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成佛了-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六十九章 佛手山
老者狄新知很是高兴地说道:“法海小师父,你回来了!”
狄杰满脸兴奋,眼中竟是佩服之情。
玄净对二人点头微笑,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我们里面聊。”
进入客房之后,玄净说道:“从今以后,蔡高远与宋元嘉不会再招惹你们; 不过小僧不介意你们在长安逗留,如果你们要回普安县,可去白崖寺。”
这爷孙俩闻言感激不已,同时心中震撼,这位法海小师父竟如此厉害,只用半天的时间就搞定了一切。
对方可是宋太尉的亲孙!
宋家还是儒道世家,开国元勋之一,在长安城中的势力可想而知。
激动过后; 狄新知也觉得法海小师父所言甚是; 长安城并不是他们现阶段可以呆的,一来身后无势力,二来自身的修为也不够看。
狄杰有些犹豫,他看了看年迈的爷爷,又看了看玄净。
玄净看出了这位少年书生的想法,说道:“阿弥陀佛,狄小施主,你想留在长安的心情小僧可以理解,这里的繁华代表着这里充满了机会,可以一展你心中志愿,但是。。。。。。狄小施主你不是一个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轰隆。
狄杰脑海中如有一道惊雷响起,令他恍然觉醒,望向狄新知那年迈的容颜,鼻子一酸,以前只知爷爷为了自己上京考取功名,变卖祖宅,这一切都是爷爷在付出。
而自己; 却从未想过爷爷愿不愿意,更从未问过爷爷的想法。
玄净的一句话,如同敲醒他的木鱼。
“爷爷,我。。。。。。”狄杰有些哽咽,回想这段时日的经历,年迈的爷爷也跟着自己吃了不少的苦,要是在普安县,爷爷是镇里人人尊敬的老秀才,又何至于此?
狄新知抚摸着狄杰的脑袋,笑道:“爷爷已没多少岁月可以活了,只希望小杰你可以在这个世界站稳脚,施展你心中的抱负。”
狄杰心怀大志,自小便立下要进京当好官的愿望,此刻听到爷爷说这番话,愧疚地哭泣起来,还说到:“不,爷爷一定可以长命百岁。”
玄净看着爷孙俩的一举一动,心中微动; 双手合十; 诵念了一声;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宋府。
脸上涂抹着胭脂俗粉的宋元嘉,在半途送别了他的老师李鸿云后,带着宋煜城回到宋府,第一件事就是找他的祖父。
此刻二人正站在一间诺大的书房外,这座书房十分气派,外面的陈设庭院别具一格。
约莫半注香之后,书房门打开,从中走出两人,一前一后。
前面的是身穿着道袍的老者,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后面的衣着儒服的老者,同样精神抖擞,但容颜要比道修老者年迈一些。
二人走起路来四平八稳,丝毫看不出他们这个年纪的苍老。
“见过祖父,见过张真人。”
宋元嘉与宋煜城毕恭毕敬地喊道,尤其是后者,他只听闻过张真人之名,从不曾见过,此番有幸见得,有丝丝兴奋。
道修老者张真人,乃是当世道教排名第二的真元剑派掌门,传闻已经是一品天师,但数十年来从未出过手,世人便还是以真人对其相称。
张真人一手剑术了得,就连天罡道观的道首袁天师都对其称赞不已,说若只比剑术,道首自愧不如。
张真人对两名宋家晚辈微笑点头,客套了一番后就淡然离去,只见身形一闪,脚踩飞剑而去,一个呼吸不到的时间就消失在了天际边。
这份实力,看的宋元嘉与宋煜城向往不已。
儒服老者目送那位张真人离去后,转过头来,望向二人,“进来吧。”
宋元嘉有龙阳之好的事情,这位当朝太尉自是知晓,只是睁一只闭一只眼,而且也毕竟是自家孙儿。
宋煜城跟在宋元嘉身后,颤颤巍巍走进这座书房,说来已经有三四年没来此处,以往都会被传唤而来,直到十年前自己无法在精进修为之后,次数越来越少。
直到前段时间,宋太尉安排了一份差事,他才得以进入书房。
一进入书房,宋元嘉看了一眼宋煜城,在宋太尉点头示意之下,他开口说道:“禀告祖父,我们遇到了一名小和尚,他与我提到了一个人。”
宋太尉何其聪明,宋元嘉只这么一说,他就猜到了那小和尚提到的是谁。
宋太尉那年迈的老脸,岁月留下的痕迹十分明显,他沉思起来,许久之后才道:“那个小和尚现在何处?”
