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他们就是想要自己吃了这顿没下顿。
此时此刻,方平安转头望去,看到的是高弘义意味深长地朝他笑了笑,很是渗人。
而当他回过头来,又看到一位头盘环髻,丹青华服,雪白纱衣的绝色女子冲自己颔了颔首,动机不纯。
先是劈头盖脸的诘问,现在又找来本人对质,高老贼这是要给自己坐实对京兆尹千金欲行不轨的罪名呀。
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
我再也不当二师兄了,也不幻想迎娶高小姐了,高大人你放我走吧。
“方公子,我们又见面了。”高岚向方平安福了福身,柔声道。
方平安眼前的绝色女子,正是大乾京兆尹之女,高岚,高颖雅。
方平安不自觉地朝饭桌后移了两步,假笑拱手道:“幸会,幸会。”
注意到方平安奇怪的举动,高岚歪了歪头,不解道:“方公子这是……在怕我?”
“哪里哪里,高小姐误会了。”话音未落,方平安又是移了两步,彻底与高岚对立饭桌两旁。
与此同时,高弘义也是走了进来。
“父亲?”高岚向高弘义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高弘义招了招手,示意两人入座,随之便是将自己刚才的顾虑道了出来。
原来高弘义也知道自己坑了,咳,占了方平安不少的便宜,他怕后者跟自己暗中较劲的时候,年轻人不知轻重,牵扯上高岚。
还以为自己女儿有什么把柄被方平安抓住了,所以责问了几句。
当然,这其中也有出于对方平安的爱重之心,想要提点一下,否则的话便不是责问,而是拷问了。
毕竟高弘义自己都说了,由于高夫人病逝多年,对于这个女儿,他可是看得比自己性命还要重要。
所以也希望方平安不要介怀。
而至此,方平安也终于知道,为什么高弘义会突然对自己生出这样的想法。
那是因为高家小姐自几日前从云鹿书院返回京临之后,便一直在向身为京兆尹的自家父亲,追问一个叫方平安的人。
可谓是巧合碰上偶然,阴差阳错之下,便造就了今日的误会。
至于高岚如此急切找寻方平安到底想干什么,她倒是忘了知会高弘义。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高岚忍俊不禁地掩嘴轻笑了声,声音如银铃般悦耳。
俄顷,她分别向高弘义和方平安低了低头,歉意道:“都怪小岚考虑不周,才闹出这般误会。
“不过父亲您也真是,女儿都这么大了,您怎么还跟照顾孩子似的,女儿哪有那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而且方公子诗才傲世,想来也不屑行那要挟卑鄙之事。”
“他?诗才傲世?”高弘义睁大了眼,不愿相信地转头望了望方平安,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
“父亲还不知道吗?”
高岚从广袖中取出一页宣纸,上面抄写的正是方平安那篇《观书有感》。
只不过字迹看起来却是要比方平安的狗刨式优雅太多。
“这便是方公子写的诗文,连老师都誉不绝口。”
高岚微微欠身,将宣纸递给了将信将疑的自家父亲。
接过诗文的高弘义先是随意地瞟了一眼,然后便是皱起了眉头,最终更挺直了身板。
“这真是你小子写的?”高弘义诧异到一不小心喊出了对方平安的“爱称”。
本来还因为抄诗而心虚的方平安一听到这话,立时昂了昂头,拱手道:“随兴之作,让大人见笑了。”
闻言,高弘义斜了方平安一眼,脸上的神情仿佛在说:还真给这小子装到了。
“永宁你有这般天纵诗才,本府才给你一个小小的司法少参之职,你心中可有不满?”忽地想到什么,高弘义眯眼问道。
“岂敢,能得到大人赏识,是卑职的荣幸。”方平安拱手低眉道。
“不仅有旷世诗才,还能被父亲大人看重,方公子果然非同凡响。”高岚目露欣赏之意。
旁人或许不知道,但作为高弘义亲女的她却是十分清楚,自己这位父亲的眼光有多高。
“对了,不知高小姐找我所为何事?”方平安回归正题道。
听到这话,高弘义也是望向了自己女儿,他也很想知道,高岚这么急切找寻方平安,到底为了什么。
要是自己女儿真看上方平安了,他这个做父亲的,只怕得从中作一作梗了。
想当他高弘义的女婿,没那么容易。
更准确来说,想从他高弘义手上抢走女儿,没那么简单。
“其实不是我有事寻觅方公子。”
知晓自己父亲心思的高岚温声道:“是老师看了方公子的诗文之后,内心甚为欢喜,特意让我找到方公子,求诗一首。”
高岚的老师……
云鹿书院院长!
方平安记得许慎说过,高岚是拜在云鹿院长门下的学生。
“云鹿院长也看上这小子了?”高弘义惊讶道。
今夜方平安带给了高弘义太多惊吓。
而惊讶之后,高弘义的脸上便是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几分浅浅的笑意。
‘不知道这个心机“波诶”又在盘算些什么。’
方平安不禁打了个寒颤,收回目光,转头望向高岚问道:“不知院长他想要怎样的一首诗文?”
