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让王邑有些错愕,也让简雍有些尴尬的是,面对王邑的热情问候,郭嘉只是鼻孔出气,不冷不热地应答了几句,就自顾自地转过身,朝着自己的马车走去。
“王太守不必理会这种目无余子的纨绔子弟,有什么事情你我二人解决便是。”简雍冷冷瞥了远处郭嘉的背影一眼,脸上重新挂上了招牌式的微笑,陪着王邑向城中走去。
看来这正使和副使之间还有矛盾,刘玄德到底是怎么想的?
接下来的几天,王邑进一步印证了自己的猜想。
简雍似乎是由于商贾的身份,接人待物都极尽客气周到,使人如沐春风,短短几天时间,河东的官场上就都知道了仗义疏财简宪和的名声。
而且简雍对此行的任务也不上心,只是忙着与王邑等人亲近,每天喝得醉醺醺,俨然一副公款旅游吃喝的贪官风范。
然而副使郭嘉就不一样了,这个年轻人顶着阳翟郭氏的名头,对谁都是冷着一张脸,也不怎么参加酒宴,只是带着他自己的人手在城中往来穿梭,查探之前那位神秘的燎原先生的下落。
“王太守不用管他,年轻人嘛,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根本不懂做事的规矩,好不容易有了出来做事的机会就恨不得一蹴而就,对于使君的深意根本一无所知。”
对于王邑心中隐隐的担忧,简雍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每每谈及郭嘉,也都是用很不屑的语气大加贬损。
“我们这些人虽然是边地出身,却是自幼跟使君一起玩耍,相互看着对方长大的,后来又一起披坚执锐,一步一步拼到如今的地位。”
又一次小酌之中,简雍酒意上头,醉醺醺地说道:“可那些名门望族,屁都不会,只有祖宗闯下的名头,他们凭什么爬到我们头上,围在使君周围,每日里曲意逢迎?”
“他们说话好听,一开口就是什么子曰啊、古人有云啊,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可是仔细琢磨,根本没有自己的东西。做事也是一样,摆个花架子,正经事都得我们这些跟随使君多年的老人来操心。”
“就说这次,谁在乎几万把兵器去了哪里?使君想要的,不过是跟王太守打好关系,交个朋友,再敲打敲打这些没眼色的世家,仅此而已。”
“他郭嘉倒好,一天天的东奔西走,好像自己是多么能干,多么负责,装什么呢?就他那点见识,那点本事,能查出个屁来!”
听着简雍语无伦次的话语,王邑端着酒杯沉吟不语。
他感觉自己已经明白了刘备究竟想要什么。
这刘玄德就是借题发挥,找个由头将势力范围扩张到河东,将自己拉拢成他的下属。
就这么简单。
正如简雍所说,刘备家大业大,坐拥四个大州、上千万人口、数十万精兵强将,他会在乎传闻中流入河东世家之手的军械物资?
