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昭烈帝 >

第368章

大汉昭烈帝-第368章

小说: 大汉昭烈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鲜卑人起了内斗,幽州刺史田豫自然是满心欢喜,他这几年来都没有闲着,通过挑拨离间和商品份额调控,始终让鲜卑各部出于相互争斗和仇恨的状态,短短几年,曾经让刘备都头疼不已的强大邻居,就变得越发外强中干了。
    步度根是这一场动乱的受益者,但在局面慢慢明朗之后,他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汉人和胡人的交易圣地在上谷郡,那座矗立在居庸关外的沮阳城,一向是关外胡人趋之若鹜的天堂,但诸部分裂以来,包括鲜卑人祖庭弹汗山在内,代郡与上谷郡的广大领土都在轲比能的控制之下,不是他步度根的地盘,想要去沮阳做生意,就得给轲比能交钱。
    除了跟自己不对付的轲比能外,步度根身边还有两个恶邻西部乌桓的难楼王自从抱上了汉人皇帝的大腿,在治水下游修筑了王城之后,变得越发财大气粗,也越发地贪婪,西部鲜卑人想要前去沮阳,难楼王也要派出骑兵收过路钱。
    另一名恶邻则是来自身后,自从栾提于夫罗去世,他的兄弟呼厨泉继承单于之位,并立于夫罗的儿子刘豹为左贤王,叔侄二人齐心协力,压制了当初杀害羌渠单于,驱逐了于夫罗的须卜骨都侯一系,使匈奴人重新回到正轨。如今匈奴人以美稷的单于庭为据点,不断向东扩张势力范围,为了抵御他们,步度根的兄长扶罗韩也统领数万部众,常年战斗在黄河一带。
    又要应付恶狼一般的匈奴人,又要忍受轲比能和难楼的压榨,步度根的族人们生活得十分艰难,在他看来,若是能有一支与自己交好的商队,带来源源不断的货物和金钱,他的日子就不会像现在一样艰难了。
    在此之前,步度根曾经派人去雁门一带寻找合作伙伴,但是,并州不像幽州,对羊毛没什么需求,对战马牛羊的需求量也不大,步度根尝试了几次,组织人手驱赶着牛羊马匹前去贩卖,发现付出与收益实在是不成正比,还有被匈奴游骑劫掠的风险,便也断了这方面的心思,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西面,想着先打败匈奴人再说。
    如今有商队从汉地远道而来,并表露出了长期合作的意向,步度根的心情一下子就好多了,望向对方的眼神也变得格外炙热。
    “听贵客的口音,不像是并州边地出身?”步度根试探地问道。
    “我是五原人,这两名兄弟都是上郡出身,早些年朝廷裁撤边郡,我们便跟着一道返回了内地,在司隶地界给人做事,时间一长,口音也就变了。”为首的商人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步度根点点头,继续问道“诸位做的可是杀人越货的事?”
    此言一出,帐中各处的鲜卑卫士们都是迅速做出反应,纷纷将腰刀拔出了半截,虎视眈眈地盯着坐在下首的三名来客。
    出乎步度根意料的是,面对十几把明晃晃的弯刀,十几名凶神恶煞的鲜卑勇士,这三名商贩却是从容自若,端着酒碗的手都没有晃一下。
    “生意人行走在外,难免会遇见不开眼的,也难免会动刀动枪,单于说的倒也没什么错。”为首的商贩喝完了碗中的酒水,这才悠悠说道“我们几兄弟做了这么多年买卖,也算见过些世面,千军万马里也走过几遭,单于可是想看看我们的手段?”

