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年代纪事-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玻璃制品的厂子来合作。
对于瓶子的设计她没什么想法,这瓶子几十年如一日的都是一个样子,而且又不是卖瓶子的,饮品好喝才是正道,瓶子也没必要弄的花里胡哨的。
至于谈生意的事儿,自然不是她负责的。
但一周后,她便收到了将尽快投入生产的消息,想来这次的合作还是谈的很愉快的。
有时候闫思蕊也觉得她这生意做的实在是好,即赚到了钱,又不用管太多的事情,简直不要太好了有没有。
当然,首先要满足的一条便是合作的人靠谱。
……
春天的时间很短很短,悄悄的来了,随后悄悄的就离开了。
春装还没穿上几次,夏装便要上市了。
然而服装款式和生产并没什么头疼的地方,但辣条的销路却让闫思蕊头疼不已。
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在这里销不出去呢,明明也不贵呀。
既然有问题,那么这问题必须嘚正面解决了,销量可是金钱,这可绝对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随后闫思蕊在京市各个卖辣条的店面转了一大圈后,总结出来的原因便是,这辣条作为零食的确是有些贵了,谁没事儿买味道那么重的零食来吃呀。
虽说好吃的确是很好吃,但吃着零食胃口大开,这不就意味着一会儿的饭又要多吃一些嘛,可如果作为咸菜,连着稀饭一块吃,倒意外的很不错。
再一个,辣条需要用手吃,吃过后手上难免有些脏的,味道也传的太远。
一个人吃,整间屋子的人都闻的到,人们一叫出来,哟,谁吃辣条呀,再一个,这么大的人了还吃零食,丢不丢人啊。
随后,闫思蕊只能认命,改变策略,真的就将零食变成了咸菜售卖后,销路一路飙升。
就这味儿,吃个饭,吃个粥的,多下饭呀。
闫思蕊无语望天,看来在这个年代还是不要乱来的才好。
……
一眨眼的工夫,时间就来到了六月,在学校里传了好几个月的出国当交换生的事情,终于定下了名单,但这个名单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不平也有人嘲讽。
欢喜的是名单里的他或者有她,低落的是千方百计到头来却落了个空。
有人不平是因为这次的名单里居然没有班里最优秀的闫思蕊温景天和闫乐三人,有人嘲讽的是,瞧吧,不是本专业的再优秀又怎么样,名单还不是落不到她们身上啊。
本来刚平静了没多久的交换生风波,经历名单确定了下来后,再次起了波澜。
要知道,暑假年年有,出国的机会地却是实在稀奇,现在的世道和那红色十年不同,自从改!革!开放后,国内又陷入了另一个极端里去了。
那便是崇洋媚外,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觉得外国的啥啥都比国内的要好,觉得出一趟国见见世面比什么都了不起。
可嫉妒的话传着传着就变了样,以至于才仅仅两天的时间,学校就流传了另一种说法。
既然是留学交换生,那么为什么6月份才出名单,名单出来后还要再过上半个月才能离开,然后待个两个月的暑假,然后9月开学的时候再回来。
这样的交换生时间,去那边干什么,就时间来说,一点儿也不像是过去学习的,所以大家伙的妒忌心理作祟,一致认定这其中肯定有鬼。
但闫思蕊却知道并不是那样,因为国内的大学时间是国内这边的,而国外也有自个的上学时间。
国外的学制各个学校各个区域都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这个时候人家学校还在上课呢,倒也没什么不行的。
出国再即,哪怕学校有再多的流言蜚语,该出国的学生也都该准备起来了。
直到半个月后由1名教授带着5名学生正式离开后,这风波才算是暂停了下来。
这边风波停下来后,期末考试也来临在即,之前的时间都用来嫉妒了,等考试快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才知道浪费时间是有多么的可怕。
也就一天的时间,学校再度陷入到了学习的氛围当中,无论是教授还是校方,对于这样的氛围还是很满意的,知道轻重缓急,也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儿,心里有数就很好。
能考上京市大学,基本功自然是很扎实的,哪怕前段时间因为妒忌浪费掉了许多时间,可要抓紧进度的时候,也绝不含糊,这次的期末考试险险的没有退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伴随着暑假的到来,食品厂的三大巨头(火锅底料、方便面、辣条)再次迎来了销售的另一个高峰期。
特别是刚从零食类变成下饭类的辣条,因为味道极好,又因换了包装方便携带的原因,销量一路直逼火锅底料。
这样的情况下,多多少少的还是给了闫思蕊一点点的安慰。
随着暑假的到来,工地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切的一切都在正轨当中,闫思蕊除了定时定量的工作以及学习,倒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可做了。
季红英见闫思蕊闲着也是闲着,便提出了一些想法,她想像之前一样在学校那儿做小吃摊,问问闫思蕊的意见。
闫思蕊没反对,说实话,她们摆摊卖的食物,无论是两年前还是两年后,除了她们一家还真就没发现过,甚至可以说连模仿的人都没有。
说实在的,当初冷锅一食那么火,还真成了许多吃过的的同学的一个念想,就盼着闫思蕊她们什么时候能再次出来摆摊。
第403章 新饮品(三更)
当然在这期间同学们也和闫思蕊说过好几次,但闫思蕊只是笑笑,没说摆也没说不摆。
摆摊倒也没什么不可以,但她懒啊,摆个一两天倒没什么,但这么热的天让她坚持两个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后来摆摊这种事再也没出现过。
而现在季红英自个开了口,你要是愿意做,她自然乐意支持:“行啊,二嫂想卖什么,还是之前的冷锅一食吗?还是说卖别的吃食?都可以。”
反正不是她做,她没意见。
“就卖冷锅一食吧,我爱吃那个,我都好久没吃东西了。”闫乐说着话还咽了咽口水。
“做那个又没多难,你也没说,不然在家也能做,咱这火锅底料都在卖呢,调一下就行了。”说起摆摊,乍然间闫思蕊想到了一件事儿:“咱们食品厂的饮料也已经做出了一些了吧,只是还没上市,干脆在学校门口摆摊的时候顺便宣传宣传,一块卖卖??”
