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江湖变脸刀 >

第88章

江湖变脸刀-第88章

小说: 江湖变脸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练兵场指挥的不是李云息将军,而是副将,但是无论是谁指挥,练兵场仍然是认认真真地执行着每一个指今,士兵们怎敢懈怠。
  李云息被太子殿下召去,商讨令太子一直横亘在心的军事问题。来的只有四个人,一个是李云息,一个是太守,还有一个林尽染。
  太子殿下盯着太守看了好一会儿,道:“太守大人,你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你知道吗?”
  太守已经被如炬的目光盯的心里直发毛,又听到殿下如是说,惊得脸色变得蜡黄,站了起来汗如赤浆,道:“是……是……知罪。”
  殿下道:“你知罪?你犯下了什么罪,说来听听?”
  太守道:“臣犯的是懒政,疏于军务,使边陲重镇军纪涣散……”太守将这向几天反思所发现的全部不足之都如实地全盘地说给了太子殿下听。
  太子一边听着,一边暗自赞叹,看来太守把自己的以前的施政的过失已经看得非常透彻,实在是难道。
  其实在太子心中,这位太守早就死了,但思前想后,还是没有对他下手,是因为实在是无人可用,这让太子殿下陷入到两难之地,太子思前想后,还有再给这位不称职的太守一个机回。
  太子道:“这样吧,我再给你一次机回,以两年为限,如果金城的政务还是和以前一样,两罪并罚,满门抄斩!”
  太守跪了来来,痛哭,道:“谢太子殿下,一定兢兢业业,将金城边陲重镇治理好,如再玩忽职守,自杀已谢罪。”
  太子道:“起来吧,你知罪就好”又看了看李云息道,“你们两位要精诚团结,一文一武,帝国的这个军事重镇将交给们两位了!”
  太守与李云息双跪下,道:“臣一定竭尽全力,确保金城不失。”
  太子殿下道:“不仅不能失,还有让生活在金城里民众生活好,不要担惊受怕,这也是重要的事!”
  太守,李云息两人齐声道:“一定不会辜负太子殿下的厚爱,将金城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垒。”
  太子道:“你们两位一定要配合好,将羌人与匈奴人的及早化解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结果。”
  “臣记下了!”
  太子道:“你们要提前洞察匈奴人的狼子野心,提前防范,更重要的是在羌人与匈奴人之间打一楔子,使他们互相猜疑,然后各个击破。”
  “臣记下了”
  太子看了一眼林尽染,他会意,道:“殿下已经把制胜之方略告诉你们了,至于怎么执行,就看你们二位的合作,与本事了!其实最难的就是怎么样让他们猜忌。”
  太子道:“你们想想吧,怎么样做,才能让他们猜忌!”
  两个人安静地坐了下来,他们眉头紧皱,在思考着。房间里也安静了下来,就听见几个人的呼吸声。
  太守先打破了沉默,道:“威逼利诱,双管齐下,或许才有可能成功。”
  李云息道:“要说一劳永逸地解决,还得靠军事,将他们彻底打败,太守大人说的也是可以执行的,但还得做好军事进攻的准备。刚开始太守的策略为好,当羌人与匈奴人互相猜疑之后,则主要以军事为主,将他们各个击破,以解帝国北方边境之患的这快心病!”
