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

第201章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第201章

小说: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云澄道:“听不懂就好好学,据说大王要在各地建私塾,有空去听听,认几个字,有好处。”
  “国师还是这么喜欢说笑,我们几个大老粗,哪听得懂那些。”
  “那就把孩子送进去,让孩子多认几个字,这总不会有错的。”
  “国师说的不会有错,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油嘴滑舌,去去去,巡城去,要是出了乱子,我可不替你们求情。”
  “国师在这儿,谁能生出乱子来?难不成是那个快吓傻了的?”
  吕云澄低头一看,果然,随着李斯出门迎接,怼了秦舞阳几句,又让大秦铁骑喝了几声,显露威势,秦舞阳果真快撑不住了。
  “李大人,别闹了,人家毕竟是来送礼的,给人家留点面子。”
  吕云澄没兴趣看人尿裤子,也不想让自家女儿看到这等污秽场景,便传音入密,让李斯赶紧把人带进去。
  李斯听到吕云澄的传音,也不继续吓唬秦舞阳,温和的说了几句,把人迎入了咸阳。
  藏于暗处的田光看到秦舞阳如此不堪大用,心中甚是恼怒,但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让副使作为替代,到时候让秦舞阳动手即可。
  翌日清晨,早朝。
  随着赵高尖细的一声“宣燕国使者觐见”,副使者和秦舞阳端着锦盒上了大殿。
  副使者是一个文弱书生,不会半点武功,只是负责一应礼节,心知没什么活命的机会,倒也不怎么恐惧,按照礼法向嬴政施礼。
  秦舞阳看了嬴政一眼,心中更加惊惧,双腿忍不住打颤。
  随着秦国国力增加,嬴政身上的威势越来越重,十年前得到的“天子望气术”,在破灭赵国的时候练到了大成。
  仅仅只是随意的一眼,千古一帝的磅礴威势,便足以散去秦舞阳的全部胆量。
  天子望气之下,副使者和秦舞阳身上的气机,尽数被嬴政看透,就连锦盒中暗藏的危险都看的一清二楚。
  副使者还在不急不缓的念着燕王喜写的国书,说是愿意用督亢之地,换取秦国退兵。
  嬴政却不想继续浪费时间,猛地出声喝道:“使者抬起头来!”
  秦舞阳下意识的抬头,和嬴政的双目对视在了一起,只觉得有一条五爪黑龙碾压而来,把他的灵魂和肉体尽数撕成粉碎。
  “咳~啊~噗~”
  秦舞阳发出一连串的惨叫,口吐鲜血,摔倒在了地上。
  樊於期的人头,督亢之地的地图,连同里面暗藏的残虹匕首,一同散落在大殿之上。
  再看秦舞阳,已然心胆俱裂,气息全无。
  天子望气,谈笑杀人。


第400章 舞榭歌台,总被雨打风吹去
  “这就是燕国的诚意?”
