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

第182章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第182章

小说: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韩非觉得有些郁闷的时候,更加郁闷的消息传来。
  秦国使节遇害!
  趁着众人都被韩太子引开目光的机会,天泽悄悄潜入,刺杀了秦国使节。
  在任何一个时代,使节遇害都是可以引发战争的大事,十万秦兵已经陈兵边境,随时都可能发动进攻。
  韩非不得不放下一切心绪,准备迎接新的使节。
  巧的是,新来的使节,和韩非颇有几分关联。
  李斯!
  这对同时在荀子门下求学的师兄弟,终于有了再次交手的机会。
  ……
  “秦国使臣李斯觐见!”
  李斯持节大步走入王宫,耗节随着脚步一下又一下的戳在地上,却好似一下又一下的敲在韩国文武群臣的心口。
  十万秦军已经陈兵边境,一旦此事处理不好,就是一场战争。
  没有人觉得韩有取胜的机会,哪怕是姬无夜和白亦非,也不敢做出这个保证。
  “我由渡桥经西门入新郑,那里热闹不凡,似已无人记得,前任秦国使节就是在那里遇害。”
  “害”字落下的时候,李斯正好站在朝堂中央,目光灼灼盯着韩王安,丝毫没有施礼的意思。
  当着韩王安的面自称“我”,又紧盯着看,可谓无礼至极。
  韩王安忍不住握紧了拳头,肥胖如瓜的肚皮,也随着愤怒和隐忍而不断颤动。
  哪怕向来看不上韩王安的姬无夜和白亦非,也因李斯的无礼蛮横而皱了皱眉头,闪过几分怒意。
  李斯此举,虽然是借着秦国的威势,打韩王安的脸,他们这些做大臣的,尤其是做武将的,也是面上无光。
  有句话说得好,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战场上拿不下来的,就别指望在谈判桌上拿下来。
  此事有理没理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秦强而韩弱,李斯可以放肆的无礼,他们却无可奈何。
  不服可以,去和秦国的铁骑说。
  只要能说服秦国数十万大军,就算把李斯片成烤鸭,也没有人会多说半个字。
  韩王安早已没有当初进攻百越的血气,强忍下怒火,沉声道:“寡人一向以礼事秦,这等意外,绝非寡人所愿。”
  李斯道:“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我大秦遵循周礼,遣使相聘,韩国却未尽保护之责,这就是韩国待秦之礼?”
  姬无夜冷声道:“百越余孽擅长使用妖术,我们必定全力擒拿凶犯,而且此事不妨去问问你们秦国的国师,他最近收了一个百越美人为徒!”
  “百越余孽之事我已经听说,天泽麾下仅有四人,便搅闹的新郑不得安宁。
  我大秦国师不忍看百姓受苦,出手降服二人,并派弟子紫女帮忙降服百越余孽。
  没想到,天泽仅凭三人之力,便潜入王宫,绑走太子和公主,公主安然无恙,太子却已经遇害。
  哦,对了,救走公主的是纵横家传人卫庄,公主当时中毒了,为公主解毒的,是我秦国国师。
  姬大将军能不能告诉我,你们在这其中,可曾发挥出什么作用么?
  全力擒拿凶犯,说得好,只是不知这个‘全力’有没有意义?是不是需要我大秦国师,帮你们把天泽余下两个属下一并抓了?”
  “你……”
  姬无夜咬牙看着李斯,刚要反驳,李斯讥讽道:“如果你们无力剿灭百越余孽,大秦铁骑愿意出手帮忙,故此聚兵边境,蓄势待发。”
  白亦非道:“我韩国之事,当然是自己解决,秦军不邀而至,帮忙是假,反客为主才是真,楚人虎视眈眈,秦韩交战,无异鹬蚌相争。”
  李斯道:“使节遇刺于韩,秦国若无动于衷,天下会以为秦国可欺。”
  说到此处,李斯的声调变得温和:“但是,若王上愿意纡尊降贵,亲送使节遗体归葬咸阳,此事可就此作罢。”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漫天要价也没有这么要的啊!
  相国张开地道:“古语云,诸侯相送,固不出境,王上送秦国使臣归国,于理不合。”
  四王子韩宇道:“韩与秦并列诸侯,同为一国之主,岂能屈尊护送,为天下耻笑。”
  “虽并列诸侯,却有分别,维鹊有巢,维鸠居之,韩固为国主,却是联赵魏三家分晋地而得之,秦王乃周天子赐封世袭王爵,贵为正统!”
  不得不说,李斯口齿当真凌厉,以一己之力对战韩文武群臣,却占尽了优势。
  这固然有秦国强大的原因,但其思维之敏捷,准备之充分,亦可见一斑。
  韩文武群臣均不知该如何反驳,韩王安更是唯唯诺诺,就在此时,韩非站了出来。
  历史上的韩非有轻微口吃,并不适合与人辩论。
  但他曾经做《说难》,详细描述该如何说服别人,对于辩论和游说,非常非常的了解。
  顺便,韩非手中那把可以召唤剑灵的逆鳞宝剑,俗语中的“龙有逆鳞,触之者死”,也出自于《说难》。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韩非缓步走出,笑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晋之衰亡,韩赵魏三国并起,乃为天道,非为人意。
  李大人刚才说秦国乃是受周天子封赏之正统,但大周却亡于秦,贵国文信侯吕相,亲手终结了大周王脉。”
  韩非提及吕不韦,李斯也不继续纠缠,本就是漫天要价,自然有还价的底线。
  “如果王上不愿屈尊入秦,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弥补。”
  “什么方法?”
