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道剑仙-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个案子可不一般,这是一场朝廷各方势力的角逐。
如果打好了,赵安便可以直接统一朝纲,整顿南汉军政大权。
到那个时候,赵安便可以大刀阔斧地腾出手来收拾那两个居心叵测的藩国。
但是,想要打赢,却也属实不容易。
因为现在的赵安,底子也确实是薄。
说起武将,倒是能找出公孙琦,甚至是韩成雁。
但是如果要找出一位能执掌地方,安抚百姓的封疆大吏,几乎是不可能。
就连赵安最为信任的令狐厌,也不过是一个谋士,算不上有实力执掌地方。
所以,这就让现在的赵安不禁也有些惶恐。
自从南汉的年号换了“洛中”以来,赵安是饱受这些文官结党的厉害。
正所谓武将结党就容易叛变,文官结党就容易夺权。
而赵安可倒好,身为一国之君,既要防着韩成雁的居心叵测,又要忍着文官势力的架空皇权。
现在,好不容易借妖祸之乱收拾了内阁,结果却引发了朝中文官势力的无声抵抗。
事到如今,赵安也是觉得忍无可忍,便心生了破而后立的想法。
只是,现在还缺一个能调动军政两方势力的“引子”而已。
但是赵安知道,这个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所以这几日赵安自从接了徐子墨的折子之后,简直是诚惶诚恐,如坐针毡一般。
令狐厌也是,这几日被赵安一直留在身边,始终没有机会回玄道寺修炼。
赵安干脆,丢了手中折子,激动地在书房里面来回踱步。
赵安:“他不敢回平阳,他一定派他女儿回平阳。”
赵安激动地挥着手,仿佛马上要一统天下了一般,比他登基时还要兴奋。
赵安:“你看看这个长孙公主回平阳之后会做什么?”
令狐厌见赵安在问自己,也不思索,直截了当地回答道。
令狐厌:“很简单,嫁祸。”
赵安:“嫁祸?”
令狐厌:“对,嫁祸。”
赵安听罢,显然有些不可思议,眼神里面满是疑惑。
赵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赵安:“朕说了保他身名周全呀?”
令狐厌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令狐厌:“长孙顾想保的,是满朝的百官?”
赵安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厉声问道。
赵安:“什么意思?”
令狐厌:“在陛下眼里,平阳、内阁、羽林卫、百官是四股势力。”
令狐厌:“四股威胁中央的势力。”
令狐厌:“对于陛下来说,若是这四股势力能够彼此攻伐,相互削弱,那么威胁就会相对小一些。”
令狐厌:“所以这么多年,他们一向很懂陛下的心,所以也确实是在相互掣肘。”
令狐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陛下有了一统天下的想法,这就使得大汉的势力应该先统一。”
令狐厌:“所以陛下先除掉了内阁,再处理百官。”
令狐厌:“各方势力的直接减少,才是长孙顾最害怕的,他当然害怕陛下的刀,直接砍到自己的势力范围里面。”
令狐厌:“他不怕自己死,因为顾怀楼谋反,陛下都没有杀,所以长孙顾又怎么可能为自己的身家性命而担忧呢?”
令狐厌:“他害怕的,无外乎平阳那一亩三分地,还有半壁江山的钱粮落入他人之手,哪怕这个人是陛下。”
赵安:“你说的这些,朕也知道,但是朕不明白,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令狐厌:“其实平阳这些年一直与朝中文武有勾结,毕竟买卖人口的利益抵得上盐铁贸易,所以这么多年他们沆瀣一气,挣了不少歪钱,其中牵涉进去了朝廷绝大部分京官。”
令狐厌:“如果深究,将直接导致百官势力的覆灭,所以长孙顾一定要找个人拦下所有罪责,以保住百官势力。”
赵安一听,顿时恍然大悟。
赵安:“原来如此。”
赵安:“既然如此,朕就要先下手为强。”
赵安:“小德张。”
一旁,小德张急忙上前领命。
小德张:“奴才在。”
赵安:“拟一道旨,让纪峰调动尽数剑门关兵马,往平阳方向赶。”
赵安:“再让韩成雁集结精兵三千,屯驻平阳五十里外北侧官道,随时待命。”
赵安:“朕现在封徐子墨为蜀中巡令,兼特命兵马督,执掌羽林卫与剑门关驻军的调度之权。”
小德张听罢,急忙领命,便一路小跑着去拟圣旨了。
赵安:“平阳交给徐子墨,应该没问题吧。”
令狐厌:“万事无忧,只是京城里面,需要陛下出手了。”
赵安默默地点了点头,脑海中灵光一现,猛然浮现出一人身影。
赵安:“京城的事情,还得请教高人呐!”
