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沙剑尊-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触类旁通,当一个人对某一项手艺研究真的到了顶级水平,本身已经很难进步了。但以此为根基,却也更容易从其他并不相关的事物中获取灵感。更何况是一门相关,但却迥异的技术,对照之下灵感不要钱般的向外冒。
陈家家主神色复杂的扫了一圈周围的人,暗中叹了口气。
可惜,太可惜了,这件宝物面世的动静太大,地方官员,镇守神灵,军队,甚至怕是人群中还潜藏着情报机关的秘谍吧。秘密保不住,这宝物怕是也保不住。
既然保不住,那就先确保自家的利益吧。
陈家家主一边装模作样的研究着镜子,一面加大神识输入,飞快记忆着浮现出来的信息。
数分钟后,周围那些人似乎也察觉到了问题,但是顾忌对方的地位,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相互之间交换着眼神。
终于,陈家家主在确定没什么新内容,而自己都记下后,才一脸有些尴尬和歉意的说道。
“抱歉,抱歉,此物中竟然有一篇炼丹相关的信息,一时间失态了。”
其他人听闻是炼丹内容,多少有些失望。但马上察觉到不对劲,相互间眼神交流更多了。
各个世界炼丹术的发展轨迹都差不多,这是一种在人族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的技术,往往是人族成为一个世界的主宰,拥有了大量资源,并有一个安稳的研究环境后,才会逐渐完善,最终成型。
所以炼丹术往往出现的会比较晚,需要大量有钱有闲的人才不断投入,才能完善。这镜子看起来不像现代产物,也不可能有当今的炼丹师这么大方,把看家本领如此传播。毕竟现在炼丹术的利益太大,谁家不是藏着掖着。
一个莫名出现的古旧之物,却有着让陈家家主沉迷的技术,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这宝物足够神异,要么这事有些诡异,很可能是界外邪魔的手笔。无论哪一种,他们这些官面上的人,都有必要核查上报。
镇守神灵笑着从陈家家主手中接过镜子,也尝试着注入神识。很快,也有文字显出。
《香火深谈》?出现的却是一篇讲解香火信仰成神之道的文章。虽然不牵扯到具体的修炼之法,讲的只是一些原理性的东西。但对于他这位香火成神的神灵来说,作用却大的可怕,差点就当场顿悟了。
《剑道初探》,《军势合道》,随着官员和军方将领也过了一手,每个人看到的文章并不相同,相同的却是文章都不长,只提法,不谈术,门槛极高,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根基足够坚实,才能从中领悟更多灵感。
几人相视无言,但眼神中的贪婪和畏惧,却特表明了态度。这等宝物留不住,但雁过拔毛,该是自己的好处也绝不能放弃。
“上报帝都吧。在这等待消息的期间,大家不如到我陈家小住,相互间也好有个监督。”
陈家家主沉吟后开口,名为监督实则就是一个分赃的提议。几人点头应下,一起回了陈家的族宅。
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当他们收回注入镜子的神识时,一道隐秘的气息已经融入了神识内。随着收回,悄无声气的侵入到了识海内,扎根了下来。
这镜子自然是黄烁的手笔,包括那只冲天的金乌。而这面镜子正是黄烁之前以杀意施展终焉后,形成的奇特灵宝。
这件灵宝黄烁研究了很久,通过之前建木的事,让黄烁意识到了灵宝的重要性。灵宝本身可能并没有太强的威能,其珍贵在于大道所化,那些不讲道理的能力。这些能力几乎没有上限,足矣承受神灵,乃至一界之主的力量,进而改变一个人的力量体系。如果能正好弥补自身不足,那将十倍百倍的提升实力。
灵宝和以威力著称的法器不同,对使用者要求极高,门槛极高。这也是之前黄烁拥有灵宝,却并不重视的原因,那时候的他根本不足以发挥灵宝的威能。
所以对这个自身剑意炼制的灵宝,黄烁还是足够重视的。毕竟外力炼制的灵宝,功能过于随机,极大可能并不适合自己。但是自身剑意炼制的,按理说应该和自己比较契合才对。
只是这件灵宝奇怪了一些,一开始黄烁真摸不着门路。
表面看,这灵宝就是一个空间坍塌后,残留的一些基本物质。可能和杀意相关,这灵宝内部有着一种抹杀一切物质的能力,之前甚至被黄烁当作垃圾桶来用,毁尸灭迹之类的事简直不要太方便。
所以黄烁一度以为这是一件收摄类的灵宝,就是类似西游里金角银角的宝物,喊你一声敢答应不那种。把敌人收摄其中,一时三刻化为飞灰。
但是研究很久,都感觉不对劲。其本身并没有摄人的功能,意味着需要黄烁把敌人投进去。但这就有个悖论了,黄烁能压制住的敌人,一剑就砍了,干的还是毁尸灭迹的活,实在浪费灵宝的名头。
但如果是黄烁压制不住的强敌,却也无力投入灵宝内,那这件宝物不就是个鸡肋了么?