提到将自己花园圣地毁掉的小和尚,宋元嘉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恨意,“孙儿也不知道那小和尚去哪了,不过他与道首的六徒弟似乎很熟悉,那道首六徒弟还称小和尚为她的人。”
宋太尉听闻这话,心中震惊,怎么还扯上天罡道观了?!脸上却毫不波澜,语气极为平静地说道:“从头到尾讲述清楚。”
宋元嘉来之前便做好准备,自己的秘密花园圣地肯定是保不住,现在与宋煜城解释起来龙去脉。
“法海?‘法’字辈的和尚。。。。。。”宋太尉努力在脑海中略过所听闻的和尚名号,可都没有一个用‘法’字辈的,“莫不是来自于西天域?”
白马寺举办佛门盛会,西天域来了不少佛门弟子,或许真是其中之人。
听到宋太尉的嘀咕,宋元嘉与宋煜城恍然大悟,原来那小和尚是来自于西天域的佛门弟子!
难怪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修为。
宋太尉脸上的表情远不如表面看来的平静,就嘀咕一句话的时间,想到了很多个可能,最后他郑重其事的交代道:“务必去查清小和尚身在何处,还有他的来历!派人盯紧道首的六徒弟,那三徒弟也一并盯紧了!”
宋太尉说完之后,让二人退下,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起来,眉头是越皱越紧。
“一个小和尚。。。。。。为何会打听柳玉书?洛城救走柳玉书的,难道是那名神秘高僧?而这名小和尚,是神秘高僧的徒弟?可这,怎么牵扯进了天罡道观?”
宋太尉嘀嘀咕咕了几句,最后他来到书桌前,摊开一张宣纸,下笔如神,挥挥洒洒地写了许多字。
所写的开头第一句是:广灵心(菩提心)计划,恐有暴露!
谷晹
。。。。。。
长安城要找人确实不太容易,隔天有钱有势的杭小瑜,就从户部所记载的长安城所有周姓人家名单带来,除去儒道世家周氏,还有三千五百四十一家!
玄净拿到名单的时候,一阵头大,按照这户部记载的一家一家去寻吧,这得找到什么时候?
玄净不打算贸然就去周宰相府寻,以免打草惊蛇,从如今自己掌握的讯息来看,可以肯定有人在猎捕拥有菩提心(广灵心)的人!
“玄净小师弟,这份名单本女侠留了一份,需要本女侠派人去寻吗?”扎着道士头的杭小瑜开口问道。
玄净赶紧拒绝,还说道:“小道长师姐,此事去办的人信得过吗?”
“当然信得过,乃是我已经救过的人。”
“那就好,此事一定不要再让人知晓。”
杭小瑜虽然有愣头青的外号,但不代表愚蠢,见玄净如此凝重的表情,看出了一二,好奇心作祟,问道:“玄净小师弟,寻亲之事为何不让人知晓?”
