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之法海佛缘-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轮到赤狐惊讶的瞪大了双眼,她怎么也没想到慧寂居然提前知道了这事。
“当今圣上讨厌僧侣佛寺又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佛家的‘法难’从他登基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停过……”
在慧寂的印象中,法难之事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那时候的慧寂才十七岁,还在和安寺一心修行,安安静静的当好自己的和尚。
谁知也就在那一年,发动了“甘露之变”的文宗皇帝在郁郁而终,颍王李炎被一众宦官拥上皇太弟之位,成为新一任的九五至尊。
与自己的哥哥唐文宗李昂不同,这位新上位的皇帝一上位就旗帜鲜明的宠幸道教、排斥佛教。
加之他本身又有着极大的抱负和野心,从他上位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削弱宦官、藩镇和僧侣地主的势力。
现如今的天下能保持这短暂的和平,可以说是离不开这位新皇的励精图治。
说实话,尽管自己出生寺庙,但慧寂从不认为削弱宗教、宦官、以及藩镇的势力有什么错误的地方。
用裴文德的说法就是,在“修行者”这种超自然个体真实存在的情况下,皇帝能容忍宗教势力的扩张才是真的不正常的。
别看现任皇帝如此排斥佛教、宠幸道家。
可那是建立在道教已经被前几任皇帝削弱过,威胁性大大不如佛教的前提下。
慧寂毫不怀疑,一旦等到佛教势力衰退之后,下一个倒霉的肯定就是现在十分受宠的道教了。
“照你这么说,‘灭佛法令’从五年前就开始了?”
敏锐的察觉到事情可能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赤狐颇为疑惑的开口追问道。
“法难是法难,灭佛是灭佛,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目光深邃的凝视前方,慧寂在这一刻想起了自己离开和安寺时,一路见到的百姓凋敝、民生混乱的情况。
仅仅只是一个“法难”就让无数的平民百姓食不饱腹、流离失所,富豪强绅却借此大肆敛财、收敛土地。
慧寂简直不敢想象,一旦这道“灭佛法令”传到地方,又会掀起何等的波澜。
积年的弊病永远都不是单靠一道命令、一个政策就能改变的。
那是需要当权者长年累月的掌舵、修正才能够完成的革新。
没有相当的决心和认知,当今圣上这种仅凭一道政令就妄图去旧革新的做法,只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灭佛法令’一旦传播开来,不仅现存的所有佛寺、佛像都要被捣毁,就连信仰佛教的僧侣也得强制还俗。”
听到这,哪怕对人类了解相当肤浅的赤狐也明白了这次事件的严重程度。
如果说,当初的“法难”只是削弱佛教在全国的影响力的话。
那么现在的“灭佛”无疑就是彻底从根源上断绝这种信仰。
“你们的皇帝疯了吧?这种事也能蛮干的?!”
要是说单纯的削弱僧侣的数量、严格控制在籍和尚的人数,赤狐还可能理解为佛教势力太大,已经影响到了世俗皇权的稳定。
但这种强迫僧侣还俗、捣毁佛寺佛像的举动,就已经不能简单的理解为集中皇权了。
这分明就是希望佛家的信仰、文化彻底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最关键的是,这道“灭佛法令”等同于给地方上的富豪强绅一道官方的护身符,让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侵占那些原本被佛寺占有的土地。
至于这些被重新回收到中央的土地,是否会被重新分配给地方上的流民?
以及这些土地的赋税,又是否能够如愿的被当今圣上重新收回国库?
那就完全是一个未知之数了。
最起码,慧寂并不看好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甚至觉得这很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的“藩镇之乱”。
…………………………………………………………………………………………………………
当裴文德回到同庆寺,第一时间就从慧寂的口中得知了“灭佛法令”之事。
“灭佛法令?”
有些懵逼的看着表情严肃的慧寂,裴文德一时间竟分不清对方到底是不是在和自己开玩笑。
在裴文德的印象中,古今中外但凡敢做出这种“灭人信仰”之事的统治者,似乎就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哪怕是在中国这种全民不信鬼神、或者说功利性的信奉鬼神的民族,这也是一件极其夸张的事情。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恍惚间,裴文德突然想起了自己前世在某些课本和书籍上看到的事件。
在裴文德前世所处的二十一世纪,把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大规模灭佛运动统称为“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
由于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而且又同时压抑了佛教的发展,导致后世的学者将其统称为“三武灭佛”。
再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事件,这就成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三武一宗灭佛”。
【原来,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年代是‘甘露之变’之后的唐武宗时期吗?】
直到这个时候,裴文德才对自己当前的唐朝年代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
毕竟裴文德虽然通过一些细节,知道自己现在处于“安史之乱”后期的唐朝,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唐朝已经开始由盛转衰了。
但“安史之乱”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又是由哪些皇帝继位的,他却并不怎么清楚。
【只可惜,我并不是那些历史中的主角……】
【我又不打算去抱未来皇帝的大腿,知道这些详细的年代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遗憾的摇了摇头,裴文德现在一心只想修行,对于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一点兴趣都没有。
“说起这个,似乎还得感谢一下我那个便宜姐姐。”
“要不是她提前帮我们在官府登记造册,咱们同庆寺估计就真成了‘灭佛法令’的目标之一了。”
第十章 百丈传人
【其实,我担心的就是这个……】
看着满脸写着庆幸的裴文德,慧寂欲言又止的眨巴了一下眼睛。
【这实在是太巧了,同庆寺前脚刚刚备案造册,‘灭佛法令’后脚就出现在了潭州……】
尽管心中有一万种猜测,但慧寂终究还是没有选择打破裴慧在裴文德心中的形象。
反正不管怎么说,裴慧对裴文德的宠爱是有目共睹的。
或许她的种种安排的确是有所预料,可最终目的大概率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弟弟。
“不对,你是怎么知道‘灭佛法令’的?”
