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沙剑尊-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超一般剑修近两倍的剑气,剑修最顶级的仙剑,还是套剑,自成剑阵,不算其他手段,黄烁也自觉剑尊之下很难有对手了。
但是,黄烁展示出剑气,也不是为了震慑李清乐。证明自身有实力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辅助罢了,要想让这老狐狸真心投靠,必须拿出更大的利益。
剑气升腾到半空,突然炸裂,万千剑气如同游蛇般散开。练剑成丝,剑修技巧的最高境界,不过对于黄烁来说,在强大计算能力辅助之下,却也不过是很简单的小手段。
剑气扭曲之下,纷纷化作一个个符纹,勾连而起,一座大阵轰然笼罩了整个泉乐谷。
黄烁向着李清乐呲牙一笑。
“乐叔,做个好梦。”
轰!一道强悍而诡异的意识横扫山谷,所有人都被强制陷入了梦境。
第八十四章 欲知后事如何
剑阵,加上天魔秘法,再加上外丹吸纳了精纯信仰之力的天剑,共同组成了黄烁这创立了没多久的新招,大梦剑阵。
这一招的灵感来源于他在自己仙国装神弄鬼,借助信仰网络给信徒们灌输知识。
这一招直指灵魂,威力本身不算大,但问题是黄烁也发现这个世界的修行者在单纯的力量层面其实相差不大。拉开传承差距的,在顶层高手层面拉开距离的,往往是灵魂层面的修行。
在剑宗,三峰弟子有着鲜明的剑道,明确的剑意。初期不显,但越到后期,战力的差距就越明显。那些院系的弟子,包括剑庐,不是剑道有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的剑道。金丹没问题,元婴也勉强能上,但是剑尊就别想了。
黄烁这一招威力不大,但身为剑阵,首先这笼罩范围就极为夸张。全力施为之下,方圆千米之内都在大阵的笼罩之下。而且手段诡异,绕过法力剑气,直袭灵魂,专门针对那些没有灵魂传承的家伙。
这一招根本就是摆烂的一招,自身威力不强,就专挑软柿子捏。大道有成者,不过是清风拂面,但只要灵魂防御不足者,瞬间就会被拉入梦境。
可惜这泉乐谷,李清乐以下,所有的护商队,都难逃入梦的结果。
而一旦入梦,那就只能任由黄烁拿捏了。敌人的话,天剑一出,直接斩灭魂魄。但不是敌人的话,可操作性就大了,例如…
一个俊秀的少年从精美的床榻上起身,似乎茫然了片刻,才自言自语道。
“我是李清乐,今天是师父传我剑庐核心传承的日子,我怎么还兴奋地睡过了。”
摇了摇头,慌乱的跳下床,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冲了出去。
剑庐浮空岛内部的一间密室,李清乐见到了早已等在那里的师父
只是李清乐稍稍有些晃神,怎么师父似乎苍老了不少,错觉么?
“清乐,今日传你的是祖师临终前领悟出的终极剑道,你一定要用心学习,切莫再怠慢。”
李清乐总是感觉有些别扭,但又说不上来。闻言点了点头,规规矩矩的坐下。
“剑者,中正之君子,这是屁话…”
上来第一句,李清乐就破防了,双目圆瞪,傻傻的看着师父。而他师父丝毫未察,继续说道。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都不过是武器,杀生的器具。是我们剑修选择了剑作为自身大道的附着,这才赋予了剑别样的意义。故,剑道从来不是剑的道,而是人道,自己的道,用剑演绎出的道而已。剑道的终焉也不过还是剑罢了,然则人道无尽,大道可期。”
随着讲解,李清乐逐渐沉浸了进去,忘却了那些不和谐的地方,深深被讲解的剑道吸引。
“罢了,今日就到这里吧,你且好生领悟,不可懈怠。”
岂料,师父刚开了个头,正提起了性质,却就此打住了。你这…前戏刚做完,就一脚踹下床,可太难受了。心里有如八爪挠心般不爽,李清乐忍不住不顾礼节,激动的站了起来。
不料却不等他开口,师父淡然一下。
“醒来吧!”
