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凡道剑仙 >

第44章

凡道剑仙-第44章

小说: 凡道剑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子墨听出了宣旨太监的话内之意,便急忙问道。

    徐子墨:“还望公公明示。”

    宣旨太监转头瞧了一眼围观的众人,说道。

    宣旨太监:“今天在的都不是外人,老奴就直说了。”

    宣旨太监:“陛下虽是把这军队调给了大人。”

    宣旨太监:“但是这日后的发展,可不是随随便便的。”

    宣旨太监:“陛下想要的,是一支能盖过羽林卫棕马铁骑的军队,这其中意思,徐大人懂吧?”

    那宣旨太监的话音变化,仿佛是在暗示。

    徐子墨躬身施礼,答道:“小臣明白,多谢公公点拨。”

    宣旨太监轻轻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老奴就不打扰了,徐大人早些休息。”

    徐子墨也施礼说道:“那小臣就不送了。”

    说完,那宣旨太监便带着小太监施礼道别,扬长而去。

    那两人刚刚走出了大理寺,这边厅衙内便又沸腾了起来,沉浸在众人的欢呼声中。

    “卑职恭贺少卿大人升官!”

    话音刚落,周围人急忙附和,徐子墨也是满心欢喜,笑着回礼众人。

    “少卿大人,要不今天出去撮一顿?”

    徐子墨一听这话,便想起了前几日被长孙洛依捉弄的画面,心中“噌”地窜出一团怒火。

    徐子墨:“谁说的?啊?谁说的!”

    众人也纷纷明白徐子墨的意思,便哄堂大笑了起来。

    这时,人群当中有人说道:“不过徐大人,接下来有什么需要咱们帮忙的吗?”

    “是啊徐大人,朝廷的驻军大多松散慵懒,也没有什么军纪,这个和陛下的期望可有些差距呀!”

    徐子墨听罢,也点了点头,顺便掂了掂手中的虎符。

    当年在蜀山时,徐子墨倒是读过不少兵书韬略,懂得一些治军的常识。

    但是真论起治理这支两千人的军队,徐子墨心里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那些只能说是纸上谈兵,没有多少实际的价值。

    徐子墨:“我还不懂怎么治军打仗,诸位兄弟有没有懂得。”

    徐子墨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有一个声音高喊道。

    “我们也不懂这个,我们这些年就是抓个小偷逮个流氓倒行,但是行军打仗这些我们也不懂。”

    “对啊,这些年内阁他们打压得紧,朝里能带兵打仗的基本都挤兑走了。”

    徐子墨问道:“那现在朝里还有谁有这个本事,懂一点都行。”

    “以前公孙大哥行,但是公孙大哥好像不在京都。”

    “再剩下的就是三贤王韩成雁了,其余的基本都是陛下直属武官。”

    众官兵也纷纷附和道。

    徐子墨微微点点头,心中也是开始担忧了起来。

    徐子墨明白,赵安这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

    徐子墨灵机一动,向众人问道:“有没有什么老兵?打过仗的?”

    众官兵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因为毕竟多少年都没打仗了,谁也不知道有什么老兵。

    这时,一个慈祥的声音在众人身后响起。

    “怎么又为了这么多人呀?”

    众人转头望去,纪峰正站在厅外,向屋内看去。

    众人望着纪峰,心中恍然大悟,都齐刷刷地盯着他,片刻也不分离。

    纪峰被众人看得心里发毛,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纪峰:“嗯?怎么回事?”

    纪峰:“我是踩了屎吗?”

