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侠客-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吴刚若有所感,但又抓不住条理,茫然道:“所以老前辈认为这是一桩极大的阴谋?”
“不错!”
“可以家兄吴雄杀害各门派高手的事不假。”
“问题即在于此,所以目前必须设法找寻你大哥的下落!”
“也许他已不在人世?”
“亦有可能,但必须证实,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孙景遇害,否则必有若干重要的线索,由他的被迫杀,显见他必已探到某些秘密,而为对方发觉他是卧底的,所以才对他下毒手,另一方面,‘龙剑’是你大哥的随身兵刃,既在武盟出现,此中蹊跷昭然若揭。”
吴刚咬了咬牙,道:“晚辈誓必要从灰衣蒙面客身上追出谜底!”
“大悲”突地疑声道:“你武功传自何人?”
吴刚至此已对这老和尚疑念全消,坦然道:“是偶然得到的一件‘血衣’所载!”
“什么,血衣?”
“是的,很巧,这‘血衣’的持有人,也是‘武盟’中人,而被同门追杀,临死时举以相赠……”
“死者何名?”
“飞天蜈蚣李青山!”
“大悲”全身一颤,栗声道:“李青山也死了?”
吴刚骇然震惊,道:“难道李青山也是老前辈布的棋?”
“不,他是孙景的助手,为同一目的而入武盟!”
“哦!”
吴刚内心的激动,简直无法以言语形容。“铁臂猿孙景”、“飞天蜈蚣李青山”,想不到都是因自己家门血案而遭害。而“大悲”和尚却又为此血案而苦心安排,可是“少林”也是仇家之一,这笔帐怎么算法呢?
心念之中,肃容道:“老前辈,晚辈有句话必须申明!”
“什么话?”
“贵寺当年也曾有弟子参与血案。”
说完,双目灼灼地注定“大悲”,看他如何答复。
“大悲”毫不考虑地道:“不错,当年是老衲本人与四名‘罗汉堂’弟子参与!”
吴刚不自觉地向后一退身,后面立时沉了下来,栗声道:“是真的?”
“当然!”
“大悲”的镇定、沉着,像没事人儿一般,这态度使吴刚既惊且惑,他既是当年凶手的一份子,何以又有先前那一番话呢?想借此以消除自已仇恨之心么?抑是他甘担罪名,心图减却门下的流血劫数?
心念之中,冷声道:“老前辈可知晚辈来此的另一目的?”
“报仇么?”
“正是如此!”
“如何报法?”
“血债只有血偿!”
“你以为当年参与的,全都出了手么?”
这一点是吴刚未想到过的,登时为之语塞,窒了片刻之后,反问道:“晚辈又何从分别当年参与而不出手之人?”
“大悲”白眉一轩,沉着地道:“孩子,冷静,听着,你尚有一件极端重要的事去做……”
“什么事?”
“寻找令尊的下落!”
吴刚如遭电击似的全身一震,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瞪目张口,说不出话来,额上渗出了大粒的汗珠。
这是什么意思?
父亲难道尚在人世?
“孩子,你听见老衲的话了?”
“难道……难道家父当年没有罹难?”
“他死了,在仇人面前倒下,但老衲以三粒少林传派之宝‘大还丹’赎回了他的生命,他仍在世间!”
“啊!”
吴刚泪水夺眶而出,他只觉全身发麻,脑内混沌一片,这消息太意外了,他做梦也没有估到,过度的兴奋与喜悦,使他承受不了。
久久,才进出两个字道:“真的?”
“岂能有假!”
“那老前辈是家父的救命恩人?”
“天意!机缘!老衲不敢贪天之功!”
吴刚双膝一曲,跪了下去。
“大悲”和尚纹丝不动地接受这大礼。
“恕晚辈无知冒犯!”
“起来!”
吴刚站了起来,身躯仍抖个不住,他太激动,也太兴奋,这简直是奇迹。
“老前辈,请见示……当时实况?”
“大悲”低宣了一声佛号,面色凝重道:“当年参与血案的高手,几近千名,其中绝大多数是‘武盟’属下,情况惨烈而混乱,各大门派实际上出手的,寥寥无几,老衲与你父亲是方外至交,当年参与的目的,便是想个机尽人事,你父战至最后,负创累累,力竭倒地,老衲乘机假意以‘般若掌’下击,扬言五脏尽糜,阻止了分尸的惨剧,复乘乱将之移离现场……”
“没被人发现么?”
“时在黑夜,遍地积尸,伤者无数,堡中高手,忘命猛扑,是以极易瞒过。”
“之后呢?”
“老衲以三粒‘大还丹’救活了他,你父遭此惨痛,而祸源是你兄长吴雄,体力稍复,飘然远引,连半句话都不曾说。”
“各门派在善后造作‘五百人冢’时,也未发觉?”
“孩子,当时的惨状,老衲不忍描述,数百具残肢断体,何从分辨谁是谁……”
吴刚仰首望天,虎目中又汩汩倾泻出来泪水。
他在想:
父亲在何方?
十多年了,自己已由孩童变了成人,他老人家究竟托足何所?