眼神一阵恍惚,李清乐猛然惊醒。面前还是黄烁,身处还是泉乐谷,甚至自己的动作都没变。刚才似乎是做了个梦,不对!刚一稍稍回忆,刚才的记忆就清晰的浮现在心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场景都记忆犹新,仿若刚刚经历。
李清乐也不傻,毕竟是老牌修行者了,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狠狠的瞪向黄烁。
“小子,你搞的鬼?对,肯定是你,竟然读取我的记忆。我说怎么感觉师父那么老了,怕是就因为我对师父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他老人家临终前的那几年。”
越说越气,那是一种自己隐私被人窥探的羞怒。仓朗一声拔出佩剑,颤微微地指向黄烁。
“你最好能解释的让我满意,否则就算你是大哥的弟子,今天也要让你血溅五步。”
黄烁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轻松地坐下,捻起茶杯。
“别生气嘛,多大年纪了,一点沉不住气。先好好回忆回忆,再说话。放心吧,没窥探你的隐私,你看到的场景只是你自己构筑起来的,我只添把料,并没兴趣了解你的内心。”
李清乐恶狠狠瞪了一眼黄烁,逐渐的冷静下来,收起了灵剑。他也只是一时羞怒,多年修行的心性也不是白练的。而且他也清楚黄烁这小子虽然有些地方神秘了些,不正常了些。但他毕竟是大哥李清泉的嫡传弟子,真正的自己人,没有道理害自己。
当他冷静下来,再度回忆的时候,脸色逐渐古怪了起来。
“这…不是剑庐的剑道,不对,似乎…是剑庐的剑道。”
李清乐觉得自己一时有些虚幻和现实无法分辨了。
“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剑道到底是什么?”
李清乐感觉脑子都快炸了,修行界的公论,一粒金丹吞入腹,大道既定,再无可改。他李清乐什么人,怎么说也是剑庐二把手,战力再不行,资源堆也堆上了元婴。虽然是个七品的垫底元婴,但也足够撑得住场面了。
而现在什么情况,自己的剑道在变化,这怎么可能!这完全违背了常理,视规则如无物,这到底是怎么了?
见李清乐终于冷静些了。黄烁才端着茶杯慢悠悠的背诵起了《剑器笔谈》中,祖师最后留下的百多字,也是奠定了剑庐剑道的那百多字。
这些内容李清乐自然早就倒背如流,却还是强忍着心中的激荡,没有打断黄烁。
“祖师是多么高屋建瓴,可想而知,祖师在最后就算没成剑圣,恐怕也只差临门一抖了。留下这百字,字字珠玑,可是你们啊,也真是够废物的,完全曲解祖师的意思,自以为是的搞出现在的剑道。结果呢?练出来个所以然么?一个个空有级别,战力一塌糊涂。”
黄烁这话其实很不公平,当年剑宗还没那么多弟子,那么多院系,祖师为了剑宗能真正成为一个宗门,确实在最后阴了剑庐一手,但也尽可能的把一碗水端平了。
他留给剑庐的剑道对不对?肯定是对的。只是这个对有个问题,高高在上,没有相对深厚的根基,一学就废,一练就傻。这是祖师天纵奇材,在生命的最后,浓缩一生所学,领悟出的超越极限,踏足圣域的剑道终极。
换个说法,其实大道人人能悟,只和自身积累有关。这就像德云社的一些演员,也许学历不高,但只要认字,只要自己愿意学习,只要人情练达,终也能出人头地,混得风生水起。
宗门的传承,三峰的剑道传承,则更像是学校教育,有着明确的路线,有着递增的难度,按部就班学就好了。虽然学霸,学神是少数,但真正的学渣也不过寥寥,更多的不过是自认学渣的普通人,起码也混个平均水平吧。
但剑庐是什么情况,祖师直接给留个一个世界难题,却没给他们留下最基础的教育。这就相当于把哥德巴赫猜想的1+1给了还在学十以内加减法的小学生。那小学生只会坚定的认为就等于二,什么猜想,什么难题,大人都有病。
