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人,碍你什么事了?”
刘备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半年来独断专行惯了,说话也随意了许多,很多时候都不顾及旁人,这样连番反驳,就算是旁人也要生气,更何况对方是自己的老师。
意识到错误之后,刘备连忙向老先生低头认错,简雍和田豫二人也在旁边帮腔,终于让卢植消了气。
“玄德,若想开府,就要尽早。如今天下名义上还是大汉的,可是暗流涌动,迟早有人会忍不住跳出来,早做准备,总是没错。”简雍皱着眉头看完一份情报,忍不住再一次提起了这个问题,“酸枣那边已经内讧了,还死了一个太守。”
“谁死了?”众人都是一惊。
“东郡太守桥瑁,被兖州刺史刘岱给杀了。”简雍叹了口气,将信中内容讲给众人。
自从刘备引军北返,袁绍又让王匡杀了几位名士,诸侯军中就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那些本就各怀异心,只是想打着旗号捞好处的诸侯喝了半年酒,唱了半年歌,也有些倦怠了,于是都暗中做好了返回本州或是本郡的准备。
为了在临行之际再捞些好处,兖州刺史刘岱派人去东郡太守桥瑁那里借粮,可是两人原本就互相看不顺眼,此时此刻,桥瑁更是不愿意损己利人,便多方推辞,坚决不借。
借粮失败,刘岱便起了歹心,他趁着夜色,率军突入桥瑁营中将其杀害,迫降余众之后,又指派自己的亲信王肱为东郡太守。
盟友自相残杀,这种惨剧震惊了其他人,一时之间,各路诸侯都收拢兵马,或早或晚地离开了酸枣。
他们之中或许也有人想做刘岱一样的事,但没人敢确认,自己不会落到桥瑁一样的下场。
还是走吧。
“诸侯各自返回驻地,袁绍则带着自己的人马北渡黄河,在朝歌驻扎下了。”简雍放下这份情报,继续在纸堆里寻找起来,“我看看还有没有那边传过来的消息。”
“朝歌可是个好地方,距离怀县和邺城都不远,既能控制王匡,又对韩馥虎视眈眈,最重要的是,当地豪强都对王匡心怀不满,选了那个地方落脚,袁绍手下有能人啊。”刘备起身来到地图前面,用手指量了量河内一带各城的距离,不由得发出感慨,“不是我瞧不起人,逢纪和许攸都没这眼光吧?”
简雍笑了起来,他可是听说了不少关于这两位“谋士”的传闻,据说在逢纪的主持之下,联军大营连一张像样的地图都找不到,许攸更是靠倒卖军需发了一笔横财。
这种人物赚钱的眼光是有,战略眼光嘛,就别提了。
“师兄请看。”这时候田豫也站了起来,把一封密信递给刘备。
刘备接过密信一看,脸色就变得凝重了许多,等他看到最后,更是沉默不语。
过了一阵,刘备沉声说道:“宪和,向河内、颍川、邺城加派人手,凡是袁绍和韩馥身边的消息,不分巨细,全部都要收集回来。”
“是!”简雍正色答道,他虽然不知道刘备为什么会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可是既然有命令,他就会坚决执行。
刘备走回桌边坐下,长长出了一口气,“颍川人大举出动,荀家的荀谌,阳翟郭氏的郭图,郭嘉,都投到了袁绍麾下。”
“荀谌?没听说过。”卢植回忆片刻,发现这两年来,幽州收到的情报之中,并没有这个名字。
