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怎么成佛了 >

第61章

我怎么成佛了-第61章

小说: 我怎么成佛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周鹿县令,看似文质彬彬,很好相处的样子,其实不然。

    玄净从他心境中听到了很强的肃杀之音,显然周县令绝非善茬,不似表面看来那么简单。

    法明突然想到这位县令,姓周,来自于京都长安,便开口问道:“阿弥陀佛,周县令,老衲有一事想要询问。”

    周鹿伸出一手道:“法明主持,请说。”

    法明看了一眼玄净,见小徒弟没有制止的意思,便将小徒弟的身世告知了周鹿县令,询问他是否认识的周姓中,是否有十六年前有遗失孩子的人家。

    “玄净小师父姓周?”周鹿很是惊讶,旋即脸上一喜,“难怪小生见玄净小师父格外亲近,原来我们本是一家。”

    玄净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周县令说笑了。”

    周鹿道:“小生年纪不大,也不曾听家中长辈或族中亲戚有说到遗失了孩子。法明主持,若是可以,能否让我看下那件襁褓?”

    玄渡站了出来,说他去拿,不多时就将那件已经有些陈旧泛黄的襁褓取来。

    周鹿接过手,细细琢磨,还发出‘咦’的一声惊疑声。

    玄净与法明同时望去。

    玄渡问道:“周县令,可看出什么了?”

    周鹿看向玄净,然后说道:“这件襁褓的材质乃是朝廷专供的丝绸,说明玄净小师父的身世不简单,恐怕是来自于周氏大家。。。。。。”

    周鹿说到这里打住,没有继续说下去。

    玄渡追问道:“可有哪些周氏大家可以获得此丝绸材质?”

    周鹿苦笑一声,“这就多了,大唐中原九州,疆域极广,能拥有此材质的,没有百家,也有数十。因为一些有实力的家族,能私底下购得此材质。”

    法明与玄渡闻言不免有些失望。

    玄净倒是平静。

    周鹿又道:“不知三位师父能否将襁褓让小生带走,我派人送回京都长安打听一番。”



第一百三十七章 少女之心跃然纸上



“阿弥陀佛,自是可以,麻烦周县令了,善哉善哉。”法明如是说道。

    周鹿摆摆手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而且我与玄净小师父乃是本家,说不定还会有一些渊源。说来是小生要多谢三位师父,初来这普安县,若没有三位师父的协助,我这官位也难以坐稳。”

    这自然是一番客套话。

    玄净这时开口说道:“周县令,如若届时有难言之隐,就不查了。”

    周鹿一怔,随后莞尔一笑。

    法明并没有将小徒弟的心被挖走的一事告知,只说是顺河捡到。

    若是告知天生菩提心一事,要查起来肯定会更简单,但也代表着更危险。

    法明还不敢百分百信任这位周鹿县令。

    “小生还有公事要忙,今日就先如此,三位师父如果有时间,可以来衙门找小生吃茶。”周鹿拿着绣有‘周字’的襁褓离去。

    玄净与玄渡相送到山门口。

    玄渡看着那离去的年轻县令的背影,道:“普安县前有娄知县,现有周鹿知县,不错,乃是百姓的福音。”

    玄净微微颔首,虽然‘听闻’周鹿心境有肃杀之音,但不代表他就是恶人,只是行事方面,更为果断狠辣罢了。

    周鹿回到衙门后,走进书房,轻轻敲打了桌面三下,接着便是一道黑影出现。

    “黑剑,你将这个送到宰相府,告诉周伯父,人。。。。。。可能还活着!”

