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

第518章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第518章

小说: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如同昔年尝试以自身同化那只没有实体的邪魔,当玉帝发现自身受到影响的时候,已经彻底脱离不开。
  不过祂毕竟是玉帝,经历两亿多年的魔难才成为三界主宰的绝世大能。
  大能有大能的骄傲,祂可以允许自己死在强敌手中,却不能允许自己变成扭曲的怪物,尤其这个怪物曾经还是自己的敌人,那是最大的羞辱。
  既然已经脱离不开,那便拼尽最后的理智,在心头留下最终的意识封锁。
  所以,玉帝留下一位位带有记忆的老古董,等待后人发觉其中的隐秘。
  所以,玉帝最近百万年,变得越来越怂,不像是威压三界的帝王,更像是温温吞吞的老好人。
  所以,天庭几位“诸侯”的实力越来越强,自身实力却没有提升太多。
  放任吕云澄,放任孙悟空,放任紫薇大帝,放任青华大帝,放任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放任哪吒……
  一切的一切,不是因为玉帝过度求稳而变得从心,而是昔年存留的最后的理智,人为的在心头束缚了枷锁。
  许多人不了解自己,但这绝对不包括玉帝,玉帝非常非常的了解自己。
  即便内心已经扭曲入魔,但只要封印还在,只要封印没有解开,便只能是个温吞玉帝,而不是邪魔玉帝。
  温吞玉帝会下意识的放任天才,放任一切可能击杀祂、取代祂的天才。
  祂希望自己死在某位天才手中,而不是某一日封印自行解开,堕落为扭曲混沌、毫无意识、不成人形的怪物。
  这种心思,也是深深隐藏。
  否则在求生欲的作用下,封印会自行解开,不可能一直存留。
  至于玉帝别的作为,那都是作为玉帝这个神位,应该做出的考虑。
  也就是所谓的——顺势而为!
  假如一切都是束缚和违逆,那么一定会被发觉,这种顺势而为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稳重,才能长长久久。
  一门能够封印自己的修为,干扰自己的精神意志,甚至连求生欲都能蒙蔽的封印神通,吕云澄也没有见过。
  而能够在发现不妥之后,直接便以此门神通自我封印,玉帝的心性,也让吕云澄生出了几分敬佩。
  至少吕云澄做不到。
  虽然吕云澄也不会选择堕魔,但应该是倾尽一切的自斩一刀,用玉石俱焚的方式解决一切,而不是耐心等待。
  玉帝偏偏就等待了。
  因为祂是玉帝,祂是三界主宰,如果消失了,会引起三界的极大动荡。
  等待的后果,便是会极大地影响自己的名声,然后倒在自己的后手下,可能会身败名裂而死,可谓凄惨至极。
  明知后果,却仍旧选择承受,这种舍身取义的作为,不论当初为何做出这等做法,都一定是值得钦佩的。
  好事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
  一个人如果做了好事,哪怕并不是他的本心,哪怕只是无意为之,甚至是为了沽名钓誉做的掩饰,至少已经做了好事,总比不做要好得多。
  什么都没做,甚至作恶多端的,却辱骂做好事的是伪君子,只能用臭不要脸来形容,实实在在的臭不要脸!
  吕云澄面皮很厚,但不管是多么厚的面皮,那也是脸!
  吕云澄是要脸的!
