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前有间庙 >

第74章

从前有间庙-第74章

小说: 从前有间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刀?”
    脑海中只闪过这个念头,魔君遂觉视线忽然一震,而后高高抛起,接着视线不住翻转,依稀间,他像是看见一具熟悉非常的无头尸体正自空中无力跌落,眼前顿归漆黑。
    车驾上,帝辛缓缓收回惊惶,但见刀身上沾染的血水飞快渗入魔纹之中,眨眼消失干净。
    魔君,死了。
    尸首两分,死在当场。
    任谁也没想到,前一刻还不可一世的魔族最强者此刻会滚落在尘埃中,变成一具尸体。
    战场上一片死寂,然后大商军卒爆发出了海浪般的高喊。
    “大王万岁!大王万岁!”
    ……
    “万岁?”
    帝辛眼中紫意稍敛,语气中竟有几分嘲弄。
    目光一扫魔族大军他正要开口,不想正这时,一人忽自魔族军阵中越众走出。
    “大王息怒!”
    “我愿率众归降!”
    一旁妖帅喝道:
    “你是何人?且报上名来!”
    便听那人道:
    “我乃魔族魔帅!”
    魔帅?
    帝辛倒是差点忘了这么个存在,大商如今看似不差,但高手却极少,而且往后征战天下,这将帅之人亦是急缺。
    “准了!”
    “余下不降者,孤王不要活口!”
    “杀!”
    妖帅身先士卒,直直扑入魔族大军。
    霎时间,马嘶连连响起,铁蹄铮铮,声如洪浪,只见大商军卒如同变成一股黑色洪流朝着魔族大军冲杀过去。
    魔族大势已去。

第一百七十三章:归朝
    “臣等恭迎大王得胜归来!”
    皇城门口,文武百官列队跪迎。
    “众卿平身吧!”
    帝辛坐于车驾之上,身侧则是一众将帅,帝威自成。
    “妲己恭迎大王!”
    只见绝美女子身穿一袭火红衣裳,在众侍女的相随下自后宫赶了过来,容貌笑颜展露,似二八女子,天真无邪,她竟是散了媚功,再不复以前那般惑人妩媚。
    帝辛见之神情现出几分柔和,低声道:
    “起来吧!”
    他走下车驾,牵起妲己的手,在一众群臣的拱卫下朝雍和殿走去。
    一路行过,只听两侧侍卫接连跪下,口中高呼“万岁”二字,声浪传至极远。
    待到大殿之前,只见就见玉阶上早已摆好一尊帝椅,后竖华盖,在晨风中微微摆动,等他牵着妲己齐齐落座。群臣百官复又跪下,武将以妖帅为首,文臣则是以比干、商容、大祭司为首。
    “臣等参见大王,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帝辛目光一扫众臣,沉声道:
    “起来吧!”
    南荒一战。
    两军阵前先有魔君被斩,又有魔帅率三万精兵归顺大商,因其临阵倒戈,余下魔族残部不到一个时辰便土崩瓦解,全军覆没。
    后妖帅领大军乘势追击,直逼魔族族地,七十万南荒魔族于此役之中尽数死绝,足足杀了十天十夜,可谓是尸山血海。
    唯有魔后在残存余孽的掩护中退至南荒深处,逃亡异地,残喘苟活。
    只此一战,魔君败亡,魔族便再无东山再起之势,正是奠定了帝辛的不世威名。
    却说一干将士论功行赏之后。
    “唔!”
    这刚起身,忽听头顶传来一声沉吟,群臣心底顿时一紧,此战之后,帝辛身上帝气不但更浓,而且还多出一股铁血之意,冷峻面容只是让人看的心颤,威势也便加可怕,此刻即便有所收敛,可一干百官也不由心生忐忑,而且经此一役,魔族几乎是被眼前人差点灭族,如此手段,说不怕都是假的。
    “你们在怕孤王?”
    再有一声响起,所有人只觉的心脏都快跳出嗓子眼了,却不知该如何应声,一个个只能战战兢兢的垂首静立,不敢言语,生怕惹来大祸。
    不想大祭司朗声道:“大王英明神武,臣下不怕!”