荀家最出名的,还是那个年纪轻轻就被称作王佐之才,百年不遇之人才的荀彧荀文若。
“荀谌字友若,是荀绲的儿子,荀彧的兄长。”简雍迅速答道,他是专门搞情报的,对这些人物颇有了解。
“原来也是荀二龙的儿子。”卢植点点头,“应该不是等闲之辈。”
神君荀淑生了八个儿子,号称荀氏八龙,荀绲排行第二,熟人便称他为二龙。
刘备却不说话,只是沉着脸思索起来。
在他的记忆中,袁绍之所以能够得到冀州,正是凭借荀谌、郭图、辛评、高干等人,这些人利用和韩馥是同乡关系,在邺城展开游说,其中荀谌更是凭借出众的口才说服韩馥将冀州牧的职位让给袁绍,不花一兵一卒,就占据了这个天下第一大州。
如今荀谌和郭图等人出山,袁绍驻军朝歌,那就预示着他们已经瞄准了冀州,即将展开行动了。
除了派出人手,严密监视袁绍和韩馥之外,刘备觉得,自己应该再和几员大将通通气,让他们做好南下抢夺冀州的准备。
即便是名不正言不顺,也必须抢先下手,决不能让袁绍轻易占据冀州。
“颍川多有奇士,并且相互之间关系密切,一向共同进退,若是他们选择支持袁绍,那就不太好办了。”卢植的脸色也不好看了,他在学界和官场摸爬滚打了数十年,对名士辈出的汝颖世家多有了解,深知这些人的强大势力。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颍川世家看上了一头猪,想把它推上一方诸侯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更何况他们看上的,是世家名门的代表,汝南袁氏。
“玄德,我们应该把辽东和乐浪的部队召回来,随时准备南下。”简雍沉声说道:“尽快通知黑山军,让张燕袭扰河内一带,把袁绍的注意力吸引到西边。”
刘备点了点头,重新拿起一份公文,“先解决其他的事情,冀州那边要多召集人手,仔细研究。”
与此同时,位于朝歌城的一处宅邸中,同样有几名青年围坐在桌边,翻阅着手中的信件。
“奉孝,查清楚了吗?”为首的青年轻声问道。
一名看起来只有二十来岁的青年头也不抬地答道:“许攸为了赚钱,向幽州商会卖了不少情报,恐怕我们来到朝歌的消息也瞒不住。”
“应该向袁公挑明,驱逐许攸,禁止幽州商会进入朝歌,才有利于我们的计划。”说话的是郭图,阳翟郭家的年轻才俊。
那名被称作奉孝的年轻人却冷笑起来,“愚蠢,颍川人初来乍到,就要赶走袁本初的汝南同乡兼心腹,换了是你,你能答应?”
“郭嘉,别忘了自己的身份!”郭图冷声呵斥道。
“好啊,你们这些嫡子慢慢玩。”郭嘉长身而起,甩着长袖走出屋子,“袁本初不是什么明主,我也没兴趣在这里浪费时间,友若兄,告辞了。”
第七章 雄鹰、骏马
看着郭嘉离开,荀谌发出了无声的叹息。
那边郭图却是气急败坏地捶起了桌子,“区区一个庶子,却总是装出高深莫测的样子,他以为自己是文若?”
你这个族弟正是荀文若暗中向我推荐,说是不在他之下,比你强十倍的啊!
荀谌心中打定主意,要在处理完这些情报之后,亲自去找郭嘉谈谈,让他不要因为与郭图的私怨坏了大事、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屋内又有一人进来,郭图正在生闷气,见到这人,却是面露喜色,大声问道:“仲治,你不在邺城,怎么来朝歌了?”
