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 >

第79章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第79章

小说: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正是方平安刚刚提到过的,高弘义是为了弘运帝在查。

    许多年前,明帝即位之后,陈大儒便是做过一段时日的弘运帝老师。

    也许正是念在这段师生之情,弘运帝不忍陈大儒含冤至今,因此让高弘义暗中调查。

    第三,是方平安觉得可能性最大的一点,高弘义是为了大乾朝廷在调查。

    虽然也是弘运帝下旨,但受益的却是朝廷,是大乾。

    这其中的目的,方平安认为,是弘运帝想要重新启用云鹿书院。

    国子监受先帝宠幸,位高权重,又是儒家出身,弘运帝或许已经压制不住他们了。

    所以,只有重新启用云鹿书院,弘运帝才能在朝堂之上建立平衡的局面。

    如此,弘运帝才可以更好地掌控朝廷,更好地掌控大乾。

    从而毫无顾忌地大刀阔斧,实现他开辟大乾又一盛世的理想。

    只是,只要陈大儒身上的污名没有洗清,弘运帝便很难真正重用云鹿书院。

    且不说无端地子翻父案,易被后世之人诟病,单是国子监那些人,也会以云鹿书院居心不良为由,阻止弘运帝启用云鹿书院。

    因此,唯有证明陈大儒从来没有谋权篡位的想法,弘运帝才能进行他下一步的行动。

    而且,一旦案件证实,至死都未曾有过一句怨言的陈大儒,还能被冠以举世忠良的名声。

    届时便是,更加地方便了弘运帝启用云鹿书院,压制国子监。

    毕竟就算不是国子监陷害的陈大儒,他们也曾帮腔造势,罪责难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当方平安提起,许慎就是当年诬陷过陈大儒的一人之时,高弘义并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惊讶。

    这便说明,他早已知道了这点。

    如果高弘义没有调查过陈大儒被冤一案,他不会知晓这般细节。

    “啪啪!”

    听完方平安的一席话,高弘义拍了拍手道:“倒是一场精彩的推论。

    “只不过,即便本府承认本府是在调查陈大儒一案,又当如何?”

    方平安拱了拱手,轻声问道:“大人可还记得,钟钧与安远侯府,为什么要陷害卑职吗?”

    高弘义想了想,开口道:“不是因为你救走了许子重,还设计抓捕了他们两名七品杀手?”

    “没错,正是这个原因。”

    方平安颔了颔首道:“只不过他们未曾想到,卑职相救子重师兄,仅仅只是因为私交,而非发现了他们的阴谋。

    “当他们派出杀手欲要除掉卑职之时,反倒让卑职对子重师兄身上的隐秘产生了兴趣。

    “后来,在他们察觉卑职开始暗中调查陈大儒被冤一事,并且有了进展之际,他们便买通除怨人,制造意外,谋害卑职。

    “最终,他们甚至还不惜动用了刑部三品侍郎,与一朝军侯,设计陷害卑职。

    “他们做了这么多,只为了能够彻底地,置卑职于死地。

    “只可惜他们还是没能想到,卑职的身后,有大人您,有太医院,还有云鹿书院。

    “时至今日,又因为刑部换囚案,牵扯出了钟钧与淮易侯。

    “大人还没看出什么来吗?”

    话完,方平安便是意味深长地望向了高弘义。

    但高弘义却是微微皱眉,沉声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方平安上前半步,凑近了高弘义些许,压低声音道:

    “大人难道不觉得,那些操控这一切的幕后之人,手段过于强大了吗?”



第一百八十二章 造反



如果从一开始算起,他们先是在整个京临之中掀起风雨,以流言冤死了当时德高望重的陈大儒。

    然后,又轻而易举地将许慎这位曾经的七品县令,给设计陷害,判处斩刑。

    到了方平安这边,他们更是派出了两名七品武人追杀,以及一位庚字除怨人暗算。

    最终,他们还让刑部联合安远侯府,令方平安无端入狱,险些被就地正法。

    如今,换囚一案,不仅抓出了钟钧这个朝廷的祸害,更是牵扯出了淮易侯府。

    这一切,看似没有多少关系,仿佛一团乱麻,但实际上,他们都与一个人有关。

    那位隐于暗处,掌握大局,操控全部的幕后之人。

    以上的这些人,全都是他的爪牙,以上的这些事,全都是他的杰作。

    如果细想,完全可以发现,这一条条线索之中,其实暗含了一个足以令大乾举国震动的隐秘。

    “大人。”

    方平安神情无比严肃,面色极其郑重地拱手道:“从赵远的供词当中便能看出,淮易侯与钟钧之间,明显交情不浅。

    “而钟钧确定了又是那位幕后之人的手下,请大人试想,淮易侯的立场会是清白的吗?

