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不定陛下念在你此番诸多功劳的份上,随口也就告诉你了。
“你看如何?”
“卑职不敢。”闻言,听出高弘义话外之意的方平安,立时颔首低眉道。
“不敢什么?”
高弘义微微起身,冷声严肃道:“不敢面见陛下,还是不敢开口?
“方永宁,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在本府这里倒是无妨,可要是在别的地方,出言需谨慎。
“即使你发现了些什么,该烂在肚子里的,便让它烂在肚子里。
“等你什么时候有资格考虑那些问题的时候,再吐出来吧。”
听到这话,方平安顿时眯了眯眼,拱手道:“卑职谨记大人教诲。”
看来,怨灵的事情,比方平安想象中的,干系更大。
“既然禀告完了,你也不想参与审讯,便回去吧。”
高弘义摆了摆手道:“好生休息,本府还要用你,可别累垮了。”
“大人,卑职还有最后一件事情,想要征得大人的同意。”方平安颔了颔首道。
在高弘义点头允准之后,方平安便是将他与巫族准备进行合作,交易调味品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当然,交易的由头,他全都推到了斗沉身上。
说是那日与斗沉请客吃饭,赔礼道歉的时候,斗沉自己看上了他的调味品,也是斗沉回去之后自己推波助澜,促成了他们的合作。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况且调味品,高弘义自己也尝过了,凭他对巫族的了解,应当知道前者对巫人的吸引力。
“你说,那位巫族的大祭司也同意与你的合作?”听完,高弘义皱了皱眉道。
方平安点了点头,郑重道:“斗沉亲口对卑职说的,应该假不了。
“而且,我们今日也已经约定好了,三天之后,在送别亭相见。”
“如此的话。”
听到这里,高弘义忽地站起身来,走了两步,轻笑道:“只怕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PS:【感谢企鹅阅读“云深不知处☆金陵”读者老爷的打赏支持。(企鹅阅读那边好像看不见章末的“作者的话”,就写在这里吧。)】
第一百九十八章 软柿子
高弘义的想法,与方平安可谓是不谋而合。
自从上次与那位玉信婆婆在送别亭谈判之后,方平安便是对巫族的主观印象大有改变。
巫族,绝非一个只知莽撞冲动,没有心机城府的异族。
甚至恰恰相反,巫族的智谋,正是掩盖在了他们发达的武力之下。
如果巫族真的仅有武力,只会用拳头说话,那么他们不可能将血脉延续至今。
更不可能,在势力庞杂的北地,占据一席之地如此之长的岁月。
毕竟北地的环境险恶,生存在那里的生灵,无论人族还是异族,都是天生尚武。
因此,要论武力的话,北地的其他势力,即使不及巫族天赋异禀,却也绝对弱不了多少。
所以,巫族的头脑,巫族的心计,不容小视。
“不瞒大人说,卑职也是这样认为的。”
方平安郑重地朝高弘义的背影拱了拱手道:“所以卑职今日才会前来,征求大人的意见。
“大人要是不同意的话,三日之后,卑职便去回绝他们。”
“同意,怎么不同意。”
听到这话,高弘义顿时转过身来,抬手道:“去,必须去。”
高弘义走到方平安近前,拍了拍他的肩头道:“方永宁,本府告诉你。
“三日之后,你不仅要去,而且还必须拿下这次合作。”
虽然即使高弘义不答应,方平安也会想办法暗中与巫族交易,但他没想到,前者非但没有拒绝,反而竟是如此支持。
“大人的意思是,各取所需?”方平安试探性地问道。
这个想法,他也有过。
“没错,就是各取所需。”
高弘义轻笑了两声,望了望窗外道:“如今我大乾正值内忧外患,有的事情,明面上我们不好去做,但却可以让巫族帮我们去做。
“反正只要有盟约在先,便不怕他们心怀不轨。
“至于他们想要什么,三日之后的谈判,你尽管答应下来便是。
“我大乾虽不复当年盛景,但这点魄力还是有的。”
“大人英明。”
方平安拱了拱手,正色问道:“不知大人想让巫族帮我们去做什么?