玄净没有告知原因,只道:“请小道长师姐信任小僧,只要时机到了,小僧一定向小道长师姐说明。”
玄净都这般说了,杭小瑜也不好说什么,微微颔首后,转移话题道:“以后不要叫什么小道长师姐,过于生分了,以后喊我杭师姐,或者小喻师姐。”
玄净自是应好,甚至还省略了一个字,直接喊小喻姐。
杭小瑜听到后很是满意,又邀约玄净去‘天赐福楼’吃斋饭。
杭小瑜是个吃货,玄净是深有体会了,遥想当初,也正是抓住了她的胃,才赢得了她的信任。
二人又来到了‘天赐福楼’,点了与昨天不一样的菜品,玄净尝过后觉得没有第一次的惊艳,看来这什么东西都是有新鲜感的。
接下来的五六天,玄净按照户部给的周家信息,从外城的城东开始找起,挨家挨户地去寻找。
期间,杭小瑜来了两次,都是前面两天,后来说是要闭关突破四品境,就没有再出现。
狄杰与狄新知也早早启程回普安县,玄净带着二人出了长安城,给了一些盘缠后才放心。
不知不觉间,来长安已有七日,除了第一天有所收获外,其余几天再无进展。
玄净也不着急,当做历练心境,这几日心境有所增长,对于突破二品境是越来越近。
九月初一。
距离佛门盛会,还有八天。
如今的长安城就已经热闹不已,由白马寺举办,法昌寺跟大华兴寺支持的佛门盛会,将在长安城外的一座被佛门称为圣地的佛手山举行,那巍然耸立的山峰,错落有致,远远望去,真的如同一只佛手。
此山的来历,有许多个版本。
有说是数千年前,乃是一名得道高僧,为了镇压阴宫鬼殿,不惜自费一掌化作山峰留下;
有说是当年佛陀,参悟佛门消声绝迹的一品术法——如来神掌的地方,有不少佛门弟子慕名而来,怀揣着从中参悟一二的梦想。
不过现实总是残忍的,至今从未有人在这座佛门圣地佛手山中参悟出什么。
玄净这几天听到最多的,便是议论此事的交谈。
九月初九未到,佛手山中已经汇聚了各方佛门修士,也有白马寺、法昌寺以及大华兴寺的弟子出没,进行佛法论道,很是热闹。
本来玄净并无去观摩的想法,直到这一天,一道佛光从天而降,苍穹之上,响彻起了呢喃的梵音!
此乃佛门异象!
应天佛经出世!
不过佛门异象维持的时间并不久,只有几十个呼吸的时间,说明此应天佛经并不完善,且级别很低。
但此事造成的影响,却超乎想象地蔓延开去。
佛门已经三千年不曾出现过应天佛经,直到一个多月前,接连出现两部,且都是最高级别——听者无厌!已经有迹象表明,佛门有崛起的可能。
这也是白马寺举办此盛会的缘由之一,激励众多佛门弟子。
没想到此次盛会比预期的要好上很多,还未到盛会开始,就有几句引起天地异象的佛门经文出现。
“你们可看见了那佛光?听说是一名来自于千华寺的弟子,在佛手山前打坐了七天七夜参悟而出几句佛经,引起了天地异象!”
“原来是佛门四百八十寺中排名第六的千华寺弟子,他这番表现,无疑是给盛会的到来起了个好头,今后前途无量!”
“还没说,那弟子在千华寺并不受重视,本是一名寻常弟子,如今创作出几句引起天地共鸣的佛经,已经引得许多寺庙的注意,法昌寺与大华兴寺都派了上三境的得道高僧,前去劝说抢人。”
“朋友,你的消息滞后了,白马寺也派了上三境的得道高僧前去!”
玄净正在客栈茶楼上喝茶,听着邻桌说的消息,对那有着几个传闻的佛手山产生了一丝兴趣。
这几天寻亲也暂无进展,他寻思着不如去佛手山看看,与人交流增长知识,也能历练心境。
想到便做,玄净迈步向城外三十里的佛手山而去。
长安城中,来往的人群中,普通人居多,道士书生次之,连光头的和尚也不在少数,所以年纪轻轻,身上只有八品境气息波动的玄净,走在大街上并无引起注意。
玄净打算徒步而去,正好能看一看这一路的风景。
当他走出城门的时候,城墙上有一名护卫瞳孔微眯起来,他从怀中取出一张画像,反复看了几遍后,确认无误,画像中人就是方才出去的那个小和尚!
