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方先生的修士生活 >

第68章

方先生的修士生活-第68章

小说: 方先生的修士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倒不是。”方勉道,“人有生老病死,这宗门,也像是一个人一般,有兴衰,有起落,这是万物之常理。”

    “方先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尊阳子沉思片刻; 有些疑惑起来。

    “尊阳子前辈可有考虑过,世安谷什么时候衰; 什么时候落么?”

    尊阳子闻言,只是摇了摇头:“只要老夫在,世安谷就不会衰落。”

    方勉只是默默落下一颗白子:“前辈,晚辈赢了。”

    “嘶——!?”尊阳子看着棋局,愣了愣,“这一步老夫怎么没想到?”

    “是啊。”方勉叹道,“世间之事,以人的思维,又岂是能够全都考虑周全的?”

    “哦?”尊阳子闻言饶有兴致地道,“那方先生以为如何?”

    “兴衰,起落,就如同这盘棋,总会有结束的时候。”方勉道,“已经到了死路的时候。”

    方勉取来一枚白子,落在棋盘中间; 其中有一小片子,陷入死路,但整个棋局又重新活了起来。

    尊阳子眼中,不禁露出惊异之色。

    方勉道:“人身上长了瘤子,已经无药可治了,切掉瘤子,人至少能活下来。”

    “不管能活多久,至少比立刻就死了的好。”

    “方先生的意思是?”尊阳子眼神露出一抹深思之色。

    方勉点了点头:“世安谷将来会有一劫,就像这瘤子,我已经动了第一刀。虽然也是身上的肉,但在将来,前辈可不要舍不得才是。”

    “瘤子切掉了,这人还有寿终正寝的机会。”

    尊阳子先是一楞,随即反应过来,紧紧盯着方勉道:“这也是天地通的本事么?”

    方勉摇了摇头:“前辈弄反了,天地万物都有其规律,先懂得规律,才会懂得天地通。”

    “这?!”尊阳子心思一惊,思忖着其中深意,随即反映过来; 笑看着方勉道,“跟你聊两句; 倒真是比在山洞里苦修要强多了。”

    尊阳子忽然道:“方先生,你以前在世安谷,应该过得不好吧?”

    的确,正如方勉所说,如果真有地方落脚,又哪里会一心在外头漂泊,风餐露宿。

    方勉想了想:“倒也不算。”

    方勉望着洞府外头:“我曾经对自己说,人不能改变环境,就只能被环境改变。”

    “我很庆幸,我能做改变环境的那个人。”

    “……”听到方勉的话,尊阳子有些沉默。

    过了半响才道:“老夫清修数百年,所学所悟,竟也没有这般深刻过。”

    “方先生说得没错,这瘤子,该切掉的时候,即便是身上的肉,也心疼不得。”

    “老夫明白了。”他叹了一口气,“这里原本是老夫的事情,反倒是让方先生费心了。”

    方勉拱了拱手:“晚辈,也该走了。”

    山附于地,剥。

    剥卦,有剥脱衰落之意的大凶之卦。

    这是世安谷的劫。

    象曰:山附于地,剥。

    山落在地上,地基不稳,就会剥落。

    这就像是一个国家,对底下的人不好,就会造成根基不稳,久而久之,便会诞生灾难。

    这就是此劫的成因。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君王昏聩失德,民不聊生,天灾起,人祸至,天下将乱。

    世安谷亦是如此,大劫将至,乃是曾经种下的因,虽然有一些人也并未做过什么,但放任与助长这种风气,坐视其发展,本身每个人就都有责任,自然也就身在劫中了。

    也许真应了那句话:雪崩的时候,没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方勉的到来,虽然让世安谷做出一些改变,但为时尚短。

    灾祸自然是避免不了的。

    唯一的区别,恐怕便是此劫中活下来的人,会增多一些。

    对于方勉来说,不在此劫之中,留下来也没用。

    从卦象中来说,君子要顺从万物的消涨变迁。

    渡劫之法方勉已经留下了,该做的也都已经做了,应劫之时,方勉也没法再多帮什么。

    而方勉此去妙元山,也是寻求几分机缘,静待世安谷剥未净而复生之时。

    那时归来,或可顺势破劫。

    ……

    行鹭湖,悠扬的琴声,自湖中的阁楼上传来。

    湖风掀起重帘的一角,现出一名素手拨动琴弦的女子。

    “哈哈哈!秦长老的琴艺,当真是越来越高超了。”石长老背负双手,踏入行鹭湖外的花海之中。

    刚来便听到这阵令人心旷神怡的琴声。

    “这还得感谢方先生传道之恩。”旁边的古长老也笑道,“方道友,感觉如何?秦长老的琴艺,是否有所进步?”

    方勉闻言苦笑:“你们夸秦长老就夸秦长老,把我带进去做什么?”

    自己就会这么几首曲子,若不是天地通,恐怕弹得还没人家秦长老半分的好。

    两人闻言,再次笑了起来:“方先生就这么一个毛病,太谦虚。”

    “在咱们面前,可不兴这套。”

    方勉只得再次苦笑。

    “对了。”方勉开口道,“方某明日便要与徐家人一道外出一趟。”

    “这么快?”

