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凡道剑仙 >

第39章

凡道剑仙-第39章

小说: 凡道剑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九十六章 子墨出奇策,雨夜入国寺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二。

    如今,街上也逐渐热闹了起来。

    其实,对于南汉来说,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时候,往往就是八月十五。

    因为八月十五的时候,北唐与南明也会打开关隘,名义上给宗主国南汉朝贺。

    所以八月十五的南汉会比过年还要热闹。

    也正是因为如此,南汉的百姓会格外的重视仲秋佳节,挨家挨户都会认认真真地布置打扮,早早地准备好过节的事宜。

    今年也不例外,“妖祸之乱”刚刚结束时,京都的老百姓便开始了筹备节日,整个京都这些日子都洋溢着过节的气氛。

    戏台,马场,观月楼……各处景致林立,将整个京都装饰得格外华丽。

    街上的行人,也逐渐开始拥挤了起来。

    因为前几日的妖祸之乱,各国使节都是在京郊驻扎,现如今也开始陆陆续续进城游玩了。

    所以,显得格外的热闹。

    “老大,我们现在这是去哪儿?”

    街上,徐子墨一身便服,乔装成路人模样,带着卢胖子和程心远在街上逛着。

    徐子墨低头看着手中的地图:“老程。”

    程心远:“怎么了少爷?”

    徐子墨:“这地图绘制的没错吧?”

    程心远:“放心吧少爷,小的当年可专门学过堪舆绘制之术,哪里能有假?”

    徐子墨:“那咱们就去马场。”

    卢胖子:“对了老大,咱们去马场干什么?”

    徐子墨四下转头望望,见路上行人不多,便小声说道。

    徐子墨:“我打算设计帮太子赢了这场骑射。”

    三人循着地图的方向走着,路上时不时地跑过几队巡城的校尉。

    程心远:“这,这,不可能吧。”

    程心远眉头微皱,表示几分怀疑。

    的确,真要到了八月十五那天,二皇子若是执意要与赵景玄比试,那一定会成为全场焦点,如何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帮太子赢了这场切磋,难度可想而知。

    徐子墨:“陛下暗示过我耍些小聪明。”

    徐子墨:“所以我也只能照办。”

    卢胖子:“在点心里下毒怎么样?泻药。”

    徐子墨缓缓摇了摇头。

    徐子墨:“那就胜之不武,满朝文武都会看得门儿清,反而会对太子不利。”

    正说着,三人便来到了马场。

    此时马场之上,已经有专门的官兵开始骑马校验,试试场地的土质松硬,各处标靶的位置进行丈量调试。

    占地方圆数千步,宽阔而平坦。

    徐子墨缓缓走上一处观哨台。

    观哨台有两丈高,空间可容纳十几人,目光所及可将整个马场尽收眼底。

    徐子墨:“这场比试是最难的。”

    卢胖子看着马场,点了点头。

    徐子墨:“三皇子若想斗诗作赋,我只需提前给殿下备好即可。”

    徐子墨:“我已经让殿下在抄诗了,所以应付这场比试倒是容易。”

    徐子墨:“四皇子想收买人心,也好对付。”

    徐子墨:“我在刑部的大牢里调了几个高丽的细作,十五那天偷偷给放出去。”

    徐子墨:“然后再命人抓住送给陛下那边。”

    徐子墨:“陛下必然明白我的意思,到时候龙颜震怒,百官就会自然而然地离四皇子远一些。”

    程心远听到这里,顿时恍然大悟,心底里不得不佩服徐子墨的这些“小聪明”。

    徐子墨望着底下的马场,顿时叹了一口气。

    徐子墨:“最难的就是这里了。”

    徐子墨:“你们也帮我想个好办法。”

    程心远微微低着头,仔细地思索着。

    程心远:“如果说,能给我找个地方藏起来,没准我可以帮太子把这箭射在靶上。”

    卢胖子微微皱眉着说道:“不能吧。”

    卢胖子:“不管藏哪里都会被人看出来的。”

    徐子墨点了点头:“没错。”

    徐子墨:“其实在太子殿下拉弓的时候,百官的目光就会集中在箭上,他们会紧紧盯着箭的一举一动。”

    徐子墨:“所以这样就很容易看出来。”

    程心远:“要是我能顶替殿下就好了。”

    卢胖子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对啊老大。”

    卢胖子:“不妨比试的时候让殿下和老程带上面具,这样……”

    徐子墨:“你以为那些人是傻子吗?”

    徐子墨:“他们原本就不信太子有骑射的马上本事。”

    徐子墨:“即便太子射中了,他们也会质疑的。”

    徐子墨:“更何况戴了面具,他们更不会相信。”

    徐子墨:“到时候让太子当众重射,那就出丑了。”

    徐子墨:“揭了陛下的颜面不说,还会治程心远的欺君之罪。”

    卢胖子顿时眼神失落,不再说什么。

    程心远看着远处的标靶,也无计可施。

    程心远:“这可难了。”

    远处,几队官兵骑着马,开始比试着射箭的本事,不时发出一阵叫好之声。

    徐子墨看着那群人,若有所思。

    程心远:“少爷。”

    徐子墨:“嗯?”