荀谌和其余几名颍川青年也连忙起身询问,是不是韩馥那里出了什么变故。
“我已经命人暗中散布流言,说是幽州牧刘备觊觎冀州富庶,准备出兵来攻,韩馥心中不安,便派我前来面见袁公,希望借他的盟主身份劝说刘备。”这人笑嘻嘻地坐下,继续说道:“袁公说你们都来了,我就过来看看。”
“袁公若是能得到冀州,你辛家可就立了头功啊。”郭图的眼神中充满了羡慕。
辛评,字仲治,颍川阳翟人,早在去年就率先出仕,投到冀州牧韩馥麾下,深得韩馥器重。
此次颍川士族大举出山,想要帮助袁绍统一天下,他们选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人口众多,粮草充足的冀州,整个计划,都是出自荀谌和辛评之手,辛评潜伏在邺城,不但向朝歌送去了源源不断的情报,还在韩馥面前煽风点火,挑拨他和冀州本地士人的关系。
甚至郭图,也是仗着自己和辛评是至交好友,才能挤进荀谌为首的智囊团,第一批加入袁绍麾下,为他出谋划策。
被众人吹捧了一阵,辛评也毫不客气地笑纳了,他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情报,轻声笑道:“幽州那边用的都是洁白如玉的左伯纸,我们这边却是毛纸,甚至还有帛书,真是差距啊。”
“也不知道幽州那边是怎么做的。”一名青年士人叹道。
幽州出产的白纸自问世开始,就受到了所有人的疯狂追捧,在世家大族子弟眼中,白纸和翠玉笔、青石砚、松烟墨一起,都是他们彰显自己身份的宝贝,谁要是还用帛书或是竹简,就会被他们排斥、疏远。
正因如此,文房四宝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刘备为了确保利润,便要求幽州商会控制外销数量,在这种情况的刺激下,中原大族也开始研究造纸技术,兴建工坊,希望在造纸行业分上一杯羹。
可是他们力量分散,又各自隐藏技术,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纸张是造出来了,也能用于书写,比起蔡侯纸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幽州那边的左伯纸还是没法比,甚至被统一贬斥为“毛纸”。
这些世家大族的年轻人自然不屑于使用纸面相对粗糙、边缘还容易起毛的毛纸,但此时身在军中,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便也忍了。
“算了不说那些了,我刚才在城西遇见奉孝,被他发了一通牢骚,说什么袁公不懂用人,好谋无断,不是可以托付才能,成就霸王基业的明主。”辛评不紧不慢地说着,然后把目光移向郭图,“到底是怎么了?”
“奉孝看来是认真了。”荀谌重重叹息一声。
郭嘉年轻气盛,平日里举止轻佻,说话没轻没重,所以刚才他甩手走人,说袁绍不是明主的时候,荀谌还以为只是一时气话。
但面对辛评,郭嘉又重复了一遍这样的言论,那就说明,他是真的不看好袁绍,准备离开了。
“总是故作惊人之语,他以为自己是谁?”郭图不屑地撇了撇嘴,“没他更好,我们好做事。”
辛评与郭图自幼相识,关系也是极好,此刻见他这幅态度,就知道事情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了。
“那你们这边要加紧准备,袁公入主冀州这件事不是韩馥点头就行,武力威胁是免不了的,必要的时候还得打仗。”辛评点点头,就算是和众人告别了,“我得尽快回去,免得韩馥生疑。”
片刻之后,这间大屋重新恢复安静,众位颍川士子埋头卷宗之中,为了他们共同的目标奋斗着。
经过几次会议商谈,简雍和田豫再次北上,与等在沮阳,早已望眼欲穿的难楼会面了。
“老友”见面,自然是免不得要喝酒的,一番觥筹交错下来,难楼已是满脸通红,这时候他才停止了劝酒和闲聊,把话题引到自己最关心的筑城上来,“我见二位先生满脸喜色,可是刘使君同意了为乌桓人筑城?”
“使君有一点想不明白,希望大王为他解惑。”简雍微笑着说道,他们这些人对难楼进行的麻痹和腐化是全方位的,就连称呼都早已从大首领变成了大王,如今难楼早已经颁布命令,严格要求部众改口,只要是继续叫他大首领或是其他称呼的,不管是谁,都要被挂在旗杆上抽一百皮鞭。
就连上次难楼的同父异母弟弟都没能幸免。
“先生请讲。”难楼放下酒杯,身子微微前倾,显得极为专注。
“使君说,乌桓人乃是草原上的雄鹰,本应自由自在地翱翔在九天;乌桓人乃是草原上的骏马,本应无拘无束地奔跑在原野。”田豫接过话头,开始抑扬顿挫地说道:“若是被城池拘束,就像是雄鹰折断了翅膀,骏马戴上了笼头——”
“刘使君根本不懂啊!”难楼打断了田豫像是唱歌一样的吹捧,顺手拉开衣襟,露出毛茸茸的胸膛,痛心疾首地说道:“若是能像汉人一样安稳生活,不用逐水草而居,忍受寒风侵袭,乌桓人才不稀罕当什么雄鹰,什么骏马!”