    。。。。。。

    白崖寺下午的香客依旧不少,现在白崖寺的声望前所未有的高涨,再加上今天是初一日。

    忙到临近黄昏时,玄净才得以空闲;    去走了一圈扩建的情况;    发现寺庙外四周推平;    足足大了两圈。

    这是一个大手笔,不过好在白崖寺现在不缺钱。

    一来有曾有钱带头捐赠的乡绅财主们,二来裴灵薇所赠的丹药;    贩卖了一颗还玉丹,折现了有数千两白银。

    玄净来到山巅;    这里搭建了一处欣赏对面白崖峭壁的凉亭;    此时无其他人在。

    玄净从须弥木钵中取出今日裘景烁送来的书信与木质小锦盒。

    打开这封信;    上面写的字并不多,但十分清秀。

    玄净琢磨了下小道姑当时写信的心情;    肯定百般纠结,不然就不会开头连个称呼都没,估计也是担忧被人知晓。

    “听大师兄说;    福鞍山有神秘高僧突破上三境;    引来的三九天雷恐怖如斯;    比大师兄那时候还要强盛数十倍;    大师兄对此称赞不已。

    不过本女侠觉得那位神秘高僧也没有很厉害,毕竟世间之大无奇不有;    需戒骄戒躁,满招损,谦受益。”

    读到这里;    玄净忍不住地笑了起来,这比自己年长七八岁的小道姑小姐姐;    没想到这么有趣,想着法子提醒自己;    天下高手无数,还不宜昭告天下;    需隐忍。

    玄净脑海中不由浮现那个扎着道士头的杭小瑜,随后继续往下读。

    “大师兄还说那高僧一朝上三境,横扫无数敌,听闻甚是霸气威武,以一敌七,只被逃了一条藤蛇妖精,不愧是曾与本女侠一同铲除过妖鬼的高僧,未辱没本女侠。”

    这小道姑还臭美起来了。

    “本女侠回到天罡道观后,再次深刻地替师兄姐弟妹们感到悲哀,斋堂伙食是相当难吃,本女侠有些怀念白崖寺的斋饭,不知要何时才能吃上,尤其是那一道凉拌黄瓜。”

    “对了,不如你将这道菜的做法告知本女侠,本女侠亲自下厨。锦盒之中,有几张四五品的丹书符箓,上三境品阶的太难寻,大师兄一年都未能画出几张,找本女侠的师傅不切实际,反而要被念叨。”

    “盒中还有传音石,是用于告知那道菜的做法与本女侠联系所用。”

    “杭女侠。”

    玄净读完整封信后,脸上的笑容很灿烂,一个害羞的少女之心跃然纸上,想与自己联系,又不好明说,连送传音石都是用要菜品做法的方式。

    玄净打开木质小锦盒,看到共有六张符箓丹书,这让白崖寺又多了一份底气。

    还有一块青玉石头,闪烁着微亮的光芒;    这是一个高级货;    价值不菲,出自东海之滨的能人奇士之手。

    玄净摸索了一下,发现只需输送一些化怨气在传音石上,便可进行传话。

    “呼叫呼叫,收到请回答,over。”

    玄净也不管小道姑姐姐能不能听懂,反正之前与她聊天也经常用一些前世‘名言’。

    玄净等了有半注香时间,发现传音石一直没动静,以为没传过去,就继续输送化怨气,重复了几句才作罢。

    一炷香之后,依旧没有回复。

    玄净就将传音石收回须弥木钵中,往寺庙回去,到了吃晚饭做功课的时间。

    这一夜,玄净都在期待传音石的回应,可惜留言如石沉大海,了无音讯。。。。。。哼!说什么疼人的御姐,都是骗人的!

    玄净最近几天睡眠都很浅,他把时间用在了巩固‘大威天龙’、‘大日如来’、‘不动明王’的术法上,还有达摩祖师所创的那一门可借助天地之力掩盖真相的术法。

    达摩祖师并未替此术法取过名字,似乎在他的所创术法中,不值一提,可以说相当任性。

    玄净双盘打坐上木床上,内视身体,看着神庭穴中干得如火如荼的功德小人儿们,此时天王殿已经完成十之八九,按照这速度,预计这几天便可完成!