    纪峰急忙抬起鞋看了看,什么也没有,便又抬起头来。

    这一下,顿时吓个半死。

    只见众人早已让出了一条小路,小路那头,徐子墨正死死地盯着自己。

    徐子墨一脸坏笑:“嘿嘿嘿。”

    “就是你了。”
………………………………

第一百零七章 老臣述妙义,大内入风雨

    从接了旨到现在,在徐子墨地一番软磨硬泡之下,纪峰终于答应了帮徐子墨这个忙。

    纪峰带着徐子墨来到了案牍库,推着梯子开始翻找着文书。

    纪峰:“找一找先帝爷时候的军报,那里有当年我们练兵的折子,应该能帮到你。”

    徐子墨一听,欣然给纪峰扶着梯子,生怕他老人家从上面摔下来。

    徐子墨:“我就知道您老人家一定有办法。”

    纪峰:“老子已经是颐养天年了,你小子非得给我添幺蛾子。”

    纪峰:“老子真想上去就给你一个大飞踹。”

    纪峰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看了看和卢胖子一般年纪的徐子墨,又是带着几分欣喜与期望。

    纪峰正努力地从柜上的一堆文书中奋力地翻找着,由于年迈,竟有些气喘吁吁。

    纪峰:“你还别说,老子别的本事还真就拿不出手。”

    纪峰:但就是打仗,韩成雁见了老子也得心服口服。

    纪峰说着,气息逐渐急促了起来,这个人也渐渐越发的激动。

    纪峰:“想当年,老子领着四十骑兵,在通州的山林里抱着先帝一个人,三千明军也不能近的了先帝爷!”

    “老子打到后来见差不多了,就漫山遍野地吹军号,吓得三千明军以为援兵来了,就全都撤了。”

    “小子,知道这是什么吗?”

    徐子墨仰头看着纪峰:“什么?”

    “兵者,诡道也。”

    这时,纪峰抓起一本文书扯了几页,团成球,往徐子墨头上扔了下去。

    “你不是说你读过兵书吗!”

    徐子墨嘿嘿一笑躲开了,也不回答。

    说到这里,纪峰竟长长地一声叹息,语气凝噎,眼神也满是愁容。

    纪峰:“万万没想到,老子到头竟然让内阁那些酸豆腐压了这么多年。”

    梯子下,徐子墨仰头望去,竟也能深深地感受到纪峰那“廉颇老矣”的屈辱感觉,心中也不免一阵叹息。

    纪峰悲从心中起,偷偷地抹了一把老泪,心中悲叹道。

    纪峰:小子,你以后可得给老子出头啊!

    翻了许久,知道日薄西山,屋子里已然昏暗时,也没有找到。

    纪峰:“妈的,老子记得当年给放这儿了,哪去了?”

    纪峰:“小子,你不是修道吗?我听卢胖子说你是半仙?”

    纪峰:“你给算算呗!妈的找不着了。”

    徐子墨顿时一阵苦笑:“胡说八道,我要是真有这个本事我还下山干什么?”

    纪峰听了,点了点头:“也对哈!要是真有这么大神通那百姓就都去修道了。”

    纪峰:“不过你当初平妖祸之乱的时候用的是啥?”

    纪峰:“皇榜上说不是道法高深吗?”

    徐子墨:“额。”

    徐子墨:“这个世上,有些东西它确实存在,但是没有那么神。”

    纪峰:“行吧,老子明白了。”

    纪峰摸着瞎,又找了半晌,还是一无所获。

    纪峰:“算了,不找了。”

    纪峰:“明天去一趟吧。”

    徐子墨点了点头:“好,我们明天就去校场。”

    ……

    京郊,北唐护卫军驻地。

    夜已渐深,一处大帐内灯火通明。

    帐内,赵景臣站立在帐篷门口,背着双手,静静地仰望着天空。

    赵景臣:“原来这个徐子墨,是这般来历,难怪大哥如此变化,想必全然是这徐子墨撑腰。”

    赵景臣:“不过这样一来,你还有什么办法吗?”

    赵景臣转身,看向大帐内的那人。

    那人一身羊皮软甲,头戴兜帽,遮了眼眸,只漏出一张嘴,和那略显邪气的两撇胡子在外。

    赵景臣:“说话呀!”