  “当年齐桓公出兵帮助燕国,胜利后,燕庄公亲自送行,相谈甚欢,不自觉的走入了齐国境内。
  齐桓公深感失礼,于是将燕庄公走过的土地割让给燕国,传为一时佳话。
  韩何不效仿先人之典,以秦使节遇害地点为界,割让土地给我大秦,此举必然可以赢得天下美誉,平息兵戎之灾。”
  此言一出,群臣更是震惊不已。
  韩王安没了,大不了就扶持一个新的韩王,土地没了,那可就是真的没了。
  韩非不紧不慢的说道:“秦国使节从咸阳到新郑,走了几天?”
  “十日左右。”
  “十天之内解决不了这个案子,就依大人所言。”
  “此言当真?”
  “既然以时间为限,如果破案早于十日,相应减少割让土地,是否公平?”
  “这非常的公平。”
  “从咸阳到新郑走了十天,这十天时间,有五天是在秦国境内,有五天是在韩国境内。
  如果案子少于五天破了,是不是相应的,秦国土地归韩所有?”
  秦强韩弱,想要让秦国割让土地,那是不可能事件。
  韩非也没打算真的要秦国的土地,只是打压李斯的气势,顺便给他一个台阶。
  破案时间就是五天,不能多于五天,也不能少于五天。
  ……
  弄玉在抚琴,紫女在调香,焰灵姬在斟酒,无双鬼守在门口,谁也不许靠近。
  无双鬼身边还有一位剑客,白衣素袍,清爽利落,好似一碗青菜鸡蛋面,正是盖聂。
  盖聂是嬴政的贴身护卫,平日绝不会出王宫半步,盖聂既然到了这里,那就说明,嬴政也来了。
  嬴政身着一身白衣,闭目聆听弄玉的琴声。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若是让人得知秦国大王在此,这场秦韩之间的谈判,怕是要立刻变成兵变了,大王不觉得危险么?”
  “有国师在的地方,又怎么能说是危险呢?而且在某些时候,为了某一些事情,冒一些风险,还是很值得的。”
  “比如呢?”
  “比如去见一位绝世之才。”
  “韩非的文章,大王都看过了?”
  “不只是他的文章,他这些时日写的策论,还有上书韩王的各种政策,寡人全部都看过。”
  “大王觉得怎么样?”
  “他的很多想法与寡人不谋而合,如果他愿意入秦,寡人愿以丞相待之。”
  “韩非怎么说也是王子,大王就不怕他有野心么?”
  “国师说笑了,就不信国师看不出,韩非的心性只能作为臣子,他的愿景也是治世之能臣,而不是成为一国之君。”
  “为什么?”
  “如果他想成为一国之君,怕是已经和紫女定下了婚约,借机笼络国师,前番百越绑架太子之事,更是可以借机除掉太子和四王子。”
  紫女闻言心中一惊,她多次听闻吕云澄称赞嬴政,今日见到嬴政,还以为是吕云澄看错了人。
  毕竟此举着实冒险,不符合作为一国之君应有的谨慎。
  可听他对韩非的评价,却又觉得嬴政的眼光当真是毒辣至极。
  她却不知,嬴政此举虽然冒险,却也是“示敌以弱”,借此机会让秦国内部的问题暴露出来,然后一网打尽。
  尤其是吕不韦。
  嬴政可以容忍治世之能臣,却不能容忍乱世之奸雄。
  至于安全问题,嬴政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除非吕云澄现在拿出鱼肠剑进行刺杀,否则没人能威胁到他的生命安全。


第370章 阴阳家的理念,五德终始
  夜。
  韩非和李斯相对而坐,看似把酒言欢,状态却全然不同。
  李斯的表情很严肃,和白日里一模一样,或者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表情,习惯了这种状态。
  韩非的表情很放松,不像是执掌刑法的大司寇,而是一个纵横欢场的浪荡公子。
  “师兄在朝堂上一番妙辩,着实让我感到惊讶。”
  “师弟的表现,也令我敬佩。”
  “只可惜,师兄所言,均是诡辩。”
  “你还是如此的好胜!”
  韩非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右手摊开,露出两枚金币:“要玩一个游戏么?”
  “你叫我来,就是为了玩一个游戏?”
  “这个游戏很有趣,你一定不会失望。”
  “什么规则?”
  “咱们各自手握一枚金币,我数三二一,一同亮出。
  如果同为正面,我输你三金,如果同为反面,我输你一金,如果一正一反,你输我两金。
  八次为限,谁的金子多,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如何?”
  “若有一次同正,我便可得三金,师兄岂不亏之?”
  “游戏尚未开始,师弟怎知结果?”