就在这时,突然醒悟过来的裴文德凝视着慧寂,总感觉自己似乎抓到了对方的什么猫腻。
“你管我怎么知道的,我这只是在提醒你而已。”
没好气的伸手弹了裴文的一个脑蹦,慧寂果断转移话题说道。
“你这段时间要下山的话,注意不要去招惹那些来路不明的官府人员。”
“不然就算我和师父是拿了度牒的和尚,你姐又提前给同庆寺登记造册,也少不了会碰上一些刁难的。”
慧寂深知裴文德的性格,也知道与其“父子”情深的灵祐禅师肯定不会对他说这些比较难听的话的,所以只能自己这样叮嘱了。
“啧,我突然发现你好像变得越来越婆妈了。”
直接拍开慧寂的手,裴文德倒是一点都不在意的吐槽道。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没事干嘛去招惹官府的人?”
裴文德说的是实话,自己只是想下山去看看张家村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已。
为什么在慧寂嘴里,就变成自己去主动找麻烦了?
“呵,你哪次下山没惹麻烦,你心里没点谱吗?”
不屑的笑了一下,慧寂都不稀罕细数裴文德每次下山招惹的那些麻烦事。
自从长沙县回来之后,裴文德虽然没再遇上山君、红衣厉鬼、美人首那种级别的存在,可他每次下山都还是少不了招惹一些乱七八糟的麻烦。
或是义愤不平强行帮人出头、或是经不住别人的哀求去帮人驱鬼……
只不过小半年的时间,附近绝大多数村民都知道了,沩山的同庆寺里有个有求必应的“小沙弥”。
偏偏他自己毫无知觉,或者说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值得被别人宣扬。
结果就是裴文德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沩山同庆寺的一个招牌,连带着寺里的香火也以一种诡异的方式繁盛了起来。
……………………………………………………………………………………………………
“原来那位传说中‘小沙弥’就住在这山上?”
坐在张屠户的院子里,背负金色剑匣、面容懒散的青年道人望着沩山同庆寺的方面,脸上不禁流露出了饶有兴致的表情。
“我听说,出现在你们村子里的那只山魈就是被他消灭了?”
听到青年道人的问话,心直口快的张屠户刚想点头,就被一直站在他身后的妻子戳了一下后背。
“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张屠户纳闷的眼神中,妻子缓步上前接过话题说道。
“不过,文德那孩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
“他除了胆子大一点,古道热肠一点之外,根本不可能是那只妖怪的对手。”
“所以那只妖怪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估计只有当初真正杀死它的人才知道。”
尽管没有直说,可张屠户妻子话里话外透露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那只山魈肯定不是裴文德杀死的,他只是在山魈死后恰逢其会的救了村子里的人。
“唔……”
也不知道是信还是不信,青年道士连眼珠子都没转一下,目光依旧久久的停留在沩山同庆寺的方向。
“那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了解同庆寺的那位灵祐禅师吗?”
“也就是把那个‘小沙弥’养大的佛门高僧,你们都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来到潭州的吗?”
面对青年道士的这个问题,张屠户的妻子略微一思索,倒不觉得有什么需要隐瞒的地方。
“认真算起来的话,应该是十七年前……”
“那时候同庆寺还只是一间无人居住的野寺,常年被流民恶匪占据着,时常下山侵扰附近的村子……”
“直到灵祐禅师出现,一连在同庆寺外坐了三天,这才终于将那群流民恶匪感化。”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屠户的妻子毫不掩饰自己对灵祐禅师的崇拜之情。
“感化?”
然而默默听着对方讲述的青年道士,却敏锐的捕捉到张屠户妻子话中的某个关键词。
“你是说,那些流民恶匪还活着?”
声音中隐约透露出淡淡的惊讶,青年道士觉得这似乎和自己提前了解到的某些情况不同。
“那当然,灵祐禅师可是佛门高僧,自然能够感化那些恶徒!”