  杨戬牛大力听完吕云澄的故事,面上的表情变得异常的古怪。
  杨戬:o((⊙﹏⊙))o
  牛大力:o((==))o
  杨戬是个少有的厚道人,但由于昔年玉帝做的那些事,对于玉帝不可避免的有几分怨言,并不如何亲厚。
  另一方面,对于玉帝的作为,杨戬觉得祂比自己还温吞,不像是帝王。
  本以为有什么歹毒算计,没想到竟然是故意为之,还是英雄作为,杨戬惊得差点把脑门上的眼睛一起睁开。
  牛大力同样觉得震惊,不过相比于杨戬,牛大力却淡定了一些。
  倒不是因为牛大力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家有两老古董,早在牛大力加入天庭的时候,丑牛便提醒过他,玉帝和曾经相比,性情大变,千万小心。
  如今听闻事情真相,牛大力只是觉得解开疑惑,仅仅只是“原来如此”,却不会表现得“竟然是这样”。
  杨戬叹道:“没想到玉帝竟然还有这等变故,这可真是时也命也。”
  牛大力道:“想想也觉得正常,经历了那场大劫,玉帝定然会拼尽全力研究对策,参与越多,越容易沉溺。”
  吕云澄道:“亏得玉帝拼尽全力的研究,否则也不会发现受到影响,更不能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
  “你打算怎么做?”
  “封印终有破解之时,咱们需要在破解之前,解决一切麻烦。”
  “我相信你不是野心勃勃之辈,也认同这种做法,不过此事绝不是直接出手即可,需要更多的盟友。”
  “没错,改天换地需要的不是一击必杀的刺客,最重要的也不是解决玉帝的麻烦,而是防止出现动荡。”
  “出手务必要一击必杀,随后用最快的速度,压下一切不服的声音。”
  “盟友方面我已经有计划。”
  “佛门那里怎么办?万佛大会并不会持续很久,一旦出现改天换地的巨大变动,佛祖一定会参与其中。”
  “大雷音寺不会出手,我早就已经找到了应对之策,如来不可能出手。”
  “时间呢?咱们有多少时间?”
  “万佛大会结束之日,便是咱们动手之时,多路齐发,一击必杀。”
  “还有多少年?”
  “掐指一算,六十六年!”
  “好,就让咱们兄弟一同努力,在六十六年后改天换地吧!”
  ……
  时间过得很快,尤其当三界内外无有特殊动荡的时候,更是过得飞快。
  灵山万佛大会已经到了尾声,万佛诵经百余年,亿万佛陀菩萨罗汉伽蓝揭谛一同诵经,对于大乘佛法中的缺漏进行查漏补缺,收获着实不小。
  尤其大劫将至,三界底蕴充分爆发出来,无数诵经佛子修为快速提升。
  即便是黄风、地涌这种代替玄奘参加万佛大会的,修为也都提升甚多。
  甚至,就连佛祖,在此番全身心沉浸的参悟之下,修为竟然也有了一丝丝的提高,着实是件大好事。
  修为越高,提升越难,佛祖这等修为,一点点提高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察觉到了这一点,佛祖古井无波的脸上,也忍不出露出了一丝笑意。
  不过祂很快便笑不出来了。
  在吕云澄的推动下,修仙版特快高铁遍布四大部洲,把四大部洲勾连为一个整体,至今已经过了六十余年。
  对于神仙而言,六十多年不过是弹指一瞬,随便一次闭关潜修就过去了。
  可对于凡间而言,六十年却是很长很长的时间,更何况万佛大会并非是六十余年,而是持续百余年,百多年的沧桑变化,着实让人感到震惊。
  四大部洲,已经全部成为人类的聚居地,这一点并不算什么。
  可让佛祖愤怒的是,西牛贺洲仅存的佛国天竺,先是经历改朝换代,此后大幅度向大明靠拢,信仰飞速流逝。
  就在万佛醒来前的三日,天竺国竟然主动并入大明,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如今天下四大部洲,只存在了两方势力,大明和大秦,再无其他。
  不!
  不是仅存大明和大秦,而是……
  就在如来佛祖以慧眼观察三界变化的时候,燃灯古佛猛地诵念佛号,枯瘦的身躯爆发出仅存的恢弘佛力。
  大雷音寺众僧,本就在燃灯古佛的佛光的笼罩下诵经,大雷音寺方方面面均被燃灯古佛的佛光渗透,如今燃灯古佛爆发全力,自然是一网成擒。
  即便万佛同时出手,至少也会被束缚三日,三日时间,会发生什么?