  嬴政面上没有任何表情,虽然语气很冷,目光更冷,但谁也分不清他是喜是怒。
  说他生气,那是肯定的,任何人遭遇到刺杀,都会感到愤怒。
  要说只是生气,那也不对,毕竟督亢之地的地图是真的,有地图指引,可以轻松攻占大片膏腴之地,还能以刺杀为理由拒绝燕国的和谈。
  燕丹的刺秦计划,让秦国覆灭燕国变得名正言顺。
  虽说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是“春秋无义战”,礼崩乐坏好几百年,各国纷争不断,积攒了无数仇怨,名义并不那么重要。
  但有一个出兵的借口,总会觉得更加顺畅一些。
  副使者好似没有听到嬴政的话,也没看到被活活吓死的秦舞阳,淡定如常的念完了燕王喜的国书,按照礼法施了一礼,拿起残虹匕首,自刎而死。
  相比于秦舞阳而言,这个一点武功都不会的副使者,倒是更像一个勇士。
  至少他更加的淡定,更加的从容,慷慨赴死,面无惧色。
  嬴政命人把燕国使节的尸体拖了下去,并把此事昭告天下,随后以遭遇刺杀为借口出兵燕国。
  秦国士卒已经熟悉了北地气候,再加上大王遇刺,心中恼恨,一个个奋勇向前,气势如虹。
  燕国士卒一触即溃,连战连败,就连都城也被攻破,燕王喜仓惶逃往更北方的辽东之地,为了求和,竟然派兵捉拿燕丹,想要用燕丹的人头换取一夕之安寝。
  燕丹无奈,假死脱身,带领部分墨家精锐逃到了机关城。
  由于辽东之地的气候太过苦寒,不易用兵,嬴政在攻占了燕国最肥沃的土地之后,同意了燕王喜的求和。
  进攻燕国的大军,一部分留在了燕地,维护百姓秩序,辅助文官治理,熟悉当地气候,一部分挥师南下,直奔魏国而去。
  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但并非一直都是最强,更不是没有吃过亏,带给秦国伤害最大的,莫过于魏国。
  一百八十多年前,吴起从鲁国前往魏国,投靠魏文侯,并于公元前409年领兵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逼得秦兵只能退守至洛水。
  吴起自此深受重用,开始为魏国训练魏武卒。
  公元前389年,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兵五十万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五十万秦兵被魏武卒击溃,函谷关被魏武卒攻破,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被魏国夺走,秦国险些灭亡。
  这一战被称为“阴晋之战”,对于秦国而言,这是奇耻大辱,甚至比“长平之战”带给赵国的屈辱更大。
  只不过赵国“长平之战”后一蹶不振,秦国“阴晋之战”后进行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魏国此后却和齐国发生了大战,主帅庞涓中了孙膑的计策,大败亏输,魏武卒损失惨重,国力大大损耗。
  公元前293年,白起于伊阙大败魏韩联军,斩首24万,杀尽魏武卒,用鲜血洗雪了秦国的耻辱。
  虽然魏武卒已经成为了过去,魏国如今人才凋零,权贵只知享乐,士卒无有战心,底蕴近乎耗光,嬴政对于魏国也是异常的重视。
  进攻魏国的大军经历了一连串的胜仗,不仅是百战老兵,而且还积累了一股大胜之势,士气最为旺盛。
  带兵的主将也是精挑细选,乃是秦国名将王翦之子王贲。
  王贲深得王翦真传,骁勇善战,用兵如神,魏国大军一触即溃,被打的节节败退,很快便被围住了国都大梁。
  大梁城高墙厚,还有诸多先辈留下精良器械,短时间难以攻破,强攻损失又太过严重。
  王贲思虑数日,想到了水攻之计,引黄河之水灌入大梁城。
  大水蔓延了足足三个月,大梁的城墙壁垒被尽数浸坍。
  魏国国君魏王假请求投降,被王贲提前安排好的士卒斩杀,魏国王室也被一网打尽,魏国自此灭亡。
  经此一战,韩赵魏三家尽数灭亡,晋国之地尽归秦国所有,再加上大半个燕国,三分天下秦国就算没有二,也有一点八,一统天下之势已经无可阻拦。
  在此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沉寂了十余年的雪衣堡堡主白亦非,在韩地发生了叛乱。
  其二,嬴政下一步的目标是楚国,昌平君打算借机回到楚国,起兵反秦,撺掇年轻气盛的李信为主将。
