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之法海佛缘-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兄?”
想到这里,李罡突然把目光投向了在最后关头出现在剑阵之中的紫阳。
要说在场谁能够真正确定武林水的生死,那估计也就只有自己的这位师兄了。
早年间跟随着赵归真走南闯北,继承了他一生的神通道法……
而在赵归真决定出山重振道家声望的时候,紫阳又跟着他见识了诸多妖邪、外道的诡谲法术。
单论见识的广博,或许这世上只有那位号称“万法皆吾”的丹辰子能与之一较高下。
“那条蛟龙的确死了,这些蛟龙之血就是最好的证明。”
的确不负李罡的期望,紫阳只是一眼扫过那些纯阳、纯煞的蛟龙之血,便一脸笃然的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不过凡是修行了神道的修行者,肉身的死亡都并非终点。”
就好像是在印证自己所说的话一样,紫阳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周身内外再次爆发出了刺眼的电光。
滋滋滋……
一手结雷法印、一手结外缚印……
紫阳只是轻轻的向前踏出一步,一条虚幻的蛟龙虚影便从无到有的显现了出来。
昂!
继承了武林水的所有记忆与意志,这条虚幻的蛟龙之影无声的咆哮着,眼神中毫不掩饰对紫阳的杀意。
奈何浑身雷法缠绕的紫阳就宛如一尊真正的雷神,有着言出法随、灭尽诸邪的威能。
“叱!”
只是一声轻轻的呵斥; 那虚幻的蛟龙之影便如泡沫般幻灭了。
“神道化身可以聚众生信念、万民香火; 最终重塑己身……”
似乎有意给李罡传授一些神道知识,只见紫阳在一语诛杀武林水最后的信念; 又不紧不慢的轻声解释道。
“但是倘若没有生前的记忆与思想,神道化身的最终下场不过是被众生信念所裹挟,成为实现万民信仰的‘泥塑之神’。”
“所以,接下来需要注意西湖附近那些信仰着蛟龙的百姓,只要他们不想着让这条蛟龙复生,这条蛟龙就算是真正的死亡了。”
在这里,紫阳没有说明的是,就算是有信徒收集万民香火,最终复活的是否能算是武林水都还要另说。
毕竟肉身被毁、元神重入轮回、就连最后的记忆都被磨灭干净……
紫阳可不认为这种情况下,凭借着过去的信仰重聚起来的“西湖水君”还会是武林水。
“阿弥陀佛!”
不知道是惊叹于紫阳的学识,还是震惊于对方的雷霆手段……
目睹了这一切的永慈方丈忍不住开口诵念了一声佛号,脸上满是悲天悯人之色。
“……”
注意到了永慈方丈脸上的表情,紫阳似乎露出了一抹微妙的不屑。
对于这位被自己师父逼上山门,并立下誓言终身不再出慈恩寺的方丈,紫阳是打从心底里瞧不起对方。
尤其是紫阳已经看出,对方在刚刚与武林水的战斗中并没有使出全力。
“大和尚,现在就不用假慈悲了。”
说话间,紫阳已然转身走向了门口的方向,并且语气坚锵的说道。
“你们慈恩寺窝藏妖邪、并且打算参与夺嫡之争的事,你打算怎么解释?”
第七十一章 身份曝光
“你们慈恩寺窝藏妖邪、并且打算参与夺嫡之争的事,你打算怎么解释?”
紫阳的话音刚一落下,在场包括钟文、李罡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经脸色为之一变。
“道长,你……”
永慈方丈刚要开口解释,却见紫阳已然跨出了门槛,抬手便是一道掌心雷劈向了不远处的金刚殿。
轰!
下一个瞬间; 一个青衣少年便拎着一个和尚从黑暗中跳了出来,恰到好处的闪过了那道掌心雷。
“咦?”