    “老臣也不怕。”
    “臣也不怕!”
    再见比干、商容虽脸色发白却也接连开口。
    “臣等不怕!”
    “既是不怕为何不敢抬起头来?”
    帝辛眉头一蹙,一刹那群臣就见天空竟是风云变幻,瞬间阴沉了下来,帝威如天。
    “仅以尔等这般,如何随孤王一统这人间大地?”
    群臣一个个骇的脸色发白额渗冷汗,然后一点点的抬起头来。
    “臣等有罪!”
    帝辛声音沉稳有力,难辨喜怒。
    “有罪,你们确实有罪,而且还是欺君大罪,你们口口声声称呼孤王为万岁,可这千百年来纵观古今,试问哪位至尊能活万岁,你们皆言愿这大商江山传至千秋万代,试问要如何传?就凭你们这般?”
    群臣听的纷纷屏息,静的落针可闻,一个个不住擦着汗,只叹帝心难测,谁不知道这“万岁”二字乃奉承之言,古今多少帝,试问谁又能真正活到万岁,哪怕百岁者都是凤毛麟角,至于大商江山,沧海桑田之变化,王朝兴衰之轮回,便如日月交替,草木枯荣,有胜便有衰,这是注定的,二者俱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这是天命。
    天命难逆。
    可就听帝辛下一句是语出惊人。
    “所以,孤王决定,从今往后,我大商群臣无分文武,皆需修习武功,不但你们如此,大商子民亦要如此。
    “大王,这、这似乎有些不妥啊!”老臣商容面有犹色。“如此一来,倘若人人习武,则必生争斗之心,难以约束,久而久之,天下必是陷入动乱,于江山不利啊!”
    这时候,天空异相才退去,众臣如释重负,纷纷松了口气。
    帝辛声音稍显缓和,他点头。“老爱卿所言不错,所以孤王更要再订律法,用以约束大商子民,王侯公卿,皆需遵行。”
    “此事在孤王心中早有定计,如今魔族之患虽除,但我大商绝不能裹足不前,趁此休养生息之时,当为开疆拓土而准备,如此,我大商才能越真如你们所言,传至千秋万代,乃至永存不灭,与天平齐,化作无上天朝。”
    见群臣犹豫,帝辛再出惊人话语。
    “孤王所传之法,虽说尚不可长生不老,但却可令尔等延寿百载,莫非,诸卿不愿与孤王同行,见证这一统人间的绝世之举?”
    当真是好大的气魄,这般气魄,只怕真的是旷古绝今了,大祭司世代守护大商江山,如今听闻这般言语,一张脸已是潮红一片,浑身颤栗难以自持,他眼中激动不已。
    帝辛话语一落,便见他已颤抖着声音高呼道:“臣誓死追随大王,愿与大王同行,见证这不世功业。”
    群臣刹那间似全都反应了过来,一个个眼中现出尊崇敬畏更是激动不已。
    “臣等原誓死追随大王,与大王同行,助陛下建这不世功业!”
    声传皇城!
    ……
    ……
    ……
    足有三月之久。
    “举朝皆武”之令轰传天下,传言大商之主帝辛亲自闭关修著两本秘典,一为“武经”,一为“道经”,武经乃是视人身为天地,以力称尊,肉身横行人间之法门,道经却是“内丹术”炼精气神三昧,感五行阴阳为丹,驭天地之气,乃是神通法门,二者皆非等闲,更是意欲推行天下。
    消息一经传出,举朝皆震,只因传言这二者竟能让人延寿不死,极致更可长生久视,天下无不震惊。
    而后再著“律典”一书,其上共计三百六十五条律法,分发各路诸侯,王侯公卿皆需奉行。
    一干动作可谓让人看的目不暇接。
    便在这三书一出,朝歌之上,只见一颗紫色星辰竟长明不灭,久悬天空。
    正是紫微帝星,如日中天。

第一百七十四章:九九之尊
    朝阳一现,遂见晨光万道,降在这苍茫辽阔的人间大地之上。
    朝歌城中,一座气势恢宏雄浑的偌大宫殿不知何时落在皇城中心,似是棋局“天元”之位,凭四方拱卫而存。
    却说一缕晨光降下,扫过九十九级台阶,最后落在那巨殿门首,只见霎时间竟迸发出数道极为不凡的紫金神华,璀璨夺目,令人生畏。
    紫金光晕流淌弥散,落在一方玉匾之上,现出“元始殿”三个字,竖立于门首。
    不知是不是错觉,只见巨殿上方天空,一颗紫色星辰正稳稳高悬其上,若隐若出,白日现光,隐与那天边朝阳争辉,许是时间太久,这星辰紫光竟是在巨殿上空凝出一团紫色光晕,原来先前那紫金神华便是由此而来。
    石阶下,此刻则是立着十数道身影,有男有女,他们虽恭敬站着,然一双眼睛却不时满怀期待且激动的望向玉阶尽头,只是被一旁的侍卫目光一盯,这才又忙慌的垂下视线。
    “大王有令,宣尔等上殿!”