  嬴政原本选定的主帅是王翦,可王翦说楚国国力强大,兵多将广,项氏一族能征善战,必须要有五十万大军才能攻破,李信却自信的表示二十万大军就已经足够,嬴政心中有些纠结。
  就在此时,尉缭子给嬴政出了个主意,既然举棋不定,不如折中一下,派遣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出击。
  一路以李信为主帅,领兵十二万;一路以蒙恬为主帅,领兵十八万。
  两路兵马成掎角之势,相辅相成,不求速战速决,只求稳步推进。
  原本随军出征的昌平君,换为嬴政的长子扶苏。
  一是扶苏身份足够高,且待人温和有礼,做事严谨细致,可以缓和两路主帅的矛盾,二是让扶苏积攒属于王子的威望,为继承秦王之位做准备。
  嬴政思忖数日,同意了这个计划。
  韩的叛乱则是交给韩非处置,一些蝇营狗苟之辈本打算趁机暗害,没想到吕云澄竟然带着弟子一同去了韩地。
  不管心中愿不愿意,既然吕云澄去了韩地,暗杀计划便绝不可能成功,不得不咬牙放弃。
  ……
  日昏黄,暮苍茫。
  彤云如絮,掠过黯淡的苍穹,将天空划出一道血口,染红垂天云翼,一只淌血的孤雁,盘旋在疮痍满目的大地之上,悲凉静肃地凝视着破败的城池。
  这里曾经的名字叫做新郑,是战国七雄中的韩国的首都,城里面有灯红酒绿、舞榭歌台,王孙公子斗鸡走狗,青楼歌姬尽展风姿。
  十年过去,物是人非。
  莫说是区区一座新郑城,就连整个韩地,都变成了秦国的颍川郡。
  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是和秦国距离最近的,是被各种手段削弱的最惨的,自然也是最先被覆灭的。
  当韩宇把南阳这块最后的屏障割让给秦国的一刻,便注定了灭亡,秦国铁骑没费什么功夫,便长驱直入,一路打到了新郑。
  王孙贵族大多没有好下场,平民百姓却觉得不错。
  吕云澄送了嬴政很多后世的治国之策,并提出了“试点”的建议,嬴政便以颍川为试点,并让韩非、尉缭等人才主持操办。
  韩非对于颍川很有感情,给予了百姓很多优待,如果不是白亦非的突然反叛,这里已经恢复往日的繁华。
  理论上来说,白亦非的反叛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要说天时,秦国连灭韩、赵、魏三国,兵锋正盛,所向披靡。
  要说地利,离开了雪衣堡这处天然的险地,不占任何优势。
  要说人和,得益于多种利民优惠政策,颍川百姓大部分都已经心向秦国。
  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哪怕是让白起统兵,最终也难逃一败,更何况是白亦非。
  这又涉及到了一个古老的问题:一样你期盼了大半辈子的事,做了很可能会死,不做以后不会有任何机会,是理智的放弃,还是选择搏一把?
  由于家传心法的原因,白亦非是一个非常冷静、非常理智的人。
  但还是那句话,越是这种人,感情爆发的时候,就越是剧烈,如火山喷发,如江河暴涨,如白浪滔天,一发而不可收拾。
  雪衣堡地势虽然险峻,但没有足够的地盘,没有足够的人口,没有足够的资源。
  秦国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在雪衣堡外驻兵,便能把白亦非活活困死。
  白亦非当然不想被屈辱的困死,也不想投降秦国,可他有别的选择么?
  家人都已经离世,纠缠多年的姬无夜早已逝去,就连韩地都变成了秦国的颍川,白亦非还剩下什么?可不就只剩下这最后的愿景了么?
  如果连最后的念头都因为理智而选择放弃,那活着和死了,有什么区别?
  白亦非轻轻抚摸残破的城墙,看着已经列好军阵的秦兵,露出一抹淡而无味的笑容。
  他很少笑,即便是笑,也是冷笑、讥笑、嘲笑,如今兵临城下,生死一线,他却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伴随着韩非一声令下,秦军开始有条不紊的攻城。
  韩非治政的能力很强,领兵不是他的强项,统兵的是昔年兵进邯郸的杨端和。
  杨端和名气不算大,统兵能力却颇为不俗,再加上公输家的攻城器械,坚持了不足五日,白亦非的白甲兵便被打的溃败。
  白亦非对此早有准备,手持一红一白两把剑,站在韩王宫的旧址,决定于此处进行自己此生最后一战。
  秦兵包围白亦非,韩非冷冷的说道:“由于你的野心,这几年的辛苦治理,尽数成了荒废,你罪该万死!”
  “我只有一条命,做不到万死,不知你是想围杀我,还是要派高手与我决战,听说吕云澄来了,他不出手么?”
  “我师父何等人物,岂能与你这丧家之犬动手!”
