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昭烈帝 >

第35章

大汉昭烈帝-第35章

小说: 大汉昭烈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固的王帐内再次聚起了高句丽的各路将领,他们屏声静气地看着面如沉水的伯固,生怕自己一个不慎,惹得大王迁怒。
    “你们不用怕,那关羽再强也只是一个人,大家都看到了,他们出城的兵力只是我们的一成,根本无法和我军抗衡,明日我们不要理会关羽的挑战,你们各自做自己的事,等到攻城器做好,我们就全力攻城。”
    伯固垂下眼睑缓缓说话,他看得到自己麾下战士们惶惶不可终日的表情,也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那种无力的恐惧,但此时高句丽人不能陷入无边的恐惧,没有了勇气,没有了士气,这仗还怎么打?
    “你们都下去吧,去把自己部属的士气给我提起来,倘若被我看到谁的属下萎靡不振,那他就不用再带兵了。”
    压抑的气氛笼罩着高句丽营寨,襄平城则是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数千士卒原本以为今日出城势必要血战一场,由于知道高句丽人的军队远远多于自己这边,很多人在踏出城门的那一刻就已经抱定了为国捐躯的打算。
    然而关羽并没有让这些临时拼凑的士卒们出战,他单人出阵,杀得高句丽人连一拥而上的勇气都没了,就那样灰溜溜地缩回了营寨,这让辽东士卒在长长松了一口气后,对关羽的崇拜又多了几分。
    “你们都没看见,关都尉就那样站在两军阵前,高句丽贼人来一个砍一个,那两个贼人看起来也是虎背熊腰的,没想到连关都尉一刀都接不住。”
    随着汉军安然撤回城中,那些士卒们马上成了焦点,无法登上城头观战的百姓们将他们围在中间,不住嘴地询问战况,而这些士卒目睹了关羽的神威,那股兴奋劲还没过去,当即口沫横飞地开始吹嘘,一个个讲得天花乱坠,仿佛关羽一刀劈死了几万高句丽人一样。
    等到关羽最后一个踏入城门,襄平百姓们的欢呼声也达到了高潮,数万百姓站在大道两遍夹道欢迎,搞得关羽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他走了一段之后干脆停下脚步,对着围在身边的百姓们高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放心,有我关羽和麾下将士们在,高句丽贼人不可能攻入襄平。”
    “我说你们光说关都尉这好那好,襄平城难道没有大家闺秀想做他的夫人?谁家闺女有意思可以让人来我这里……”张焕得意洋洋地跟在一边,他一看气氛如此热烈,便提高嗓门开始给关羽征婚了。
    关羽本来就是个红脸膛,如今被当众起哄,一张脸更是从脑门红到了脖子,他几个大步冲到张焕旁边,一把夹住他的脖子,同时还捂上了嘴,就像提着小鸡一样逃离了人群。
    襄平百姓们哈哈大笑,百姓心中的忧虑也在不知不觉间消去了不少,许多人家在欢喜之余,被张焕一番提醒,各自也动了心思。
    虽说刘太守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张宁,但其他将领和官员也都年轻,而且和太守关系莫逆,若是能将自己家的适龄女子嫁给任何一家,对于这些人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你身为堂堂长史,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那乱七八糟的事。”一直到了军营,关羽的脸还没从紫红色变回正常,他略带恼怒地瞪着张焕,看样子张焕若是拿不出个合理的解释,今天就得挨一顿老拳了。
    张焕一边哎哟一边揉着自己的脖子,这红脸家伙实在是太有劲了,差点把自己脖子给夹断,“云长你是不知道啊,玄德带兵南下了,城外又有好几万高句丽人虎视眈眈,城里这几天可以说是人心惶惶,百姓们都害怕被敌人打进城来,不少人都想着偷偷逃出城去南边避难呢。幸亏今天你大展身手,总算是给襄平百姓们吃了付安心药,我再故意说些让人放心的话,其实也是为了安抚民心嘛。”
    “我还以为你是好心,没想到是在戏耍我,别跑,吃我一拳!”