察觉到方向错误的黄烁,摒弃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开始全面测试这件灵宝,才终于弄清楚其根本能力。
分解只是表象,这件灵宝的核心其实是那些灰雾一般的基本颗粒。剔除了一切外界影响,剔除了一切变化的最为基本的颗粒。
正是因为基本,正是因为纯粹,也就意味着这些颗粒有着无限的可能,只要使用者有能力,就能组合成任何物质,物品。
破灭与重生,破坏与建设,黄烁这才明白这件灵宝还真是杀意所致,但却是一件死亡毁灭之道和生命创造之道中间的连接之物。
如此说来,果然生命大道的出现,本身就包含了生和死两条截然相反却又紧密相连的大道。
虽然弄明白了这件灵宝的能力,但是黄烁却犯难了。就像之前说的,灵宝本身没什么威力,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全看使用者的能力。但黄烁现在却没能力使用,
如果是全盛时期的黄烁,一界之主,那这件灵宝在他手中,即可凭空制造生命,也可随意合成任何知道的材料,尤其是后者,对他这么一位技术出身的人来说,简直是恩物。
但现在的黄烁,虽然有金乌不断提供的灵气恢复,也只勉强恢复到了接近金丹期的水平,根本没资格使用灵宝。
所以这次的设计,在自身实在没什么合适的手段后,黄烁也只能忍痛拿这灵宝做局了。虽然这件以他杀意凝练的灵宝,理论上来说,已经是认主了,不会有丢的风险。但是谁知道有没有意外,恶咒都被人抢了,黄烁还真是犹豫了很久,才咬牙决定的。
而这次他利用的甚至都不是这件灵宝的根本能力,只是一个延伸出来的小功能罢了。
因为这件灵宝是由杀意炼制,所以虽然有着泯灭一切物质的能力,但却对神识,意念之类的力量很友好,毕竟无形无质,也没能泯灭的存在。
所以黄烁把自身领悟的道,规则,技术,汇聚成了一个类似百科全书的意识体,注入了灵宝内。只要持有者用神识激活,就会显示出适合持有者的内容。当然了,黄烁毕竟所学有限,不可能所有人都能获得正合适的内容。
但黄烁当初仗着系统,涉猎颇多。后来虽然意识到问题,开始专精剑道。但作为修执宗掌门,青灯大世界之主,在他的引导纵容下,麾下的技术发展极快且全面。黄烁反正记忆力好,就把核心技术都记录了下来,只是没有费心研究罢了。
所以这套百科并不是黄烁自身的知识,而是整个青灯大世界的技术汇总,算得上包罗万象了。
当然了,黄烁也没那么好心传播文明,他给出的都是法,而不牵扯丝毫的术。说白了就是只有技术的介绍和相关理论的阐述,却没有一点干货。类似于所谓的PPT创业,忽悠的成分极大。
但是对于陈家家主这类顶级的存在来说,也许一点灵感就足以使原本无可进步的技术看到新的方向,新的机会。
只不过可不是没有代价的,黄烁费这么大劲,搭上灵宝,出卖知识,又岂会大公无私传播文明。当使用者神识探入灵宝时,黄烁提前设定好的程序就启动了,那些基本颗粒虽然还不足以形成高端的物资,但是一个简化的魔种还是很简单的。
黄烁这简化再简化的魔种,放弃了原本最主要的操控宿主的能力,放弃了强大的侵入能力,只保留了最基本的表层意识探查传输能力。这样的简化,也就只有黄烁这样的技术大拿能做得出来,相当于把一辆高级轿车给简化的只剩下个收音机功能。
这样的简化,除了黄烁自身的道德要求外,最主要的还是制造难度的需求,可以保证灵宝内现存的灰色颗粒,足矣炼制出上百枚的简化魔种。
这也是黄烁可以把场面搞得这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让陈家保不住这件宝物,只能上缴。确保这宝物尽可能多的被中州的那些顶层人物接触,让这些魔种种的更有价值。
