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丹给你毒药归我-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生们呆呆的点头。
“然后你们再仔细看,看到刀刃上的那几处小缺口了吗?”
书生们再点头,觉得少女越来越像是私塾里的老先生了,在给下面一群不成器的顽童们启蒙。
“一把打磨的这么勤的刀,上面却有豁口,说明这豁口是在近期留下的,而这把刀的主人这么爱惜它,显然不会用它劈砍什么草木牲畜,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了这些豁口是砍完人留下的。”
少女淡淡的话却让三个书生惊出了一身冷汗。
而这还不算完,那少女又接着说下去,“呵呵,而且你们要记得,他打磨刀很勤的,刀上的豁口只能说明近期他杀了好几个人,至于之前杀了多少那你们就自己猜去吧。”
说完说女也不再管目瞪口呆的书生们,走向自己的位置。
而迈出一步后,似乎想起了什么,又歪着头道。
“哦对了,钥匙不信的话你们还可以去搜搜那些尸体,里面肯定会发现和他们的身份不相属的东西,不用想,都是贼赃了。
“另外细看的话,八成也不难在他们的衣服上找出血迹
“我就直说吧,如果不是陆少侠,今天船上的人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无论是你们三个傻蛋,还是聪明如本姑娘都要死在这伙人手上。
“而且你们死了不要紧,也就是一刀的事,脑袋一掉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们这些女眷才是真的倒霉,指不定死前还要遭受什么侮辱。”
那少女叹了口气,接着道,“而陆少侠要是听了你们的话,放过这伙杀人不眨眼的江匪,咱们倒是没事儿。
“可之前惨死在他们手上的人就算白死了,也没人给他们报仇,而且之后这伙人在江上肯定还会继续为祸。
“也还会有更多的无辜之人死在他们的手上
“我奶奶是老人家了,一辈子吃斋念佛,心肠软,再加上了年纪,眼睛也花,她认不出好人坏人也情有可原。
“倒是你们三个书生,年纪轻轻,怎么眼睛和心都这么瞎?”
那少女的一番话直说的书生们想要找条地缝钻进去。
最后还是那个被人称作宗举的书生最先拱手苦笑道。
“这次的确是我们错了,多谢姑娘提点,否则我们三个纸上谈兵的大草包还在为助纣为虐洋洋自得,也小看了天下英雄。
“反倒是姑娘你,虽然年轻,但观察力如此出色,头脑清晰也远胜我等百倍,不知能否斗胆问一句,令尊究竟是哪位大人?”
“我跟我爹相比可差远了,我爹那可是”
“理理!”那少女说到一半,忽听那贵妇再次开口,板着脸道,“忘了你爹爹在信里面是怎么交待的吗?”
“哦。”名叫理理的少女这次却没再顶嘴,似乎爹爹这两个字有什么魔力般,让她又乖乖的坐回到了母亲身边。
“你这丫头,”那贵妇人摇头,似乎颇为无奈。
“一天到晚不学好,女红不做,诗词也不喜欢读就喜欢跟仵作、捕快混在一起,还从诉棍那里学的一口的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这么下去怎么嫁得出去?”
“嫁人有什么意思,”名叫理理的少女小声嘀咕道,“而且那些书生就像呆头鹅一样,看着就让人觉得烦,满口的空话大道理,诶,我不是在说你们三个啊。”
她不说最后一句话还好,这句话说出来那三个书生只觉得更加尴尬了。
本来因为先前的事情就胀红了脸,现在更是坐如针毡。
终于再也待不下去,纷纷起身,逃也似的回屋了。
“我现在舒服多了。”理理满意的舒了口气。
贵妇见状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你这么喜欢动嘴皮子,那等之后再碰上陆少侠,你去代老太太给他赔个不是。
“不管怎么说,人家这次都是救了咱们,咱们没感谢人家也就算了,还让人家凭白受了老太太的白眼。
“你刚才骂那几个书生骂的酣畅淋漓,有没有想过咱们家做得可比人家还过分。
“唉老太太的确是上了年纪,而且脾气也倔,估计就算知道自个错了也拉不下这个脸来。
“只能靠你出马了,可惜现在我们手头上也没什么能报答陆少侠的东西,等到了京师把这事儿告诉你爹,再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地方吧。
“救命可是大恩,咱们不能忘恩负义。”
理理一听这话,非但没觉得这要求为难,一双眸子反而又亮了起来。
从位置上呲溜一下就站了起来,兴致勃勃道,“那我现在就去。”
然而她还没迈出脚步,就被那眼疾手快的贵妇给一把抓住了,“你去哪儿?!”
“去找陆少侠赔礼啊。”少女疑惑,“不是娘你让我去的吗?”
“我让你现在去了吗!”贵妇感觉自己迟早得被这个女儿给气死。
“老大不小的人了,男女大防都白教你了吗,陆少侠现在在自己的屋子里,你这一过去不就成了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了吗?”