有些惊讶的看着那位身手矫健的青衣少年,紫阳固然没指望一发掌心雷就能够将之重创,但对方这种灵巧的身后还是大大超乎了他的预料。
特别是在看到青衣少年的样貌时,紫阳内心的惊讶更甚了。
因为尽管那位青衣少年的年龄看上去要比裴文德年轻几分,却依稀能够看出他与裴文德的相似之处。
【那条蛇妖……不应该是女性吗?】
凝视着不远处的青衣少年; 紫阳突然对自己的记忆产生了怀疑。
早在不久前裴文德渡劫的时候; 紫阳就通过罗浮道盘看到了小青的身影; 也知道那条蛇妖是先前与武林水交战的那条赤龙。
可是现在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分明是一位年轻气盛的少年。
修行雷法的紫阳天然就拥有感知妖邪鬼祟之气的能力,但他现在却只能隐晦的从青衣少年身上感受到些许的邪气。
别说是武林水那个级别的大妖了,哪怕是寻常的鬼怪的邪气都不止如此。
“是画皮?”
就在这个时候,沉吟良久的李罡道出了真相。
“没想到你身上居然有一件画皮,难怪可以瞒过武林水藏身在这寺庙内。”
李罡的话虽然听上去没什么太大毛病,可紫阳总感觉对方话里话外似乎有替慈恩寺、替蛇妖开脱的嫌疑。
“你们认识?”
联想到李罡担任了几年潭州司辰使,紫阳敏锐的觉察到这中间肯定有猫腻。
要是紫阳没有记错的话,在李罡担任潭州司辰使的那几年里,凡是涉及到裴文德的情报都有些语焉不详。
“我也没想到,你居然能够认出我来。”
表情同样有些惊讶的看着李罡,青衣少年的身形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神色冷然的小青。
身着青色长裙、头扎青蛇发簪、腰间还配着一柄异形长剑……
不得不说,重新化作人形的小青显得更加英姿飒爽了。
最起码站在她一旁的琼俊和尚已经惊呆了,根本没想到先前的那位青衣少年会是一位如此英武的女子。
“我虽然不知道你为什么要隐藏画皮,但只要使用过就必然有痕迹存在。”
“所以仔细调查一下就会发现; 当初在宁乡县城的时候,是一位青衣少年将重伤的裴文德送去鲁神医那里的。”
“再加上长沙县时; 我又亲眼看到你和武林水之间的战斗……”
“稍微联想一下便不难猜出,那位青衣少年与裴文德身边的那条蛇妖应该是同一存在。”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罡的声音还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才继续接着说道。
“反倒是你现在的模样,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李罡说的是实话,他虽然一直知道同庆寺那些有关于“青姐”的传言,但真正的见面还是头一次。
“罢了!”
“不管你们之间到底认不认识,慈恩寺窝藏妖邪、参与夺嫡之争的事情肯定是逃不掉的。”
及时开口打断了李罡与小青的叙旧,紫阳再次把话题转移回了永慈方丈的身上,连带着钟文的脸色都有些微妙了起来。
因为此时的钟文,终于认出了小青身边的琼俊和尚。
“光王殿下?”