    骤听石阶尽头,一声高喊蓦然传下,这十数人立时精神一震。
    如朝圣一般,一行人一步一阶,就连呼吸亦在急促,还未到顶峰,有人便已气血浮涌,气喘连连。
    在大商王朝中,他们可都是这一年来各州天资最出众的年轻一辈,自当年商帝修著“武经”、“道经”、“律典”三书广颁天下之后,在世人眼中,商帝已与圣人无异。
    而后更是一系列政令,天下立时翻天覆地般发生变化,便如此刻的他们。
    “禀大王,九州这一年来天资最出众的俊杰已经全在殿外侯着了,其中有十一人“游龙劲”大成,凭肉身之力可倒拖八马而行,六人“引气诀”皆有所成,可驭五行之气,筑基有成。”
    大殿中,两侧群臣并立,尤浑越众走出恭敬无比的朝着殿上那尊身影禀报着。
    “让他们进来吧!”
    沉稳声音落下。
    尤浑得到应允,脚下一动,身子竟是轻灵如狐,走向殿外。
    不多时,才见一干众人被领了进来,一个个垂目直走,不敢抬头。
    “冀州李玉,叩见大王!”
    “雍州孟不凡,叩见大王!”
    ……
    “抬起头来!”
    只听到这三个字,众人这才心怀忐忑期待的抬眼朝殿上看去。
    这不看不要紧,只这一看,所有人只觉心头一紧,呼吸都快凝滞了,身子竟然不受控制的颤栗着。
    原来。
    这殿上再去九级玉阶摆着一尊极为惊人的紫色帝椅,之所以说它是紫色的是因为那尊石椅上竟是罩着一团浓郁紫气,紫气如氤氲般弥漫大半殿顶,看着就似一团紫色的云气,又似一片紫色的天空,高悬殿内。
    而在紫气中,隐约可见一尊模糊身影正端坐其中,伟岸难言,宛如那顶天的天柱,支撑着头顶的紫天,煞是骇人。
    仅仅能看见的,是紫气中有一双紫金色的眸子正平静且淡漠的自高处落了下来,落在了他们的身上,这目光甫一临时,所有人只觉得肩头立如压下一座大山,殿内群臣百官皆是安静站立,不语一言。
    一瞬间,那众多年轻俊杰是汗流浃背,几欲昏厥。
    足足过去十息。
    “不错!”
    一声“不错”,目光收回,众人已似自河里捞出来的一样,强稳心神方才没有瘫倒在地。
    这数年来,九州各地,每年入秋必然会举办一次“州试”,唯有通过测试,他们才能进一步得到更加玄奥的修行之法,无论“武经”还是“道经”皆分上下两册,上册粗简,下册精微,而且更上一层楼。
    当年帝辛花了一年多时间在朝歌试行之后便广颁天下,后又不断完善其法,推行诸如水利、机关术、医药妙理、耕种、以及十数种利民之举措,方才有了如今国泰民安之相。
    回头再看,已是几近十年了。
    这些人有的成为军中将士,有的则是教授弟子,有的则是入朝为官,去处不一。
    “起身吧!”