    “啊?难道云长你还真动了成家的念头,哎哎哎别啊,哎呀!”
    经过一番鸡飞狗跳的折腾,关羽出了一口恶气,心情舒畅了许多。张焕精疲力尽,也没心情调戏对方,两人和颜良又坐在军营中的校场,开始研究起接下来的防御问题。
    “又拖延了一天。”颜良粗重的眉毛拧在一起,显然是没有把今天的胜利当一回事。
    远离了百姓和士卒的视线,关羽的脸上才重新出现了忧虑的表情,“高句丽人不会再给我们这样拖延时间的机会了,他们的攻城器械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只要有两三天时间来恢复士气,做好战前安排,他们随时都会大举攻城。”
    “是啊,两个人的死活根本不会影响大局,不过今日算是不错,让我们这边的军民士气大振,并且没有士卒损伤,只要百姓们不怎么惧怕敌人,那咱们守城的胜算就更高一些。”张焕点着头,他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这样自我安慰了。
    没有经过长期训练和战争洗礼,百姓就无法成为战士,就算手中握着刀枪,他们也不是合格的战士,指望他们野战根本不靠谱,这一点认识,是这些参加过平定黄巾之乱的将领们得出的共识。
    今天关羽孤身搦战,一方面是想震慑高句丽人,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身后士卒并不抱有太大信心。
    “出城迎战不是上策,只会白白损失兵力,我们还是放弃野战的打算,一心守城吧。”
    颜良手里拿着根小木棍,在地下一边画一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城西地势宽阔,倘若贼人开始攻城,我便率领骑兵绕出城去,袭扰他们的侧翼和后方,伺机寻找空隙,烧毁攻城器械。”
    “骑兵作战我不如你,具体怎么打你自己决定,我只需死守城头就好。”关羽点了点头,同意了颜良的作战计划。
    张焕坐在一边,越想越是来气,“都怪玄德,把辽东主力带走了,这都一个多月还没回来,早知道高句丽人会来,咱们就不南下了。”
    “阿嚏!”刘备走在路上,突然没来由地打了个喷嚏,“谁在背后说老子坏话呢?”
    他身边的张飞一边迈着大步,一边没好气地答道:“肯定是二哥啊,要是俺老张现在在襄平,肯定一天念叨大哥几百次,让你不停地打喷嚏。”
    一说起关羽和襄平,这些匆忙赶路的辽东将领们的脸上都又增添了几分焦急,他们从收到消息之后就加快了脚步,只恨自己没有长着翅膀,可以一下子飞回去。
    如今一千五百名军士已经全部踏上了辽东半岛的土地,先头部队已经在赵云的带领下离开了沓县地界,刘备他们为了防止急行军引起士卒掉队,所以负责走在队伍的最后收拢体力不支的士卒。
    “按照现在的行军速度,再有四五天就能赶回襄平了吧。”刘备心中计算着路程,然后扭头问同样是脚步匆匆的徐荣,“老徐,四五天能到襄平吗?”