第七十四章 新的篇章
    “贵客说笑了,本单于一向是张开双臂来欢迎朋友,只是你们初来乍到,总是要试探一下底细。”
    步度根哈哈大笑起来,示意自己的卫士们收回战刀,然后再度举起酒碗,“来,再喝一碗接风酒。”
    只是看他的脸色,总是有那么一丝丝的尴尬。
    三名商贩首领也是呵呵一笑,不再多说什么,专心用带着酸涩味道的马奶酒润喉解乏。
    三碗开场酒过后,步度根便询问起了对方的姓名和来处,这三人也不矫情,坦然自报家门,为首那个姓冯名先,另外两个是堂兄弟,一个叫魏大一个叫魏二,都是跟了冯先几十年,有过命的交情。
    这冯先本是并州游侠儿出身,在关中、中原各地都游历过,也结识了不少关系。最近两年因为年纪大了,想要落叶归根,这才返回并州拉起了一支商队,想要在洛阳和草原之间做点生意。
    按照冯先自己的说法,他的路子很野,别说王公大臣,就是跟洛阳城里的天子也能说上两句话,而且这商队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有很多大人物投了钱,只不过将他推在面子上而已。
    步度根大小也是个鲜卑单于,还顶着檀石槐后代的偌大名头,虽说比不上他的祖父那样兼具才能和本事,却也不是三两句大话便能唬住的,听了冯先在那里高谈阔论,他便打着解手的幌子出了大帐,前往商队那里一探究竟。
    冯先带着魏氏兄弟在单于帐内饮酒,其余的人手也没有闲着,他们解开厚实的篷布、卸下车厢木板,就地摆开货物,向围拢过来的鲜卑人兜售起来。
    等到步度根出来查看的时候,他的族人已经把其中两三辆大车里面的货物抢购一空,这些货物大多以实用为主,像铁锅、盐巴、布匹等等,都是鲜卑人急需的生活必需品,并且品质还相当精良,即便是步度根这样的身份和眼光,也很难挑出毛病。
    看了几眼,对对方的实力和诚意有了更深的了解,步度根当即命人前去宰牛杀羊,准备好好迎接来自南边的贵客。
    再次返回大帐,步度根的脸色也变得越发和煦,频频举杯劝酒,酒到酣处,这位鲜卑单于甚至放下身段,按照中原人的习惯,跟冯先称兄道弟起来。
    之前被几十把钢刀指着,冯先脸上没有丝毫惊惶之色,此时被人奉为上宾,他的脸色还是一样从容如常。步度根将冯先的表现尽收眼底,心中笃定对方确实是见过大风浪的,不是寻常商贩,话语也越发殷勤了。
    “冯兄,除了铁锅和盐巴布匹之外,你可还有其他的货物?”又是满饮了一碗美酒之后,步度根放下酒碗,装作不在意地问道。
    “我们这些生意人天南海北地跑,就是为了赚钱,不管买家想要什么,只要给得起价钱,我们就会想办法弄来,如果价钱足够高,我们把自己卖了都行。”冯先回答得自信满满。
    “若是我说,需要大量的粮食和兵器,冯兄也能弄来吗?”步度根继续问道。
    “兵器好说,就看单于愿意出什么价码了,至于粮食嘛,大汉这些年战乱不断,粮食储备不足,新皇登基以来,对这方面盯得很紧,怕是不好弄。”
    冯先说得不急不缓,但步度根敏锐地发现,在自己文化的时候,此人端着酒碗的右手微微停顿了一下。
    这说明对方是认真思索了的,而且有把握的敢应下,没把握的也坦然说明,说明有路子,而且对自己的路子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是个可以长期打交道的。
    “哈哈哈哈……”步度根心思既定,便不再疑神疑鬼,大笑着站起身来,热络地邀请三人出帐赴宴,“生意的事情不急,有的是时间来谈,冯兄,二位魏兄,我们先去喝酒吃肉。”
    秋高气爽,正是牛羊肥美之时,丰富的草料转化成了脂肪,使得羊肉鲜嫩异常,冯先也不小气,吩咐手下打开一辆大车,从车厢中搬下许多美酒作为回礼。
    汉人商队带来的美酒度数颇高,香气浓郁,只是闻到酒香,围坐在篝火旁的鲜卑贵族们就都伸直了脖子,眼睛也瞪得溜圆,纷纷放下了手中皮囊里的马奶酒。
    就连步度根也忍不住诱惑,喉咙里发出一声响亮的“咕咚”。
    他是檀石槐的孙子,和连的亲侄儿,之前也跟着去过沮阳,他的部族也参加过对幽州的贸易,过过几年好日子,享受过不少的珍馐美味,自从分家以来,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艰难,往日的快活也随风而去,然而,就在这一刻,闻到了熟悉的烈酒香味,步度根就觉得,自己的好日子要回来了,人生将翻开新的篇章。
    “冯兄远来是客,怎能如此破费,还是把这些好酒收起来,有两三坛给他们解解馋也就够了。”步度根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故意板起脸说道。
    “哎,单于这话可就不对了,我们初次登门拜访,怎能不带些见面礼?这一车的美酒和贵重货物,本就是献给单于的,现在既然搬出来了,那就是单于的东西,就是尽数分给,也是单于慷慨大方,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冯先摆了摆手,站起身来,豪气干云地大声喝道“还不谢谢单于赐酒?”