……………………………………………………………………………………………………
琼俊和尚原名李怡,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同时也是其正儿八经册封的亲王。
只不过李怡虽然是唐宪宗的亲儿子,并且被封为光王,但由于庶出的缘故,他从小到大都被人注意。
再加上他的母亲郑氏只是是郭太后的侍女,而且以前还是某个谋逆节度使的侍妾,他的身份就更显得尴尬了。
说实话,李怡能够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纯粹只是因为唐宪宗一时醉酒,在某个夜晚临幸了郑氏; 这才有了之后整个长安都大名鼎鼎的傻王爷——李怡。
李怡是不是从小就痴傻; 恐怕除了他的母亲郑氏之外,没人知道。
反正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李怡“傻王爷”的这个名号,是在那次刺杀案发生之后才逐渐流传开来的。
据说那次那次李怡入宫谒见懿安太后,刚好碰上有官人行刺,虽说这次事件有惊无险,但好像从那时候开始,这个光王就变傻了。
因此大家认定,这个光王一定是在那个时候被吓傻的。
从此以后,这个李怡不管在什么场合,不管做什么都会被人嘲笑。
毕竟天子家里出了傻子,不管是有意无意,总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把这些事情传出去都。
就算氏在唐宪宗死后,李怡又经历了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任皇帝,这个“傻子王爷”的头衔仍然没有被取下来。
而在坊间流传都传闻中,其实不止朝堂上的达官显贵瞧不上这个出了名的傻王爷,就连他的侄子唐文宗也发自内心的瞧不起自己这个傻子叔叔。
传说有一次,唐文宗大宴宾客、请来诸王皇亲,其中自然也包括自己那个傻皇叔李怡。
席间,所有的人都欢声笑语,只有李怡坐在那里,默默不语。
见此情形,唐文宗便拿李怡开玩笑,对着群臣诸王说道:“你们谁要能把光王叔逗笑,朕便重重地赏他!”
于是诸王大成各展才能,百般戏谑,用尽各种办法想要逗笑李怡。
但是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都不能让木头一样的李怡掀一掀嘴唇,对方就如传闻中那样痴愚呆傻。
众人见他那模样,自然也越发的开心了,就连高坐在王座之上的唐文宗亦是如此。
第七十二章 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按常理来说,一位痴傻的王爷虽然罕见,但在皇家这个大泥潭里却并不稀奇。
比起被刺客吓傻的李怡,那些疯了、癫了、甚至死了的皇家成员,才是一场场无可避免、无法挽回的真正悲剧。
相较之下,有着各种光环加深的李怡仅仅只是被吓傻,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过在一番大笑之后; 有一个人笑着笑着却突然不笑了。
不仅不笑李,那个人看着面无表情、不苟言笑的李怡,居然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那人就是大唐的现任皇帝——唐武宗李炎。
因为一个人被众人如此戏谑逗笑,如果是一个平常人,他早就生气了。
如果不是平常人是傻子,他肯定也会跟着笑的。
这个人既不生气又不笑; 惟有一种可能,他不是真傻子; 他是装的。
那么他为什么要装呢?难道是有所图?
自那以后; 李炎就对自己这个自幼痴傻的王叔产生了一种恐惧之情。
尤其是在他继承大臣之后,更是觉得不能容忍这么一个“城府极深”都皇位继承者在自己身边——哪怕这仅仅只是一种猜测。
在这种心态下,唐武宗自继位后就开始处心积虑地残害李怡。
或者让他骑马的时候突然从马背上跌下来,或者在台阶上走着的时候让他突然绊一跤,顺着台阶往下滚……
有一次,武宗与诸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午后出去游玩,结果李怡掉到雪坑里,被雪埋住,众人遍寻不得。
正当众人以为他就要死了的时候,他却突然满身风雪鼻青脸肿一瘸一拐地从雪地里了跑回来。
当然,所有这些“意外情况”都是武宗有意制造的,目的是要让李怡“意外”地死去。
但是这个李怡生命力太强大了,就好像不死的小强一样,怎么整也整不死。
