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无论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
而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用亲身实践,为后世的大夫做榜样。
这也引出了“杏林”和“虎撑”。
孙思邈晚年在寓郊寺悬壶行医,不收诊金,惟望患者病愈后在寺旁植杏树三株,经年植杏,郁然成林。
杏子熟了之后,便卖掉杏子换取米粮,用以赈济灾贫。
孙思邈在山间采药的时候,一只被骨头卡住喉咙的老虎,趴在地上求救命,孙思邈用一个铜环卡住老虎的嘴,把手伸进去,拔出了骨头。
老虎感念孙思邈救命之恩,不复危害人畜,守护杏林,并充当药王坐骑。
铜环后来被改造成手摇铃,称之为“虎撑”,游方郎中多会手摇虎撑。
虎撑放在胸前摇动,表示是一般的郎中;与肩齐平摇动,表示医术较高;举过头顶摇动,表示医术非常高明。
孙思邈生于大统七年,开皇元年隐居于太白山,一边钻研医术,一边修道炼丹,如今约有七十岁。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最高峰,和终南山毗邻。
在周朝的时候,曾经把太白山和终南山合并,统称为“太乙山”。
孙思邈专心钻研医术,济世救人,吕云澄便是可以一剑斩破青天,也和他没有半点关系。
不过吕云澄那一个多月也不是干等着老酒发育,还让人从飞马牧场送来了《长生诀》,以及鲁妙子破译的文字。
长生诀记载了不少养生之术,孙思邈自然是想要看一看。
吕云澄自然不会对孙思邈摆谱,昨晚托岐晖送了一封拜帖,早晨众人沿着终南山游览,一路走到太白山草药最丰盛的山麓。
婠婠看着远处的太白山,眼中满是期待。
吕云澄是什么性子,她实在是太熟悉了,看似风轻云淡,实则狂的没边。
能被一个如此张狂的人称为“当世唯一一个纯粹好人”,摆足礼数求见,该是何等圣贤?
旁人从楼观台赶到太白山,需要很长时间,但众人皆是武林高手,悬崖峭壁一掠可过,倒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巳时二刻,众人到了太白山,见到了孙思邈。
年近七旬的孙思邈面上没有丝毫老态,神光内敛,皮肤晶莹,鬓边几缕白丝,不仅不显得苍老,反而为他增添了几分稳重。
他的气机异常的平和,圆润至极,透过阳光看去,身上仿佛有金光紫气环绕。
只是靠近,便会感觉到安宁和舒适。
道心种魔大法能够感知到万事万物的波动,婠婠领悟出的天魔十九重也有类似的能力,孙思邈是两人见过的波动速度最慢的人。
他的内心平静的好似一汪清泉,又像是绵绵春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上前见了一礼,寒暄数句,两人谈到了正题。
吕云澄拿出长生诀,笑道:“昨夜传信,邀请孙道长共参长生诀,这便是原件,那七千多个字形,也都被鲁妙子大师破解出来。”
孙思邈打趣道:“此物当真能让人长生?”
吕云澄道:“除非破碎虚空,去往另一片天地,寻找新的机缘,否则哪有真能长生之人?
此物本为道家养生术,我也是误打误撞才领悟到了修行之法,养生和医术方面,却是看不懂了。
孙道长医术高深,定能参悟先贤遗泽,若能以此福泽后世,让世人皆能延寿一两年,亿万百姓一人一年,倒也算是‘长生’了。”
岐晖等人看着长生诀,眼中不由闪过渴望。
吕云澄破解长生诀早已传遍天下,吕云澄夫人,侍女,以及四个弟子,各自练成一篇长生诀,都凭此修行到了先天境界。
没有破译的长生诀是鸡肋,破译出来的,可就是能让人一步登天的四大奇书啊。
万没想到,吕云澄就这么送了出去。
孙思邈道:“吕宗主此言大善,当世皆传吕宗主张狂霸道,沉溺女色,肆意杀人,横行无忌,看来传言误会很大啊。”
吕云澄摆了摆手,道:“孙道长谬赞了,我面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
孙道长有济世救人之心,我回以丹方医书,助道长一臂之力,那些妖魔鬼怪有祸乱天下之心,我自然要宝剑出匣,斩妖除魔。”
“吕宗主就不怕贫道贪下了长生诀?”