就是从刘备指头缝里流一点出来,也不是那么点数量。
想通了这一点后,王邑也不再遮遮掩掩,极力交好简雍,希望通过他的关系,凭借河东这个筹码,换取进入刘备集团高层的机会。
他也看出来了,随着刘备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张,早年跟随刘备征战四方的老班底已经不够用了,并且刘备出于政治考虑,开始吸收各地世家豪强子弟进入自己麾下。
于是,边地出身、战功赫赫的老班底和出身高贵、初来乍到的新班底为了争权夺势,相互敌视起来。
简雍和郭嘉二人,正是这两派的骨干人物,刘备将他们两个派出来做同一件事,也不过是出于权衡的考量。
“我这个凉州北地人怕是入不得世家子弟的眼,看来也应该跟简宪和他们走得近一些。”王邑思来想去,最终下定了决心。
夜色渐沉,华灯初上,郭嘉带着满身风霜返回守备森严的客舍,进到卧房、关上门窗,满脸的严峻和冷傲顿时变成了慵懒。
“这个简宪和真是狡猾,他自己每天饮酒作乐,却让我当恶人,等到回了邺城,一定要把他家的酒窖全部搬光。”
郭嘉恨恨地念叨着,拿起手边的小酒壶一饮而尽。
第五十六章 还说你不是坏人
在安邑城中搜寻了十几天后,郭嘉一行仍然是一无所获,据说他大发雷霆,好几次当众破口大骂,说是简雍不务正业只顾饮酒作乐,耽误了使君的大事,把客舍里不少东西都给砸了。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这些事情自然也瞒不住,很快,不少有心人就知道了客舍内发生的异动。
冀州来的特使和副使不和这件事,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很多心中惴惴,惶惶不可终日的家伙们也就动起了心思。
在又一次激烈争吵后,郭嘉索性带着自己的人手离开了安邑,临行之时还强行带走了二百名骑士,简雍愤怒欲狂却又无处撒气,索性跑到郡守府,又找王邑大醉了两天。
郭嘉离开安邑之后直扑闻喜城,在当地受到了裴潜等人的热烈欢迎,但是,纵然闻喜县令早早备好了城中馆舍,郭嘉也无动于衷,大摇大摆地出城而去,住进了之前燎原先生购置并修缮的那座庄园。
“此地为贼人巢穴,必然会有许多情报和文书遗留。”
“此等吃里扒外的叛徒购买庄园和修缮的钱财都是出自冀州官府,如今我奉命前来查案,征用此地也是天经地义。”
这是郭嘉对外界的说辞,有理有据,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里,裴潜等人频频派遣家丁前去庄园送上拜帖和请柬,邀请郭嘉前来赴宴,借以拉拢感情,本来嘛,大家都是年轻人,喝上几场酒,很快就能拉近关系。
裴潜这些人背后的家族都是盘桓河东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地头蛇,平日里眼高于顶,能够主动地向郭嘉示好,已经是看在他阳翟郭氏的名头,以及刘备身边红人的身份了。
他们已经习惯了将交友范围限定在同一阶层,并且乐于和同样的世家子弟往来,在他们的潜意识中,颍川世家出来的子弟也应该是同样的做派,会欣然接受河东世家伸出的友谊之手,帮助他们进入刘备集团,为垄断权力而共同努力。
但是,郭嘉令他们失望了。
这个年轻人所表现出来的做派,就像他出身的那个大汉王朝首屈一指的律法家族多年来专攻的法令条文一样,冷漠,强硬,不近人情。
再加上那名门世家特有的倨傲,使得郭嘉的风评迅速下降,很快,他入住的这座庄园就远离喧嚣,重新恢复了寂静。
然后,王烈和他的数百名弟兄也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陆续返回了庄园。
“没被人发现你们的行踪吧?”这是郭嘉在见到王烈之后,询问的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则是,“搜集的情报呢?”
