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剑修有点稳-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下原先神情激动地秦国百姓们停止了呐喊。
他们清清楚楚地看到,猿公剑侯匆忙间举剑格挡,却是不敌陆青山的力量,手中剑硬生生脱手而出,落在地面上。
而陆青山手中铁剑的剑锋,就这么停在了猿公剑侯面门前三寸之处。
凌厉的剑风,让猿公剑侯黝黑的脸上出现一道细碎的伤痕,细密的血珠就这么从其中流淌而出。
陆青山轻飘飘的放下了剑。
“猴子还是闹不过龙的。”他面无表情的道,说着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扬了扬手,“不是说秦国尚武吗,下面谁跟我斗剑?”
“若是没有,这个天下第一剑客的名头,我可就不客气了。”
台下的秦国百姓面面相觑,在远处暗中观望的一些“剑客”也在沉思。
陆青山两个照面就放倒了猿公剑侯这个即使在整个秦城也是顶级的剑客,没有人能有信心战胜这个不知来历的剑客,更不想在这时候上台触霉头。
一时间,本该喧闹的秦城闹市之地,竟然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热闹更显安闲。
直到突如其来的急促马蹄声,打破了此地的沉默。
一小队精锐轻骑,从闹市街道的尽头冲出,使得青石所制地板都开始隐隐震动。
跟着地板一起震动的,还有暗中观望的剑客们不安的心。
围观的秦国百姓连忙是让开了一条路,同时心中迷茫,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这些秦国百姓已经从轻骑身上所穿的刻有龙凤的盔甲看出了他们的身份。
龙凤卫,他们那位公主大人的亲兵。
只是,为何公主的亲兵会出现在这里?
难道是为了台上的年轻剑客?
不应该啊……他们秦国尚武之风盛行,擂台比武更是家常便饭,官方不但不禁止,甚至是主动修建擂台推行比武。
即使是他国之人来秦国比武,只要不违反秦律,秦国也从来都是不管的……
难道眼前的年轻剑客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正当秦国百姓心中惊疑不定的时候,这队轻骑驰了过来,铁血杀伐之气冲天。
这支轻骑出自秦国公主自属的龙凤卫,呼啸而至,停至擂台前。
一动一静间,充分展示了这支轻骑出色的素质。
下一刻,这支骑军的领头之人,骑军校尉出列,掷地有声地问道:“过江龙陆青山?”
陆青山双目微眯,感觉到擂台下这支骑军身上并没有杀气,所以也不在意,淡淡道:“正是。”
“公主殿下有请。”骑军校尉声如洪钟。
第十二章 镇国之剑
擂台下的观众,远处观战的剑客,在听到公主这个名字时,纷纷是露出惊喜疑惑之色,然后用艳羡甚至是嫉妒的目光望向擂台中心的陆青山。
“他命真好。”有人在心中嘀咕道。
陆青山注意到了周围人们脸上的神情,微微一怔后,不禁对这位秦国公主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你赶紧准备准备,然后和我走吧。”骑军校尉看了眼陆青山,又道。
声音很大,但并没有盛势凌人之味。
陆青山看了眼身上的穿着,又看了眼系在一旁的宝马,笑着说道:“一身行头都在这里了,哪里还能准备出花来。”
他说话很随意,骑军校尉也不以为意,反而是对陆青山微微一笑,冲着他点了点头,仿佛是在与他卖好,极为友善。
陆青山跃下擂台,翻身上马,跟着骑军向王宫行去。
宽敞的街道上,骑军校尉一路一言不发。
不过显然不是对陆青山有什么意见,更不是不屑于与他说话,只是性格中习惯性的谨慎以及沉默寡言。
陆青山反倒觉得这样悠闲,颇有闲情逸致地望向街畔的景致。
过了半刻钟,一片阴影笼罩住街道。
阴影不是来自天上的乌云,而是来自前方的那座王宫。
秦国的王宫,朱墙坚厚黄檐似剑,气象恢宏肃穆。
或许是受北境气候的影响,整体的气质不似风流贵地,更像是一座坚韧的雄关,拥有一种壮阔的气度。
陆青山仰头望向气势雄奇的王宫,目光顺着极高的城墙望向城头的士卒,表情平静,心中却是暗自点头。
骑军并未从正门入宫,而是沿着城墙绕了一段路,然后从一道侧门驰了进去。
宫内的车道不如宫外街道那般宽敞,稍稍又行了一段路后,骑军校尉便是带着陆青山下了马,开始步行。
令陆青山疑惑的是,在穿过重重的宫阙之后,他最后来到的不是什么公主的宫殿,亦或者是什么御花园之类颇具雅致的地方,而是来到了一座极其肃穆的大殿之前。
金銮殿。
秦国朝会之地。
骑军校尉转过头,看着陆青山面无表情的说道:“公主正在里面会见群臣与诸公,我只能带你到这里,稍安勿躁,公主等会就会召见你。”
陆青山本没有太在意公主的身份,正饶有兴致地看着金銮殿檐上的装饰,忽然听到骑军校尉所说的会见群臣诸公,不由一怔,随即声音微沉,问道:“秦国,是公主执政?”