“我曾经和人说过,天下如果有一个纯粹的好人,那就是孙道长,我的眼睛是不会看错的。”
“吕宗主谬赞,这话贫道如何当得起。”
“等孙道长参悟出长生诀上的医理,著出泽被后世的医书,不就当得起了?
我这里还有‘天蚕功’一篇,和医理也颇为相通,请孙道长一同品鉴。”
天蚕功本为武道秘籍,虽然有一些苗疆蛊术的理念,也有生死之道,但和医理的关系并不大。
只是吕云澄在把全部心法融合为九阴九阳之后,想到了一种港漫中的心法,也叫天蚕功。
不过这门天蚕功是华佗所创,虽然有武斗能力,核心理念还是和医术有关。
而且,天蚕功的真气细丝若是用于做外科手术,那实在是太合适了。
自华佗开创外科手术,一直为卫生等问题困扰,至今也没能解决,若是能以武道作为替代补充,自然是大大的好事。
孙思邈不做任何考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众人在药园找了一处空地,各自坐下,开始关于丹法和医理的论道。
医武不分家,让吕云澄治病救人比较难,但若说对于身体经络的理解,比孙思邈也不逊半分。
岐晖等人日常炼丹,对于外丹术颇为了解,医术也算不错。
婠婠原本没什么兴致,直到孙思邈讲起了“养颜美容”,才竖起耳朵静听,恨不得拿着小本本都记下来。
很多人都不知道,历史上第一个把美容药推向民间的人,就是孙思邈。
孙思邈对于养颜美容有很深的研究,哪怕没有先天真气加持,只凭药物,也能做到延年益寿,鹤发童颜。
吕云澄并不忙着离开,反而给徐子陵传信,让他去一趟飞马牧场,把卫贞贞带来。
徐子陵负责和岐晖等人商谈全真道之事,卫贞贞则是和孙思邈学习医术。
卫贞贞温和善良,又身负滋养能力最强的水属性长生诀,学习医术再合适不过了。
孙思邈著作医书就是为了济世救人,自然不会敝帚自珍,卫贞贞愿意学,他就尽心尽力的教。
……
高句丽,奕剑阁。
杨广三征高句丽,皆被“奕剑大师”傅采林带领弟子打退,傅采林就是翻版的郭靖,甚至由于时代和世界的原因,威望更胜郭靖数筹。
对于高句丽百姓而言,傅采林就是他们的神明,守护他们安全的神明。
傅采林居住的奕剑阁,更是所有高句丽人心中的圣地。
梵清惠此时就在奕剑阁内,由傅君瑜引着,去见傅采林。
不得不说,慈航静斋的心法非常厉害,哪怕是仇视汉人的傅君瑜,对于飘渺如仙的梵清惠,也生不出多少怒意。
飞阁流丹,苍松滴翠。
奕剑阁并非只有一座楼阁,而是环绕一弯名为“奕剑池”的小湖而建的建筑群,每座建筑以楼、殿、亭、阁簇拥,景中有景。
主阁座落池南,双层木构,朱户丹窗,飞檐列瓦,画栋雕梁,典雅高拙,气势非凡。
池水支流缭绕园林楼阁之间成溪成泉,临水复廊以漏窗沟通内外,不会阻碍景观视野。
主湖碧波倒映的树影、花影、云映、月映,唼喋游鱼击起的涟漪,形成似真似幻的迷离画面。
池心方亭四角各挂三盏彩灯,亭旁临池平台铺着数十张厚软的纯白地毡,合成一张大地毡,把冷硬的砖石平台化为舒适且可供坐卧的处所。
十多名素衣高丽美女,或坐或卧,或轻弄乐器,或低声吟唱,把湖心的奇异天地,点缀得活色生香,倍添月夜秘不可测的气氛。
亭内圆石桌上放置一个大铜炉,沉香木烟由炉内腾升,徐徐飘散,为亭台蒙上轻纱薄雾,香气四逸。
最引人注意的,还是一个仰望星空的白衣男子。
虽因背着她们而见不到他的容颜,梵清惠仍可从他不动如山的姿态,感觉道他对夜空的深情和专注。
第295章 傅采林大好男儿,竟与宁道奇齐名!