    两位长老都有些讶异。

    只得道:“也好,等你回来,你我再来论道。”

    对于方勉而言,毕竟世安谷乃是他所在宗门,这里的人不说有多好,但至少有关心照顾过他的人。

    更不用说现在世安谷已经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此劫方勉虽然身在劫外,却也不会坐视这些人应劫道消。

    答应徐家老祖前往妙元山寻找机缘,或许也有这样一份原因在里面。

    方勉向几人拱了拱手:“珍重。”

    ……

    妙元山的位置,在这片洞天往东,相去极远的极东之地。

    相去游仙镇,恐怕有数千里距离。

    抵达洞天的东部以后,这里有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山,再往前,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想要进入妙元山,首先必须得跨过一片重洋大海。

    妙元山就在茫茫大海之中,只有在每隔百年的特定时间,才会出现。



第一百四十五章。改命之法



非但如此,此山在外界也无法看到,整个妙元山都笼罩在一片天然的结界之内,除非有人懂得穿过结界之法,否则极难进入其中。

    不过据徐家人说,他们有从妙元山内得到的穿界法珠,倒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此时此刻; 鲁家。

    宏伟的广场之上,白衣修士,如卫兵般一列列侍立道旁,白石雕砌的广场,屹立着手持书卷的宏伟雕像,睿智的目光,投向远方。

    此乃鲁家先祖塑像。

    身着白色宽袍的中年; 在雕像前下了车辇,改用步行。

    鲁家子弟; 也同样步行而下,紧随其后。

    “书律大人。”一名文士打扮的男子快步上前,躬着身子,“云渡飞舟已经准备好了。”

    男子点了点头:“让书律院各教谕率领子弟在渡云港集合。”

    “是。”

    文士打扮的男子连忙领命去了。

    此时此刻,只见一名身着锦绣霓裳的美貌妇人,身旁两侧罗列着几名玉袍女弟子,迎上前来。

    “夫人何必亲迎?”鲁元走上前去,露出几分关切神情。

    “今日将往妙元山去,怕夫君等得急了。”两人相携着往渡云港而去,只见眼前云海漫漫,数艘巨舟,悬停在云海之上,云海一侧的平台,书律院教谕率领鲁家子弟列成数排。

    对于徐家来说,妙元山这片灵山福地; 需要老祖率领前往,而鲁家,乃是书律院院长率众前往。

    这便是两者之间巨大的差距。

    此去妙元山,数千里之遥,鲁家子弟,皆乘云渡飞舟。

    事实上,不仅仅只是鲁家,此次前往妙元山,还有好几个家族,包括素冠山的云家,候人府的司家,只不过其中以鲁家为执牛耳者。

    各家皆从族地出发,跨越数千里,远渡重洋,奔赴妙元山所在的周流星墟。

    继而以穿界法珠,开结界,入妙元山!

    ……

    此时徐家之外的云暮泽中,一艘巨船,落在湖心。

    此船与方勉以往所见的所有船只,皆有不同; 这艘巨船; 两侧洞开; 双翼收于其中。

    徐家子弟; 此时便在湖边,阵列而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家主大人。”徐家家主旁边,一名男子低声道,“时辰快到了。”

    “放心。”旁边的徐公子道,“方前辈不是个不守时的人。”

    “唳——!”

    话音刚落,天空中响起一阵青鸟的长鸣。

    只见道身影,乘着青鸟,自长天飞来,缓缓落在湖岸边。

    “徐家主,徐老前辈。”方勉拱手揖了一礼,“方某应该没有来迟吧?”

    徐家老祖抚须点头:“时辰正好。”

    徐家主朗声道:“登舟,启航!”

    “登舟,启航!”

    一列列修士如同登云般纵身而起,轻声落入巨船之上。

    舟首的修士吹响号角。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沉重的船锚收起,两侧的船翼翼展开来。

    巨船周围,一道道灵光篆文亮起,舟身驶向前方,继而缓缓离开水面,晶莹的水流顺着船体,如同水龙般流淌而下,巨大的船体腾空而起,飞上蓝天!

    与此同时,船舱之中。

    所在是一座别致的茶室。

    方勉此刻就坐在左手边。

    “方先生。”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身前,事实上,对于方勉这个天地通修士,连徐家老祖此刻也只以平辈相待,是以连徐家家主,都侍立一旁。

    此去妙云山,来去数千里,即便是如此巨舟载行,也需要不少时间。

    几人自然是在此饮茶休憩。

    “此次回谷,可见到尊阳子道兄了?”

    “尊阳子前辈让我代为向徐老问好。”方勉点头道。

    徐家老祖闻言微微有些唏嘘:“百年前,李大长老还在时,老夫还曾在世安谷见过尊阳子道兄一面。”

    “如今一晃,已是百年过去了。”

    方勉轻叹一声:“就连修真者,也难有几个百年吧?”