随着几个沉重的木箱被从某几间隐秘房间的地下被挖出来,郭嘉和王烈二人,以及他们手下的精兵强将们,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整理、分类和策划。
王烈也得知了简雍和郭嘉来时定下的计划。
“你们这些读书人啊,真是满肚子坏水,不服不行。”王烈听得不住地摇头叹息,“我这个粗人就老老实实给你们打下手吧。”
“可别这么说,你王兄才是真正的坏人,清剿河东本地豪强,你可是居功至伟啊。”郭嘉满脸坏笑地说道。
按照简雍和郭嘉的暗中商议,他们决定兵分两路,简雍扮演一个曾经声名赫赫,如今却沉迷于金钱和酒色之中,并且与军械盗卖案有着说不清道不明关系的冀州老臣;郭嘉的角色则是背负着家族盛名加入刘备麾下,雄心勃勃,想要通过调查这桩军械盗卖案,借以打击简雍一派,让自己得以上位的新锐官员。
根据王烈之前的广撒网战略,以及明里暗里、有意无意的暗示,河东世家豪强的年轻一代都认定他身后的人物在刘备集团相当有话语权和实权,在利益诱惑和存心巴结的双重作用下,几乎每一个家族都在能力范围内购买了大量的兵器、盔甲等物资。
可以说,如果真要清查,这些家族一个都跑不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买东西不犯法。
你们冀州有人监守自盗,把八成新甚至是九成新的兵器报废了,然后运到河东贩卖,这情况我们事先也不知道啊。
我们也是当废品的买,然后再修修补补,废品再利用嘛。
这有错吗?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人恐慌起来,互相捅出些黑料,再用其他罪名收拾他们。”花费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将几大箱情报都扫视了一遍之后,郭嘉瞪着布满血丝的双眼,声音嘶哑地做出了决断。
“这是一条路,另一条路则是用先帝和朝廷百官遇害的事情做文章,你再看看这份地图——”王烈顺手抽出一份叠的齐齐整整的羊皮纸地图在桌子上展开,用手指着一个个精心勾出的红色圆圈,“这些地方都是白波军余孽的盘据地,并且是确定有卫家的人藏匿,我们何不向王邑借兵,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清剿过去?”
白波军是当年黄巾覆灭之后重新兴起的旁支,已经在河东地界盘踞了十年之久,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支起义军蜕变成的割据势力能够与河东世家豪强在巴掌大的地方和平共处,要说没有暗中勾结是绝对不可能的。
卫氏族人四散逃亡之后,分别藏匿在白波军中就是证据。
如果前去清剿白波军,只要抓到那么三两个卫氏族人,或是一些白波军头目,不但可以顺藤摸瓜,得到更多世家与贼寇勾结的证据,还可以打草惊蛇,进一步让裴潜那些人惊慌失措,诱发他们内讧。
就像瓷器一样,看似坚固光洁,但只要敲破一处,整个物件就离破碎不远了。
郭嘉琢磨了半晌,觉得此事相当有可行性,顿时眼前一亮,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用力地拍打起王烈宽厚的肩膀,“还说你不是坏人?”
“有道是近朱者赤,我这样天性纯良之人跟你们厮混得久了,自然而然也会学到一些。”王烈嘿嘿一笑,“先去歇息吧,我不能抛头露面,这些事情还得你亲力亲为呢。”
第五十七章 以诚相待
虽然制定下了策略,但找王邑调拨人马、征集粮草这些事,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勉强足够,若是有人从中推脱延误,只怕耗费的时间就更长了。
如今已是深秋,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入冬,郭嘉自从当年雪夜伏击荀谌的一战中受了寒,之后就变得特别怕冷,想要让他在冬季带兵四处奔波,也是有些强人所难。
考虑到各方面条件之后,郭嘉和王烈还是决定,暂时按兵不动,把这边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汇报给简雍,让他继续与王邑建立友谊,尽量说服王邑暗中调集人马,筹备物资,用一个冬天的时间做准备。
“最好是能够说服王文都,允许屯驻在河内的我军部队进入河东,协助剿匪。”郭嘉缓缓说道,特意将协助两个字咬得很重。
自从击败张扬,占据了河内全境之后,关羽和赵云等人并没有闲着,他们兵分数路,北上进军上党,兵锋一直推进到毗邻太原郡的涅县,并且占据了太原盆地和上党盆地之间的咽喉要地羊头山。
正是由于失去了地理屏障,与简雍牵招二人消极对抗了数年的太原世家才低下了头,开始低声下气地寻求合作了。
北上一切顺利,南下部队的脚步也相当迅捷,如今洛阳周边已经被刘备占领,开始聚拢民众重建家园了,白马义从的脚步遍布洛阳周边,为幽州商会提供了再度南下,拓展商路的保障。
关羽的主力部队屯驻在河内郡的几处战略要地,随时可以挥师西进,进到河东地界,在河内、河东两郡交接的王屋山东麓,就有三千多名擅长攻坚战的步卒在枕戈待旦,等待着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
“如果我军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河东,逐渐施加影响,不出一年,河东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改换门庭。”王烈点点头,觉得郭嘉的想法不错,但他又有些担忧,“这王文都毕竟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如今我方还没有给他任何保证,他能心甘情愿地让出主导权吗?”