    那人伸出一只手,缓缓摘了兜帽,露出一副瘦小精邪的面孔。

    那人的声音,仿佛游蛇般嘶哑,让人听了极其难受。

    “这一点殿下倒是不必担心,小的既然知道此人身世,就自然不会惧他。”

    “只是殿下如今已经在人家那里留了把柄,怕是再有企图,难如登天,恐怕连身家性命也要搭进去。”

    赵景臣目光凶狠地盯着那男人:“本宫叫你来,不是指指点点,而是帮本宫想出对策。”

    那人嘴角上扬,肆意地露出了两颗门牙,如同老鼠一般。

    “小的以为,杀皇帝不如杀太子。”

    赵景臣用目光瞥视着那人,眼神中满是质疑。

    赵景臣:“杀了我大哥,满朝文武都会知道是我所为,你是要置我于何地?”

    “的确,但是然后呢?”

    “还不是要立你为太子。说不定赵景玄刚死,朝中就有人写了立你为太子的折子。”

    赵景臣:“我这大哥,本宫欺负惯了,多少年了,你说要杀他,还真有点对不住他。”

    赵景臣:“对你来说,怎么做最高明。”

    “历来君王身上都有一股人间霸气,是凡间至阳至刚的存在。赵安的帝王之气更是强盛,一般的邪祟是近不了身的,哪怕修炼成精的鬼怪也不敢近前半步。”

    “但是赵景玄生来体弱多病,阴气又重,是个很好的柸子,对小的来说容易许多。”

    赵景臣思索片刻,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赵景臣:“行吧,就按你说的办,需要本宫帮你什么忙吗?”

    那人点了点头:“殿下只需要帮小的做一件事,大事便可成。”

    赵景臣:“只要能功成,别说一件,十件事本宫都依着你!”

    只见那人从怀中缓缓取了一个小瓷盅,递给赵景臣。

    “小的算到,明日徐子墨出城,不在大内,所以你就潜入太子府,把这个送给赵景玄,叫他放在枕头之下。”

    “等过了子时,赵景玄的魂便收在了着瓷盅里,大事可成。”

    赵景臣听罢,欣然接过瓷盅,仔细端详:“这小东西,真有这么神?”

    那人笑笑,发出一阵阴森的笑容。

    “小的手段法宝可多着呢。”

    “普天之下,少有匹敌。”

    赵景臣笑了笑,表示很满意。

    赵景臣:“不过本宫倒是好奇,这么久了,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殿下不需要知道这些。”

    “殿下只需要知道……”

    “小的可能是这世间,唯一的神仙。”
………………………………

第一百零八章 子墨出京都,校场秋点兵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三。

    一大清早,夜色还没有完全散去,远处几家的灯火还是通明,一辆马车就从大理寺门前出发,一路匆忙地往城外跑去。

    急促的马蹄声,沿着城内的石板官道,一直向西城门传去。

    马车上,徐子墨一身官服,点齐了虎符和文书装好,装进了腰间别的印信袋,整装出发。

    而在徐子墨身旁,纪峰一身便服,正手忙脚乱地理着衣服和鬓发。

    纪峰:“好小子,起这么早,那些兵想必还没来。”

    昨天一整个晚上,徐子墨辗转反侧,无论如何也就是睡不着,心中也满是激动和不安。

    因为毕竟自己也不会带兵,之前领着大理寺的官兵所干的都是些可以简单应付的事情。更何况那个时候平定“妖祸之乱”,靠的是赵安在背后地扶持,徐子墨才有的底气。

    现如今,赵安真的调了一支军队给自己,而且寄予了厚望,自己是万分不敢怠慢的。所以一大清早,天还没亮,自己便收拾妥当,又把一大把年纪的纪峰从被窝里薅了出来,匆匆忙忙地往京郊校场赶去。

    纪峰急着扯弄着满头白发,这使得他本就有些肥胖的体格显得更加的笨重。

    纪峰:“小子,帮我把这头发理理,再把这簪子扎上去。”

    徐子墨:“好嘞,头儿。”