  用不着三日。
  燃灯古佛只需要束缚一瞬,短短的一瞬间,一切便都已经足够。
  大雷音寺的大门被推开,玄奘一步步走到佛前,就如同当年来拜佛求经时那样,满脸严肃的走向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内心本是无比镇定,但一连串的意外实在是太过震撼,即便见到最为信任的弟子,也忍不住震惊。
  “玄奘,你来做什么?”
  “贫僧玄奘,从东土大明而来,去往西天大雷音寺,请佛祖退位!”
  玄奘的语调很轻松,但却好似打下一万个响雷,震得诸佛目瞪口呆。
  灵山诸佛已然忘了刚才诵念的大乘佛法,耳边只是不断回响五个字:
  请佛祖退位!
  请佛祖退位!
  请佛祖退位!
  数百年前,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在听讲道时打瞌睡,被佛祖训斥为轻慢佛法,去东土转世投胎历劫。
  本打算历经十世轮回来取经,没想到九世轮回便开启取经大业。
  更没想到的是,到了大雷音寺大门口的时候,玄奘竟然进入地府,用自己的血肉渡化冤魂,舍身成佛。
  舍身成佛自然是大好事,后来虽然发生阿依纳伐、阿傩、迦叶之事,却也只是白璧微瑕,算不得什么大事。
  万没想到,最先一个登上大雷音寺主动“造反”的,不是最不成器的阿依纳伐,也不是彻底堕魔的阿傩迦叶,而是这个舍身成佛的最成器的弟子。
  “玄奘,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弟子明白。”
  “但你却执意如此。”
  “不是执念,而是本心。”
  “原来当初你真的轻慢佛法。”
  “弟子从来都没有轻慢佛法,弟子质疑的一直都是佛祖本人。”
  “你……”
  “从很久以前,在弟子还是金蝉子的时候,便已经产生了质疑,不过那只是一些闪念,能够做的唯有在师尊讲道之时打瞌睡,别的什么也做不得。”
  “现在呢?”
  “九世轮回,十万八千里路,九九八十一难,弟子经历了太多太多,见识了太多太多,已经走出自己的路。”
  “是因为通臂猿猴么?”
  “不是,弟子今日至此,不是因为某处意外,也不是因为某处劫难,而是为了西牛贺洲千千万万的百姓。”
  “西牛贺洲百姓?西牛贺洲……”
  “西牛贺洲,天不高,地不厚,人不广,物不丰,百姓却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
  玄奘摇了摇头,道:“当年佛祖形容东胜神洲的话,哪一桩,哪一条,在西牛贺洲不能找到例证?”
  “随着弟子取经,大明和大秦顺着弟子走过的路,一路攻城略地,很多人说弟子是大明和大秦的奸细,但凭良心说,百姓在哪里过得更好?”
  “佛祖且睁开慧眼看一看,人世间不过百余年时光,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远远胜过你这位治世之尊数万年的治理,这难道不能说明问题?”
  “这些年,西牛贺洲对于佛门的信仰大大减少,那是因为百姓最实在,谁能给他们带来好生活,他们便拥护谁,而不仅仅是佛道之间的争端。”
  “莫说凡间,纵然是在灵山,难道便有真正的净土?佛祖可能不知,弟子当初并未得到大乘真经!”


第790章 九大人皇齐伐天,请玉帝退位
  “很讽刺吧,弟子一步一步走了十万八千里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又用自己的血肉了结西行的一切因果。”
  “付出了这么多,当弟子来到大雷音寺后,得到的不是大乘真经,而是阿傩迦叶向弟子讨要人事,讨要财物。”
  “弟子不愿与之争端,献上锦斓袈裟和九环锡杖,只求三藏大乘佛法。”
  “诸位摸着良心说说,弟子这个要求真的高么?弟子的要求过份么?”
  “结果呢,明明是三藏佛法,却说弟子只走了十四年,走了一藏数,因此只给一藏经文,这也就罢了,偏偏这一藏经文尽是白本,全是无字真经!”
