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道剑仙-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景臣:“大半夜来我这里,有什么意图?”
赵景臣的语气满含愤怒,可见下午在赵安寝宫的怒火还没有消除。
赵景炎倒是不急着回答赵景臣,只是环顾四周,看着大帐里的情形。
赵景臣:“别看了,军师在后帐,不便出来。”
赵景臣:“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他不算外人。”
赵景炎微笑着,点了点头。
赵景炎:“好,那我就直说了。”
赵景炎“啪”的一声合上了手中折扇,敲在手心,迈步向赵景臣走来。
赵景炎:“这次回京,我倒是心有不甘。”
赵景臣抬起头,看向赵景炎。
赵景臣:“因为大哥?”
赵景炎点了点头。
赵景炎:“没错,所以我想来与二哥商量件事。”
赵景臣缓缓挪动了个位置,让赵景炎站在自己身旁。
赵景炎走到赵景臣身边,折扇轻轻柱在桌上的地图上。
赵景炎:“但是,不知道二哥敢不敢。”
赵景臣注视着赵景炎,心中仿佛猜到了赵景炎想要说什么。
赵景臣:“只要不是谋害父皇和大哥的事情,我都可以帮你。”
赵景炎愣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疑虑,不过转瞬即逝。
赵景臣也想过自己的这个弟弟,因为赵景臣也并非一个极度蠢笨之人,就算再怎么狂妄的一个人,也知道有一个防范之心,免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所以赵景臣并不敢在赵景炎面前吐露心志。
赵景炎也是猜到了这一点,所以便小心起来。
赵景炎:“二哥真会说笑。”
赵景炎:“弑君害友之事,可是逃不过史官的那杆笔的。”
赵景臣也笑了笑,低头看向了地图。
赵景臣:“有什么事情赶紧说吧,要是不说我先睡下了。。”
赵景炎见状,脑海中飞速地思索,想出一计。
赵景炎:“前些日子,大理寺在京城抓住了十几个高丽细作,大哥可曾记得。”
赵景臣点了点头:“嗯,有什么关系?”
赵景炎:“当然有关系。”
赵景炎:“正是因为这件事,朝中臣子至今都不敢与我拜访。”
赵景臣:“然后呢?”
赵景炎:“大哥带兵的事情,也是大理寺查出来的。”
赵景炎:“这次宫内的庆典,是父皇令大哥与礼部一同操办的。”
赵景炎:“但是大哥却把腰牌给了徐子墨,让徐子墨全权代行太子的监管职责。”
赵景炎:“而徐子墨就是现在大理寺的实际掌权人。”
赵景臣:“那个十七八岁的孩子?”
赵景炎点了点头:“不能算是孩子。”
赵景炎:“蜀山修炼七年,他的本事不是我们能够猜测的。”
赵景臣轻蔑地笑了笑,不屑一顾。
赵景臣:“我倒是没把这等下贱的草民放在眼里。”
赵景炎:“但是大哥把他放在了眼里。”
赵景炎:“大哥不仅把他放在了眼里,还把他供了起来,不可怕吗?”
赵景臣惊异地喊道:“可怕?!”
赵景臣:“有什么好怕的!”
赵景炎见赵景臣上钩,微微一笑,继续解释道。
赵景炎:“这次,就是因为这个徐子墨给我们下的套,我们这次才会如此丢人现眼。”
赵景炎:“以后等大哥有了实权,这徐子墨岂不是更加猖狂。”
赵景臣:“住嘴!”
赵景臣一拍桌子,示意赵景炎不要再说话。
赵景臣:“那是我们大哥!”
这么多年,又是亲兄弟,彼此的脾气品性自然是了如指掌,赵景炎心中自然知道赵景臣的本来面目,所以丝毫不惧。
赵景炎:“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应该提防这等人物。”
赵景臣的脸憋得通红,倒不是因为赵景炎的话,而是回想起这么多天发生的点点滴滴,自己的面子确实是挂不住。
赵景炎轻轻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
赵景炎:“现在,朝里的那些文武百官,已经开始疏远我们。”
赵景炎:“再过几年,是不是我们就彻底被孤立了。”
赵景臣一言不发,放在桌上的手紧握双拳。
赵景炎:“我当初在高丽,过了两年猪狗不如的日子。”
赵景炎:“过着蛮夷的生活。”
赵景炎:“二哥。”
赵景炎“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满眼乞求地看向赵景臣。
赵景炎:“杀了徐子墨吧!”
说着,赵景炎便沉重地给赵景臣扣了一个头,跪伏不起。
许久,赵景臣才回过神来,缓缓地点了点头。
赵景臣:“起来吧。”
赵景臣:“我答应你。”
赵景炎听罢,急忙从地上起身。
赵景炎:“谢过二哥。”
赵景炎:“不过,二哥准备用什么办法。”
赵景炎:“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留下痕迹,被人抓住把柄。”
赵景臣苦笑几声,心说:我他妈都亲口告诉赵安我要杀徐子墨了,还怕留下什么痕迹!