    程心远:“如果殿下赢了前两场,唯独输了这一场骑射,不会有事吧。”

    徐子墨:“会。”

    徐子墨:“你要知道,朝中官员本就看不起殿下。”

    徐子墨:“即便是殿下全赢了,他们也会嗤之以鼻,认为是殿下的侥幸。”

    徐子墨:“所以你想想,如果输了会怎样。”

    徐子墨语气平淡,没有一丝的情感,但是在卢胖子和程心远心里,他们都深刻地意识到了情况的危急。

    程心远叹了一口气:“哎。”

    程心远:“何苦呢?明明都是自家亲兄弟。”

    卢胖子:“就是啊,为什么非要闹成这样。”

    徐子墨:“这或许就是帝王家难念的经吧。”

    这时,几十个衙役,抬着大捆小捆的绸缎精布,向马场旁的龙台走去。

    龙台,是皇帝专门用来观赏的台子,其中的布置尤为考究,就连遮阳的棚子,都必须用上好的丝绸铺盖点缀。

    徐子墨领着二人匆匆下了观哨台,向龙台走去。

    几个忙着布置的宫里奴仆,怕这些还没有搭建好的设施出了意外,便急忙向徐子墨挥手。

    “小少爷!小少爷!”

    徐子墨循声,向那几人望去。

    “小少爷,别再走近了,危险!”

    徐子墨笑笑,自己刚刚升官,宫里的人还不认识自己。

    徐子墨:“多谢提醒!”

    徐子墨便不再靠近,只是在周围看看他们布置龙台的料子。

    这时徐子墨一指一堆昏黄昏黄的东西,那些好像纸一样。

    徐子墨:“那个是什么。”

    二人顺着徐子墨手指的方向望去。

    程心远:“哦,油纸,浸了牛油的精纸,烘晒干了之后可以遮雨。”

    徐子墨:“遮雨……”

    徐子墨小声念道。

    突然,一个想法在徐子墨脑海中浮现。

    徐子墨:“你们说,要是那个时候下雨,还比不比得了。”

    两人顿时一阵沉默,又恍然大悟。

    卢胖子:“哦!”

    卢胖子:“老大我明白了!”

    卢胖子:“太子体弱多病,就可以以此为由推辞。”

    程心远:“若是有人执意,那就是图谋不轨。”

    徐子墨:“聪明。”

    卢胖子:“但是老大,你不是不能施法吗?”

    徐子墨:“我虽然不能,但是有人可以。”

    徐子墨摸了摸怀中口袋:“走。”

    “去玄道寺!”
………………………………

第九十七章 雨夜述权谋,良将受天命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二。

    雨夜。

    簌簌细细的雨声,敲打着树叶,给整个大内带来了一抹凉意。

    偶尔,还有几声雷鸣划过,更加增添了几分凉意。

    赵安一身常服,静静地坐在勤政殿的书房之中,批着各部递过来的折子。

    油灯的亮,在雨夜里如同萤火一般,显得十分渺小。

    小德张:“主子,公孙琦回来了在殿外恭候,宣他进来吗?”

    赵安放下了手中朱笔,点了点头。

    赵安:“宣。”

    小德张领了命,佝偻着腰,便一路小跑向殿外。

    过了许久,小德张便又回来了,身后还紧跟着公孙琦。

    只见公孙琦一身银甲,头扎蓝绸带,整个人都显得十分英武。

    公孙琦进了书房,便在赵安面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

    公孙琦:“末将公孙琦拜见我皇。”

    赵安端坐在龙椅上,平静地说道。

    赵安:“爱卿起来吧。”

    公孙琦立即起身,从袖甲中抽出一块红缎子,双手捧着,恭敬地递到赵安面前。

    赵安随手接过那块红缎,缓缓打开。

    只见红缎之上,画着一张偌大的地图。

    那是瓜分了北唐之后的地图。

    赵安静静地看着地图,一言不发,只是思索着。

    空气中,也弥漫着一种恐怖的寂静,只有雨声的细细莎莎。

    赵安:“这么说,明藩同意了。”

    公孙琦压低了声音,小声说道:“是的,目前我已经在江阴秘密屯扎了三万兵马。”

    公孙琦:“明军则暂时接管济州。”

    赵安:“办得不错,不过那些文官还会闹几天,你自己多担待着。”

    公孙琦:“臣明白。”

    赵安将那地图折了折,随手放在桌上,因为对于赵安来说,他对瓜分北唐这件有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并不关心。

    赵安:“他们在济州屯了多少人。”

    公孙琦:“步兵七万。”

    赵安:“七万?”

    赵安:“济州一共才多大!”