  焰灵姬婀娜娉婷的缓缓走出,轻轻举起右手,指尖凝聚出一团团火焰。
  “所以,我的对手是你,对么?”
  “你是冰,我是火,咱们注定要有一战,十年前我肯定不是你的对手,现在可就未必了。”
  “如果能让你这种美人给我陪葬,那也算死的很有价值。”
  “嗖!”
  “呼!”
  话音未落,一条寒冰荆棘和一条火龙已经飞射而出!


第401章 我是该叫你鬼谷子,还是该叫你……
  断魂谷。
  十年前吕云澄和东皇太一在此一战,把此地的怨鬼阴气尽数轰散,十年过去,这里已经恢复成了青山绿水、碧树红花。
  吕云澄坐在一块大石上,对面是一个面貌特异的老人。
  老人额前有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一双眼睛又明又亮,好似能够看破世间万物,又好似蕴含着无量大海,无垠天空。
  他的心已经如同大海一般幽深,如同天空一般寂静,似乎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动摇他的内心。
  鬼谷子!
  纵横家的掌门人,当代鬼谷子。
  理论上来说,掌门戒指在卫庄手中,卫庄也学会了纵横两脉剑术,因此卫庄才是当代鬼谷子。
  但只要一日没有胜过盖聂,卫庄便绝不可能以鬼谷子自居。
  鬼谷子仍旧是这个老人。
  况且卫庄面部并没有“鬼宿”的标志,显然并没有继承纵横家历代传承的鬼谷命格,当不得“鬼谷子”这个名号。
  吕云澄和鬼谷子静静地对视。
  一句话都没说,一个动作都没有。
  吕云澄身后站着黑白玄翦,鬼谷子身后站着卫庄,两人同样静静对视,没有语言,没有动作,没有表情。
  极致的静谧,却又极致的压抑。
  压抑的氛围让周围的一切都好似静止了一般,没有鸟语,没有花香,没有溪流,没有游鱼,就连时间都好像是停滞了。
  这种压抑的感觉,哪怕是墨鸦白凤那种高手,也会被压得胸闷气短,如果是十年前的两人,甚至会被压得心胆俱裂。
  半晌,吕云澄晃了晃脖子,变戏法一样,从身上拿出一个酒葫芦。
  不是吕云澄的定力不够,若是吕云澄愿意,可以对峙七天七夜,但对峙有意义,没完没了的对峙纯属没病找病。
  别的不说,真要对峙七天七夜,眼睛总是会觉得干涩吧?
  武道高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辟谷,但吕云澄最好口腹之欲,怎么可能辟谷?有的吃就要有的撒,对峙七天,膀胱都该憋炸了。
  卫庄和黑白玄翦也差不多。
  真要对峙久了,后面的谈话可能就要一边蹲坑一边进行了。
  那场面实在是太过美好,吕云澄连想都不敢想,怕把苦胆水都吐出来。
  “这叫‘六果酿’,乃是以六种鲜果经过多种步骤酿造而成,本是我岳父想出来的,后又经过我夫人的改良,味道更加醇厚浓郁。”
  “没想到阴阳家的东君,竟然还有酿酒的本事。”
  “卫庄没告诉过你么?我有不止一位夫人。”
  “哦?原来如此,传闻吕宗主还精通纵横家的武艺,莫非也来自于此?”
  “我都和卫庄用纵横家的武艺打过一架了,怎么能是‘传闻’呢?
  不过鬼谷先生说的很对,我会的那些纵横家的武艺,确实来自于岳父,另一个岳父。”
  “吕宗主可真是风流啊。”
  “过奖,过奖,比不得鬼谷先生年轻的时候。”
  “你认识我?”
  “如果你一直隐藏行迹,自身命格和纵横家历代鬼谷子相融,我只能胡乱猜测,但你既然现身,即便有鬼宿阻拦,我也看出了你的真身。”
  “是么?”
  “当然,你知道阴阳家的东皇太一是谁么?”
  “不知道。”
  “你说谎,你知道东皇太一是谁,我和东皇太一那一战,泄露了他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