  太子赞许地点点头,道:“解决这个帝国的心腹大患,两位的作用是同等重要,只是起到作用的时间点不同罢了,开始是以太守为主,李将军为辅助,当分化成功之后,则变成李将军为主,太守大人为辅助”
  李云息道:“在太守大人分化羌匈两家时,我可以安排我的百人队去辅助他们将一些死硬分子彻底,让他死掉,可能分化起来会相对轻公一些。”
  太守道:“好,我安排一些能说会道的拿上钱游说,你安排一些人拿上刀帮他们解决一些死硬分子,这会让事情好办一些。”
  太子殿下道:“所以两位精诚团结,互相配合对于完成这件事至关重要。太守,你仍然是太守,掌管全局,但在军事上以李将军为主。怎么样,两位对这个安排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李云息道:“太守本来是金城的统领,太守掌管全局,理所当然,我没有意见。”
  太守道:“殿下的心意我明白,当军事上需要决断时,李云息将军要挡当。”
  太子道:“两位如果今后都能像现在说的一样,何愁大事不成!我先得替父皇谢谢二位。”


第177章 良苦用心
  太守,李云息异口同声地道:“不敢,这是作为臣子的本职工作,定当皆尽全力确保金城固若金汤。”
  太子道:“好,朝廷就看两位的了,父皇将这副重任交给两位了,今后事成之时,就是二位高升之日,好好干,本太子是不会亏待二位的。”
  太守,李云息鞠躬道:“谢殿下的栽培,一定要竭尽全力完成此事,确保帝国的北大门安全。”
  太子道:“有两位这样的话,父皇就放心了,二位请吧,回去准备去吧,记住了,准备的越细越有利,成功的机会越大!”
  “臣等记下了”两人说完退出了太子的房间。
  太子这时再想,他这种安排是对还是错呢,他一时起不出来,给太守这个机会,希望太守会抓住这个机会将功赎罪。
  太子问林尽染道:“林大人你让为我这样安排合适吗?”
  林尽染道:“我原以为殿下不会留太守的,没想到殿下给了他一次机会,那太守还不拼命地干事,以报答太子殿下的再造之恩!”
  太子道:“其实,我也是万般无奈,才出此下策!希望太守他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林尽染道:“相信太守能深刻体会到殿下的苦心。”
  太子沉默了一会儿,想到了那两年轻人,要他们两人在点将台上观礼,结果一个都没有来,这令他非常的奇怪。这样的机会,有的人打破头都要争,而他们却是放弃,太子觉得给了他们莫大的荣耀,但他们却不领情,真不把我这个太子当回事!虽然太子心中不快,但他又想,两位年轻人都是江湖人士,受不了约束,也不愿上大场合的台面,不来也在情理之中,想到这儿,太心中的不快释然。太子道:“两位年轻人是不是很忙啊,连我观礼都不能来?”
  林尽染道:“王中珏熟悉路,是他们两人带的路,帮助我们找到小小客店的……”他将查探小小客店的过程详细地讲给太子殿下听,也包括王中珏,上官依依两人的事。
  太子道:“噢,原来是这样啊,他们的行为能称之为侠。”
  王中珏,上官依依吃过饭,在街上转悠,难得的休闲时间,两人心情放松,尽情地欣赏金城这座边陲重镇普通人们的生活。
  “嘿,大哥,大哥”有人在打招呼,王中珏定睛一看,原来是在赌场认识的冯都舒。他神神秘秘地要将王中珏拉到墙角,王中珏无奈,只好和上官依依一起走了过去。
  冯都舒打扮光鲜,不像以前赌得输光银子而灰头土脸的样子,王中珏道:“冯老弟,发财了,瞧,打扮得神气了。”
  冯都舒道:“无论老弟我怎么发达了,你还是我大哥。”
  王中珏道:“这么说老弟真的发达了,恭喜,恭喜!”
  冯都舒道:“说不上发达,只是改邪归正,不赌了,把你老兄给我翻本的银子干了别的,我盘了一家小吃店,每天兼的钱够花了”
  王中珏一听到他改邪归正,心里由衷的高兴,道:“这更要恭喜老弟了,贺喜老弟了,我有时间必须要捧场。”
  冯都舒道:“大哥你能来我的小吃店,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上官依依看着冯都舒感恩戴德的神情,心中感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年轻人在无意中的举动拯救了一位深陷赌瘾的人,做了一件义举。她说道:“没想到你还有爱心的人啊!”