计划很顺利,很快几个接触了宝物的人的内心想法就被传递给了黄烁。黄烁无意探寻这些人的内心秘密,倒不是不好奇,而是出于安全考虑。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灵魂必然都不弱,魔种一旦入侵灵魂,难免会被察觉。
而只躲在识海一角,监控那些表露出来的表层思考,安全系数大得多,也隐秘的多。虽然这样一来,想要获取需要的知识,就需要一个长期的时间。但黄烁又不急,等得起。
更别说获得了水炼之法,陈家家主现在满脑子灵感,不断的翻找着自己的记忆,和新的技术相互印证,以期找到突破的方向。这些思考都是表层思考,大量的本土炼丹知识就这么传给了黄烁。
不过随着接触宝物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信息中大量黄烁不需要的思考。黄烁只能分出一个意识,专门处理这些信息,整理屏蔽后,再把有用的知识传给主意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光炼丹知识,还有大量中州特色的信仰之力的神灵体系的知识,剑修的知识,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情报越来越多。黄烁准备离开了。
随着最基础的气血丹方确定下来,黄烁就打算离开了。一方面是现在的身份环境,他并不适合开炉炼丹。另一方面实在是当猩猩当够了。
那不光是尊严上的一种耻辱,更多的还有生活上的不便。吃住什么的简陋些也就罢了,有了灵气补充,寻常饭食对黄烁已经没了意义,不吃就好了。最让他受不了的是…有十几只母猩猩对他有了不还好意的好感,这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不过在中州腹地,想离开也没那么容易。就算陈家对这些猿猴的看管算不上多严,毕竟只是普通猿猴,又不可能当是修行者般看管,所以对黄烁来说形同虚设。但是最麻烦的还是神灵,他无论是用人身,还是猿猴伪装,独自上路都有些扎眼。
所以还是要找机会,起码要合理的去到边境附近,才能更安全的离开。同时,即便暴露了,也必须和猩猩伪装,和陈家撇清关系,绝不能和宝物产生联想。
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第五百二十五章 变化
黄烁一直在找离开的机会,可惜太难了。因为路引政策的限制,中州人员流动的频率极低,有资格长期奔波各地的,基本都是相对固定的人员。基本不存在蒙混过关的可能,上有天网,下有官府神灵,监控的极严。
而原本黄烁幻化动物的移动方式,也因为核心地带,人族密集,开荒种田,早就没了野生动物,尤其是大型动物生存的环境。在边境地带还行,在核心地带,一个自由行走的大型动物,本身就够刺眼的。
但黄烁也实在在这里待不下去了。且不说想要的东西已经到手了,现在更需要一个自由的环境炼丹吃药,尽快恢复实力。天天装猩猩,本身就是一件挺痛苦的事。之前有目的,也就还能坚持。现在心气一松,就越来越无法容忍了。
最终还是天空飞过的一群鸟雀给了黄烁灵感。他突然意识到,这种变身也许有着不小的开发潜力。
谁小时候还不是看着西游长大的,要说大圣最有特色的手段,无疑就是七十二变了。后来随着洪荒流的流行,八九玄功也随着大圣和杨戬这两个最具代表的人物,而名声大噪。
但是大圣和杨戬的七十二变,难道真的只是两人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变成普通动物,通过相互克制来比拼输赢?七十二变难道变的只是普通动物?