“三日之后,卑职一定竭尽全力,为我大乾取得最大利益。”
之前方平安还在担心,没有了高弘义的相助,他会在谈判之中落于下风。
这回好了,方平安现在不仅没有了后顾之忧,更是胜券在握。
自助者天助,诚不欺我。
要是方平安今天没有过来,三日之内高弘义也没有召见他的话,那岂不是白白错过了大好时机。
不过,既然借了高弘义的“虎威”,方平安便需要为他,为大乾好生考虑一下了。
但先不论高弘义想要巫族做什么,方平安估计,巫族想要在他们这里得到的,无非三点。
第一,关于巫族如今处境,巫人当下安危的情报。
这是任何一位掌权之人都会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巫族这样的血脉传承大族。
他们更加在意族人的生存条件。
而这类情报,不外乎北地局势如何,北地势力动静怎样。
巫族身在北地,对于他们,其他北地势力自然多有防备。
相对的,对于大乾,北地势力的戒心不会那么重。
甚至有的北地势力,与大乾还是友好的关系,探听情报这方面,确实要比巫族便利许多。
另外,巫族虽不是草莽之族,但与大乾相比,他们刺探情报的能力,还是远远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第二,大乾的特产。
和方平安计划与他们交易的想法一样,他们应该也同样看重大乾独有的东西。
比如造器。
大乾的造器,全天下独一无二,否则的话,大乾的神机营,也不会被他国异族,冠以“小型争斗举世无敌”的盛誉。
再比如行医。
虽说医道并非大乾专属,但大乾的医道,却是发展最为全面,最为鼎盛的存在。
说起来,这还得多亏了大乾几代帝王的长生之梦。
当然,主要的功劳,还是因为大乾有不少孟昱那般,不求名利,不争虚荣,忧国忧民,悬壶济世的国士心甘情愿付出。
第三,还是情报。
只不过这里的情报,并非外患的情报,而是内忧的情报。
之前方平安便从高弘义那里了解到过。
巫族十二个部落,没有一个部落,与其他部落关系亲近。
虽说在面对外来侵犯之时,巫族十二个部落还是会同仇敌忾,但这样的格局,却是严重影响了巫族的发展。
部落之间没有信任,便不会共通消息,更不会分享技术。
甚至偶尔之时,十二个部落还会发生内斗。
如此长久下去,巫族必将衰败,也终将会被覆灭。
所以,后土部落的大祭司,需要大乾对巫族其余十一个部落的情报。
至于拿到情报之后,他们是准备武力一统巫族,还是和平联合巫族,便是他们的事了。
而要是他们真的提出了这个要求,那么方平安还能借机,为大乾谋得更多好处。
到时候,方平安可以说,巫族防备严密,大乾也没有多少其余十一个部落的情报。
但是,如果大祭司肯出手相助,那么他们可以试一试,刺探其余十一个部落的情报。
方平安相信,以大乾情报机构的能力,在有内应的情况之下,必能满载而归。
只是那时便要看看,后土部落大祭司玉信婆婆,是想固守秘密,让巫族苟延残喘下去,还是想孤注一掷,为巫族博一个将来了。
以上,便是方平安对于玉信大祭司,同意与他交易的目的猜想。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直接与高弘义、与弘运帝进行交易,方平安觉得,应该是为了隐秘。
毕竟他们与大乾签订盟约之后的一系列来往,不可能永远不为人知。
到时候他们交易任何东西,都很容易被旁人盯上。
反之与方平安进行暗中交易的话,就安全多了。
他们不仅可以凭借调味品做掩护,旁人还不会过多关注方平安这么一个小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这同样也是方平安他们需要考虑的地方。
毕竟,他们也不想让那些在幕后密谋造反的居心叵测之徒,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而方平安觉得,那位玉信婆婆决定与他进行合作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
那便是或许巫族认为,与声名在外的大乾京兆府尹高弘义相比,他方平安,更好对付。
更像一颗,软柿子。
第一百九十九章 初闻江湖
其实,高弘义想要巫族帮他们做的,与巫族自己想要的相差无几。
主要,还是情报的问题。
首先,乃是大乾之外的情报。
北地势力防备巫族,而放松大乾,所以大乾具备巫族所没有的大量北地情报。
同理,蛊族对大乾十分警惕,但对巫族却是较为松懈。
毕竟蛊族与巫族之间,相距甚远,中间还隔了一个大乾。
所以,在巫族手上,也有不少大乾所没有的蛊族情报。
那些情报,对于当下正与蛊族开战的大乾来说,非常重要。
其次,巫族有内忧,大乾也有,且是比巫族更为严重的内忧。
巫族目前还仅仅只是部落之间不和,但大乾却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叛乱。
因此,大乾的当务之急,便是必须尽快找出策划造反之人,将阴谋,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是,对手在暗,他们在明。