赵景臣:“还能用什么办法。”
赵景臣微微侧着头,看向身后的帐内。
赵景臣:“军师,出来吧。”
只听见一阵讥笑声,从帐后传来。
一个矮小的身影,缓缓走了出来。
那妖今天没有用斗篷遮面,就是这么直接地走了出来。赵景炎之前没有任何准备,见到这一幕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赵景炎:“啊!”
赵景炎猛地倒退几步,摔倒在地,惊愕地指向那妖。
那妖却只是笑了笑,丝毫不在意。
军师:“上次,我的分身被那徐子墨斩首。”
军师:“这几日元气大伤,还在修养。”
军师:“两天之后,我再去取那徐子墨的首级,保证万无一失。”
赵景臣也丝毫不理会跌倒在地的赵景炎,冷冷地说道。
赵景臣:“这可是你说的。”
“两天。”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折枝破风水,子墨布禁迷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六。
月夜,星河漫天。
此时的京城,已然是漆黑一片,虽然有着几处官灯照明点缀,但是外面却依旧是伸手不见五指,很难看清道路。
之前的万家灯火,在打更的铜锣声中逐渐沉迷,暗淡了下来。
街上,也是漆黑一片,只有偶尔经过的巡夜校尉的灯笼,如同萤火一般,在黑夜中无力地亮着。
徐子墨:“别走岔了,跟紧了。”
只见月光照耀下的街道上,四个黑影一闪而过,向玄道寺的方向跑去。
徐子墨、卢胖子、程心远、何归安,四个老伙计,一身黑衣,手中捏着火折子,背上背着一个包袱,一路小跑着。
徐子墨在前面带着队,一边低头看着手中地图,一边抬头看向四周的情况,生怕被巡夜校尉逮着。
卢胖子跑得是呼哧带喘,有些遭不住,便小声说道。
卢胖子:“老大,一定得偷偷摸摸地干吗?”
徐子墨:“嘘!”
徐子墨见远处走过来一队巡夜校尉,便急忙拉着四人闪身到一处阴暗地方躲了起来。
过了许久,伴随着一阵整齐有力的脚步声,那队巡夜校尉才算走远了,四人这才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
徐子墨小声解释道。
徐子墨:“那当然了。”
徐子墨:“要是写折子等皇上批复,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程心远心中疑惑,不解地问道。
程心远:“大人,咱们这样不经奏报,就把事情给干了。”
程心远:“不能杀头吧?”
程心远在大理寺待久了,这么多年也是一直活在内阁打压的阴影里,生怕因为这些事情而引来祸患,故而有些谨慎小心。
徐子墨:“不能不能。”
徐子墨:“陛下赏我们还来不及呢?还杀头?!”
程心远听了徐子墨的解释,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服从了徐子墨的命令。
毕竟,这么多年,程心远头一次发自心底佩服的一个人,就是徐子墨。
在程心远眼里,徐子墨没有那种迂腐做作的官气,是一个真正专心做事的上司,没有高喊忠君报国口号,也没有巧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伎俩。
就凭这几点,就是这世间多少官员所不能比拟的。
借着火折子和月亮的微光,四人一路摸索出了外城,绕过了朱雀门楼,从一户人家的高墙翻过进了大内。
徐子墨:“小心点。”
卢胖子“呼通”一声,跳在地上,犹如山崩一般。
几声狗叫,响彻云霄,四个人吓得血都凉了。
街上,传来一声巡夜校尉的喊声。
“有风!踪!”
紧接着,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向这户人家赶来。
徐子墨见状不妙,急忙吹了火折子,拉起三人就跑。
借着月色,四人一路躲躲闪闪,总算是躲过了校尉盘查,进了玄道寺的林子里。
四人静静地趴在林子的地上,静静地盯着林子外的一举一动。
徐子墨:“到了子时,有一个时辰的时间。”
程心远:“大人,这一个时辰干什么?”
徐子墨:“砍树。”
话音刚落,惊得卢胖子程心远质壁分离。
程心远:“皇上的树,就这么砍了?”
徐子墨笑了笑:“逗你的,我哪敢干这事儿。”
徐子墨:“我们得把符贴上去就行。”
听罢,两人这才平复了心情。
程心远轻轻叹了一口气:“虚惊一场。”
徐子墨见外面也算安静了下来,没有了声音,十分的寂静。
徐子墨:“走,干活。”
徐子墨一招手,几个人急忙从地上爬了起来。
月光轻轻地洒在松林里,显得格外的静谧。
四人为了尽量减小声响,便蹲伏在地上,望向眼前。
看着密密麻麻地松树,卢胖子眉头微皱,神色忧愁。
卢胖子:“老大,这里一共有三百多棵松树,都要贴符吗?”