或许是酒精上头,难楼轻叹一声,压低声音说道:“不瞒两位先生,我们口中嘲笑汉人软弱,其实心中不知道有多羡慕你们,把自己比作雄鹰,以忍受苦痛为荣,不过是自欺欺人,让族人死心塌地跟随我们罢了。”
第八章 令人头疼的乐浪
就这样,在简雍和田豫的诱导和暗示下,难楼越发坚定了建造城池的念头,他越说越起劲,不断对自己进行着心理暗示。
到了最后,难楼甚至认为,自己兴建一座城池,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整个乌桓部族能够过上好日子。
“大王高瞻远瞩,真是让我等望尘莫及!”田豫慷慨激昂地说道,高高举起酒杯,“我敬大王一杯!”
放下酒杯之后,田豫才突然发现,自己现在睁眼说瞎话,吹捧别人,已经是熟练得不能再熟练,羞耻之心已经远去,再也回不来了。
难楼毫不犹豫,同样满饮一杯,然后开怀大笑起来。
他现在来到沮阳的感觉就像是回家一样,这边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等到有了自己的王城,一定要请几个会说话的汉人过来,天天陪自己喝酒。
按照乌桓人的规矩,遇见大事,是要所有的首领聚在一起商量的,于是在第二天酒醒之后,难楼派出亲卫,在沮阳城的各个角落,把那些喝得昏天黑地的贵族们都揪了出来,经过清点,整个乌桓部族,八成以上的贵族都在沮阳。
难楼乐了,那还等什么,开始商议!
决定乌桓人命运的一次会议,就在难楼和简雍的主持之下,在此起彼伏的打鼾声、呕吐声中热烈开始了。
乌桓贵族们早已被美酒和美食俘虏,也有不少人早就听说了难楼的建城计划,一想到以后不用跑到沮阳,可以在乌桓人自己的王城里花天酒地,为数不多清醒的人都高兴得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
“那就是说,以后我们喝酒吃肉的时候,就可以有女人作陪了?”赫兰干难得地没有喝醉,提出了最让他牵肠挂肚的问题。
沮阳这边什么都好,就是喝酒的时候没有女人,这是最让乌桓人不满的一点,但是简雍这个人很奇怪,在其他的方面都很随和,唯有在难楼提出引入汉家美女的时候,遭到了他的严厉驳斥,有两次差点还翻脸了。
若是有了自己的王城,汉人就管不着了吧?
“到时候当然是难楼大王说了算。”简雍微笑着答道。
唰的一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难楼那里,甚至有几个醉得不省人事的家伙都抬起了脑袋。
“当然要有女人了!”难楼用力一拍座椅扶手,豪爽地大笑起来。
“筑城!筑城!”转瞬之间,整间大屋就被欢呼声淹没了。
定下主基调之后,所有人都热烈地讨论起来,只不过他们讨论的重点,就不在筑城本身了。
在简雍照本宣科地朗读了幽州商会和乌桓之间的援建筑城计划之后,这一次团结的盛会,便在欢笑声和打鼾声、呕吐声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刘使君不愿多派人手,如此一来,岂不是要拖慢进度?”难楼拉着简雍离开了那间臭气熏天的大屋,询问起另一个让他有些不满的问题。
“大王有所不知,这是使君为了表达诚意,特意给乌桓人送上的厚礼。”简雍脸不红心不跳,进入谎言模式。
“哦?”难楼浓眉一皱。
简雍脚步不停,继续向前走去,“汉人有句老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给人钱,不如教人如何赚钱。”
难楼哪听得懂什么鱼啊渔的,但简雍说话简单明了,很快就让他明白了刘备的一片苦心。
“不仅帮我们筑城,还要教我们筑城,有了懂得筑城的工匠,乌桓人就可以拥有更多的城池,甚至可以去赚鲜卑人和匈奴人的钱