高弘义这边的人手,必然已被准备造反之人全部监控,他们很难查出一丝一毫的线索。
所以这时,便需要第三方势力的出手相助了。
而与大乾签订了盟约的后土部落,正是他们的不二之选。
由于近百年来,大乾与巫族都是交好的关系。
因此在大乾境内各地,有不少的巫人行走出没。
自然,这里面便有大乾所不知道的,情报罗网。
只要高弘义他们将那几个怀疑的对象告诉巫族,让他们去监视,让他们去调查,假以时日,定能找出些许端倪。
另外,高弘义还告诉方平安,他们还打算与巫族进行情报互通。
更准确来说,应当是情报交换。
大乾与巫族双方,各自拿出自身对于其他势力的情报,查漏补缺。
毕竟通过刺探,最终得来的情报,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比如情报机构的不同,侦察手段的区别,攻坚方向的选择,等等。
这些,全都会导致收获而来的情报,有所差异。
虽然大乾收集情报的能力比巫族更强,但也没办法避免此类情况。
所以,情报交换,对于盟约双方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必要,且实用的合作方式。
另外,正是因为大乾收集情报的能力比巫族更强,所以他们会很愿意与大乾进行交易。
这也是高弘义他们,要求巫族相帮自己监视调查的筹码。
而除了监视调查与情报互通以外,巫族也帮不了大乾其他什么。
毕竟无论南境战火还是内部叛乱,大乾都还远远没到需要外族出兵相助的地步。
只要查明真相,识破阴谋,高弘义他们很快便能扑灭叛乱。
最多,那些意图造反之人,也只能自立为王,分割大乾,与他们进行对峙。
想要攻破京临,篡权夺位,那是痴心妄想。
不过高弘义倒是提了一句,让方平安问一问,巫族之内,有没有专门对付蛊族的武器,如果有,可以交易一些。
虽然大乾不怕蛊族,但蛊族的手段残忍,能尽早结束战事,对南境将士,对南境百姓来说都是一大幸事。
记下高弘义的吩咐之后,方平安这才离开京兆府,赶回了十三号分部。
只是说了这么多,可方平安估计,初次谈判,他们双方都不会急于提起这些。
毕竟谈判这样的事,谁先显露出欲望,谁先表现出需求,谁就会吃亏。
沉得住气,才是制胜的关键。
回到十三号分部,进到壬申伍小院,方平安习惯性地睡到了躺椅上。
而当他伸手准备去拿什么的时候,却是忽然想起,卷宗已经处理完了。
这一下子没了事做,他竟是还有点不自在了。
至于修行,自从那日服下了孟昱给他炼制的洗骨丹后,方平安便是一路晋升到了武人八品,罡身境圆满的境界。
时至今日,他也巩固地差不多了。
但让方平安苦恼的是,他始终没有感受到突破七品的契机。
最近,无论他怎么去吐纳,如何去吸收天地灵气,都只能达到全盛的状态,而无法打破桎梏,再进一步。
对此,方平安总觉得是缺了点什么,但又说不出来那到底是什么。
按理来说,他应该早就已经满足了“水到渠成”的条件了才是。
莫非是武人七品的晋升,有什么方平安所不知道的诀窍。
想了半天,还是没个结果的方平安,索性起身,与许立赵显他们一同,修炼起了从高弘义那里得来的三本武技。
……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便又是到了散衙的时辰。
许立本想再叫方平安去家里吃饭,但被他给拒绝了。
方平安之前便是已经决定,不能让自己闲下来,昨日既然都休息过了,今天便算了。
下次再说吧。
回到除怨司的房间,方平安关好门窗,盘腿坐在床榻上,聚精会神,在眼前打开了怨灵录。
上次京郊山林除怨,他可谓是满载而归,总共拔除了九道怨灵,其中七道都是九品武人的怨灵,应该能开出点好东西。
‘只要运气不是太差就行。’不知为何,方平安情不自禁地生出了这般想法。
嗯?他刚刚是不是给自己立了个旗帜?
不过,当方平安打开怨灵录之时,他却是忽然被怨灵录里的两个字给深深吸引住了。
生平。
不是普通的生平,而是那些被他拔除的江湖人士怨灵生平。
这不正是摆在方平安面前的,了解江湖的大好机会吗?
我真是大,咳,我真是聪明。
顿时两眼放光的方平安,二话不说,一个一个打开了那几道江湖人士怨灵的生平。
然而,一个时辰之后,方平安却是大失所望地躺倒在了床榻上。
怨灵录生平显示,这两家江湖门派,不,准确来说应该是江湖帮派。
他们两家,都是来自通州下辖的一处小县。
通州作为大乾的交通枢纽,水运陆运颇为发达。
而这两家江湖帮派,则是依附于通州境内的一条大河支流,赖以生存。
他们之间的深仇大恨,也正是因为多年以来,争夺地盘,争夺运权积累而成的。
这些,倒是与方平安想象中的江湖,相差无几。
毕竟江湖人士,那也是要挣钱吃饭的,能够理解。
可当方平安将那九道怨灵的生平全部看完之后,他便接受不了了。
第二百章 让 我 康 康
方平安之所以改口称呼他们为江湖帮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