所以黄烁现在做的并不是帮这些剑庐的人了换个剑道,对于这些金丹以上的修行者,早已无路可换了。他要做的只是帮他们补课,先来点九年义务教育的内容吧,接点地气吧。
不过黄烁也很阴损的只开了个头,一年级的课听听就行了。再想往后听,充会员…啊不对,是成为自己人。
第八十五章 打动
祖师留下的终极剑道,黄烁也无法理解。虽然隐隐有了些头绪,但是离悟通还很遥远。这和个人能力问题无关,而是他自身剑道都还未圆满,还没资格涉及这种更高端的剑道。
所以黄烁在简单了解了这门剑道后,就果断丢在了一边。修行的事,最忌讳好高骛远。人族修行本就是逆天之事,从一开始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夯实每一步的根基。这是每一个宗门弟子的共识,那些异想天开之辈,要么折在了修行途中,要么就成了邪修。
所以按理说,黄烁并没资格教这些剑庐的人。但问题是这些剑庐的人学的也不是祖师的终极剑道,而是东施效颦,自己连猜带蒙搞出来的剑道。这一套剑道在黄烁看来,很幼稚,很不成体系,但是,却也不是一无是处。
现在剑庐的道是,自己炼制自己的灵剑,从选材开始,到一点点的锤炼成型,在这个过程中感悟了解你自己的剑,让其成为你身体的延伸,要像熟悉自己的身体一样熟悉自己的剑。
这玩意儿真要说起来,也真算不得误入歧途。为什么剑庐众人明知道这剑道无法修炼出战力,却也始终没发现问题,就是因为其不算是错的,最多算是没有意义的废话。
对于剑修来说,一半的战力都在剑上,所以无论是谁,拿到一把新剑,首先要做的就是温养。把自己的剑魂烙印在剑内,让自己的法力流转剑内每一寸空间。任何一个剑修,要想练剑成丝,达到技巧的极限,确保自己的灵剑如臂使指都是最基础的。
所以把每一个剑修都要拥有的最基础技能当做自己的剑道,错是没什么错的,但就是上限有限,幼儿园知识学烂了,也不比文盲强多少。
所以对黄烁来说,这些人还是有救的。也正是原本的剑道太幼稚,太基础了,反倒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有着无限的可塑性,有着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来之前,黄烁特意去李清泉那里,一方面打听李清乐的情况,一方面也是进一步确认剑庐的剑道。有了准备才来的,只不过这准备原本是为了提升自己手下的实力,他当时也没想过李清乐不跟自己。实在没想到,现在却成了用来交换的利益。
李清乐急了,他就算实力不行,但是眼力绝没问题。他现在就感觉体内每一个细胞似乎都在嘶吼,心底早已沉寂了的高手梦也再度觉醒。
修行界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权势,什么财力,不过是过眼云烟。李清乐又岂会不想当高手,要不是岁月磨灭了激情,现实打败了幻想,他也不会堕落成一个商人。
没错,堕落,无论他自己,还是外人看来,这都是一种堕落。在这里,商人是什么?内务院是个什么性质?说白了就是给三峰弟子提供服务的仆人。所以内务院飘了,自以为手里有了点权力就认不清自己了。王动随手就杀,前任掌门不但不怪罪,反而马上大肆收拾内务院。明面上看着声势浩大的内务院,连点动静都没有,就被收拾了。剑宗丝毫没有一点影响,依旧平和稳定。
剑庐不同于那些后来因为需求而开设的院系,这是同三峰一同确立下的,祖师钦定的一脉传承。所以你李清乐弱可以,自暴自弃不行,商人…太不上档次了。
但是没办法,李清乐也只能在经商上找到一些自信,炼剑不成,修行不就,他也很无奈。
而就在这个他的心都冷透的时候,黄烁却突然又带来了希望。即便是李清乐那早已冷透的心,也重新燃烧起了火焰。
但是,代价…多年行商,有些东西实在是深入灵魂了。难道真要投靠黄烁?他…等等,这小子刚才的剑气,刚才的手段,这实力正常么?