    未等众人反应,忽见那殿顶氤氲紫气分出十数缕降下,细如丝线,融入众人体内,隐去不见。
    一瞬间,所有人只觉所有虚弱尽数扫去,身轻气顺,说不出的畅快。
    “谢大王!”
    “尔等当时刻谨记自己乃是大商子民,努力修行,不可懈怠!”
    听着耳畔言语,这些人无不是神情激奋,复又行礼道:
    “谨记大王之言!”
    “尤浑,带他们去藏经殿吧!”
    “臣领命!”
    ……
    等他们退去。
    “西岐今年仍是未有人来么?可曾遵循孤王旨意颁布政令?”
    与先前不同,随着这句话开口,所有人皆能感受的这话中的意味,一时间那氤氲紫气疯狂涌动,群臣顿时噤若寒蝉。
    大祭司越众而出沉声道:“大王,当年魔族一役西岐便按兵不动,冷眼旁观,如今更是屡次无视大王政令,必是已生异心,臣以为当即刻令西伯侯姬昌前来朝歌领罪,以儆效尤。”
    却见紫气忽的又平复了下来。
    群臣就听帝椅上的身影沉声道:
    “你们可知道西伯侯次子?”
    “大王指的可是那怀胎三年未降的胎儿?”
    天下皆传,西伯侯夫人肚中孕有一胎儿,怀三年而不降,被引为天下奇谈。
    群臣神情立时有异,各不相同,一个个似要张口欲言,可却又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极为怪异,为何?只因除此之外,天下间还有一件更奇的事,而且亦是与胎儿有关,且比西伯侯次子更奇。
    那便是当今大商皇后,竟怀胎九年未生,此等奇事,别说是见了,简直闻所未闻,这让他们如何说,若一不留神说错话触怒天颜,指不定就得吃一番苦头,搞不好还得丢掉性命。
    “便依大祭司之言,传令……”
    群臣正自听着,可话到这里却再无下文,一个个只能面面相觑,不知何故。
    然就在殿内陷入一片寂静不久。
    “嗷、”
    却听殿外猛的传出一声惊天怪嚎,百官齐齐勃然色变,身子都是一颤。
    大祭司失声脱口:
    “不好,龙龟有变!”
    当下忙往灵山赶去。
    几在同时所有人便觉殿顶紫气一震摇晃如要坠下,同时那帝椅上的人口中竟是闷哼一声,嘴角竟溢出一缕紫色的血来。
    一刹那,整个朝歌都似震了三震,天空紫微帝星亦是隐有不稳迹象。
    “出世了么?九九之尊,天命所钟之人!”
    一瞬间殿内无穷紫气疯狂收敛,涌入那帝椅上的身影体内。
    紫气散去,只见帝辛现出身形,一双眼眸紫金光晕流转其內,视线直直掠过大殿望向天边尽头,正好是西方。
    他面色平淡,本是伸张的右手缓缓朝虚空一压,一瞬间,星辰再定。
    “孤王等的都有些不耐烦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紫河悬天
    灵山上。
    大祭司身形急掠,自这些年得商帝武道传承,他境界亦是水涨船高,身形直如御风而起,快过奔马,自朝歌城中扑来。
    “啊!”
    只近了一看,却见龙龟嚎声不绝于耳,引得天象大变,天空黑云弥漫,雷电交错,骇的大祭司心神难稳,震荡不休。
    “师傅,不好了,紫气西来,西方有变!”
    一众守护龙龟的祭祀见他赶来登时如见救星,慌张神情稍见安稳。
    原来这祭坛上多年一直寂然不动的龙龟此刻竟是七窍溢血,惨嚎声中,不停的痛苦挣扎着,它望西而嚎,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祭司此刻初见这骇人一幕也难免心头慌乱。
    龙龟生变,任谁都看得出来,这是灾祸之兆,俨然是大商江山出现了变故。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在西方。
    大祭司顺着西方看去,一张脸瞬间煞白,原来就见这西方天际竟连出一片紫意来,晦暗难见,若隐若现,惊变将出之象。
    正自骇然失神,却见天边紫意已剧烈汇涌起来,便似星火燎原之势,眨眼那紫意已弥漫于天空,宛若一片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