错误的理解了青年道士的诧异,张屠户的妻子就像后世所有的追星粉丝一样,表现的信誓旦旦。
但是熟悉自己妻子的张屠户却发现,自己妻子现在好像是在说谎?
或者更确切的说,自己的妻子刻意隐瞒了一些东西,并没有说出全部的真相。
“灵祐禅师的确是高僧没错,但他究竟会不会感化恶徒,那就不一定了。”
就和刚刚一样,青年道士并没有戳破张屠户妻子的隐瞒,而是像什么都没发现一样嘀咕了一句。
反正在这里发现灵祐禅师只是一个意外收获,青年道士并没有深究下去的打算。
乱法狂僧、百丈传人也罢……
灵祐禅师的种种作为终究是上一辈人的恩怨,与青年道士这种新生代有着天然的隔阂与代沟。
倒不如说,灵祐禅师的存在在青年道士眼里更多的是个活着的“传奇”。
“我最后再问你们一个问题,那三只小精怪跑上山,是打算向‘小沙弥’求救吗?”
青年道士此言一出,大惊之下的妻子还没说什么。
张屠户就立马起身拦在了自己的妻子面前,并且一脸警惕的注视着仍旧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的青年道士。
“放心,我对你们没有恶意。”
轻描淡写的抬了下眼皮,青年道士一点都不在意张屠户那赤裸裸的敌意。
“要不然的话,我就不会在陈正道的面前替你们隐瞒放跑那三只小精怪的‘罪行’了。”
第十一章 小青的人性
沩山脚下,唯一通往张家村的乡道上。
裴文德在和灵祐禅师交代了一番之后,便以“负弓带刀”的猎户模样径直朝山下奔去。
然后,裴文德不出意外的在山脚下看到了那条盘踞在树杈上的小青蛇。
仍然是熟悉的地点、熟悉的姿势……
小青蛇就和以往的每一次一样,总能未卜先知般提前出现在裴文德下山的必经之路上。
“明明第一次叫你下山的时候是那么的不情愿,现在倒是挺主动的。”
嘴角不经扬起一抹微笑,裴文德想到了自己上次前往长沙县卢府除鬼的时候。
那时可是自己求着小青蛇下山的,并且还以长沙县的各种美食小吃作为诱惑,才勉强劝动对方充当自己临时的“大腿”。
但现如今,小青蛇貌似尝到了下山的甜头。
哪怕自己不叫它,它都会主动出现在自己下山的必经之路上。
“不过,你不打算介绍介绍你身后的那三位吗?”
顺着裴文德的目光望去,只见三只颤颤巍巍的小狸猫正躲在树后,三条明黄色的尾巴时不时抖动一下。
“嘶!”
性格冷然的小青蛇根本懒得理会裴文德的调侃。
它只是一边吐着蛇信子、一边缓缓地从树杈上下来。
“啧,如果你是人类的话,这种性格一定会被人打死的。”
见状,早有默契的裴文德连忙上前接住小青蛇,并且还不忘适时的吐槽一下小青蛇这种高傲的性格。
于是,旁若无人的小青蛇立马顺势缠上了裴文德的手腕,然后一下子钻进他的衣物中隐藏了起来。
“终于得救了!”
“呜呜,我想爹了。”
“所以,我们这算是完成任务了吗?”
直到这个时候,三只蠢萌的小狸猫才敢从树后冒出头来,用一种不知所措的目光看着近在咫尺的裴文德。
尽管这中间多出了很多波折,但狸猫三兄弟最终还是完成了倔老头让它们上山找裴文德的任务。
只是找到裴文德之后接下来该做些什么,这三只小狸猫却一点头绪都没有。
“你们是张家村那倔老头的‘养子’吗?”
反观早有心理准备的裴文德,却一点都不惊讶这三只能够口吐人言的小狸猫的出现。
早在上次山魈事件之后,裴文德就知道张家村隐藏着三只精怪的事情。
奈何由于裴文德那并不友善的第一次见面。
无论是狸猫三兄弟自己,亦或是它们的养父倔老头,都默契的避开了与裴文德的再次见面。
当然了,狸猫三兄弟与其说是在躲裴文德,倒不如说是在躲与裴文德形影不离的小青蛇。
因此,裴文德到最后都只知道倔老头家养了三只可以口吐人言、肆意变化的小狸猫,其它的就再也不清楚了。
“是的是的,我叫张文鼎,是大哥。”
“我叫张文鼐,是老二。”
“我叫张文鼏,是它们的弟弟。”
面对裴文德的问题,三只只能凭借花色辨别的狸猫就像是在面对老师提问的学生一样,用一种井然有序的腔调自我介绍道。
“呃……”
颇为惊讶的瞪大了双眼,裴文德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惊讶于这三只狸猫的乖巧,还是惊讶于它们这“井然有序”的名字。
光从这名字就能看得出来,倔老头对这三兄弟可以说是寄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