人海茫茫,他老人家如有心从此避世,的确无法寻觅。
经过一段难堪的沉默,“大悲”又悠悠启口:“孩子,你怎能侥幸免于难?”
“惨案发生之日,晚辈正好离堡在外!”
“天意!真是天意!”
“老前辈尚有何指教?”
“你说你的武功得自一件‘血衣’?”
“是的!”
“血衣的来历呢?”
“至今仍是一个谜!”
“上面所载的主要武功是什么?”
“一招剑术!”
“只一招?”
“是的,叫‘夺化剑法’!”
“施展与老衲看!”
吴刚缓缓抽出“凤剑”,斜举上扬,口里道:“老前辈请看!”
看字出口,剑已疾划而出,虽是空势,劲力也只用了三成,但那凌厉诡辣的剑势,仍十分惊人。
“再使一遍!”
吴刚又施展了一遍,然后收剑回鞘。
“大悲”激动地道:“这是老衲生平所见最上乘的剑法,奇怪……”
“老前辈何以所见?”
“中原武林中,所有剑派均无此剑法,但又不类域外之学……”
“对了,‘血衣’上曾注明是参研自创!”
“那创此剑招之人,不但聪明绝顶,对剑道也必炉火纯青,以老衲观之,这招剑法,胜过当年你兄长吴雄的剑术,不但凌厉,而且完全无懈可击,这‘血衣’怎会到李青山之手呢?”
“晚辈决意尽力查明原委,很可能李青山前辈之被追杀,是因了这件‘血衣’,可是仍有惑人之处……”
“什么?”
“晚辈施展这招剑法,与‘武盟’多人相搏,无人认出是‘血衣’武功!”
“唔!这的确费人猜疑。”
“晚辈曾获得一丝线索……”
“什么线索?”
“据说李青山前辈被迫杀,是私通要犯!”
“私通要犯?”“是的!”
“要犯……莫非关键就在那名要犯身上?”
“极有可能!”
“孩子,老衲已在佛前立誓,永不再现江湖,望你好自为之,认明主凶,少造杀孽,追查你父兄下落,联合‘魔湖’之力,以共谋对付武盟,公私两全!”
“晚辈谨受教!”
“你可以离开了!”
“遵命!”
“仍照来时之数反行即可!”
“晚辈告辞!”
说着,行下大礼,然后照来时的指示,穿过奇阵,越墙而出。
“阿弥陀佛,施主杀机尽泯,必有所获?”
原来掌门方丈“佛印禅师”仍伫候墙外,一见吴刚现身,立即迎上前来。
吴刚赶忙深施一礼,道:“晚辈来时多有冒犯,请方丈恕罪!”
“不知者不罪,施主忒谦了。”
“告辞!”
“本座不送了……”
“好说!”
吴刚出了少林寺,戴回面具,疾奔下山,取回寄存的马匹,扬鞭上道,目的地是樊城外的“幽灵地宫”。
一路之上,他心情沉重万分。
父亲仍在世间,是莫大的喜讯,然而骨肉还有重聚之日吗?这就太渺茫了,如果父亲有心避世,十多年的岁月,当已使他变成了另一个天地中人,江湖中所发生的一切,他当然也不会知道,当然,更未料到还有一个幼儿留在人间为全堡索血,要寻找他老人家,何异大海捞针……
仇家尚不在少数,但由于“大悲”一席话,扭转了他的思想,他准备放弃盲从附和的门派,只追主凶——“武盟”。
最后报复的时机,已来临了。
只待恩仇了了,然后海角天边,非寻到父亲的下落不可。
而最困惑人的,是兄长“无敌美剑客吴雄”的生死下落。“龙剑”既已落入“武盟”,他的失踪,当与“武盟”有极大关系。
还有,就是情比海深的薄命红颜吕淑媛,将来的结局是什么?
他不敢想,但又不能不想。
想到吕淑缓,便不期而然地联想到美绝尘寰的慕容婉仪,他只有付诸一声苦笑,彼此无缘,这朵名花,将落入谁家呢?
慕容婉仪会不顾少女的矜持,坦白示爱,因了吕淑媛的关系,他不得不忍痛拒绝了这一份别人求之不得的艳福。
他最初钟情的是慕容婉仪,但情势的变化,却使他把全部感情献予吕淑媛,因为她太伟大,她的牺牲,世上已找不到任何堪与之比拟的东西,这是始料所不及的。
从而,他想到未谋一面的“幽灵公主”,此去“地宫”,将如何解说呢?