惊怒之下武宗索性不搞意外了,冒着“残杀同宗”都骂名; 很干脆直接密令中常侍四人在永巷将李怡捉了起来; 然后沉之宫厕。
然而一贯心思缜密都唐武宗却没想到; 宦官们在议立了武宗之后却发现; 自己似乎并不能完全掌控这个野心极大的皇帝。
所以执行对方命令的时候,宦官们故意没有杀死李怡,而是悄悄把这个令李炎十分忌惮的“傻王叔”带出了皇宫。
至此,李怡就成了宦官们对付唐武宗都最后一张底牌。
甚至为了保证李怡不被唐武宗发现,宦官们还秘密联络了一些江湖草莽人士,偷偷把李怡送到了江表之地当起了游僧。
如果事情发展仅仅是这样,那还远不能说明李怡经历的传奇与励志了。
因为在离开了长安、摆脱了宦官们的监视之后,李怡居然以自己的个人魅力说服了那群江湖草莽,让他们暗中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其中就包括长安城内出了名的豪商,与傻王爷有着“豪赌之约”的邹栖梧。
在这群人的保护之下,李怡就犹如龙归大海一般,再没有任何势力、个人能够干涉他的决定和意志了。
因此宦官们只知道李怡到达了江表之地,之后发生了却什么无人知晓了。
他们唯一清楚的是,在李怡到达江表之地没多久,他的行踪就在各方势力的眼皮一下子消失了。
那么李怡在达到江表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曾经的光王李怡、江表的琼俊和尚,在那个时间段遇上了将注定改变他一生轨迹的高僧——黄櫱禅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黄櫱禅师还可以算是裴文德的师叔。
因为这位黄櫱师从的正是百丈禅师——怀海,与裴文德的师傅——灵佑师出同门。
据说; 黄櫱禅师的母亲很疼爱他; 独自一人把他从小抚养长大。
奈何禅师天生便有菩提心,成年之后便到处参访,为求开悟本性而奋发图强,后来参访到了百丈怀海禅师处,终求得大道。
而黄櫱禅师的母亲却在儿子皈依佛门后,因伤心过度,哭瞎了双眼,行走日益困难,整日倚门盼他归来。
为了能够见到儿子,母亲就在路旁设了一个司茶亭,不但亲自招待过往的云游僧饮茶,还把他们迎到家中,为他们洗脚,以示礼敬。
黄櫱禅师左脚上有颗大痣,母亲想透过洗脚的机会,辨认出谁是他的爱子。
黄櫱禅师也曾接受过母亲的招待,但他只将右脚给母亲洗,并谎称自己的左脚天生残缺。
随后在母亲帮他洗脚的时候,他向母亲叙述佛陀出家的故事,希望母亲能够安心,不再执着于寻找儿子的下落。
一日,村里人告诉她说:“你那出家的孩子,在我们村里的寺庙挂单,那个给你讲佛陀出家故事的僧人就是你的儿子!”
母亲听后,惊喜之下拔腿就往外跑,一直追到大河边。
这时黄櫱禅师所坐的船也开动了,母亲无法看清道路,情急之下一头栽进了河里,不幸被淹死了。
黄櫱禅师眼睁睁地看到母亲失足落水、不幸溺死的情形,不禁悲从中来,顿足捶心地哭着说道:“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黄櫱禅师说完,立即返回到对岸,火葬母亲,并说了一偈。
——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花开菩提林,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黄櫱禅师的生平经历暂且不说,单从那句“若不升天,诸佛妄言”就能够看出黄櫱禅师的性格是如何的乖张、霸道。
因此在看透了琼俊和尚的身份之后,黄櫱禅师二话不说便将其带往百丈寺,在保护他的同时给他讲经授道。
直到一次偶然的事故,黄櫱禅师方才不得不放弃继续亲自教化琼俊和尚的任务,将之藏在了长安的慈恩寺中。
事实上,慧寂能够在抵达长安没多久就找到琼俊和尚,并且顺利接过了教导、辅助他的任务。
就是因为他在路上遇到了黄櫱禅师的一具应身,从对方那里得知了有关于琼俊和尚的一切。
因果交替之下,这才有了如今重拾信念的光王李怡。
第七十三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光王殿下?您真的是光王殿下?”
难以置信的瞪大的双眼,钟文经过再三的确认,终于确定对面那位中年和尚就是消失多年的光王李怡。
只是一联想到紫阳此前那句“参与夺嫡之事”的话语,钟文的脸色就显得不是那么好看了。
就算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