闫思蕊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对于新鲜事务还是学生接受能力强一些,在学样门口卖新款饮品,实在是再适合不过的事情了。
既然想摆摊,干脆也别瞎墨迹了,今天准备准备,明天就能开始了。
上次摆摊是头一次做,当然也是刚来这边不久,不敢在这边瞎造,但这次就不一样了,配备一些东西的条件还是有的。
闫思蕊提前一天给闫乐的小院里弄了一个冰柜进去,然后往里面冰上了一些大冰块和小冰块。
大冰块冰块放在泡沫盒里冰菜,以免外面太了,拿出去没多久菜会坏掉,这样也能保持新鲜。
她们第一次摆摊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只不过当时是用的冰袋,她每天来更换罢了。
效果其实都一样。
小冰块放在桶里冰饮料,夏天就是要喝冰饮才够味。
在后世的时候她经常刷到,将桶里放上水和冰然后再放一些玻璃瓶的饮料在里面,起到一个冰镇的效果,这样炎热的夏天喝起来也更加的爽口。
当然,如果是碳酸饮料的话,这样一冰镇过去,瞬间能冻成沙冰,不过她们厂并没有做碳酸饮料,哪怕现在有可乐,可她为啥要给别人做嫁衣呢,所以这次的摆摊,还真就只是这一种新款饮料。
闫思蕊是上午的时候准备的这些,她将东西准备好后便离开了,然而她离开后,下午的时候季红英和闫思文便自个来了小房子这里,把明天要用的东西给提前先打扫起来了。
说起来这些小摊车以及餐具,两年时间都没用了,不清洗一下还真不一定能用,俩人差不多收拾到晚饭的时间,这才这些东西清洗干净,离开了这里。
翌日,大清早的吃过早饭后,季红英和闫思文俩人便离开了四合院,坐上公交直接来到这边的菜市场,先将需要用到的菜买回去清洗整理。
头一天摆摊,俩人也没指望生意能多好,买的并不多,如果中午卖完了,下午再去买也能准备的很及时,所以倒也没有怎么着急。
她们四人并不是第一次这样配合了,所以哪怕时隔两年,配合起来也相当默契。
闫思蕊调酱汁,然后刨鸡蛋,闫乐择菜,闫思文洗菜,季红英切菜,一切都是那么的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卡着时间,将两年没用的小车推出了小院,直接到了学校门口。
还是当初那个老地方,闫思蕊一行人刚把推车停下,便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了。
对于现在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她们家的冷锅一食很是陌生,可对于大三的她们同一届的学生来说便是一阵惊喜了。
还记得当年夏天学校门口的吃食吗?