    山门殿完成时,引发了佛门气运嘉奖,天王殿估计也是有多无少。

    白崖寺拥有越多的佛门气运,对自己也是越有利。

    就比如现在,玄净可以通过掌控佛门气运,笼罩整座山,侦查每一个角落的情况。

    相信提升之后,范围会更广。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增幅战斗力,强盛到一定地步,玄净坐镇白崖寺,可凭三品境,抵御二品境的来犯!

    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当黎明到来的时候,玄净已经做好早饭。

    法明与玄渡也已习惯,吃过早饭做完早功课后,敲响朝钟打开山门。

    日上三竿时,玄净突然眉头一皱,望向远处高空,他发现有几个熟悉的气息正往这边而来。

    有道修、有儒修、有佛修。

    为首的是道首大弟子、仙公子李青桥的气息。

    其后则是弘慧老银币。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佛从来不管闲事



法明与玄渡也察觉到有几道炙热强盛的气息快速而来,来到玄净身旁。

    小金金跟小银银也随之出现。

    如临大敌。

    玄净摆了摆手,道:“一切如常即可。”

    说完之后,玄净双手结印,将佛门气运凝聚的祥龙封存在青莲花池中,再用达摩祖师所创的遮掩真相的术法,掩盖灵气浓郁的花池。

    这门术法玄净堪堪入门,所能维持的时间最多三天,按照那些人的秉性,应该很快就会离去。

    不多时,几名高手到来,他们身穿着各自代表的衣裳。

    为首的李青桥,白衣胜雪,所背的剑匣也被收起,风度翩翩。

    其后是法昌寺的弘慧,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气度不凡。

    两名儒家修士,身穿着儒袍,一名老者双手拢袖,眼含笑意,看着是个和善的夫子。

    另外一名较为年轻,三十出头,身姿挺拔,手持一把扇子,温文尔雅。

    最后的是与弘慧相似年纪的老僧,和蔼可亲,笑容可掬,身上散发的气息最为平和,若不仔细观察,都难以察觉。

    这五人的一到来,顿时引起不小的骚乱,毕竟众多香客是见他们从天而降。

    法明与玄渡迎了上去,双手合十地打起了招呼。

    玄净则在佛殿之中指引香客,一切如常。

    “阿弥陀佛,老衲法明,见过两位师兄; 以及诸位道友。”法明先是与弘慧跟大华兴寺的老僧行佛礼。

    弘慧微微点头; 双手合十回礼; 诵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大华兴寺的老僧则自报家门:“阿弥陀佛,法明师兄好,师弟圆空; 来自大华兴寺。”

    李青桥拱了拱手,行了江湖礼; 尔后说明来意; “法明大师; 我等前来是想要打听一下七月十三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另外两名儒家修士点头回礼。,

    法明早已猜到; 只是没想到这几位这般直接,而且更惊讶的是,似乎五人以这位最年轻的道教修士为首!

    “阿弥陀佛; 这边请。”法明领着五人来到佛殿后院。

    法昌寺的弘慧或是第二次来白崖寺的缘故; 神魂毫无顾虑地查看着寺庙上下; 发现比之前多了一份灵气; 但并不多,猜测应当是那位神秘高僧创造经文所留下。

    弘慧对此有些遗憾; 当时来白崖寺时就猜测那位高僧应当就在附近,若不是徒儿心境出了大问题,或许那会就能寻得高僧了。

    两名儒家修士较为收敛; 没有弘慧这般肆无忌惮,只是用神魂观察了下法明、玄渡以及佛殿中的那个小和尚。

    李青桥与大华兴寺的老僧圆空则规矩得多; 没查看寺庙也没观察玄净师徒三人。

    众人来到后院,玄渡已经沏好茶。

    圆空老僧率先坐了下来; 端起茶杯,品了一下; 赞道:“好水好茶!”

    其余人也纷纷落座,先是客套了一番后,随后那名儒家老者率先发问。

    “法明主持,你可知那位神秘高僧到底是谁?现在又身在何处?”