方平安现在最需要的便是人脉来助他完成平反计划,能跟云鹿院长搭上线自然再好不过了。
“方公子一首观书劝学诗,便能让全书院学子重拾读书之乐,夙兴夜寐。”
高岚眼中若有崇拜之意道:“老师希望方公子能再写一首励志诗,助书院烈火烹油。
“老师也说了,如有需要,老师可以像叔选大儒一样,以珍宝器物与方公子你作交换。”
“岂敢,在下既已拜在叔选大儒门下,便是书院的一份子,理当为院长分忧。”
方平安拱手承诺道:“三日后,在下定将诗文送到高小姐手上。”
高岚莞尔一笑,颔首道:“那小女子便在府上,静候公子佳音。”
第七十八章 两座大山
与高岚共进晚宴,方平安才算正式结识了这位京兆尹之女,云鹿院长之徒。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在高弘义悉心的看护下,高岚毫无意外地成长为了一个温文尔雅,德貌双全的才女。
她不仅谈吐有方,举止端庄,身上更有堪称典范的儒家子弟气质。
一言一行,皆令人心诚信服。一颦一笑,都给人舒适之感。
方平安还发现,高岚身上,完美地继承了高弘义洒脱,不拘一格的性情。
虽然身为云鹿书院的第一才女,但高岚很多时候仍会表现出少女心境,妙龄神态,并没有强求自己一定要闲雅淑婉。
这一点,的确与高弘义很像。
饭后,东奔西走一天的方平安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回去了。
但没想到,高弘义又叫住了他,还特地把他带到了书房里去。
难不成高老贼见自己女儿对他有好感,准备杀人灭口,永除后患?
咳咳,玩笑,玩笑。
虽然高弘义还不至于如此小气,但他的举动却是引起了方平安的好奇。
高弘义从来都是衾影无惭,问心无愧的人,几乎所有事情,他都会在大堂里正大光明地言说。
但这次居然将他叫到了书房里单独面谈,可见一定是有什么要紧的消息。
书房中,方平安与高弘义分坐茶桌两旁。
这回,不仅饮的是陈茶,就连茶桌也是普通木材制成。
无论做工还是大小,都只能说勉强看得过去,完全没有当朝三品大员的气派。
小酌一口清茶,高弘义开门见山道:“京察提前的消息,知晓了吗?”
方平安也不隐瞒,点了点头,“在子重先生那里听说过。”
京都再怎么说也是人家京兆府管辖的地盘,高弘义又是朝堂红人,这点情报应该还是查得出来的。
自然没必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对于这个决定,你怎么看?”高弘义严肃地问道。
自从与高弘义相识以来,方平安总感觉前者老是在有意无意地考查自己。
难道是想培养他,还是说尚不完全信任他的能力?
“此乃陛下所思所想,卑职不敢妄自猜测。”方平安拱了拱手,恭敬道。
这个时代,对皇帝不敬,那是大罪,凡事还需小心避讳才好。
闻言,高弘义眼中闪过一丝认可,但旋即又平淡如常道:“无妨,本府为你担保,你只管回答便是。”
“是。”
方平安颔首应了一声,回道:“卑职以为,陛下可能是想突击审查,让渎职的官员措手不及,露出首尾。”
“还有呢?”
“卑职愚钝,所虑仅此而已。”方平安拱手道。
其实方平安的确还有别的猜测。
比如皇帝急在一时,整肃朝纲,可能是因为这两年里,他会有什么大的动作。
又或许,这般大动干戈,清理官场,背后说不定与当下的党争有关。
不过这些话,以方平安现在的身份,最好留在心底,自己知道就足够了。
“你说得没错,陛下的确有此想法。”
高弘义点了点头道:“只不过一开始的时候,陛下只是准备小惩大诫,杀鸡儆猴,暂时维持朝堂稳固罢了。”
这个决定,方平安也是十分认同。
在这么一个国运日衰,强邻环伺的朝代,官场之事,如果矫枉过正,很可能会导致彻底崩盘。
不过听高弘义的意思,明显还有后话。
高弘义顿了顿,继续道:“但前几日陛下召我进宫,改变了想法,已是准备大刀阔斧地开展本次京察。
……奇@ 书#网¥q i & &s u& # w a n g &。 c c……
“你知道为什么吗?”
方平安沉默了一会,忽而皱眉道:“与蛊族大闹京都有关?”
高弘义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难猜出,当蛊族大闹京都之后,他们这位陛下觉得,曾经只配给自己进贡的小国,竟然也敢如此胆大妄为地挑衅大乾。
可见如今的大乾,极待中兴。
而想要振奋国家,朝纲的整肃,便是第一要务,眼下更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但仅此而已的话,应该还不至于让弘运帝孤注一掷,不计后果地开展京察。
难道……
“你想到什么了?”注意到方平安恍然的神色,高弘义饶有兴趣道。
方平安轻呼了口气,沉声道:“大人,陛下莫非觉得,朝中有人与蛊族勾结?”