傅君瑜领着梵清惠直抵池心平台,在厚软白地毡外止步,轻声道:“师尊在上,梵清惠求见。”
傅采林好似没听到傅君瑜的话,全无反应,傅君瑜亦沉默不语。
梵清惠心中感叹,这傅采林的架子,真是比帝皇还要大。
若是宁道奇还在就好了。
再次叹了一口气,梵清惠收敛心神,恭声道:“慈航静斋斋主梵清惠,求见奕剑大师。”
傅采林不轻不重的哼了一声,似乎是在愠怒于梵清惠打搅到了他的兴致,又似乎已经猜到了梵清惠的目的,对此颇为不喜。
“久闻慈航静斋最擅长参天悟道,梵斋主能否告诉我,生命究竟为何物?”
梵清惠打探过,知道傅采林最喜欢问这个问题,早就想到了一个最能打动傅采林的答案。
“生命就是责任,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肩负着各式各样的责任,能力越强的人,肩负的责任就越大。”
傅采林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道:“虽然这不是你的本心,但不得不说,这个答案打动了我,梵斋主,请坐!”
奕剑术和慈航剑典一样,都是非常唯心、非常感性的武功。
傅君瑜的修为还不到家,看不透梵清惠内心,傅采林却能感觉到,梵清惠这一切都是演出来的。
她的内心好似一条蜿蜒曲折、深不见底的山洞,虽然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但刚才说的,一定不是内心最真诚的想法。
说客!
纵横家!
傅采林心中猛地想到这两个名词。
以慈航静斋弟子的魅力,若是去做说客,就算达不到苏秦张仪的地步,也绝对能超越大多数人。
对于傅采林的话,梵清惠并不在意,脱去鞋袜,找了个位置坐下。
这个位置距离傅采林恰好在傅君嫱和傅君瑜之外,又在其余女弟子之前,既不会让人感觉到冒犯,也不会落了自己的名头。
傅采林道:“若是不能扫去尘埃,又如何能够拥有一颗通明剑心呢?可惜了,看不到慈航静斋的剑心通明。”
梵清惠道:“小徒妃暄已经达到了剑心通明的境界,大师如果有兴趣,清惠可以唤小徒来。”
“不必了,有什么事情,说吧!”
傅采林转了下身子,正对梵清惠,露出了自己的真容。
看傅采林魁伟完美的背影,听他充满奇异魅力的动听声音,任何人都会觉得他有一张英伟至没有任何瑕疵的脸孔。
事实却刚好相反,傅采林拥有一副古怪而丑陋的长相。
他有一张窄长得异乎常人的脸孔,五官无一不是任何人都不希望拥有的缺点,更像全挤往一堆似的,令他的额头显得特别高,下颔修长外兜得有点儿累赘。
弯曲起折的鼻梁不合乎比例的高耸巨大,让他的双目和嘴巴更显细小。
幸好有一头长披两肩的乌黑头发,调和了宽肩和窄面的不协调,否则会更增别扭怪异。
傅采林当年亲临前线,凭借绝世剑法守城,见过他真容的极多,以慈航静斋的情报能力,自然早就知道傅采林面目古怪。
梵清惠面上没有任何异色,严肃的说道:“我是为了八月十五的决斗而来。”
傅采林道:“你觉得我胜不过吕云澄?”
梵清惠点了点头。
傅君瑜等人当即对梵清惠怒目而视,甚至想要拔剑领教一下慈航静斋的绝学。
傅采林伸手示意她们都退下,只留下他和梵清惠两个,轻声问道:“吕云澄的剑有多厉害?”