本面无表情的骑军校尉听见陆青山如此问,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你不知道?”
陆青山镇定自若地摇了摇头,“确实不知,劳烦给我说道说道。”
骑军校尉目光在陆青山身上游移了一圈后,最终还是将秦国公主的情况小声且简略地与陆青山介绍了一遍。
通过这位公主亲兵带着极为隐晦的骄傲的介绍中,陆青山终于知道当时为什么秦国百姓会对公主这个名字格外关注。
三十年前,异鬼复苏,北境联军建立。
北境联军与异鬼之间的战争爆发,没有任何铺垫、试探乃至谈判,也没有丝毫缓和余地,在雪岭之外的雪原上开始了厮杀。
为保证雪岭边疆的稳定,同时鼓舞军心,九大上国的国君要轮流御驾前往前线。
而在十年前,异鬼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在雪岭之上挖掘出来一条地下通道,绕过了前线守城,准备突袭北境联军,却恰好碰上了御驾前往前线的秦王以及秦国军队。
那是一场异常残酷与血腥的战斗。
总之,最后人族获得了那场遭遇战的胜利,并且将这条地下通道重新封堵上。
作为代价,秦王却是牺牲于那场战斗之中。
不巧的是,当时秦王才登基王位三年,是新君,正值壮年,雄心壮志,不好女色,所以除了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女儿,竟然就没有其它子嗣了!
后继无人,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所有人都猜测秦国可能要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但是谁也没想到,就是秦王那个十二岁的女儿,封号为镇国的公主殿下,竟然在秦国大将军平南将军的支持下,以女儿之身,执掌秦国。
这位公主殿下上位之后,也不是光靠平南将军的支持。
她以自己的治国才能,做到在异鬼时代,诸国国力都在衰退的大势之下,堪堪稳住了秦国的国力。
因此他的位置愈发稳固,不可动摇,也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与尊敬。
陆青山听得津津有味,直到骑军校尉停下了叙述,他顿了顿,轻飘飘开口道:“可否知道公主殿下的闺名?”
骑军校尉表情微变,定定看着陆青山,不知道在想什么,但最后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殿下闺名岂是我等可以直呼?”
见骑军校尉不肯说,陆青山也就没有再追问。
殿外两人,重新陷入了沉默之中。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大殿内,传来一阵激烈的喧哗吵闹之声。
骑军校尉皱起眉头,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似乎知道里边是在吵什么。
“是公主殿下与臣子起了争执?”陆青山问道。
“是。”骑军校尉回道。
“不是说公主殿下凭借自己的才能与平南将军的支持,在秦国地位已经稳如泰山,怎么还有人敢与殿下起如此激烈的争执?”陆青山又问。
“是无人敢,”骑军校尉点了点头,缓缓从口中挤出数字,“但假若那个与殿下发生争执的人正是平南将军呢?”
……
此刻,大殿之上。
英才济济,满朝文武,多是三品大员才可以穿戴的紫袍朝服,一些老人甚至是有着绣蟒的官补子。
但真正吸引满朝文武注意力的,还是那个胸口绣有麒麟官补子的精瘦男子。
他闭目凝神,站在武官的最前列。
这座大殿,乃至整个秦国的武臣,都以他为尊。
他便是秦国平南将军。
大殿上一道咳嗽嗓音响起,平南将军身后那一列武臣中,有人走出班列,缓缓下跪道:
“公主殿下,臣以为当前雪岭局势愈发严峻,平南将军身为秦国大将军,当执镇国之剑,以固军心。”
“臣恳请殿下赐剑将军!”
下一刻,兵部侍郎走出,同样跪下沉声道:“微臣以为是时候赐剑平南将军了,偌大秦国之内,除了平南将军,还有谁有资格执掌镇国之剑?”
平南将军身后,一个又一个武臣依次走出,跪下,沉声道。
满朝哗然。
这已经是相当于逼宫了。
局面竟然会发展到这般地步,是谁也没想到的。
毕竟公主殿下当初就是在平南将军的力保之下,才得以执掌秦国的。
其实他们先前已经为平南将军是否有资格执剑进行过一次激烈的争执了。
平南将军执剑是大势所趋,但是公主殿下却是坚持镇国之剑有更合适的主人,一直不同意赐剑平南将军。
就因为赐剑之事,公主殿下与自己最为忠心的支持者平南将军近来矛盾愈发凸显,再也不复当初“君臣相宜”之景。
谁也想不通,公主殿下到底是在坚持什么。
文官们都望向站在自己最前头的那位首辅大人。
这位身为秦国文官之首的沧桑老人,缓缓出列,冷哼一声道:“镇国之剑,是皇家之剑,该交由何人执掌,是皇家之事,非天下之事,本就应当由殿下决定,何时轮到你们这班粗鲁匹夫说了算了?”
老人目光扫过一干武臣的面庞,最后落在那位平南将军的脸上。
平南将军睁开了眼,面无表情地看着老人,掷地有声地回应道:“殿下一直说有比我更适合执剑之人,本将自然不然忤逆殿下。
但是既然此人暂未出现,现在边疆局势严峻,本将恳请公主暂时借剑于我,又何尝不可?”