这名护卫赶紧跑下城墙,来到靠近城门的一间酒馆,走到后院对着里屋说道:“宋少爷交代要找的人出现了!如今出城而去,看方向似乎是前往佛手山!”
里屋内传来一道惊喜的声音:“果然如宋少爷猜测!既然是和尚,肯定会去佛手山参悟!你传音给佛手山的弟兄,告知他们目标已经出现,在没有明确命令前,不得出手!”
“是!”
第一百七十章 闹市中的木鱼声
当玄净来到佛手山的时候,发现这里遍地都是光头,还有不少比丘尼,令他很是惊讶,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和尚。
穿着也是各有讲究,除了最常见的几种颜色的僧袍之外; 还有披着袈裟的高僧。
人群中,不仅有和尚,还有寻常百姓,他们在山脚下临时搭建了茶馆,在这做起了生意。
也有一些儒家弟子以及武道修士在其中,他们皆有信佛之心; 有人还是儒佛双修或佛武双修。
玄净望向前方,巍然耸立的山峰; 真如其名,如一只佛手高耸入云,仔细观摩起来,处处透漏着佛门气息,化怨气极为浓郁。
玄净还发现,佛手五根手指中最高的那根,似乎连通了苍穹,这座山的化怨气就是从此处开始散发。
“小师弟,是第一次来佛手山吧?”
这时,一道男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玄净转身望去,只见是一名年纪约莫二十五六的和尚,长相平平,但鼻子十分大,身穿着藏青色的僧袍,正双手合十脸上挂着笑容。
玄净一边双手合十打着招呼,一边施展秘术聆听此人的心境。
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这门术法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玄净听到此人的心境是市井街道的声音,好不热闹。
“阿弥陀佛,见过师兄; 小僧确实是第一次来。”玄净如实回答道。
大鼻子和尚眼底闪过一丝莫名的激动,他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可在上三境的玄净看来,已经尽收眼底。
“这位师弟,若是不嫌师兄我唠叨,师兄与你介绍介绍这佛手山如何?”
玄净笑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小僧愿闻其详。”
大鼻子和尚点头说道:“小师弟,你也看到了,此山的化怨气之浓郁,对于我等佛门弟子来说,修炼事半功倍!相传此乃一位佛门高僧镇压阴宫鬼殿自废佛手留下,实则不然……”
说到这里,大鼻子和尚顿了一会,才继续说道:“其实这只佛手镇压的不是阴宫鬼殿,而是当年的道教之首!”
玄净听闻眉头一掀,倒是不曾听闻过这类说法,不免激起了兴趣。
大鼻子和尚看在眼里,知道鱼儿上钩了; 接着干咳两声; 扯了下嗓子,嘀咕了一句:“这天气太热了,说的师兄都说得口干舌燥了。”
一般有点眼力劲的,这时都会相邀去茶馆喝茶,再慢慢道来。
谁知,玄净不为所动,那双干净清澈的眼睛,凝视着大鼻子和尚。
大鼻子和尚暗道榆木脑袋一声,也不在装摸做样,直接说道:“小师弟,我们不如找个茶馆坐下来慢慢聊?”
“可以,听师兄安排。”玄净莞尔一笑,跟着前面的大和尚来到了一家茶馆。
这家茶馆的声音显然没有其他茶馆好,但地理位置明显不差。
“小师弟,师兄法号寂真,来自于大。。。。。。大莲花寺的密宗内门弟子,不知小师弟师出何方?”大鼻子和尚坐下来后,现实自我介绍一番,随后询问起了玄净的来历。
毕竟要宰客,也得认清楚,以免得罪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