别忘了大圣拜师菩提老祖,一心求的是长生之法。而菩提老祖传他的也是躲三灾之法。在那个神佛满天,大妖遍地的时代,辛苦修炼的功法却只是变些寻常动物,这本就不合理。
但如果变的不是寻常动物,而是神兽呢?
原著中车迟国的剧情中,大圣与对方比拼砍头,沙僧曾说过,七十二变,就有七十二个头,七十二条命。
当年也就看个热闹,只觉得大圣厉害罢了。而以现在黄烁的实力和见闻,再回想这些剧情,剔除一些作者本身的局限,想的可就多了。
这七十二变,既是长生躲灾之法,又是变化之术,还有七十二条命。看起来是有些荒唐,更像是家杜撰的罢了。但当黄烁炼体到了现在的程度,再回想这些,却突然发现,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以他现在对肉体的操控,寻常变个动物并不算难,只是体积会有些影响,太小太大的暂时还变不了。
他刚才看到天上鸟雀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变成鸟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马上就有些为难了,变化走兽其实不算难,骨骼肌肉什么的,需要改变的并不多。但是有点生物常识就知道,鸟类的构造和走兽差的大了去了。尤其是骨头,为了飞翔,尽可能的减轻体重,鸟类的骨骼普遍中空,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轻。
真想变鸟,恐怕少不了暗中大量解剖,先了解鸟类构造才行。但说到解剖,黄烁却突然意识到,自己貌似掌握了不少解剖信息,那源自于在剑宗时期上万,甚至上十万次肢解妖族的经历。寻常动物他了解的还算少一些,毕竟当年又不是学生物医学的。但要说到妖,他一个炼剑大师,牧妖大师,那还真是专家。
进而就想到,既然能变动物,那么妖呢?
作为牧妖大师,亲眼看着成千上万的野兽进化为妖,所以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黄烁算是一清二楚。
其实笼统来看,妖的成长和人的修炼本质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说是人的修炼就学自妖。妖是什么?其实更准确说是,野兽由何而来?在成为一界之主后,在青灯大世界有了生命大道后,黄烁也就有了答案。
神兽是小世界的特产,甚至往往是天道的存在。在小世界晋升大世界后,随着生命大道的出现,会从神兽体内分出部分精血生成第一批生命,成为先天妖族,也是最强大的一批妖族,足以成为新一代神灵的先天生灵。
随着这些先天妖族不断繁育,体内神兽血脉越来越稀薄,最终神通不显,灵智不开,就成了野兽。而野兽只有不断吸收灵气,精炼体内微弱的血脉,才有机会化妖。而这类后天妖族,上限有限,血脉的精炼往往赶不上肉体的衰老,能成为妖将都是少数,几乎不再可能成为妖王。
黄烁在牧妖的时候也发现,大部分情况,大妖就是极限了,构成了妖族底层社会。
所以在黄烁看来,妖和野兽的区别,也只在于那一缕血脉了。现在回想在青州遇到的那些连神通都没有的奇怪妖族,其实也是很诡异的。
没有神通,也就意味着没有血脉,而没有血脉,或者血脉极为稀薄,又怎么可能化妖。唯一的解释就是,那些妖血脉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