伴随着她们度过了一整个炎热的夏天的冷锅一食,终于再次开始售卖了。
这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呀。
收到了消息,立即就开始有人拿着碗排队购买了。
正当大一大二的学生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大三学姐学长们,立即给出了有用的意见,“别想了,赶紧回宿舍拿碗拿杯子,这玩意儿两年前我就吃过了,可T娘的好吃了。”
这话虽然说的诱人,可到底没吃过,至于多好吃,还真是想象不出来呢。
不过现在放假,学校食堂也没开,试试新吃食的味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学弟学妹们接受了学姐学长们的意见,转身便上楼拿碗拿水杯了。
而那些吃过的学长学姐们,因为动作迅速,抢在了大部队排队前,没多久就吃上了这久违的味道。
面前的男同学一脸的陶醉,“嗯,就是这个味儿。”
那名同学抱着碗猛的吸了一大口气,随后深深的感叹道,没想到刚往前走了两步,见闫思蕊面前放着一款比较特别的饮料,赶紧上前问道,“闫同学,这是什么呀,之前不是卖凉粉嘛,我杯子都带来了。”
要知道他是要来喝冰粉的,冷锅一食配上冰粉,那完全就是绝配呀,今年再出摊咋变了一种呀,关键是这东西以前从来都没见过。
闫思蕊赶紧解释到,“这是振兴食品厂新出的饮料,就是那个做火锅底料方便面和辣条的那个厂,我认识里面的人,所以少量的拿了一些出来,我自个喝过了,味道很不错,就是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说实在的,因为温景天在学校推广过方便面,大家都以为这振兴食品厂和温家有关,闫思蕊这样解释,大家很明显的就以为闫思蕊利用温景天走了个后门。
但实则她也有股份,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当然她也没有和同学们解释这个的必要。
振兴食品厂因为有前面几个先例在,厂里出的食品就没有味道不好的,秉着对振兴食品厂的信任,以及价格也不太贵的基础上,买了一瓶试了下味道。
和当初交上去的配方一样,两种味道,一种普通的黄豆味,另一种便是黑豆味了。
那名男同学选择了从未听说过的黑豆味的,闫思蕊用起瓶器打开了瓶盖,询问是这儿喝还是拿走的时候,那名男同学决定就在这儿当场喝。
闫思蕊便给人插了根吸管,递了过去。
第404章 空调扇(一更)
那名同学一把接了过来,闻了闻味道,表情并没有很奇怪,含住吸管浅尝了一口后,便觉得这口味很熟悉,可熟悉里又带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这是什么东西呀,奇奇怪怪的,很熟悉,但又很好喝。”那名同学拿着饮料瓶在眼前来来回回的看,但现如今的饮料瓶上可没有饮料配方,就这样看也看不出来什么,而且说了一堆,一个有用的点也没说到。
闫思蕊解释到,“你喝的这款黑豆豆浆,因为是作为饮料售卖的,所以会做的稍微甜一些,再加上冰镇过,口感更加醇厚了些。”
那名同学点头,“是呀,真好喝,甜甜的,关键还便宜。”
可不是便宜嘛,这样一瓶豆浆才2毛钱,而早餐店的豆浆怎么着也要3毛钱,关键是早餐的豆浆味道有甜有咸,适合多种口味,可现在的人还是普遍喜欢甜食,所以被做成饮料后,自然也是没话说的。
新鲜玩意,总要有人敢说尝试,第一个人尝试后,还真是跟风买了几个人,不过这一阵风后,就少了许多了,但作为新品饮料第一天销量的情况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大家对于这样的新饮品的口味褒贬不一,有人觉得甜甜的很好喝,有人喜欢咸口的,便觉得甜不拉机有啥好喝的。
各人的口味不一样,得到的评价自然也都不太一样。
但它的品牌效果还是不容质疑的,至少听到这款饮料是振兴食品厂出来的,大家也都愿意尝试一下。
小吃摊的生意就没让人失望过,但不无论是任何时候,任何东西的小吃摊,好像都没让人失望过,所以他们的冷锅一食生意是真的很好。
但闫思蕊并没有参与闫思一家人做小吃摊生意的打算,所以当仨人步入正轨后,便提出不去了。
季红英没勉强,以为闫思蕊是觉得热了不想动,“在家吹空调也挺好的。”
可闫思蕊又不是这个意思,“不是,也是。”
反正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她以后不去了就是了。
正当她们的小摊步入正轨后,他们食品厂的饮料也正式在各大商店上线了,但冰镇过后的效果,远比没冰镇过的好喝许多,这就导致了有冰柜的商店卖的就是比那些没冰柜的商店销量要好。
再一个顾客又不是傻子,这么热的天,靠什么降暑,自然是冰饮冰棍了,谁在这个时候花了同样的钱还要买个不冰的啊,况且还是同一个牌子的饮料。
饮料打出市场后,接下来就不是闫思蕊该操心的事情了。
而工地的地基也已经全部打好了,现在已经进驻到建楼的阶段了,闫思蕊的图纸画的再清晰,可也是后世的东西,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还是有些不懂的地方。
这个时候就需要闫思蕊在附近驻场了,有啥不懂的现场问,闫思蕊现场回答,再一个,闫思蕊的图纸上画了许多现在的建筑没有的东西,哪的图纸再清晰,包工头也不敢在没人确定的情况下,自个拿主意,确定是否要这样做。
有闫思蕊在就不一样了,相当于就是她做主了呗,有事儿就有人能担责任了。
也就是说,刚觉得自个能闲下来的闫思蕊,这会子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然而不等温景天来陪她守望工地,她又听到了另一则噩耗。
那便是温景天和闫乐要出差了。
为啥!
还不是因为闫乐整天忙着一个小吃摊,别的事情一概不管。
而温景天,除了和那些放假回来的大院子弟成天喝酒外,就是陪着闫思蕊玩了,以至于这么些人,却只有温锐思一个人在工作,那他的心情能好吗?
自然是不能的。
所以一道令下,直接就给扔了出去。
干嘛?
跑业务呗,咱们业务不需要拓展呀,平时没时间就算了,难得放假,这一休还能休息两个月,再不出去跑下业务,也太对不起他们厂了,更加对不起拿的这么多的分红。
这话一出,不管是温景天还是闫乐都没法反驳,简单的收拾过行李后,两人便踏上了火车,开始了他们的跑业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