支撑不住。
  当下咬了咬牙,不顾一切的跃上箭楼,霹雳弦惊神通像是不要钱一般倾泄而出,一道道白光夺取城门前死士的姓名,终于暂时压制住了攻城槌的冲击。
  “神通之士?”察汗注意到收割士兵性命白光的发源地,望着城楼上的叶行远,就像是看着一只垂死挣扎的蝼蚁,冷笑道:“人族真是死而不僵,弓箭手集火,给我射死此人,赏金一百!”
  人族的神通之士是蛮人最讨厌的存在,也是因为这些人,强大的蛮族才被驱赶出中原膏腴之地。但区区一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井栏上的上百神箭手,只要一轮集火,就能将他射成刺猬!
  那些蛮人箭手听到狼主的命令,欢呼一声,不约而同的持弓搭箭,向着叶行远的方向射出一支支迅捷的箭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