    “自是如此。”徐家老祖道,“如今是老夫在这世上过完的第四个百年,寿元却也所剩无几了。”

    “也不知老夫去后,这徐家,又会是一副什么模样。”

    “身前之事,人尚且不能掌握,何必再想身后之事,徒增烦恼罢了。”

    徐家老祖闻言笑了起来:“方先生倒是豁达。”

    “非是豁达。”方勉摇头道,“只是觉得,人自有天命,自己的命运都不一定能够掌控,哪能妄图掌控他人的命运呢?”

    徐家老祖闻言讶异地看着方勉:“方先生莫非还信天命?”

    “有何不信?”

    “这……?”听到方勉这样说,徐家老祖心中愈发奇怪起来,他摇头笑道,“这是为何?”

    “修真之士,无不以改命为要。”徐家老祖道,“哪有似方先生这般信命的?”

    方勉不禁哈哈笑了起来:“这徐老前辈可就错了。”

    “此话怎讲?”

    方勉道:“谁说信命,便不能改命?”

    “所谓信命,不过是信有天命而立之,也就是命自我立。”

    “命自我立?”徐家老祖听闻方勉一言,顿时觉得有趣,“倒是从未听过这等说法。”

    徐家老祖道:“但听先生一言,何谓命自我立?这自立之命,又如何改命。”

    “这倒是把老夫说糊涂了。”

    “不过四法而已。”方勉稍加思索便道,“所谓立命、改过、积善、谦德。”

    徐家几人闻言,不禁有些面面相觑。

    “这也是方先生所悟之道?”

    方勉摇头笑道:“方某精力有限,哪里能悟得了那么多,书中所读罢了。”

    “如今实践之下,倒是有些心得。”

    “实践?”几人更是露出惊异之色,“此话怎讲?”

    徐家几人,当即洗耳恭听起来。

    ……

    对于方勉而言,前世读过的书,可实在不少。

    但真个开始实践,也大都是从今生才开始。

    这改命四法,出自《了凡四训》,如今时过境迁,一一对应,倒是发现与如今境遇完全能够对应得上。

    此时舟中闲暇,正论道之际,也不妨拿出自身心得聊上一聊。

    却哪知道这么一聊,便是一整日过去了。

    巨舟外的光阴,已从白昼转至黄昏。



第一百四十六章。抵达(三更)



茶室之中,徐家老祖哈哈大笑起来:“老夫还从未听说过如此奇妙的道法。”

    “凡人也可改命,简单易行,这倒真是应了古经中所说的‘大道至简’这句话。”

    “大道至简,却又是知易行难。”方勉叹息道,“即便听闻道理,天底下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

    徐家老祖闻言; 也颔首道:“信者难,达者难,若百年如一日坚持下去,更非世人所能想了。”

    茶室内,徐家其余几人,也都露出深思之色。

    巨舟,慢慢地停了。

    顺着水晶琉璃的窗; 朝外望去,天空沉着万里的阴云,一直延伸至天边。

    这个时候,有徐家修士进来汇报道:“老祖,到伏波海了。”

    徐家老祖微微点头,吩咐下去:“小心戒备。”

    “是。”

    往妙元山的路上,可并不太平。

    洞天越往边界的地带,越是妖物与异类横行,更不用说极东之地的海域,这里已经完全不是人类所活动的区域,很多时候,上千里也见不到一个人类,更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强大的妖物。

    方勉朝着下方看去,略有些暗沉的海面,推涌着波涛,几乎看不到尽头。

    一眼望去,除了海水,别无他物。

    远处的天空; 偶尔闪过几道赤色的雷光; 映得天地间一片暗红。

    徐家家主的脸色,也微微露出些许凝重之色。

    朝着徐家老祖躬了躬身子,朝外头去了。

    天色愈发地暗沉起来。

    夜幕降临下来,在这片无比的海域,除了巨船上的一点光亮,天地间只剩下一片晦暗。

    没有光,也没有任何其他的什么。

    慢慢地,方勉隐约听到窗外出现了一点声音。

    船舱外头,似有什么围了上来,黑压压的,传来一阵令人牙酸的叫声。

    不过很快,方勉见到巨船之外响起了道道风雷之声,这是遍布在巨舟外的风雷禁制,不过片刻间,巨船之外那片黑压压的妖物便成片坠落下去。

    “一群小妖罢了。”徐家老祖道,“方先生不必在意。”

    事实上不止是人类修士,作为这片海域的原住民,一些大的妖类,自然也开启了灵智,机缘巧合进入灵山的自然也有。

    因此这次看准时机进入妙元山的; 可不仅仅只有人类。

    这些妖物大都实力强横; 自然也想入宝山一探究竟,若是能够得几分机缘,亦可修为大进,甚至有化形脱劫之造化。

    ……

    而方勉等人朝着妙元山而去之时,鲁家巨舟之上。

    鲁家的云渡飞舟,实在是要比徐家宏伟不少。

    舟上所载鲁家子弟众多,且大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巨舟中央,古色古香的大厅,锦衣华服的年轻修士来来往往。

    书律院,乃是天元学宫三大道院之一。

    由鲁家副家主,鲁元任书律院院长,三位鲁家嫡系高层任总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