    “如果淮易侯没有站在那位幕后之人身边的话,那么钟钧便不可能心甘情愿地赌上大半个刑部,只求救出宋启。

    “且就算退一万步说,换囚案是钟钧念在与淮易侯的私人交情,自作主张的,可那位幕后之人会允许他这么做的。

    “除非,他们与淮易侯之间已经达成了交易。

    “因此,无论淮易侯是之前便加入了幕后之人那边,还是为了救出宋启才与他们妥协的,都足以表明,淮易侯已经是他们的人了。”

    听到这里,高弘义似乎也是猛然回过了神来,终于明白了方平安的意思。

    他眉头紧皱,神色微沉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大人应该看得出来吧。”

    方平安压低声音道:“国子监,七品杀手,庚字除怨人,刑部侍郎,安远侯,淮易侯,乃至更多军侯。

    “在大乾境内,收拢培植如此之多人手的人,想干什么,难道不是一目了然吗?”

    闻言,高弘义负手在书房中走了几步,忽地转头望向方平安道:“方永宁,你可知道,如果此事属实的话,我大乾或有亡国之患。”

    “大人,即便是我们多虑了,但此人这般行径,无论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其心也仍旧可诛。”

    方平安神色深沉道:“卑职以为,他借先帝之势打压云鹿书院,扶持国子监,是想掌控朝堂。

    “而培植高品杀手,联络多个军侯,则是想要掌控军队。

    “不管他最终的目的是不是准备谋权篡位,但要不了多久,他便会具备这个能力。

    “届时,大乾的江山稳固,将会岌岌可危。

    “还请大人,早做决定。”

    方平安与高弘义都非常明白,眼下的大乾正值战乱,外患未平,内忧再起的话,大乾可是真的会朝不保夕了。

    其实就目前来说,最危险的,还是方平安他自己。

    如果他们没有事先查出换囚案的话,那么或许京察过后,再对方平安出手的,便是淮易侯这般有实权的军侯了。

    而即便如今淮易侯自身难保,可谁也不知道幕后之人麾下,到底还有几个效命的军侯。

    并且,三番五次挡下幕后之人阴谋,甚至还反过来,斩去了刑部与淮易侯府这个左膀右臂的方平安,现在必然已是前者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只要京察的风头一过,那么降临到方平安头上的,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凶险。

    更甚者,如果幕后之人真的是在为造反做准备,那么他们对方平安的恨意,还会更加强烈。

    毕竟从许慎一案开始,方平安的出现,便是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要是没有方平安,陈大儒被冤一案就很难重见天日,国子监仍旧可以一家独大。

    要是没有方平安,安远侯府也不会这么快破灭。

    要是没有方平安,钟钧与淮易侯更不会锒铛入狱,问罪在即。

    可以说,方平安的出现,让幕后之人的计划,至少往后推迟了一年的时间。

    “此事事关重大,不可慌张。”

    高弘义抬了抬手,迅速冷静下来道:“现在,还是要先处理好换囚案的一应细节。

    “无论事实如何,千万不能打草惊蛇,对刑部官员的定罪,也要慎重。

    “要让躲在暗处的那些人觉得,我们仅仅只是在针对京察办案,而非发现了什么。

    “方永宁,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想法没有?”

    方平安拱了拱手,回道:“大人可还记得蛊族大闹京都?”

    闻言,高弘义思索了几息,皱了皱眉,很快反应过来道:“你怀疑当初大闹京都的蛊族之人,也是他们安排的?”

    方平安点了点头,应道:“淮易侯本就是南境的将领,如果他一早便臣服在了幕后之人手下,那么放几个蛊族之人进来,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他们的目的,应该正是想让大乾与南蛊开战,好从中得利。”

    方平安的这个想法并非空穴来风。

    一旦大乾与南蛊开战,其结果必定会是两败俱伤。

    毕竟以大乾现在的国力,还不足以覆灭南蛊。

    到时候他们这边的战力受损,幕后之人要是想要造反,便更加轻松了。

    而且,要是还有更多的南境将领效忠幕后之人的话,他们向南境增兵,便是正中前者下怀。

    要知道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南境的将士,可不会听从远在京临的圣命。

    显然,高弘义也是想到了这点。

    听完方平安讲述的他,目光闪烁,神情严肃。

    “好,本府知道了。”

    高弘义郑重道:“明日早朝,不,一会本府便去面见陛下,将此事上奏。

    “一旦有了结果,本府会通知你的,先回去休息吧。

    “情况如果属实的话,只怕我们许久都不会有安宁的日子了。

    “你要做好准备。”

    对此,方平安没有拒绝,拱手低眉道:“是,大人,小人告退。”

    方平安知道,眼下的高弘义,需要一个人静一静。

    “方永宁。”然而,方平安才刚刚转头走出两步,身后便是传来了高弘义的呼唤。

    他回身拱手,疑惑地望向高弘义。

    书房中,高弘义深吸了口气,犹豫了几息,关切道:“自己小心。”

    方平安都知道自己处境危险,高弘义又怎会看不明白。

    “多谢大人爱护,小人谨记。”方平安颔了颔首,神色恭敬道。

    “嗯。”

    高弘义挥了挥手,轻声道:“去吧。”