说着,赵安便轻蔑地笑了笑。
………………………………
第二百一十一章 破安
“思战者安,思安者亡。这是多少年也不会改变的道理。”
徐子墨站在窗前,仰头看着窗外的月亮。
这一句话,却是让言明的心中有些紧张。
因为言明的打算是将徐子墨护送出平阳即可,至于平阳王府那边,他自然有搪塞过去的理由。
再怎么说,言明如今已经是平阳书院的领袖,未来平阳的官场上也都是言明的门生。
所以对于王府来说,是不能随便拿下言明的,更何况这件事情是谁的理亏他们的心中也是心知肚明。
对言明来说,如果真要彻查,等到三五年后,这件事情自己自然能够兵不血刃地全部处理,所以也不会太过揪心。
言明:“我倒是不希望你留在这个是非之地。”
言明:“我现在虽然是个芝麻大小的官,不过将你安全地护送出城,还是可以的。”
徐子墨:“那这件案子怎么办?”
言明:“如今,平阳的书生,大多是我的门生,用不上三五年,平阳各处也都是我的势力。”
言明:“等到了那个时候,这件事情便迎刃而解了。”
言明言语轻巧,仿佛十分轻松一般,安慰着徐子墨。
谁料,徐子墨竟反问了起来。
徐子墨:“三年,还是五年?”
这一问,竟使得言明一时语塞,不知道徐子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言明:“你问这个干什么。”
徐子墨:“不管三年,还是五年。”
徐子墨:“你知道这么一段时间里,有多少人会面临骨肉分离之痛吗?”
一下子,竟将言明问到愣在原地,语塞一时。
徐子墨:“这件事情既然让我撞见,就只能现在解决。”
言明:“……”
言明静静地低着头,有些颓唐地坐在椅子上。
言明:“子墨。”
徐子墨:“什么事?”
言明神色微愁,仿佛心中满是难言之隐。
言明:“这件事是抓不绝的。”
徐子墨:“我知道,所以要一网打尽,一次铲除。”
徐子墨语气坚决,眼神坚定,双手也紧紧地握成拳头。
言明摇了摇头,缓缓解释道。
言明:“不是这样的子墨。”
徐子墨顿时一愣,转头看向言明,眼神里面尽是不解。
徐子墨:“什么意思?”
言明:“我问你。”
言明:“那些贩卖人口的人,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么些男女?”
徐子墨:“这……”
徐子墨:“地痞无赖,欺男霸女之徒,自然是抢的。”
话音刚落,言明便摇了摇头。
言明:“如果真是那样,这么多年抢了成千上万人,也该掀起民愤,爆发起义了。”
言明:“若真是如此,这群百姓就会揭竿而起,随便几千人便可冲进这平阳城。”
徐子墨顿时恍然大悟,脑海中这才惊醒。
徐子墨:“原来如此,所以,这些人是卖的?”
言明点了点头:“对,是买的。”
徐子墨心中一阵颤动,觉得不可思议。
在他的眼里,天下哪里会有父母能做这种贩卖儿女之事。
不是徐子墨不懂民间疾苦,而是徐子墨深知自己的父母恩师是如何舍生保护自己的,所以听到这些事情,徐子墨心中自然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徐子墨:“这怎么可能?”
徐子墨:“天下哪里有这么狠毒的父母?!”
言明:“你以为他们是真的想卖儿女吗?”
徐子墨:“不然呢,难道是被胁迫着卖的。”
言明:“这么一说,差不多也确实如此。”
徐子墨:“那就将这些胁迫之人一律就法,绝不姑息!”
言明:“不对,那些胁迫之人,没有错。”
徐子墨惊叫道:“没有错!”
徐子墨有些一头雾水,不知道言明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言明见徐子墨不解,也不怪他,只是细心地讲述了起来。
言明:“平阳的城郊,以及各处所属的郡县,总计有良田八千四百亩。”
言明:“子墨,你知道这些地能养活多少人吗?”
言明从椅子上缓缓起身,向徐子墨走去。
徐子墨愣在原地,对于言明的这个问题他确实不知道,于是便摇了摇头。
言明:“二十三亩地能养活一户四口之家。”
言明:“两千三百亩地,也只不过能养活一百户人家。”
言明:“可是平阳,有万户人家,光凭这八千亩良田又怎能养得活?”