但是多年的惯性思维,还是让他一时无法接受剑庐能出一个顶级高手的事实。
但是他的态度一松动,黄烁就看到了机会。开始给他说起了他对未来形势的判断和剑庐面临的危机。
这些话之前说没用,当李清乐有着明确目标的时候,是没有耐心去听这些看起来几率甚微的危机的。居安思危可不是谁能能有的能力,看看前世股市上被割韭菜的那些股民,当他们被赚钱的欲望迷了心窍的时候,眼中只看到了蒸蒸日上的大盘,从没人想过股市有涨有跌,风险极大。
也只有等现在,李清乐的心防被打开了,开始犹豫了,这些内容才会成为他心中天平上的砝码。
黄烁在这泉乐谷一待就是十天,能让李清乐这样的老狐狸改变想法实在太难了,毕竟不是冲动热血的青年,那么好忽悠。反反复复,思量再思量,李清乐才最终下定了决心,一声令下,护商队七十三人在谷内列队。
其实当他开始犹豫了,结果就已经注定了,只是李清乐一时无法接受罢了。当他开始犹豫,也就意味着心里有了比较,而一旦有了比较,有了一杆天平,什么剑道,什么实力,什么危机都不过是小砝码。真正决定一切的其实还是黄烁的身份,李清泉亲传弟子这个身份才是压垮一切的最终砝码。
自己亲哥哥的嫡传弟子,已经和亲儿子区别不大了。虽然黄烁现在明显有些精力不在剑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出意外的话,当李清泉退下来,黄烁是最有可能接掌剑庐的人。
但凡有可能,谁又愿意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亲信,去投靠外人。之前之所有这样的想法,还不是剑庐众人的不堪么。黄烁既然能站起来,交给他也就交给他了。
这七十三位护商队,看向黄烁的眼神同样炽烈。之前黄烁的剑阵可不是只为李清乐服务的,大阵面积极大,几乎笼罩了整个山谷,这些护商队也一个没逃了,都成了黄烁断章狗的受害者。
李清乐骄傲的指了指护商队,向黄烁介绍道。
“当年我一共招募了九百三十八位少年,层层筛选,不断淘汰,才挑出了这么七十三位。其中元婴五位,剩下都是金丹。”
第八十六章 交接
当着七十三人的面,李清乐郑重的拿出一柄做功有些不敢恭维的灵剑。
“此剑名稚,虽然工艺确实不雅,但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把炼制成功的灵剑,一直留在身边,既是个念想,也是这支护商队名义上的信物。今日交予你手,黄小子,请…务必善待他们。这么多年,不是家人胜似家人了。”
黄烁恭恭敬敬的接过稚剑,语气郑重的保证。
“我不敢保证给他们荣华富贵,更不敢保证他们飞黄腾达。我能保证的只有,今日起,我也是他们的家人了。”
过程虽然形式化了一些,但很多时候这种形式化也是必要的。毕竟人不是器物,不是说移交就移交的。人移交容易,心难。
当着众人的面,有了这么一个仪式,黄烁也就更容易收服这些人的心了。
剩下的时间,黄烁继续待在泉乐谷,引导包括李清乐在内的这些人完善自己的剑道。
引导,不是教导,这一路的剑道黄烁自身毕竟不熟悉。但是他剑道有成,返回头看,却也不难居高临下的搞清楚这些人的状况。之前说了,这些人最大的问题是所学剑道本身太过幼稚基础,所以黄烁要做的并不是给她们一个新的剑道学习,都是金丹以上修为的人了,大道难改,但却能完善。
而且这些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