    众鲜卑贵族这才如梦初醒,纷纷怪叫起来,对步度根极尽谄媚溢美之能事,一些与他亲近的贵族索性围着篝火且歌且舞,短短片刻,王帐周边就变成了大型的歌颂晚会。
    被人起哄到如此程度,步度根也不好再说什么,索性依照冯先所说,把一车好酒都分了下去。
    听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和对自己的歌颂,步度根不禁有些飘飘然,望向冯先的目光也更加亲热。
    能够给自己带来实惠,还能帮着自己笼络人心争面子,真是长生天派下来的贵人啊!
    盛大的宴会接连举办了两天,冯先一行带来的货物也被购买一空,在饮酒作乐的间隙,冯先与步度根还进行了友好的磋商,敲定了下一笔生意。
    两天后,在无数鲜卑人殷切的注视下,这支商队重新启程,带着满满当当的皮毛和钱财,以及上千只牛羊,沿着来时的道路离开了。
    为了表示诚意,步度根特意派了五百名亲卫沿途护送,直到过了长城才与冯先等人依依惜别,恋恋不舍地向北折返而去。
    “这步度根倒也是个知礼数的。”望着消失在远处的尘烟,魏大忍不住咂了咂嘴,似乎是在回味前两天的烤羊腿。
    “内忧外困,有什么资格不讲礼数?”冯先冷笑两声,不屑地说道“一个落魄单于而已,若不是要对付匈奴人,他连坐在我面前劝酒的资格都没有。”
    “可我们要怎样挑动鲜卑人和匈奴人打起来呢?”魏二开口问道。
    “急不得,慢慢来,我们先回雁门,把这边的情况汇报给牵子经,让他去想坏点子。”冯先答道。
    “也对,我们这些粗人只管打打杀杀,去胡人那里骗酒喝就好了。”魏大嘿嘿一笑。
    “蠢材,你喝的酒都是我们带去的。”魏二当即怼了一句,引得魏大对他怒目而视,然后两人就重新展开已经延续了二十多年的骂战。
    听着两个老兄弟斗嘴,冯先只是充耳不闻,思索起了下一步的计划。
    他,吕布,四十岁,人生正翻开了新的篇章,接下来,他要驱逐胡虏,建立不朽的功业。

第七十五章 荆州水师
    滚滚汉水自西向东奔腾而下,在襄阳城东北拐了一个大弯,弯曲的河道导致水流变缓,携带的泥沙得以沉积,鱼梁洲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堆积起来,最终成为了数里长宽的大沙洲,距离北岸最近的距离只有两三里,乘船往来颇为便捷。
    正因如此,关羽将强渡汉水的地点选择在了这个江面最为狭窄的弯道,诸葛亮也选择了岸边一处地势较高的小丘,将各种火炮堆积于其上,以层层沙袋为底座,建立起了本位面历史上第一个被投入实战的热兵器阵地。
    水面就那么宽,交战双方根本无法隐藏己方动向,眼见关羽在北岸动作频频,刘磐、张允二人也做出了相应的举动,鱼梁洲守军将防线推进到了岸边,设立了层层叠叠的矮墙和土台,彻底将鱼梁洲变成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堡垒。
    在水面上,张允的襄阳水师调动得更加频繁,不仅将七成以上的斗舰都集中在了鱼梁洲一带水域,还派出几艘艨艟逼近到汉水上游,往来截杀朝廷军顺流而下的小船和木筏,迫使关羽不得不放弃水面运输,从陆路将这些小型船只和木筏运输到了预定的渡河位置。
    经过了数日紧锣密鼓的准备阶段,朝廷军的强渡行动在午时拉开了序幕。
    北岸,朝廷一方,各种船只木筏密密麻麻地遍布在岸边,负责第一批渡河的将士们身穿皮甲,面色冷峻,只等着军令下达。