    法明摇了摇头,将打好的腹稿吐出,“那夜高僧创造经文的时候,是普安县暴乱之时,当时老衲与徒弟都未能看见高僧模样。至于现在身在何处。。。。。。”

    说到这里,法明突然打住。

    众人瞩目望去。

    法明迟疑了一会后,才道:“有可能身在寺庙之中,也有可能远在数万里之外,因为高僧并未与我们说起行踪。当时创造经文后就说要远走,留下了一只佛修妖兵帮忙看护白崖寺,可谁知前段时间又在福鞍山出现。。。。。。”

    这番话在众人听来,说了跟没说一样。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弘慧开口说道,身上迸发出一道佛门气息,笼罩向法明与玄渡,随后看向玄渡,“你来说。”

    玄渡感受到那股压力,似乎只要答错,将步入万劫不复之地般,这是一种威压的佛门术法,道教与儒家皆有类似的术法,可以询问他人获得正确的答案。

    玄渡回答与法明一样,不过更接近于真相; “小僧觉得那位高僧应当就在寺庙之中或附近,毕竟若是在同一处屡创‘应天佛经’,可让此处地方成为佛门圣地!”

    弘慧凝声道:“那你们愿意将这寺庙拱手相让?”

    法明与玄渡眼露精光的异口同声道:“自无不可!这是我们的荣幸!”

    这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这五名上三境强者看得挑不出任何毛病。

    五人皆在心中打着算盘; 从这一老一年轻的和尚的话里以及神情变化,所言并未作假。

    更何况弘慧还动用了‘威压’术法。

    李青桥这时开口道:“不知那位高僧留下的佛修妖兵可否请来?”

    玄渡回答道:“它是高僧的弟子; 非小僧可指使,小僧去试一试。”

    “好,多谢师父。”李青桥客气道。

    大华兴寺的圆空大师也是微笑点头。

    两名儒家修士跟弘慧则脸色平常,似乎在他们看来,这高僧弟子佛修妖物,最好识相一些乖乖现身。

    不多时,玄渡双手托着一个蹴鞠大的三足金蟾出现。

    众人见到这只佛修妖物的品种,皆眼前一亮。

    三足金蟾,又名寻金蟾,乃是不可多得的妖怪,可寻天下至宝,他们都有些眼热。

    圆空的表情是最先平静,李青桥随后。

    “阿弥陀佛。”小金金的声音响起,一开始众人听来还比较正经,可随着接下来一句话,令他们大跌眼镜。

    “你们找我何事?速速道来,别耽误本金佛爷太多时间,本金佛爷正在跟小蛙妹妹聊娃生未来呢。”

    弘慧皱起了眉头,微怒道:“阿弥陀佛,你也算是佛门弟子,怎可这般轻浮,不守戒律?”

    小金金抬头看了一眼这个老和尚,“大佛都未管我,你是谁?”

    弘慧瞳孔微眯。

    小金金见状也没有怂,他不信这老银币敢出手,“你知道为什么大佛可以屡创经文吗?”

    圆空来了兴趣,求教道:“阿弥陀佛,愿闻其详。”

    小金金:“因为大佛从来不管闲事。”

    弘慧一怔,旋即脸色微怒。

    圆空愣了一下后,摇头一笑,这三足金蟾不是只正经蛤蟆。

    李青桥与两名儒家修士也被逗笑。

    法明跟玄渡倒是习惯了小金金的不正经,前者站出来打圆场道:“如金,这几位是想要询问大佛到底是何人,是什么模样,此刻又身在何处。”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佛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小金金看了一眼众人,尔后如人般,露出虔诚向往的表情。

    “大佛自是无所不能,上天入地,举世无双之人,他的样貌定然是年轻俊俏、威武不凡、风流倜傥、博学多才、顶天立地、气宇轩昂。。。。。。”

    众人听到这里,都不由得升起想要敲打这只不正经蛤蟆的冲动,尤其是弘慧老僧,脸色接连变化。

    世人哪会相信,创造‘应天佛经’的会是一个少年和尚?所以都认为这只蛤蟆是在胡说八道。

    这只全身黝黑光滑,有丝丝金色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