    徐荣考虑了一下,然后认真答道:“来的时候大概用了八天,咱们加快脚步,四五天倒是可以走到,但之后还得让兵士们歇息一两天,要不然咱们赶回去就是给高句丽人送脑袋的。”
    “不管怎样,下令让大家加快脚步。”刘备喘了喘气,继续大步向北走去。

第十二章 一触即发
    大战一触即发,城头也几乎成了关羽的家,他每天除了在城中巡视,检查守城的准备,就是伫立在城头上,看着高句丽大营而动脑筋。
    又是平静的三天过去了,这三天时间里,关羽他们眼睁睁看着高句丽大营中影影绰绰的攻城器械越来越多,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城外的工匠营地和南边那些坞堡没有问题吧,赵风这几天都没有消息传过来了。”说心里话,关羽对于守住襄平城不是特别有信心,毕竟自己手中能够动用的兵力基本都是百姓,只要敌人攻上城头就很难守住。
    为了以防万一,趁着这几天高句丽人按兵不动,由赵风牵头组织,襄平城内的老幼妇孺,读书人还有工匠已经分批次,陆陆续续地从南边城门撤离了。
    就算敌人攻进城中,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辽东军队也可以依托城中建筑步步固守,若是形势再不济,关羽他们撤出城外,工匠营地和城南的坞堡群也将成为抵御高句丽人的坚固防线。
    张焕微笑道:“我和赵兄弟每天都有联络,那边不用担心,我们顾好自己眼前的事就好。”
    “那就好,那就好。”关羽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去,视线落在了远处街角正在忙碌的张宁身上,“如果高句丽人攻上城头,你就带人把张姑娘和那些妇女、还有华佗先生护送着撤离。”
    “我知道。”
    颜良忽地沉声说道:“我有一个新的计划。”
    “说来听听。”关羽和张焕同时来了兴趣。
    “二城西地势过于开阔,我军骑兵出城之后,一切动向将全部暴露在高句丽人的视线中。”颜良用手不断指着城外的各个区域,“倒不如将骑兵部队埋伏在城东,等到敌军主力大举攻城,我再从侧翼杀出,单刀直入,直取伯固中军。”
    “这样做风险太大,万一陷入重围,我们将无力救援。”张焕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这五百名重装骑兵可是辽东的精华,一旦损失可是不好重建。
    关羽则是持有不同意见,“可以试试,骑兵不就是冲阵斩将用的吗。”
    “打仗你们是行家,你们说了算。”张焕无奈地摊开双手。
    就在下一天,高句丽人终于做好战前准备,正式拉开了攻城战的序幕。
    “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此起彼伏地响起,一队队高句丽士卒从自己的营寨中鱼贯而出,而在伯固的中军大营,数十架云梯和三架冲车周围已经站满了高句丽的精锐士卒。
    “列好阵型,列好阵型,混蛋,你是蠢猪吗?”
    高句丽大军几乎是倾巢出动,无数的大小将领在大声呵斥着自己麾下的士卒,养精蓄锐了好几天,他们低落的士气也被好吃好睡弥补了上来,如今高句丽人个个精神振奋,只等一鼓作气冲上城头,然后杀光敢于抵抗的汉人,最后满载而归。
    关羽和颜良还有张焕并肩站在城头,他们凝视着逐渐被梳理整齐的高句丽军阵,呼吸也渐渐变得沉重起来。
    颜良见远处高句丽人快要将阵型整齐,便向关羽和张焕抱拳说道:“那末将就带人出城了。”
    “记得从东门出去之后不要贸然进攻,把自己的行踪隐蔽好,听到我军的号角声之后再出战,争取一击必杀。”关羽手指着远处那一顶明显要比其他旗帜鲜艳华丽许多的大旗,对颜良再次吩咐起来。
    “必不负将军所托!”颜良慨然应诺,转身走下城头,四百名辽东铁骑早已准备妥当,他们聚集在襄平城的东城门,只等颜良一声令下就会出城。
    又过片刻,高句丽人彻底摆好了阵型,一个个方阵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原野之上,明亮的刀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万多士卒努力控制着自己激动的情绪,他们眺望着远处地平线上那座并不是特别高大的城池,只等出击的命令下达。
    “高句丽勇士们,今天将会是你们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天,为了这一天,我们已经等了太久。”伯固缓步穿行在高句丽军阵的最前方,用苍老但浑厚的声音大声激励着自己的士卒,“我们高句丽人用了二百年时间,才成为了巍巍长白山的霸主,但是这不够,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占领更广阔的疆土,拥有更多的奴隶,更多的金银,而这些,都要用你们手中的刀剑去夺取!”
    高句丽将士们听着自己大王的讲话,心中也逐渐生出了一股不甘和渴望,是啊,凭什么汉人就要占据最为肥沃的土地,而英勇的高句丽人却要生活在贫瘠的山地,这不公平。
    如今他们来了,带着刀剑,带着巨大的攻城器械来了,在英明神武的伯固大王带领之下,高句丽人要改变这不公的一切,让汉人成为高句丽人的奴隶。
    “看看我们脚下的土地,这里,将会是我们高句丽人征服广阔天地的一个起点,但绝对不会是终点,我们会不断战斗,不断胜利,不断变强,变得比汉朝还要强!去吧,我的勇士们,登上汉人的城墙,砍下汉人的头颅,高句丽所向无敌!”