“这种事情就得使君出马了,我们说什么都没用。”郭嘉笑道。
******
河东,安邑。
冀州牧刘备的特使前来河东,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数百名随行人员,跟随他的脚步,当年名动天下的幽州商会也再次出现了。
浩浩荡荡的车队犹如一条条长龙,将各种物美价廉的商品运往河东,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疯狂追捧,作为一郡的父母官,河东太守王邑也不甘落后,为全家老小购买了产自辽东的皮毛大氅,也算是做表率了。
除了衣服和瓷器外,王邑最喜欢的,就是装在精美瓷瓶之中的各种美酒了。
桂花酒、青梅酒、塞外烧刀子……
在一起享用了各种口味、各种风格的美酒之后,王邑与简雍的交情更是深厚,从初识到现在还没到两个月,两人就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这一天,简雍再次造访郡守府。
“文都兄——”简雍满脸带笑,隔着老远就扬声高叫,等走到王邑近前,他便从怀中摸出一封薄薄的信函,双手递给了王邑。
“这是?”王邑有些疑惑,但还是接过这封信,端详起封口的火漆印鉴。
“刘使君的亲笔信。”简雍压低声音说道。
王邑再不犹豫,当即从袖口里摸出一柄精美的小刀,细细切开信封,将其中的信函取了出来。
文都吾兄,见信如晤,弟虽居边僻之地,然久闻兄之大名……
这是一封来自刘备的亲笔信,措辞谨慎,态度诚恳,充分表达了刘备对王邑的钦佩和景仰,对王邑执政河东期间的政绩给予肯定,希望王邑继续在现有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再攀高峰。
除了吹捧之外,刘备还略有隐晦地表达了将河东纳入自己麾下的愿望,毕竟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河东虽然富庶,但毕竟只是一郡之地,难以独立对抗其他势力。当今天下大势正是合则成,分则败,王邑若是能让河东平稳交接,来日必不失封侯之位。
“唔……”王邑将信件阅罢,仰头沉吟起来,心中是又惊又喜。
刘备这封信,几乎就是一封招降书,要王邑将河东拱手相送,然而,由于刘备把姿态放得很低,语气也很诚恳,使得王邑并没有感受到什么羞辱,相反的,“必不失封侯之位”这句,实际上就是刘备以自己的信誉做背书,给他保证了后半生的富贵。
刘备手中有四个州、而且已经把手伸进了并州,兵强马壮,实力冠绝天下;王邑只不过是个太守,在河东还不能做到一手遮天,与刘备相比根本不是同一个等级的。
然而,在碾压级别的实力差距下,刘备仍然没有任何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姿态,这让王邑觉得心里很舒坦,恨不得当即挥毫泼墨修书一封,倾诉自己对刘备的仰慕。
“这真是刘使君亲笔所写?”王邑极力压抑着心中喜悦,转头对简雍问道。
“自然是使君亲笔,文都兄看看这笔迹——”简雍大咧咧地答道,顺手指了指王邑手中的信件,“若是哪位幕僚长史把字写成这样,怕不是要被上官下令拖出去喂狗?”
王邑尴尬地笑了。
他从第一眼就发现了这封信的字迹相当丑陋,只是因为内容相当诱人,吸引了绝大部分注意力,他才能无视了歪歪扭扭的字迹,用心阅读下来。
如今回头一看,实在是不堪入目。
正如简雍所说,如果有哪个幕僚把字写成这样,不用主家开口,自己就应该识趣地收拾行囊辞职回家了。
“刘使君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