老人一时语塞。
这也正是他无法理解公主殿下的地方。
他自己都无法理解,又如何能为公主殿下说话呢?
平南将军话罢,一时间文武百官就都是各怀心思起来,目光看向御椅上的公主殿下,想看看她怎么处置当下的情况。
是顺从大势“借剑”平南将军,还是不顾群情激越,继续坚持自己?
最终,那位今年也不过二十二的年轻公主殿下,面对这些目光,然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俯瞰着众人说道:“执剑之人暂未出现,暂时借剑于平南将军的确不是不可以……”
曾经那么坚持的公主殿下,就这么服软了?
虽然知道在当前的局势下,为了避免分裂,这是最妥当的安排,但文武百官们还是未能接受殿下这突然的大转变。
于是整座大殿变得安静无比。
下一刻,公主殿下那柔和的声音再度响起。
“但是,他已经出现了。”
“现在,他就在殿外候着呢。”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群臣们似乎从公主殿下的这两句话中听到了一抹淡淡的俏皮之味。
不过抬头看到公主殿下那清冷的面色,纷纷摒弃了这个念头。
——公主殿下的铁血,这些年来他们都是有目共睹。
没有一人是再会将她当做女子来看待。
既然如此,俏皮这种情绪又怎可能出现在他们公主的身上呢?
这边,公主殿下做了一个手势,在众人还没回过神来之时。
“宣过江龙陆青山进殿。”
通传太监悠长的声音响起。
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平静且有规律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的传来。
殿内诸公、文武百官,几乎是下意识的,怀着复杂的心情将目光望殿门看去,包括那位平南将军都是眯起眼看向殿门。
他们看见了一位极为年轻,长相极为俊美的男子,从殿门外缓缓走了进来。
六部尚书、侍郎、宗室、勋贵……一双双目光落在陆青山身上,审视着他。
过江龙陆青山?
他是谁?
陆青山迎着群臣的目光,视若无睹,脚步平缓,目光大胆且直接地看向前方。
他的前方是御椅。
御椅之上则是秦国的公主殿下。
当陆青山看到御椅之上那位公主殿下那张熟悉且俏丽的脸蛋时,他的嘴角微微勾起,平静的神情中终于出现了一丝笑意以及惊讶。
“好久不见,倚天。”他在心中轻声道。
喜自然是因为见到了秦倚天。
讶则是因为,虽然陆青山在来时就猜着了这位所谓的秦国公主殿下,应当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剑灵姑娘。
然而猜忖与证实终究是两回事,当他亲眼看到安静坐在御椅之上的秦倚天,陆青山还是有些震撼。
这个气度冷峻,透露着不容置疑的霸道威严气质的秦国公主,真的是他那个乖巧可人的秦倚天吗?
第十三章 三千道法谁为尊(上)
年轻男子相貌清逸,面对众人的目光注视,却有一种罕见的雄奇风度,风轻云淡。
群臣们并不认识他,也渐渐反应过来刚刚公主殿下所言。
于是他们的脸色怪异起来。
他就是那个可以执镇国之剑的人?
他谁啊?凭什么?
殿内诸公群臣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陆青山平缓走到殿下。
镇国之剑,正如其名,是秦国的国运之剑,是世间最锋利的武器,传承数千年。
平南将军如果能手持此剑,那异鬼的盔甲对于他来说,也就不算什么了。
而且,除了本身作为武器所具有的杀伐属性外,镇国之剑还有着极其高的地位以及独特的象征意义。
——历代执剑者,在秦国都拥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
持镇国剑者护秦国。
这样的一柄剑,又如何能轻易授予他人?还是这样一个陌生人?
他们心中也只能接受由平南将军执剑。
这般想着,诸公群臣们也就不自觉的向着陆青山散发出敌意。
不过,平南将军没说话,他们也不敢贸然出头——谁也不想得罪公主殿下。
很多人都望向平南将军。
可惜只看到一个稳如泰山的挺拔背影,根本瞧不出太多的端倪。
不过,并没有令他们失望太久,平南将军身后的武官之列中,兵部侍郎王竹在这时再次走出,第一个开口发难,矛头直指陆青山。
“你是何人,为何见到殿下还不下跪?”
陆青山眉头一皱,转头看了眼这位所谓的兵部侍郎,正想说些什么,御椅之上的女子却是先他一步开口了。
“持镇国剑者,于秦国境内,见谁都无需下跪。”这是镇国剑持有者的特权,并不是秦倚天的临时起意。
王竹闻言却是不依不饶,继续道:“此人现在并未执剑。”
“那就当是我说的,从今日其,陆青山见我都无需下跪,”秦倚天也十分平静,反问道:“不知这样王侍郎是否满意?”
“是微臣逾矩了,”秦倚天语气虽然平淡,但言辞间的不满已经是表露无疑,王竹脸色一变,跪下道:“还请殿下恕罪。”
看着是个莽汉,没想到却是圆滑的很。
陆青山见此,心中嘀咕道。
秦倚天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