  玄奘略有凄凉的笑了笑,转而又露出释然的表情,已然全都不在意。
  如来佛祖也才刚刚知道,阿傩迦叶竟然如此大胆,不过祂是佛祖,佛祖怎么能出错呢?有错也是不会认的!
  “那是阿傩迦叶根性浅薄,他们两个已经彻底堕魔,玄奘,当初你察觉到给的是白本,应该主动回来的。
  你可能不知道,大乘佛法尽数被阿依纳伐盗去了阿修罗界,举办万佛大会也在于此,如果你早日回来,便不会发生这些事,这都是你的错误!”
  “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不是早就流出去了么?众比丘僧为了三升三斗米粒黄金,便已经把佛法讲了一遍。
  那些佛法被记录下来一部分,又通过金平府的论佛法会,被弟子得知。
  弟子当初发现是白本经书,便把这部分佛经记录其上,随后又把自己这一路的感悟保留在字里行间。”
  孙悟空补充道:“还有老孙的,不要以为老孙不会写经,不就是佛法经文么,没什么难写的,轻松得很啊!”
  猪八戒大笑道:“老猪也写了,老猪顶着猪头,但我不是真的猪!”
  沙悟净道:“佛祖,其实我也写了一部分,只不过自身修为不足,写的却是不如师父师兄的精深玄妙。”
  玄奘道:“这些年,弟子在大明宣扬的佛法,是自己的法,是综合弟子所见所闻总结出的独属于自己的法。”
  佛祖闭上双目,道:“好手段,却不知玄奘你何时有了这般手段。”
  玄奘道:“通臂猿猴,他以入梦大法让弟子经历了很多人生,体悟佛法的同时,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这些。”
  “通臂猿猴,果然是意外者。”
  “或许吧,佛祖,请退位。”
  “你觉得自己有胜算?你可知大劫即将到来,这个时候内乱,会引发何等严重的后果,你有考虑过么?”
  “如果佛祖真为三界苍生考虑,不如主动退位,既然佛祖不退,凭什么要求弟子退让呢?这没有道理!”
  佛祖这套话,非常类似于《大唐双龙传》中师妃暄忽悠寇仲徐子陵。
  什么突厥大军即将入侵,为了防止生灵涂炭,请寇仲交出自己的势力,把一切都交给李世民,然后你去帮忙挡住毕玄,用毕生积累成就李世民。
  徐子陵被师妃暄彻底迷惑,说什么便是什么,立刻跟着去劝寇仲。
  寇仲被好兄弟背后捅刀,心中郁闷之下,觉得当皇帝也没意思,便答应了这个要求,交出了全部的势力。
  李世民什么都没做,只是靠着师妃暄的美人计,便躺赢成了皇帝。
  可这个逻辑最大的问题,假如师妃暄真的心念天下苍生,应该劝服李世民投降寇仲,而不是让寇仲投降。
  毕竟在当时,不仅寇仲的实力更加强大,而且和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的关系非常好,麾下高手也更多。
  为了天下苍生,应该是实力弱的投降实力强的,怎么能反过来呢?
  这种狗屁不通的逻辑,只能忽悠被美人彻底迷惑的徐子陵,智商正常的人绝不会被迷惑,玄奘更加不可能。
  如来佛祖笑道:“玄奘,如果你真的执迷不悟,我只能送你去涅槃。”
  孙悟空道:“还有我,当年大闹天宫时那一击,我早就想讨还回来了。”
  如来道:“还有悟空,看来悟能悟净龙马也要出手,随你们吧,你们难道觉得,可以胜过灵山诸佛?”
  玄奘道:“我们自然胜不过,但谁说灵山诸佛都会听从于你呢?”
  玄奘双手结了个手印,身下出现一座莲台,乘着莲台悬浮于半空,释放出自身佛光,和佛祖遥遥对峙。
  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等尽数立于玄奘身后。
  紧跟着,药师琉璃光王佛、接引归真佛、金刚不坏佛、龙尊王佛、精进善佛、宝月光佛、现无愚佛、婆留那佛等先后立于玄奘身后,表示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