  这个游戏,表面上是一个数学概率问题,核心本质却是“概率+博弈”。
  一般而言,硬币的正反概率都是50%,但由于限定了规则,且正反可以随意操控,为了胜利,概率会发生变化。
  当然,不管有多少心理博弈,既然是概率问题,那便可以用数学来表达。
  如果用数学公式计算,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李斯的最优解是“三正五反”,韩非的最优解同样是“三正五反”。
  只不过李斯的数学期望是负八分之一,韩非的数学期望是正八分之一。
  换而言之,看起来处于劣势的韩非,从一开始就占据了心理上和数学上的绝对优势。
  看似优势实则劣势,看似劣势实则优势,和当初在姬无夜府上玩的“三姬分金”,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国家比较弱小,时常需要以小博大,韩非非常擅长这种游戏。
  两人对视一眼,随着一声“三二一”,同时摊开了手掌。
  同正,李斯3金。
  正反,韩非2金。
  同反,李斯4金。
  正反,韩非4金。
  同正,李斯7金。
  正反,韩非6金。
  正反,韩非8金。
  七局过后,双方的数据是7:8。
  李斯不懂什么叫做“数学期望”,但是游戏进行到此刻,他当然能够想明白结果。
  双方同正,他胜。
  双方同反,和局。
  一正一反,韩非胜。
  韩非的最佳选择是出“反”,这样最为稳妥,不管能不能胜,至少绝不会败。
  按照这个思路来想,李斯可以同时出“反”,以此来求和。
  处于劣势的人,能够变为和局,已经非常的不错,但李斯想赢,同时他也不觉得占据优势的韩非会选择求和。
  摊开手掌。
  李斯正,韩非反,一正一反,韩非增加两金,最终结局是7:10,韩非获得了胜利。
  “不好意思,赢你三金。”
  “师兄的赌运总是很好,再来一次!”
  下一局的结果更差,仅仅玩了七次,便已经是4:10,提前决出了胜负。
  李斯的面色有些难看,沉声道:“再来一次。”
  只要是概率问题,那便有机会获得胜利,但李斯输的越多,就越急躁,越想求取胜利。
  带着这种心思的赌徒,是不可能胜利的,莫说是李斯,便是龙四来赌,也一定会输。
  韩非和李斯都是聪明绝顶的人,也习惯于思索天下大势,玩了几局游戏之后,两人便开始讨论时局。
  “全赖师弟你的配合,你早就看出这个游戏的奥秘,却仍旧愿意放手一搏,这个游戏名为——不胜之胜!”
  “不胜之胜?师兄似乎话中有话。”
  “看上去己方不利,对方却占尽便宜,实则刚好相反,杀机暗藏,强弱之势逆转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对手的贪念。”
  “仕途艰难,朝政变幻,确实暗合这游戏的莫测,师兄似乎言有所指。”
  “不胜之胜,出正,看似回报高,实际上却是输,出反,看似回报少,却最终取胜。”
  “人生不是游戏,尤其对于咱们这种人,每一次选择,都是一场不能重来的豪赌,选择赢面较大的一方,也许不能胜,但或可保不败。”
  “老师曾经说过,位尊则必危,任重则必废,擅宠则必辱,看似位尊,实际上很可能是坐在刀尖上,胜与败,或许早已注定。”
  “愿闻其详!”
  “听闻秦国吕相位高权重,秦王虽亲政,却仍称其为‘仲父’。
  如今的秦国,相权强而君权弱,师弟不觉得,这和方才的游戏很像么?”
  此言一出,李斯再也无法保持淡定,因为他走吕不韦的门路入仕,一旦吕不韦倒台,他必然会遭受牵连。
  巧的是,吕云澄和嬴政,也在玩这个游戏。
  紫女弄玉焰灵姬都已经回房休息,房间内只有吕云澄和嬴政。
  “国师的手段果真高明,寡人已经很认真的分析,最终结果却仍旧是平局。”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常胜不败之法,也没有常胜不败之人,能够在劣势中博得平局,已经是最佳结果。”
  “国师不是说物极必反么?”
  “但这并没有到‘极’的地步,自然也就没有‘反’。”
  “国师失败过么?”
  “当然,我败过不止一次,只不过在我武道有成之后,就几乎没有失败了。”
  “那岂非是另一种常胜不败?”
  “规则的制定往往是用来掩盖游戏的本质,用来迷惑那些执着于胜负的人。”
  “所以呢?”
  “强者不仅可以制定规则,也可以改变规则,寻常人去赌,输了只能自怨自艾,我输了,却能一脚踢翻桌子,把剑横在对方脖子上。”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掀翻桌子,不仅需要绝强的实力,还不能有他人掣肘,最关键的是,这必须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
  “就比如现在?”
  “没错,就比如现在,外来的压力会让内部变得团结,一味的强压并非取胜之道。”
  “你想听一句实话么?”
  “国师请讲。”
  “你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但从你口中说出来,我总觉得怪怪的。”
  “哪里怪?”
  “因为我曾经觉得,你是那种不管眼前是什么,都会直接强力碾压过去的人。”
  “就好比国师曾经说过的‘霸道’,可即便是当年称霸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