徐子墨听罢,惊得是哑口无言,他也不知道这么多地竟然也只能养活这么少的人,而且得旱涝保收,不能出现一点差池。
言明:“虽然说平阳的富户,是靠着商贾之利,不是很依靠本地的农田。”
言明:“但是这些人家,也不过十分之一二。”
言明:“剩下的百姓,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农劳之人。”
言明:“再加上这些年旱灾,不少人家的农田一夜之间变成了死地,只能变卖换钱,来换作养命之钱。”
言明:“等到第二年,土地减少,便有五千营生。”
言明:“如此往复几年,穷乡之地,便落入了几处大户之手,百姓便是穷困潦倒,也无地粮。”
言明:“他们只能卖儿女。”
言明:“卖了儿女,就都能活。”
言明:“如果不卖,就都得死。”
徐子墨站在原地,沉思良久,一言不发。
言明:“所以这件事,不单单是抓捕那些人犯这么简单。”
言明:“如果百姓生计不能解决,我们就算今年全把他们抓尽了杀尽了,到了明年他们还是会卖。”
言明说着,痛苦地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徐子墨的肩膀。
徐子墨愣在原地,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一次,徐子墨有了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
那是一种裹挟着一阵难以压抑的激愤,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
不抓,就还有无数家庭骨肉分离。
抓,那这些百姓就只能易子相食,人间惨相。
更可怕的是,不能将那些富户手中的地给夺回来,因为他们当年也是凭借地契从百姓手中合乎法制地买下了土地。
徐子墨:“就没有办法了吗?”
言明:“我们现在,要想的不是办法。”
言明:“而是原因。”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出军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三十。
京城,三贤王府。
“要是这么说的话,徐子墨应该出京很久了,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韩成雁手中拿着赵安的圣旨,喃喃自语道。
只见韩成雁端坐在书房里,身旁的传旨太监的脸上微微露出难色。
在京城,几乎所有的传旨太监最畏惧的地方,就是这三贤王府。
不仅仅是捞不到油水。
另外韩成雁性格阴狠而霸道,从不注意君臣礼节,一向我行我素,这让送旨的太监无不厌恶。
倘若是什么话说错了,韩成雁更是不顾后果,直接就地斩杀。
由于韩成雁手握重兵,羽林卫是南汉用来对抗北唐南明最强大的武器,韩成雁的这些举动赵安自然是能忍则忍。
不能忍也要忍。
所以这些传旨太监进了三贤王府,无不忧心忡忡胆战心惊,不敢有丝毫怠慢。
韩成雁手中端着圣旨,随口地问了一个问题,却吓得那太监脸色煞白,面露难色,所以韩成雁的威名可见一斑。
说来也是奇怪,这些太监平日里仗着手中之权一向嚣张跋扈,全然不把朝中官员放在眼里,哪怕是面对最受赵安重视的徐子墨也是藏着掖着。
但是面对韩成雁,一个个却战战兢兢,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换句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
这世上有些人,平日里也是欺负老实善良之辈,真遇到霸道凶狠之徒时反倒是畏惧十分,连大气也不敢喘。
面对韩成雁问出的问题,那传旨太监急忙脑海飞转,思索片刻。
传旨太监:“这,这,这老奴也是不知道哇。”
传旨太监:“徐大人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老奴也少有探望,所以徐大人是什么时候走的,老奴也是不知道。”
韩成雁听罢,只是轻蔑地笑了笑,便不再问候。
韩成雁知道这些人的废物,平日里一个个耀武扬威仿佛能探听到什么紧要风声。
但是真出来事情,他们是一问三不知。
韩成雁:“你回去吧。”
韩成雁:“告诉你们的头儿,下次别让你来我这里传旨。”
那宣旨太监听罢,如释重负,仿佛死里逃生一般跪在地上。
心中叫骂一句:你以为我想来!
但是嘴上,却是一个劲地求饶。
那宣旨太监在地上“砰砰砰”地磕了三个响头,便起身要走。
宣旨太监:“老奴这就退下,这就退下。”
说着,那宣旨太监便扭身快步,逃命似的走了。
见那太监走了,韩成雁一把丢了手中圣旨,仰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
韩成雁:“徐子墨到平阳了?”
话音刚落,一旁的赵南星立马扔了手中兵书,转过头来看着韩成雁。
赵南星:“啊?”
韩成雁:“他是什么时候出的京城?”
赵南星:“殿下,卑职也不知道。”
赵南星:“这几日京城平静,也没传出什么消息。”
韩成雁听完,小声嘀咕着。
韩成雁:“奇怪,果然你也不知道。”
说着,韩成雁又拿起那道圣旨,仔细地瞧了瞧,生怕漏掉什么重要的消息。
韩成雁:“徐子墨在平阳,然后陛下让我们调集军马向平阳集结。”
赵南星:“陛下想杀徐子墨吗?”
韩成雁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韩成雁:“不是,陛下令我们镇守北道,随时等徐子墨调遣。”
韩成雁:“应该是陛下想要拿下平阳。”
赵南星听罢,轻蔑地笑了笑。
赵南星:“那让徐子墨杀人就行了,他法术那么高深,哪里用得着我们的弟兄去送死。”
听了赵南星的话,韩成雁的脸上倒是露出了一丝不悦。
韩成雁:“他就算有吐纳天地的本事,法术也不是可以轻易使用的。”
韩成雁:“要不然这天下早就不是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