闻言,高弘义欣慰地笑了笑,“但逢大事,你的机敏总是不会让本府失望。”
“大人过奖了。”
少顷,高弘义神情严肃道:“此次蛊族大闹京都,用计深沉,时机巧妙,目标更是极为明确,不像即兴而为。
“他们显然在谋划之时,便制定好了一切行动,如果事先没有精准的情报,不可能这般顺利。
“尤其是奇珍阁内,那件蛊族至宝的位置,朝中知晓的人寥寥无几。
“但从守阁将领的口述以及现场的斗法痕迹来看,袭击奇珍阁的人,是直奔那件至宝去的。”
“可是大人,单凭京察,只怕很难找出勾结之人吧?”方平安迟疑道。
“自然是得慢慢来。”
高弘义神色阴冷,嘴角却又浮现一丝笑意:“但只要有所行动,便必会留下蛛丝马迹。
“他们会使连环计,我们难道就不会吗?
“京察,不过其中一步罢了。”
听到这话,方平安脑海中顿时惊起一道闪电,他明白了!
大乾对南蛊用兵,京中的叛徒与细作必然会为后者传递情报。
而一旦他们有所行动,便不可能丝毫的痕迹都不留下。
届时,再以京察为遮掩,明面上考核朝廷官员,实则沿波讨源,追查奸细。
正如蛊族大闹京都时的计划,朝廷对南蛊用兵是幌子,提前京察也是幌子,弘运帝真正的目的,是肃清内患。
因为这才符合“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
就是不知弘运帝和高弘义,是在蛊族大闹京都之前还是之后做出的如此决定。
要是之前的话,便代表他们早有怀疑。
也更说明了这两人目光之长远,心思之深沉。
弘运帝也就罢了。
让方平安没有想到的是,他以为已是对其了解颇多的高弘义,眼下竟也变得深不可测起来。
这便是一国之君,这便是京都重臣。
方平安此刻,仿佛看到了两道犹如山岳般庞然的背影立在自己身前。
令他望而生畏。
第七十九章 人脉的运作
“小人能做什么,大人尽管吩咐。”高府书房里,方平安恭敬起身,拱手正色道。
高弘义跟自己说了这么多,不可能只是让他来听个热闹的。
况且这些都是绝密,如果不准备让他参与,让他随时处在朝廷的监视之下,高弘义根本不会将消息透露给他。
虽然两人之间是有一定信任程度,但也要分事情轻重。
以高弘义的性情,绝不会因为个人情感,做出威胁大局的举动。。
“要想让细作放松警惕,京察便必须足够真实。”
高弘义郑重道:“当然,此番京察,也不单单只是为了演戏遮掩,陛下同样重视非常,最后想要的结果自然是一箭双雕,乃至一箭三雕。
“你对刑案的机敏程度远超常人,所以我想让你参与这次对刑部的考核。”
高弘义还是一如既往的老奸巨猾。
他知道自己与刑部的奸佞有仇隙,因此特地派自己参与刑部考核的。
如此一来,他便不必担心负责之人的积极性问题,因为他知道自己对待刑部绝不会敷衍了事。
虽然高弘义应该信得过自己的为人,但这无异于是上了一份双保险。
或许,这才是高弘义让他来府上做客的真正目的,而见高岚不过顺便罢了。
当然了,这只是方平安习惯性往坏处想的结果。
往好处讲的话,说不定高弘义是在有意地栽培他,让他具备出色的判案经验,好为将来的提拔升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件事办好了,他也能在朝中众多官员面前露脸,为大好的仕途前景埋下伏笔。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京察这么大的事情轮不到方平安插手,但他身为京兆府的司法少参,协助府衙处理刑案乃是职责所在。
“卑职领命,卑职定不负大人期许。”方平安拱手低眉道。
高弘义点了点头,嘱咐道:“此次京察与往年不同,不再只凭借吏部的列题考核各级官员,还会呈报上来详尽的案情造册。
“刑部的案件抄本一到,我便差人送到你那里,你好生查阅。
“历年,刑部的冤假错案颇多,屈打成招更是不少,陛下亲令,绝不姑息。
“永宁,你放手去办,有任何问题,陛下和我,都会保证你的安全,看何人再敢造次。”
“是,大人。”方平安颔首应道,但随即却是顿了顿,欲言又止,面露忧色。
敏锐过人的高弘义一眼便是捕捉到了方平安的犹豫,轻声问道:“怎么,永宁你有难处?”
“小人不敢,只是……”
“只是什么,本府面前,无需忌讳,直言便是。”高弘义凛然道。
“那么大人,小人斗胆,请大人相助属下,调查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