    赵安的神色突然有些凌厉,语气也有几分坚决。

    公孙琦:“陛下息怒,现在的济州城外,是我军佯装成的明军。”

    公孙琦:“济州城内实际有明军两万五千人。”

    赵安听罢,稍稍放下心来。

    赵安:“虽然名义上汉明此时应暗地结盟。”

    赵安:“但是对于明藩来说,他们未必有什么一统山河的智慧。”

    赵安:“所以我们不得不防,以免在心窝插了把刀。”

    公孙琦:“请陛下放心,有卑职在,定为陛下扫清一切内贼祸害。”

    赵安轻轻点了点头:“有你在,朕确实放心不少。”

    说完,赵安便不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地闭上了眼。

    公孙琦是赵安的直属武官,在赵安身边侍候久了,自然知道这是赵安遇到什么难心事儿了,又不好意思开口讲。

    公孙琦见自己也不好妄自揣测圣意,便闭上了嘴,静静地站在一旁。

    这时,赵安缓缓起身,小德张见状急忙跑到赵安身前侍奉。

    赵安缓缓走到一扇窗前,冷冷地说道:“打开。”

    小德张急忙挥了挥拂尘,恭敬地打开了窗户。

    霎时间,雨声,风声,清晰地传进屋内,并带进来了一阵寒意。

    那是一种独属于秋季的刺骨的寒冷。

    赵安:“怀之。”

    怀之,是公孙琦的字,这是赵安当年给公孙琦起的字,那个时候赵安还只是太子。每当赵安用这个称呼的时候,就是赵安最纠结的时候。

    公孙琦:“臣在。”

    赵安:“朕记得上一次和你一起听雨,是什么时候。”

    公孙琦:“臣愚钝,臣也忘了。”

    赵安:“还好朕记得。”

    赵安:“是前朝,靖安十六年。”

    赵安:“也就是通州大战的那一年。”

    赵安:“那一年,朕被明军给围了,是你在一个雨夜将朕给背出去的。”

    公孙琦:“臣想起来了,承蒙陛下记得。”

    赵安:“当年,朕还只是个太子。”

    赵安:“那个时候,满朝文武都说朕是一个太平世子,成不了出息。”

    小德张轻声劝说道:“陛下莫要信了那些文官的道。”

    小德张:“文官的酸气,他们见了谁当太子都觉得不如自己。”

    赵安轻声笑了笑:“是啊,朕也是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赵安:“所以朕看着现在的太子和徐子墨,就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

    赵安又笑了笑,只是这次,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无奈。

    公孙琦一听赵安的话,顿时以为徐子墨卷进了立储的事情当中,这可是作为臣子的大忌!

    公孙琦也顾不得盔甲的笨重,急忙跪身下拜:“求陛下息怒。”

    公孙琦:“我那师弟生性孤傲,好耍弄一些小聪明,不懂得为臣之道。”

    公孙琦:“望陛下千万息怒,莫伤了龙体。”

    赵安:“你就是太谨慎了。”

    赵安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赵安转过身,看着跪在地上的公孙琦,转头向小德张使了个眼色。

    小德张心领神会,快步走到公孙琦面前,将他扶了起来。

    小德张:“公孙大人,你误会陛下的意思了。”

    小德张:“徐子墨很好,前几日陛下刚刚封他做了东宫的直属武官。”

    听了小德张的话,公孙琦顿时放下心来。

    赵安:“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朕吗?”

    赵安:“内阁那些人压着朕这么多年,朕还不是由着他们的性子?”

    赵安:“又怎么会为这个少年置气。”

    赵安缓缓走到了公孙琦面前,拍了拍公孙琦的肩膀。

    赵安:“以后,你就留在朕身边。”

    赵安:“大理寺就交给徐子墨吧。”

    赵安:“朕想明白了,朕想培养他。”

    公孙琦有些懵,因为这么多天他也不知道宫里发生了什么。

    所以公孙琦惊得说不出话了,因为他深知这是何等的荣誉。

    赵安:“就像当年的我们一样。”

    赵安:“朕要把他培养成为社稷栋梁。”

    赵安微微笑着,那笑容充满了真诚。

    赵安:“至少要超过你。”

    公孙琦:“那谢陛下栽培。”

    此时,公孙琦的内心发自肺腑地替徐子墨高兴。

    这不仅仅意味着徐子墨的前途一片光明,更意味着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得到了陛下的认可,可以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的了。

    赵安:“徐子墨够聪明。”

    赵安:“但就是太聪明了,什么都想猜到底。”

    公孙琦也笑着说道:“山上待久了,不懂得人间的世故。”

    赵安点了点头:“嗯,没错。”

    赵安:“所以朝堂上的这些事情就够他悟道了。”

    赵安:“朕给他安排了一个活。”

    “所以有些事情,得额外交给你了。”
………………………………

第九十八章 子墨见邪师,隐言释道缘

    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二。

    雨越下越大,伴随着几声震耳欲聋的雷声,格外的让人恐怖。

    徐子墨带着程心远和卢胖子,找了一下下午,才缓缓来到玄道寺的山门前。

    玄道寺位置偏僻,藏在这大内之中,既没有钟声,也没有香客,所以几乎没有人知道这里。

    程心远给徐子墨举着伞,一旁的卢胖子则是打着灯笼探路。

    大内之中,有一处方圆占地不大的松林,而玄道寺就藏在这片松林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