    “是,大人。”



第一百八十三章 欲擒故纵



离了京兆府,回去十三号分部的路上,方平安沉思了起来。

    他在想,幕后之人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首先,那人必定是位高权重。

    否则的话,他也结交不到这么多的封爵军侯,更不可能让刑部侍郎俯首听命。

    其次,那人身怀的金银财帛也绝对不少。

    毕竟想要培养高品的武人,没有一定的资源是办不到的。

    而且,谁也不能确认,幕后之人麾下,是不是只有武人。

    或许他还收拢培植了不少的文人医者,国子监便是极好的例子。

    最后,那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也肯定不弱。

    要知道他们当年以流言诬陷陈大儒的时候,京临上下可是满城风雨。

    要是没点人脉威望,只怕也很难冤死一位德高望重的儒道大家,当朝太傅。

    关于这点,方平安倒是还记得一个更加明了的情形。

    之前李升告诉过他,当初自己身陷囹圄,含冤入狱之时,太医院的人到了之后,迫于压力,刑部尚书齐同本来都已经准备放人了。

    可是不知钟钧在齐同耳边说了些什么,后者竟是立马改变了主意。

    现在看来,那时钟钧向齐同提及的,应该就是那人的名字。

    这便说明,那人的分量,比京兆府与太医院加起来还要高。

    至少也是持平。

    毕竟作为刑部主事之人的齐同,还要考虑钟钧的面子。

    但这样身份地位的人,在这大乾境内,京临城中,并不多。

    只是方平安初来乍到,对这里的局势还不完全了解,即使手握线索,可也猜不出那人是谁。

    只能过几日再来看看高弘义那边的结果如何了。

    如果是高弘义或者弘运帝的话,他们应该能够找到几个可以怀疑的对象。

    ……

    不多时,赶回十三号分部的方平安还未进门,便是被人拦了下来。

    那人身穿黑袍,头戴斗笠,体魄健壮,比方平安足足高出两个头。

    在他面前,方平安看起来就跟一个小孩似的。

    “斗沉兄,现在与我们见面,还需要这般装扮吗?”一眼认出此人的方平安皱了皱眉,疑惑道。

    听到方平安的问话,斗沉取下斗笠道:“大祭司说了,让我们出行要低调,不能引人注目。”

    闻言,方平安忍俊不禁道:“斗沉兄难道不觉得,你大白天穿成这样,才更加引人注目吗?”

    “有吗?”

    斗沉挠了挠后脑勺,摆摆手道:“没事,别人看不见我是谁就行了。”

    对此,方平安无奈地扶了扶额。

    掩耳盗铃了属于是,你们大祭司还不得操碎了心。

    “斗沉兄,吃了吗?”方平安眨了眨眼问道。

    “吃,吃了。”斗沉犹豫了一下,重重地点了点头道。

    “咕咕!”然而,他的肚子却是没有他那么坚强。

    见状,方平安上前一步,拍了拍斗沉厚实的臂膀道:“那就再吃点,我请客。”

    “这不好吧?”

    斗沉显露出挣扎的神情道:“大祭司说了,不让我老是吃你的。”

    “哎呀,走吧。”

    方平安推了推斗沉,随意道:“大祭司又不在,你不说,我不说,她怎么知道。”

    “好像,有点道理。”斗沉半推半就,被方平安拉去了酒楼。

    ……

    第二次请客,又只有他们两人,方平安倒是没再去上回那么好的酒楼,但这次选的,也还不差。

    而且一样要的雅室。

    不过对于斗沉来说,酒楼的大小与外观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放开吃就可以了。

    虽然目前大乾的局势紧张,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但越是这种时候,便越要与巫族打好关系。

    毕竟一旦发生内乱,对方必然是对他们这边的战力了如指掌。

    到时候,巫族便会成为他们这边,能让敌人措手不及的一支奇兵。

    “上次给你的十瓶还没吃完?”见斗沉拿出了一瓶调味品,方平安好奇道。

    这倒是他没有想到的。

    在方平安的计划之中,到今日为止,巫族应该早已将他送的调味品吃光了才是。

    难道是不喜欢?

    “怎么可能,其余的昨天就已经没有了。”

    斗沉一脸得意窃喜道:“这瓶是我悄悄藏起来的。”

    闻言,方平安放松地笑了笑,他还以为真出意外了呢。

    要知道这种调味品,可是方平安设计规划了好久的成果。

    一开始也不是特地为巫族准备的。

    话说回来,没想到,只要是关于吃的,斗沉的智商那是“噌噌噌”往上涨。

    好小子,都学会藏私了。

    “斗沉兄。”

    当斗沉开始狼吞虎咽,戒备降低之后,方平安这才开口问道:“你那日与子上兄的比试如何了?”

    上次吃饭之时,斗沉与李升便是约定好了第二日再比试一场。

    方平安本来是想去观战的,毕竟这样的高品武人斗法,可遇不可求。

    结果,他忘了询问两人比试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