    伯固声嘶力竭地呼喊,高句丽将士们忘情地应和,他大手用力一挥,最前列的高句丽士卒便义无反顾,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三座高大沉重的冲车走在军阵最前方,每一座都被数十名士卒推动着,缓缓地转动着车轮,粗壮的车轴缺乏润滑,不停发出吱扭吱扭的刺耳声音,但此时这声音听在周围高句丽人的耳中却是无比悦耳。
    数十架云梯车紧紧跟随着前方的冲车,在两里多宽的战线上排成一条直线,并驾齐驱缓缓前进,高句丽人没有攻城战的经验,更没有使用过这种大型攻城器械,但此时他们的手掌紧紧贴着粗糙的木制结构,丝毫不觉得有什么生疏。
    高句丽士卒们个个精神亢奋,鼻孔中不断发出粗重的呼吸声,他们就要推着这沉重的武器去前方,去到汉人的城下,去击破汉人的城门,去击溃汉人的抵抗。
    杀!杀!杀!
    冲车和云梯就像几十头巨兽一样,从广阔的原野上缓缓碾压而过,两万多名高句丽步兵排着方阵紧随其后,场面煞是壮观。
    方阵后方的鼓手裸露着上身,奋力挥动手中的鼓槌,鼓声隆隆响彻天地,高句丽士卒踩着鼓点,一步步逼近襄平城。
    “弓箭手准备。”关羽面无表情地下了第一道命令,城下高句丽军队的战术素养在他眼中不值一提,那些人在山林中混战惯了,根本没有什么队列的意识,就算有鼓声控制节奏也无济于事,他们每次前进十几步之后就会阵型散乱,走上四五十步就不得不停下来再次整队。
    这样军队也想攻破我镇守的城池?关羽的脸上不禁露出一抹冷笑。
    城头上两千名弓手齐齐举起手中的长弓,左臂斜斜向上扬起,右手搭箭放在弓弦上。这几天颜良出于守城的统一考虑,将辽东郡兵器库里的弓箭全部分发给了那些参军的百姓,在训练时不要求准头,只要求他们把手中的箭稳稳地射出去。这些弓手虽然只经过了几天的训练,但他们都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个个身材高大臂力强劲,一个个在训练中都可以用抛射的方式将箭射到一百二十步外,相当于二百米的距离。
    这些弓手的表情和关羽一样沉静,他们不去看城下密密麻麻越来越近的敌军,只是将目光和精神都集中在自己手中的强弓之上,这也是之前几天里颜良反复对他们强调过的,“不需要担心射不中,不需要担心敌人射中你,你们只要听从命令,一支接着一支地把箭射出去。”
    快了,快了,高句丽人进入射程了。
    “齐射一轮,放箭!”关羽厉声喝道,此时高句丽人的冲车已经来到距离城墙一百三十多步,弓手利用城墙的高度可以提升射程,正可以将敌人笼罩在箭雨之内。
    嗡的一声,两千支利箭离弦而出,带着尖利的呼啸声扑向城下的高句丽人,正在全力推动沉重攻城器的高句丽人无遮无拦,他们的阵形中立刻绽开了无数鲜艳的血花。
    高句丽士卒发出了此起彼伏的惨嚎声,然而城头上的弓手们根本不去理会,他们就像训练一样,从背后箭囊中再次抽出利箭搭在弦上,等待着下一次命令。

第十三章 危机!
    快点,再快点!
    看着城头上箭如雨下,伯固也不禁从肩舆上站起身来,紧张地攥着拳头。
    “放箭!”关羽一挥手,又是两千支羽箭脱离弓弦,飞向不断涌向城墙的高句丽人。
    这已经是第三轮齐射了,虽然连番齐射之下高句丽前锋部队损伤惨重,无数士卒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