徐子墨摇了摇头:“不用,找出对应风水结界的那一棵。”
何归安:“你打算怎么找。”
何归安:前朝布局的时候,一定考虑过设置迷惑之处,所以有作用的应该不只一棵树。”
徐子墨笑了笑:“我在蜀山修炼七年,天下道法几乎无出我右者。”
徐子墨:“区区小阵又怎能难住我。”
说着,徐子墨右手便捻着剑指手决,凝视着松林深处。
徐子墨口中念念有词,左手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
徐子墨挥动右手,只见一道金光在指尖点亮,在半空中画出一道符咒。
渐渐地,那符咒终于成形,闪着金光,静静地浮在半空。
徐子墨念动咒语,右手剑指一指左手的泥土,一道蓝光从右手指尖飞入左手掌心的黄土之中。
那把泥土,顿时变得十分松散,如同黄沙一般,从徐子墨指缝间洒落在地上。
徐子墨端起左手,一口仙气吹过。
那黄土,顿时如同一团面粉般飞落,其中有些穿过了那道符咒。
瞬间,那些穿过符咒的黄土,幻化成无数萤火虫,在树林里成群的飞着。
徐子墨一挥手:“跟上!”
四人急忙起身,紧紧跟在那些萤火虫后面,寸步不离。
一路兜兜转转,四人跟着萤火虫在林子中一阵乱窜,过了许久在一颗大松树下站停。
只见那些萤火虫,静静地附着在那颗大松树的树干上,一动不动。
徐子墨笑着,轻吹一口气。
顿时,那些萤火虫便失去了光芒,现出原形,沙沙落下。
身旁的众人,包括何归安在内都惊呆了。
程心远卢胖子惊讶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道法,而何归安的惊讶则是因为徐子墨竟如此厉害,这样简单的就能破解前朝上百位仙师的迷惑阵法,不由得心中敬佩。
徐子墨:“干活干活!”
徐子墨一声吩咐,其余三人急忙从背后解下了身上的包袱,放在地上打开。
程心远从包袱中取出一个小铲子,在那颗大树下挖出一个小洞。
徐子墨则是从程心远那包袱中取出一个石头做的小神像。
那小神像巴掌大小,栩栩如生。
徐子墨咬破食指,将血擦在那神像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
施展完咒语,徐子墨便将那神像递给程心远,嘱咐他埋在那个洞里,只漏出一个头。
徐子墨:“靠你了。”
“赵元帅。”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设计玄道寺,子墨规奇计
程心远按照徐子墨的指示,埋好了赵元帅的神像,从怀中掏出火折子来,轻轻地吹出火焰,点燃了一路香,插在赵元帅神像前。
而在一旁,卢胖子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一捆红丝线,递给何归安。
红丝线,是民间仙家的一种很常见的法器,用普通的红丝,粘上朱砂细粉,便有了阳气,对鬼魅来说这根丝线变成了不可逃脱的束缚。
何归安点了点头,接过红丝线,便将其在那棵树上捆了一圈,随后,扯着这根丝线去缠绕其他的树木。
一共缠了七棵,承北斗七星之势,连在一起。
何归安在第七颗树下打了结,榜上一张黄纸符咒。
何归安处理完毕后,一挥手,小声说道。
何归安:“埋!”
说完,程心远卢胖子这两个“工具人”便弯腰用土将地上的红丝带埋了起来。
这时,徐子墨何归安走到那颗结界树下,抬头仰望着。
徐子墨:“取朱砂。”
何归安听罢,转身去地上那四个包袱里翻找朱砂。
不一会儿,何归安便取了一个银罐子,递给徐子墨。
徐子墨打开银罐子,只见里面是研磨的精细的朱砂粉末,里面还掺了菜籽油将其粘合在一起,如同米糊一般。
徐子墨从腰间取下一支毛笔,沾了沾罐子里的朱砂糊糊,开始在树干上画符。
何归安:“你这是……”
徐子墨见何归安不懂,便解释道。
徐子墨:“障眼法,我们走的时候再扔个纸人在这里,等时候到了自会有妙用。”
何归安见徐子墨不告诉自己其中的细节,以为是蜀山不便外传的秘术,所以便不再多问。
无论是道佛法术,还是民间仙家,都有着不少秘术,秉持着“法门不外传”的原则,都严格保守着自己的秘密,彼此之间也相互尊重,不去窥探。
何归安:“等这里布置好后,咱们要怎么做?”
徐子墨还在树干上画着符咒,一遍又一遍地沾着朱砂。
徐子墨思索许久,才缓缓说道。
徐子墨:“我猜测,上次东宫的事情赵景臣逃不了干系。”
徐子墨:“北唐的驻军营里面一定有问题。”
何归安:“好。”
徐子墨:“明日你与我主动出击,趁夜色走一趟北唐驻军营。”
何归安点了点头:“可以,只要你有计划就行,我遵照你的命令去办。”
这时,两个“工具人”也将丝线埋好了,也踩实了,便来到徐子墨身边。
卢胖子小声说道:“老大,我们埋好了,接下来怎么办?”
徐子墨低头看了看,见埋得不错,便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