“啊?”之前舌战群儒的理理,在这种事情上却是比谁都迟钝,闻言挠头道,“说两句话而已,不至于吧。”
“你啊你啊!”贵妇急的只跺脚,“你就是叫你爹给惯坏了,先前在地方上野一野也就算了,看在你爹的面子上也没人会揪着你不放,可咱们现在要去的是天子脚下。
“京师乃天下权贵之所在,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你爹干的又是得罪人的差事,咱们娘俩帮不上忙就算了,总不能再给他添乱子。
“回去后我看你也别再出门了,什么时候把女诫、女训都给我背下来,什么时候才能离府。”
“不是吧。”理理发出一声哀嚎,只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住址
虽然中途出了点小插曲,但商船最终还是顺利抵达了京师。
临下船前,一众乘客都向陆景道谢。
理理也跟着母亲来同陆景告别。
她这段时间也算跟陆景混熟了。
借着道歉的名头,她有事儿没事儿就往陆景身边凑,问东问西,同时毫不掩饰对陆景那一身武功的羡慕。
“你练武功想干嘛?”陆景问她。
“当捕快啊。”
“当捕快?”
“嗯嗯。”理理把脑袋点的像是小鸡啄米,“当捕快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破案了。”
“你喜欢破案?”
“是啊,破案就跟猜灯谜一样,不,比猜灯谜有意思多了,你要考虑方方面面。”
理理掰着手指,“包括受害者的个人喜好,和其他人的关系,他最近去过哪些地方,做过什么事情
“尤其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我爹说答案往往就藏在这些地方。”
一说起这些东西理理就来了精神。
“那你爹娘同意了吗?”陆景又问。
理理闻言瞬间就泄气了,“我娘不许,说这事儿不是姑娘家该干的,但京城明明有女捕头来着。
“我爹他到没是没明着不许,但也跟我说捕快没那么好做,经常身处危险中,一不小心还会送了性命。”
顿了顿她又重新燃起了希望,“陆少侠你武功那么高,教我两手防身吧,我我可以拜你作师父。”
“不要。”陆景拒绝。
“为什么?”理理不死心,“陆少侠你是怕我资质根骨不行吗,那你先教我点基础的,要是真觉得我给你老人家丢脸,不认我这个徒弟就行了。”
“不是因为丢脸,”陆景摇头,“其一,我这功夫只有我自己能练,别人都练不好的。”
“那教你这功夫的人是怎么练的?”理理疑惑道。
少女不亏是立志要做捕快的人,思维反应也比旁人快的多。
“”
不过陆景没搭理她这问题,继续道,“其二,学个半吊子反而比不学武功还危险。”
“怎么会?”理理不信。
“因为你如果不会武功的话就会好好听爹妈的话,在家里老实呆着,反之,我要是教了你武功,你出去肯定会瞎凑热闹,万一被人杀了我还得给你报仇。
陆景淡淡道,“一刀在手,胆气自生。先前那伙江匪你也见到了,你这么善于观察,应该也能看出来他们并不是什么普通渔民,手上的茧子不是撒网,而是练武磨出来的。
“估计是附近什么小门派的弟子,眼见这世道乱了,心中也起了贪念,仗着会武功,干起了这没本钱的买卖,结果遇上了我,全都死了个干净。”
“那是因为他们不走正路,有了武功却不用在正确的地方,多行不义必自毙。”理理道。
“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死在邪魔外道手里的仁人义士更多。”陆景道。
“那陆少侠你为什么还要行侠仗义,先是杀了那个什么阎王箫,上个月又帮皇城司除掉了铁臂飞熊?”
“因为我够强啊。”陆景悠然道。
“可恶,那你倒是收我做徒弟,也教教我,让我变强啊!”理理着急。
“我之前第一条就说了,我的功夫你学不了。”
“啊啊啊啊啊!!!”
类似的对话这半个月基本每天都会发生。
不过陆景倒也没觉得不耐烦,路途慢慢,有个人能拌拌嘴也不错。
而且理理除了总想拜他为师学武外,在其他方面还是挺不错的。
虽说陈朝女子十五岁便已经及笄,可以嫁人,但实际上大部分这个年龄的少女无论心理还是生理都还没发育成熟。
尤其是官宦人家的大小姐,因为从小被养在深闺,对于世事往往不甚了解,宛如白纸一张。
但陆景发现理理不同,虽然偶尔也偶尔会有幼稚之语,但是对于市井百态,以及底层人家的日常生活,居然都了如指掌,而且还不时还能说出一些很偏门的自然科学知识来。
用她自己的话说,她爹爹先前办案的时候经常带她一起。
而且她自己平时也很喜欢和衙门里的捕快、差役混在一起,听他们一天到晚吹牛瞎侃,稀奇古怪的案子装了一脑袋。
再大一点,又喜欢上了读各种案子的卷宗,并试着从卷宗上推断凶手,竟然时有命中。
理理把这事儿当成一种自娱自乐的脑力游戏,但后来她的名气却是渐渐传开。
一些捕快遇到棘手的案子居然也会带着卷宗会来找她碰碰运气,结果倒也真的有因此抓住凶手的。
于是这样一来,理理的名气更大了,渐渐的不只局限于有人带卷宗给她看,还允许她跑到凶案现场实地考察。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担心那些血淋淋的场面会吓到这个看起来有些柔弱的小姑娘。
但是在吐过几次后,理理居然很快便适应了案发现场的血腥残酷氛围,接着就变得游刃有余了起来。
之前陆景击毙黄牙那伙江匪,不只是船里的女眷,还有那三个书生都忍不住移开了目光。
然而理理反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只可惜她也没怎么看清陆景的动作。
只听得一阵江水滔滔,那八个江匪就都分别毙命。
也是在那一刻,理理下定决心,我也得整一套。
可惜不管她怎么求陆景,陆景看起来都没什么把她收做徒弟的意思。
而眼看京都就在眼前,要不了多久商船便要靠岸,理理也顾不了那么多,找了个母亲没注意的空档又蹿到了陆景身边,“陆少侠,你这次来京城要待多久,住在哪里啊?”