    由于小船的承载力不足,他们身上全部的兵器只有一面圆盾,一柄战刀,如果遭受到敌军的箭雨袭击,伤亡势必会相当惨重。
    明知实力相差悬殊,越是冲在最前,越是九死一生,但在关羽传令诸营,征集先登死士的时候,这些汉子还是毅然站了出来,甘心用血肉之躯为其余袍泽垫出一条胜利之路。
    校尉孙宇自告奋勇,成为了第一波攻击的主将,就在昨夜,他来到关羽大帐,与这位将自己从行伍中提拔起来,又一直带在身边悉心栽培,如同慈父和兄长一般的上司进行了诀别。
    此时此刻,孙宇回望高台,只见关羽也对望过来,只是那张脸仍然冷硬如铁,双唇紧紧抿着,就像昨夜一样,仿佛是一句话也不愿意说。
    “对面应该就是襄阳水师的全部精锐了,他们所有的斗舰都在这里。”炮兵阵地上,庞统与徐庶等人手搭凉棚,分辨着对岸的各种战船,他们二人久居荆襄,对战船形制分外熟悉,短短片刻,就把对方的船只数量和预计兵力估算了个七七八八。
    诸葛亮则是坐在一旁,根据庞统讲述的水面宽度,结合每一种火炮理论上的射程,完善着具体的作战计划。
    即使已经计算了许多次,在心中模拟了许多次,但大战一触即发,只有沉浸在计算之中,才能让他稍稍舒缓紧张的情绪。
    “呜——”
    “呜——”
    沉重的号角声响起,战鼓声紧随其后,犹如接力一般,迅速传遍汉水北岸,给全军传达着讯息。
    进攻开始。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等受国隆恩,理当以死相报,弟兄们,跟我走!”孙宇高声喝道,率先登上第一艘木船。
    一千名先登死士纷纷高声应和,按照预先的部署,有条不紊地将木船推入水中,然后依次登船。
    荆州水师一直有哨船游弋在江心,担负巡逻警戒的任务,第一时刻便发现了北岸的动静,用旗号向对岸示警。
    片刻之后,南岸的水师也动了,一艘艘战船就像是一座座浮在水面上的小型堡垒,列阵向北,缓缓而行。
    “斗舰居中,艨艟两翼为辅,看来对方是不愿意过多纠缠,准备速战速决。”庞统喃喃说道。
    “斗舰,艨艟,不是楼船?”听了庞统的讲述,刚刚押运着最后一批炮弹抵达阵地的法正有些蒙了。
    敌军的战船高大异常,粗略估计都在两三丈高,在凉州出身,没怎么见过大船的法正眼里几乎没有区别,他第一眼望去,就以为那是传说中的楼船了。
    “楼船体型巨大且笨重,只有在江夏以东的长江里才施展得开,汉水里是决计没有的。”庞统解释道“敌军阵列正中的都是斗舰,是一百多年前才问世的新战船,比楼船低矮灵活,战力丝毫不逊色,且更加实用。”
    与朝廷军这些临时征召而来的各种民船相比,荆州水师的正规战船显得巍峨如山,一支支长桨划动水面,快速推动着战船前进。
    片刻之后,荆州水师最前方的斗舰便发动了第一次攻击。
    只见为首的两艘斗舰齐齐转向,用高达三丈、长达十五丈,犹如城墙一般的侧面对着不断靠近的小木船,“嘣”“嘣”数声,便有好几支粗逾手臂的巨大木箭激射而出,飞速靠近最前方的敌人。
    “通常来说,每一艘斗舰上都有四张巨弩,分布在船身左右两个方向,这种巨弩通常是守城用的,威力极大。”庞统话音未落,几支巨箭便带着尖锐的呼啸声,以肉眼可见的高速飞掠过江面。
    由于力道太足,这几支巨箭还来不及在重力的作用下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