  冯都舒道:“能从赌场中愿意给人借银子的人都差不到那儿去,而且大哥在我输完之后,在赌场外给我银子,更是少见。”
  王中珏道:“你也不必放在心上,其实我给你银子的目的是让你再赌翻本之后,还我银子,没想到无意中做了好事,哈哈……”
  上官依依道:“幸亏你没去翻本,要不然又会输个底朝天!”
  冯都舒道:“再也不会进那个地方了,如果食言就是小狗,我还有个小目标……”
  王中珏奇怪地问道:“什么目标,说来听听?”
  冯都舒道:“我要兼到钱,从青楼赎出小甜甜,安稳稳地过日子。”
  王中珏道:“从青楼赎出女女子,据说要花很多钱的,不过有了目标就得走下去,肯定会成功的。”
  冯都舒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小吃店能赚钱,一年不成,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总之真到赎出为止。”
  上官依依笑着看了看王中珏道:“年轻人,你无意的善行又救了一个人,恭喜……”
  王中珏道:“赎人这件事与我就没有关系了,这是冯都舒的善举。”
  上官依依道:“每一件事有前因就有后果,只因为你的善念,拯救了这位冯都舒,这是前因,才有冯都舒从青楼中赎小甜甜,这是后果。”
  王中珏只是笑了笑,不在说话,他不认为赎人这件事与自己有关,冯都舒愿意赎,那是他愿意赎,如果冯舒都不愿意,谁也没有办法,怎么能与自己有关呢,真是逗我。
  冯舒都道:“当然没有忘记大哥交给我的任务”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掏出几支竹简,递过来,王中珏接过一看,原来是金发碧眼人营地的人数变动情况,他记得非常详细。
  上官依依凑过来也仔细地看着,三月二日,有八人进,下午又有三人出,出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三月三日,一整天没有进也没有出。三月四日,有二人进,下午有十二人出,出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三月四日,早上进六人,下午再也没有进也没有出……,详细的流水账本一直记到四月十六日。
  王中珏道:“真是难为你了,你盘下店,怎么有时间去干这事呢?”
  冯都舒道:“大哥的事,我必须要完成,这不店里有个伙计吗,他看着店就行,厨子的手艺还可以,伙计也勤快,我就专心做这件事,总算一天都没有落下。”
  王中珏道:“你的生意要紧,这些事可做可不做。”
  冯都舒道:“大哥的事就是最重要的,那怕我的生意不做,也要完成大哥的事!”


第178章 麻烦事
  【纪念大师,今天三更!】
  王中珏笑了笑,心想:真拿你没办法,不过做的事挺好,无可挑剔,能清晰地看出金发碧眼人的营地的人数变动情况,这就可以了。
  上官依依认真地看着竹简,道:“以后,这件事就不用你操心了,我会找个人替你做,你看可以不?你呢安心地挣你的钱,赎你那位小甜甜吧。”
  冯都舒转过头看着王中珏,道:“这个吗,就看我大哥的意了了……”
  上官依依冲着王中珏大声道:“哎哟喂,年轻人,你现在可牛了,没有你的同意,这事还办不成啊……”
  王中珏笑着说道:“见笑了,那有你上官庄主威风八面,冯都舒是抬举我哟。”
  上官依依道:“快给个话吧,看来没有你的同意,冯老板真的不会撤出。”
  冯都舒道:“其实做这件事也不难,舒服地蹲在山坡上,瞪大眼睛看着就行。只是要认真负责的人才行。”
  王中珏道:“既然上官庄主发话了,你主不用管了,专心经营你的小吃店,过些时日,上官庄主和我会过来尝尝你的手艺的。”
  冯都舒道:“大哥这么说了,我就撤了。两位要是看得起小店,什么时间都可以光顾!”