    说着,徐子墨接过纪峰递过来的簪子,便抓起纪峰的头发也跟着扯弄了起来。

    与徐子墨不同,纪峰的年岁本就很大,头发也自然比较纤细脆乱。再加上纪峰是武夫出身,平日里大手大脚不拘小节惯了,也很少打理,只是随意地盘了盘再拿顶大帽遮盖一下就完了,所以头发久而久之就格外得凌乱,不易整理。

    所以当徐子墨看到纪峰那鸟窝般的头发,顿时想放只小鸡上去,心中一阵犯难,再加上天色还有些昏暗,车里更是难以看清,所以折腾了半天,徐子墨也没扯明白,但是把纪峰疼得是哇哇大叫。

    纪峰:“啊啊!你小子扯什么呢?”

    徐子墨见倒腾不过来,顿时心生一计,笑着说道。

    徐子墨:“头儿,要不给剪了得了,快刀斩乱麻,来个痛快的。”

    纪峰:“滚!”

    纪峰疼得是眼角含泪花,被人扯着头发的滋味实在是难以忍受,这滋味简直是比打仗还痛苦。

    折腾了一会儿,纪峰也是放弃了,便

    纪峰:“算了,老子不管了,你把手撒开。”

    徐子墨正要撤手,可是这时马车却一阵颠簸。

    马车出了京都,要想往京郊校场赶,就要下了官道,沿着一条小道前进。

    不同于官道的平坦宽敞,小路平日里没有黄土垫道,蜿蜒且颠簸,指不定会有什么石头咯那么一下。

    所以刚才这么一下,徐子墨的手还没有撒开,结果这么一颠,直接插了进去,就彻底给搅和乱了。

    纪峰现在整个上半身都呛倒在了徐子墨的怀里,是站也不行,坐也不行,难受至极,只能双手捧着脑袋,痛苦地叫唤着。

    徐子墨见状,也是急得满头大汗,又用力扯了扯插在头发里的手指,结果越拉越紧,把老头急得是满脸通红。

    马车疾驰间,又是几次颠簸。

    马车里,徐子墨和纪峰两个人闹得是翻江倒海,几乎几次从座位上摔了下来。

    纪峰:“妈的,出门没看黄历是吧,跟你受这罪!”

    徐子墨:“头儿您先别急,我这手指也让你头发给缠上了。”

    纪峰:“快点!老子疼死了!”

    纪峰现在是又着急又难受,被徐子墨这么揪着头发,还又弓着腰,换谁来都是难受。

    纪峰:“老子明白了,你是想害老子上位是吧?”

    徐子墨一听顿时急了:“头儿,你可不能这么冤枉我!”

    说着,徐子墨又用力扯了扯,纪峰疼得是连连求饶。

    纪峰:“好了好了,你别动。”

    纪峰:“老子服了还不行吗?”

    徐子墨也不动,两人紧紧地挨着坐好,最大限度地不扯到头发。

    纪峰沉重地叹了一口气:“还是剪了吧。”

    徐子墨也点点头:“下车就剪,下车就剪。”

    马车又是一阵颠簸,疼得纪峰又是龇牙咧嘴地叫唤几声。

    徐子墨现在只感觉一只手的手心发热,仿佛是纪峰的怒火在徐子墨的掌心燃烧,吓得徐子墨的后背开始渗出一层冷汗。

    此时此刻,天色也渐渐地亮堂了起来,校场上驻扎的两千剑门关驻军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生火做饭,远远就能看见数十缕缥缈的炊烟。

    一阵急促的锣声,在校场上响起,叫醒了还在沉睡的军卒。

    “起来了!都起来了!”

    锣声响过了许久,众军卒才缓缓钻出了破旧的帐篷,悠闲地四散招呼游走。

    “今天起这么早?”

    一个军卒端着一个粗铁头盔,里面装着满满一勺稀粥,向围拢的众人走去,一起吃着早饭。

    “今天徐大人来,所以早了一些。”

    一个老兵回答道。

    “哎你们说,皇上把咱们从剑门关调到京城干什么。”

    “就咱们这武器,这水平,保护得了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