他想得太多,太多,纷纭的意念,使他脑胀欲裂。
恩、怨、情、仇,使他有不胜负荷之感。
经由汝州、宝丰,南下越伏牛山余脉,到南阳,樊城的路便算去了一半。
一路晓行夜宿,这一天,进入伏牛山区,人烟逐渐稀少,为了缩短行程,他抄的是捷径,崎岖难行,好在他一身玄功,倒不觉其累,只苦了那匹马儿。
山路愈来愈难行,陡峭曲折,山雨冲刷的坑洞,加上鹅卵碎石,马蹄一高一低,走两步滑一步,不断地打着前失,马口直喷白沫。
吴刚率性跳下马来,牵着走,心想,这一抄捷径,反而耽搁时间,坐骑成了累赘,如是空身,没有路也飞过去了。
好不容易翻越了两重山峰,眼前是一个斜坡,不太陡,下了坡,是一片杂木林,路穿林而过。
到了林缘,吴刚看那马浑身汗浓,干脆放了缰,由它去啃食野草,自己倚在林树下一块突石上憩息。
仰望峰岭,白云无心出岫,远望是一片葱茏,随岗峦起伏,山泉淙淙,山风送爽,令人俗念尽消,杀伐之心尽泯。
蓦地——
一阵颤人心弦的凄怨歌声,从林中传了出来:
别后生死两茫茫
情不尽,
意难忘。
曾记仙府烧红烛,
吴刚心头剧震,这深山绝岭之中,怎会传出“魔湖歌声”?
嫂嫂“魔湖公主”,业已被炸身残,当然不会舍“魔湖”而隐在此间。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幽灵公主”故技重施,假借“魔湖歌声”……
歌声停歇了,但余音仍觉荡漾耳旁。
这非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吴刚陡地从石上站起身来,疾掠入林,突地,一阵血腥之味,触鼻而来,不由自内心深处发出了颤栗。
循血腥之味搜去,只见一堆枝叶覆盖上,蚊蚋嗡嗡乱飞,一条黧黑的人腿,露了出来,吴刚心头一紧,掣出长剑,挑开枝叶。
“呀!”
他惊呼一声,汗毛根根直竖起来。
枝叶下,堆叠了五具尸体,从形象上看,分明是五名丐者,血污狼藉,肢体不全,死状极为凄惨。
吴刚倒抽了一口凉气,心想,奇怪,这些沿门乞讨的乞儿,怎会被惨杀在深山密林之中呢?是了,这五名当是丐门弟子……
“嗯——”
被压在下面的一具长臂尸体,忽然动了一动,发出一声低沉惨厉的呻吟。
吴刚头皮发麻。
他窒了窒,不顾血污,拨开尸体,不错,其中之一尚未断气,但也去死不远了。
“你是丐门弟子么?”
吴刚大声连问数遍。
那丐门弟子眼皮微微睁开,口唇动了动,出气多,入气少,没有声音。
吴刚皱眉想了想,疾点他数处穴道,保住那一丝丝将断若续的残气,然后以中指捺上他的左腕“脉根”,徐徐逼入一缕真元。
那丐者胸部微微起伏,“唬!”地吁出了一口浊气,生机稍见回复。
吴刚把握住这一瞬之机,急声道:“你是丐门弟子么?”
“……是……”
“怎么回事?”
丐者失神的目珠骨碌碌一阵转动,声细如蚊地道:“阁……下……是谁?”
吴刚立即应道:“索血一剑!”
丐者僵冷的面皮,微微抽动了数下,挣命般道:“索血……一剑么?”
“不错!”
“我等奉……奉……”
“奉什么?”
“奉……小长老……之命……”
吴刚骇然大震,小长老,当然是拜兄宋维屏了,连声追问道:“小长老命你等做什么?”
“等……候……您……”
“呼!”的一声,喉头疾涌,头一偏,死了。
吴刚感到全身发冷,拜兄要这几名死难弟子等候自己,为什么?自己此行的目的拜兄是知道的,但这回头的路,他如何测知而令人等候呢?
是什么人杀害了这五名丐门弟子?
歌声!
他想到了方才的歌声,看来此中大有文章。歌声是发自女人之口,当然极不可能是“魔湖公主”本人,那该是谁呢?是“幽灵公主”吗?目的何在呢?
过去,“魔湖歌声”给他的感受,仅是神秘而已,而现在情形可就两样了,歌声是嫂嫂因思念哥哥而作,与他直接发生了关系,加上宋维屏命手下弟子在此等候他,无端遭害,显然这歌声不论发自何人之口,都与他有关系。
心念之中,他提剑朝原来判断歌声所发的方向奔去。
别后生死两茫茫!
情不尽,
意难忘。
……
歌声再度传来,似乎又远了些。
他脚下一加劲,如淡烟般穿林疾掠而去。
奔了一程,林木渐疏,眼前现出一道幽森的谷口。
歌声已杳,听那余韵,似发自这幽谷之中。
吴刚在谷口刹住身形,打量这幽谷的形势,谷道深邃,谷壁陡峭,宛若一座巨峰,被造物者的神斧,一劈为二,两壁相距不足五丈,半峰以上,斜伸的虬松杂木相接成幕,藤萝牵缠倒挂,谷道中常年不见阳光,湿漉阴暗,鬼气慑人。
谷中究竟是何许人物呢?
为什么要唱出“魔湖歌声”?
歌声,加上丐帮弟子之死,与其中那名丐帮弟子临死吐露的几个字,显见内情颇不简单,这使吴刚提高了警觉。
他考虑了片刻,终于举步朝谷中趋进。
谷底全是岩石,布满了苍苔,居中,却有一线明显的路影,看来经常有人进出。
阴风阵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