  王中珏道:“你现在就是赚钱,赎你的小甜甜,这是你今后几年的任务,想办法用最短的时间内这把这事办了,但是不能有歪门邪道。”
  冯都舒道:“大哥的话我记下了,在下这就告辞。”
  上官依依道:“放心,你有这位大哥,你可以放心办你的小吃店而赚钱”
  王中珏目送冯都舒离开,心中暖暖的,无意中的一次善事,就得到了一位真心实意的对待自己的小迷弟,只有自己真心地对待他人,才会有收到相同的真心才待自己。
  上官,王来到包打听别院的客店,展开冯都舒的记录,金发蓝眼人的人数已经增长了很多,这他们两位所担心的事,这些恶心的如蟑螂一般的人不断地增加,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呢?
  王中珏道:“金发碧眼人的动向,来金城的目的,包打听是有能力掌握的,因为包打听有这样的能力。”
  上官依依道:“是啊,这么多的金发碧眼人来到金城是什么目的啊,这确实是应该知道的事,而且还有一件事你注意到没?”
  王中珏道:“什么事啊?”
  上官依依道:“那些金碧眼人刚离开瓷器店,太子就来了,这是巧合吗,是不是他们之间也有什么联系?”
  王中珏道:“他可是帝国的王储,帝国统治的继承人,不会有什么联系的,你想多了”
  上官依依道:“好吧,也许是我多心了,但已经死去的吴海的话你忘,他送货到瓷器店,并且带回收货清单,都是稀世珍宝。但他劝说你我,别陷入太深,因为水太深!”
  王中珏道:“是啊,我怎么能忘呢,当我看到瓷器店与太子有关,我确实是心惊肉跳,要是太子也参和进来,那……”
  上官依依道:“张英说的敦煌长史府的藏宝大会又是什么幺蛾子?令人费解。”
  王中珏道:“这与常规不合,一般地有了宝藏生怕别人知道,捂的严严实实的,这可好生怕别人不知道,反而大肆宣扬。”
  上官依依道:“这才是最大的疑点。”
  王中珏自言自语地念叨着:“敦煌长史府,敦煌长史府……”
  敦煌长史府庄主郝进有些焦头烂额,自从长者杨家臹出走之后,也地越来越忙,杨家臹在时把敦煌长史府上下打点地井井有条,自己省了好多心,但是好日子一去不复返,长者出走,敦煌长史府上下乱成了一锅粥,所有的事都乱的,自己静下心来打理,不理则已,一理更乱,这使郝进更是一筹莫展。但更令他不解的是,江湖上居然有人放出话来,八月的某个时期要在敦煌长史府举行什么藏宝大会,这更使他穷于应付。令郝进不解地是为什么有人散布这些谣言呢?
  郝进突然想念长者了,他出走了很长时间,不知找到柯洛倮姆老城。虽然是以敦煌长史府的叛徒的名义而遮人耳目的,而且还是背着藏宝图在江湖人行走,这着实令郝进有些担心,不知长者能否应付夺宝人士的疯狂的追杀,于骚扰。
  据郝进所知,始敦煌长史府还掌握着长者行踪,到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长者突然从敦煌长史府的眼线中消失,从此杳无音讯。
  敦煌长史府越发混乱,郝进就越发想念长者杨家臹,有他在自己这个庄主才是真正的庄主,只管敦煌长史府的大方向不要出错,然后把所有的事都一股脑地扔给长者处理,自己深居简出,落得个清闲自在,现在不行,不管事的大小,凡事都得亲力亲为,真是烦人!
  敦煌长史府自从大火后,搬到这座别院,虽然将江湖的视线成功转移,但问题又出来,别院中人满为患,很难再容纳更多的人,所以重建敦煌长史府势在必行。
  偏偏又碰见什么敦煌长史府宝藏大会在江湖人传播,而且敦煌这个小城又陆续出现奇人异士,他们居然将长史府的灰烬翻了不知多少遍,都是尽兴而来败兴而去。如在废墟上现在动工重建长史府,肯定会引来无数的麻烦。想到此处,只好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