梵清惠道:“他在杀了宁散人之后,以硬碰硬,击杀了智慧大师和了空师兄,并给帝心尊者留下了致命伤,我出发的时候,帝心尊者已经圆寂。”
傅采林敏锐的把握到了梵清惠话中的问题,奇道:“以硬碰硬?”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为了降妖伏魔,智慧大师毫不犹豫的用了破精自绝大法,了空师兄也用了静念禅院秘传的拼命法门。
在吕云澄和帝心尊者大战的时候,石之轩出手偷袭,吕云澄一剑迫走石之轩,并给帝心尊者留下无法痊愈的伤势。”
傅采林眼中精光一闪,他当然听到了相关传闻,只是没想到吕云澄竟然真的强到了这等地步。
他因为高句丽国事而浪费了精力,不能专心练武,因此武道境界稍弱宁道奇半筹,毕玄也差不多。
只不过他和毕玄练的都是杀伐武功,因此战力并不弱于宁道奇。
如果让他和宁道奇对战,最多也就是拼个不胜不败,或者同归于尽,取胜的希望都很渺茫,更别说击杀宁道奇之后,再杀智慧了空。
傅采林现在明白,梵清惠为什么要说“责任”了。
不止是为了获得自己的认可,还因为他身上真的担负着一副重担,一旦他败于吕云澄之手,高句丽又该走向何方?
高句丽的高手,不管是他的弟子傅君瑜、傅君嫱,还是盖苏文、金正宗,都接不起这副担子。
如果四人联手,或许有几分机会,但是这绝不可能。
盖苏文野心勃勃,早就想要取高句丽皇室而代之,只是慑于奕剑阁,不得不隐忍。
一旦自己死了,一切矛盾都会彻底爆发,到那时……
傅采林还没有想完,梵清惠再次补了一刀。
“吕云澄的弟子寇仲野心勃勃,一旦让寇仲得了天下,兵临城下是迟早的事!”
“哦?那你的意思呢?”
“利用这次决斗,一举解决吕云澄,没有吕云澄,寇仲不足为惧。”
“如何解决?”
“一人之力,终有穷尽。”
“然后我高句丽高手死伤殆尽,让你们中原渔翁得利?梵斋主,事情不是这么算的。”
“我会亲自出手。”
“不够,如果吕云澄真有你说的那等战力,这远远不够。”
“嘉祥大师也会亲自出手。”
傅采林不言不语。
“慈航静斋有一分支,名叫‘上清观’,观主智清会出手。”
“中原佛门四大圣僧,死了两个,余下的两个,怎么只来了一个?”
“道信不会同意这个计划的,我根本就没有告诉他。”
“慈航静斋每一代传人皆是两人,怎么一个都不来?”
“吕云澄和阴癸传人沆瀣一气,妃暄要对付阴癸弟子。”
“另一个呢?”
“若是她死了,我慈航静斋如何传承?”
“哼!若是此次围杀不成,你以为慈航静斋还能存留不成?”
傅采林眼中再无对于美、对于生命的追寻,只有刺骨的冷漠,一如他当年镇守城墙之时。
“你有你的底线,我有我的底线,如果你的筹码达不到我的底线,我大不了直接认输,就不信吕云澄会上赶着来杀我!”
“大师,你……”
“今年并不是最佳的决战时机,最佳的决战时刻是中原一统之后,吕云澄杀死我,中原皇帝趁着高句丽大乱的机会入侵。
相反,如果他现在杀死我,等到中原一统,高句丽或许已经恢复了稳定。
如果我主动认输,吕云澄一定会答应,高句丽会多出几年喘息时间,我则是可以用这段时间处理好一切。”
傅采林盯着梵清惠,认真的说道:“给我一个陪你冒险的理由!”
梵清惠道:“你已经胆怯了,大宗师是不能胆怯的,胆怯一定会输!”
“虽然我的志向是把握生命的美好,但我的身心早就已经献给了高句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