“还没定。”陆景道。
理理一听又着急了,“那之后我怎么找你啊?”
“你找我干嘛?”
理理这次学乖了,也不说什么拜师学武的事情了,只是道,“我这不是怕陆少侠你在京师没什么朋友无聊嘛,尤其逢年过节的,你一个人喝酒怪可怜的。”
“怎么,你要陪我喝?”陆景扬了扬眉毛。
“我不会喝酒,但是可以带点下酒菜什么的去看你啊,唉,算了我把我住的地方告诉你吧,等你安顿下来一定要记得来找我,告诉我你住哪儿。”
理理一边说着一边凑到了陆景耳边,飞快道,“我家在老鸦巷郑家油饼店斜对面,你到那儿跟人打听大理寺新任少卿谢大人家,就能找到了,千万别忘了。”
说完她就又飞快的跑回了母亲身边。
第一章 临天府
大理寺并不是寺庙,而是官署名。
唐时有九寺五监十二卫,大理寺便是九寺之一,当然,再往上其实可以追溯到北齐,甚至秦汉时期。
大理寺专门负责天下刑狱案件审理,且可对各州路案件进行复审,差不多相当于陆景前世的最高法。
而大理寺少卿是大理寺的二把手,在寺内的地位仅次于大理寺卿。
正六品,官阶虽不高,但是权力很大。
当然,这同样也是个很不好坐的位置,需要顶住来自各方压力,做出公正裁决。
陆景没想到谢理理竟然是大理寺新任少卿之女,不过这倒是解释了为什么她会对探案这么感兴趣。
大概是因为从小跟着父亲,耳濡目染的缘故。
陆景也没多想,因为这时候商船已经行到了陈朝都城临天府前。
他出了船舱,走上船头,发现姓彭的那个胖游商已经站在了那里。
陆景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在清晨的晨曦中看到了一座恢宏威严的古城。
城高足足五丈,城墙向两侧延伸,一眼竟望不到头。
陆景在那本京都杂记中曾读到过,临天府的城墙方圆足有四十里,城下则是十余丈阔的护龙河,宽广无边,深不可测。
城门处则设有瓮城,内外三层,有披甲执锐者利于城头,守卫森然。
商船所走的这处水门,位于新南门侧,举目望去,能看到铁铸的巨型闸门,悬于头顶,一旦有敌来犯,铁闸便会落下,封死入城的水路。
“可算是到家了,”胖游商感慨,“如今天下不安定,邬江上都能碰上匪盗,也就回到临安府才能让人彻底松口气。
“我陈朝立都三百余年,前后也经历过不少战乱,但此城还未被人给攻破过,邬江城虽然一直被称为天下繁华之所在,然而在我看来,这话其实更多的指的是江南一带的富庶。
“真要是论一城之人物繁阜,毫无疑问还得是临天府,毕竟邬江城只是集南北通货,临天府却是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无论是四海珍奇还是寰区异味,所有你想到和想不到的东西,都能在这里找到。”
胖游商介绍道。
说话间商船已经过了水门,进入到了外城,也叫罗城之内,河道两岸栽种满了榆树柳树,每隔二百步设有防城库,除此之外便是各色店铺,民居,数量比之邬江城内还要繁多,唱和之声不绝于耳。
而街道更是异常宽广,不时可见到王公贵族盛装出行,泱泱百人,仪仗非凡,另外路上还有金发碧眼的西夷、矮个黑齿的武士,妖娆的西斯舞娘,以及云游四方的僧人道士,江湖奇人,比比皆是。
而城中百姓无论大人小孩儿,竟都未露怪色,显然是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三个来自邬江城的书生,之前听胖游商说临天府比邬江城更富,还有些不服,但等入城之后却是都看花了眼。
望了会儿名叫宗举的书生也忍不住出言道,“天子脚下,百万人口的大都,当真气象万千。”
陆景看得也是心驰摇曳,说实话百万人口的城市在他的前世已经不算什么了,千万级别的大城市都有十几座,北京、上海更是摊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